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51章 团圆年

  温润正忙着过年,家里人忙着做腊货的时候,马三儿来了。

  他今天是来接自己媳妇儿回家的,不过他来了之后,还去找了温润,温润难得在书房那里见的他。

  “那个王贾氏,惨啦!”马三儿是来通风报信的,还有点幸灾乐祸:“那个王大志也惨了。”

  “他们两口子搞什么鬼呀?上次来我们家认儿子,这次大街上就往我身上扑啊?”温润对那夫妻俩一点都不同情。

  “他们夫妻俩也算是自作自受。”马三儿道:“他们俩没了后,女儿也找不到,都多少年不联系了,他们搬家,他们的女儿也搬家了,都没留个口信儿,这下子是真的找不到人了,王大志还对那王贾氏,动辄打骂,拳打脚踢,把个王贾氏折磨的要死要活,王贾氏现在没指望了,被打的受不了,就想着,认个儿子回去,给自己撑腰,她都被打的糊涂了,想认王瑾做儿子,可惜,她被打的有些发疯,当街发疯,让下头的人,给抓了起来,让王大志来领人,并且告诉他,看好了自家的疯婆娘,他想休妻,结果当地的村长和里长都没同意!”

  “休妻?”温润一愣:“凭什么啊?”

  “就是,凭什么啊?王贾氏可是三不去,又跟他一起守过双亲的孝,何况现在又患了疯病,就连县丞都说,糟糠之妻不下堂,王贾氏虽然因为失去了儿子,而得了失心疯,但也是跟他同甘共苦过的女人,怎么能被抛弃?王大志想要休妻再娶,做梦!”马三儿笑了:“何况树林场那里的人也很恨他们家,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连累的就是他们树林场的人,故而这帮人一起监督他们家,不让他再打王贾氏,俩人可以说受到了全村人的看守。”

  “哦。”温润淡定的端起茶杯喝茶,其实心里美滋滋。

  马三儿十分识趣的道:“小的还打听了一下,那个,老温他们一家子。”

  “老温……谁呀?”温润一愣,这温氏在当地,只有温家庄一个地方吧?

  “就是您小叔一家。”马三儿道:“哦哦,你们已经没关系了,那个,老温他们全家不是被赶出了温家庄吗?跑去了树林场那里落脚,这不是跟老王家有点瓜葛么,老温他们家倒是低调,在树林场落脚之后,也没多显摆,流寇去的时候,赶巧了,他们全家去了老温的老丈人家,给老丈人过大寿去了,没在家。加上他们家里虽然也被翻了个天翻地覆,可是人没伤着,家里藏得钱财也没被翻出来,只是虚惊一场,不过他们家的孩子,好像是受到了惊吓,一直是浑浑噩噩,大病小灾的一直没消停,他们也听说了你的事情……也没什么表示。”

  “不用管他们,我跟他们没关系了。”温润摇了摇头:“你们秉公办理就行。”

  不用看他的面子,秉公办理?马三儿点了点头:“是的,那肯定的,我们一定秉公办理。”

  翠花婶子收拾了一下,两口子在这里吃了一顿晚饭,就回去了。

  晚上躺在被窝里,翠花婶子还跟马三儿聊呢:“我看东家那里人手够,就想着,把家里的肉带去,跟着一起做成腊肉,灌点腊肠什么的,一锅出,省事儿了,咱们家就咱们俩,再多备点给你走礼,也就差不多了。”

  “行,占点东家的便宜。”马三儿现在是有媳妇儿万事足。

  家里的事情,都听媳妇儿的,如今日子过得舒心,他就没别的想法了。

  腊月十五的时候,温润给孩子们留了寒假作业,然后给他们放了寒假。

  腊月十八的时候,他再次去了县城,采购了年货,顺便给人送年礼,不送礼不知道,一送礼才发现,他不知不觉,已经跟很多人都有了牵扯。

  另外,他还让陈强家的多准备了几份年礼,王珺回来过年,他不是害得回去军营吗?也得带一些年礼回去,给上头送点,同袍送点。

  比起他给认识的人准备的年礼,给王珺准备的年礼,就不太一样了。

  首先,他就让人做了香肠,这个在冷天气里,可以放的住,另外就是腊肠,腊肉,这也能放的住,还有坛子装的小菜。

  油炸的花生米,加上一些同样过了油的配料,趁着热乎劲儿,放在干净的坛子里,密封好了。

  还有切了的笋丝,晒干了之后,用菜籽油炸一下,然后趁着热乎劲儿同样的封闭在坛子里。

  吃的时候,将两个坛子里的菜,往一起一拌,就是笋丝脆花生,那味道,特别好!

