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26章 竹筒饭

  “那也太便宜他们了吧?”这看起来是个小愤青呢。

  虽然河道总督也是要听命与江南总督的,可邓二少对于苏康那个江南总督的小舅子,并不怎么搭理,连跟他关系好都说不上,还有点交恶的意思。

  “不便宜他们了。”温润笑着道:“我那小叔的结局并不好,还有那王大志一家……。”

  温润告诉他们留下来不爱走的人,那两家的结果。

  温小叔家什么样,他没去打听,但是王大志一家可不怎么好,流寇袭击了树林场,他们那里损失惨重。

  “怪不得我们路过那里,好多地方都可以入住,都是空的,明明都是民宅,却没人住,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都是有死人的屋子吗?”

  “死人你害怕什么?”

  “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话题就这么被聊的歪掉了。

  顺便一群人慢吞吞的去了饭堂。

  饭堂的晚饭很多人都选择端回去吃,大概也是觉得饭堂太闹了,而其他人都这么想,反倒是让饭堂清净了一些,温润他们就在饭堂这里用的晚饭。

  回去洗漱休息,温润躺在床上,看着帐子顶发呆。

  他本来想参加个文会就回去,没想到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好么,好多人,也好多事儿。

  其中还有那么多官宦子弟,真是让人犯愁。

  他前世的时候就见过不少二代,三代的,但是那个时候人们素质可高了,那些二代三代们也不敢坑爹坑妈,要不然,就全完了,参考案例就是“我爸是**”的那个。

  现在这帮子二代三代们,可没那么聪明,今天看到邓二少,还有那个苏康,就知道他们聪明不到哪儿去。

  邓二少张扬任性;苏康愚蠢至极。

  其他的人也不怎么样,一个个不是想着去秦楼楚馆,就是想着逢迎拍马。

  他们真对自己这么好奇?未必,他们想的是通过他,搭上学政大人。

  学政大人闭门不出,在判卷子,这给了别人一种“狗咬王八,无处下嘴”的感觉,高啊,不愧是京中来的翰林,看看人家这一手玩的,没人敢打扰他。

  自己呢?估计没安宁之日了。

  早知道,就不出风头了,可是不出风头,永宁县就会被人轻看。

  温润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有点鼻塞,赶紧去了饭堂,要了一碗姜糖水,喝了之后,出了一身