  算是一道很好吃的小菜。

  这样的搭配,多弄几坛子出来,给他们带走,等到回了军营,打开吃的时候,里头的花生都是酥脆的,笋丝油香,而且很入味。

  其次就是各种肉干,温润去县城,恰好看到有人在卖牛肉干:“这东西可少见啊!”

  “是啊,是啊!”摊主看样子是个走商,一脸的风尘仆仆:“我这是关外来的风干牛肉干,草原上的东西,可这里没人好这一口。”

  所以他这一大堆的牛肉干,还不太好卖。

  “这些一共多少钱?”温润却喜欢这个,这个吃起来,可抗饿了。

  而且因为味道重,不少女眷都不会买给家里人吃。

  “一共七十两银子,您要是全要的话,给五十两银子就行。”这些牛肉干,他是急着脱手,好回家过年。

  “五十两?你抢钱啊?”跟着温润的刘三儿都无语了:“一头犍牛也才八十两银子。”

  “这牛肉干,十斤牛肉能出这么两斤多,你说值不值钱?要不是我着急回家,也不会贱卖,这东西我也是头一次倒腾,不知道江南这边不吃这个啊?”行商十分的郁闷。

  “行,我买下来了。”温润点头,这牛肉干,起码有二百斤,而且是放了很多调味粉的牛肉干,这个价格很便宜了。

  温润买了这些牛肉干,回头都塞进了给王珺准备的那些年礼里。

  又买了一点冻伤膏,红伤药的,也塞了进去。

  更购买了一些香烛冥纸,这是祭祀用的物品。

  十几辆车子拉着人和货,回到了莲花坳。

  温润以为王珺他们就算是要回来过年,也得是踩点儿回来,比如说腊月二十七、八、九的回来,甚至是小年之后回来,都算是早的了。

  结果他这边腊月二十,王珺回来了。

  果然是轻车简从,只有王珺,带着张三儿跟梁二,还有那五位亲兵。

  八个人回来了,但是带了三十匹马。

  马背上都驼了东西,他们进了村子之后,一路跟人打招呼,到了自家门口。

  温润都站在门口了:“这么早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小年之后回来呢?”

  “提前回来,祭灶,还有去给家里人上坟。”王珺一手牵着两匹马:“路上特意去打了一些猎物回来,给大家加个菜。”

  温润看出来了,这马背上驮着的东西,有打成捆的,里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还有的马背上挂着的兔子,野鸡,还有两头黄羊。

  人回来了,这家里头过年的气氛,更浓郁了。

  王珺带了一个包袱给温润:“给你带的东西。”

  “什么呀?”温润想去接手,王珺没给:“沉,我给你送屋里去。”

  “什么东西啊?”温润给他开门,让他放东西进去。

  “好东西。”王珺将包袱放到了炕上,打开了包袱:“看!”

  温润一看,顿时傻眼了:“哪儿来的?”

  “正路来的,上头人赏赐的,我就带回来了。”王珺道:“旁的东西不说,这些你肯定喜欢。”

  温润上前拿了一个画轴,打开看了一眼:“呦!明代宫廷花鸟画家吕纪绘制的《山茶锦鸡图轴》!这幅画可少见啊,你看上面绘有锦鸡、斑鸠等色泽斑斓的珍禽,勾勒精细,重彩晕染;花卉作山茶、梅花、月季与水仙,亦造型准确,赋色鲜丽;画面背景衬以悬崖古木、坡岸巨石等壮景,皴染粗犷,墨色浓重。全图以劲健的笔法融绚丽与清雅、华贵与野逸为一体,粗细结合,笔工而文,色缛亦雅,将工笔与写意、色彩与水墨和谐统一,在精丽中别具雄阔气势。你眼光不错啊!”

  王珺看着他的眼神有点奇怪:“不是啊,我就是看这个好看,大小也差不多够挂在你屋里的,就拿了这个,当时有很多东西,别人都选的金银细软,我拿了金银之外,还拿了这个画轴,我看你书房里有两个画缸,可能,你喜欢画儿吧?”

  温润板着脸,将画儿收了起来:“这幅画留着,将来给妹妹当嫁妆吧。”

  “嫁妆用它?”温润的话,让王珺一愣。

  “咱们家总不能,给妹妹的嫁妆,都是一些金银与土地商铺宅子吧?那也太粗俗了,还要有笔墨纸砚,琴棋书画,表示咱们家有一些文化底蕴,咱们家的妹妹,是熟读诗书的女子,可不是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子,知道吗?”温润将画卷好:“还有啊,以后遇到什么好的材料,记得攒下来,妹妹的嫁妆,弟弟的聘礼,这都是要钱的!”

  “那这个好么?”王珺拿了一个盒子出来,打开给温润看:“你看这个咋样?”

  这个盒子里头分了十个小窟窿,用一块柔软的绸缎做垫,每一个小窟窿里,都有一颗成人拇指肚大的珍珠,白色的,绿色的,黑色的,蓝色的,黄色的;每一个颜色有一对儿。

  你可别说,这一盒子珍珠,绝对是珍宝级别的好东西。

  “这个颜色不同,给两个弟弟做聘礼,到时候一个弟弟分五个。”温润将盒子收了起来。

  “哦哦,对对对!”王珺又拿了一对玉佩:“你看这个咋样?”

  “这个挺好,留给你用。”这对玉佩雕刻的是马上封侯与盾牌,是一般的武将戴的玉佩,跟他这文人配搭的不同。

  “哦哦。”王珺将东西赶紧放好。

  他这包袱里,有很多东西,杂七杂八的都是一些贵重物品。

  还有一对水头十足的翡翠手镯,一对赤金镶嵌红宝石的金孔雀簪子。

  一看这工艺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玩意儿。

  “我也不问你哪儿来的,东西放家里,就行了。”温润将东西都收了起来。

  不过,他留下了一个字帖:“这个不错,挂在你的书房里。”

  “我的书房?”王珺懵圈了:“我哪儿有书房?”

  “有,刚收拾出来的。”温润呲牙:“我带你去看看。”

  温润将他自己的小书房,改成了王珺的书房,原来孩子们上课的地方,改成了他的书房。

  王珺进了房门,发现这书房,算不上空荡荡,书架子上还有几个书籍摆放。

  温润在他的书房正背面的墙上,挂了一幅巨大的托塔天王的画像。

  这位别看有个后世都闻名遐迩的儿子哪吒,但他本身也非常特殊。

  他不止是古代神话中的民俗神仙,也被历朝历代奉典祭祀,儒道释尊奉,封号高上神霄托塔天王、灵感天王、毗沙门下李天王、毗沙门天尊、本土北方天王。其形象雅逸,持戟剑、托宝塔,更被军方祭祀为护军神、战神。

  乃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出处以及记载,又是人形状态的战神。

  两边写了一副对联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特意念给王珺说的:“以后在这里学习。”

  环境好,气氛也好。

  王珺愁眉苦脸:“你咋把我这里搞得跟庙里似的呢?还立了托塔天王像。”

  “这是战神,上古战神!”温润气呼呼的解释:“以后你也当个战神。”

  “那得等我死了的吧。”王珺说话特别气人。

  温润白了他一眼:“死了封神也行,我也跟着你沾沾光。”

  这个书房不是给人看的,是让王珺学习用的,还有张三儿跟梁二,先背诵《三字经》,然后是认识字儿,现在开始学习写字。

  都是成年人,这学习的速度很快,包括那五位亲兵在内,都跟着学。

  回家不仅要过年,还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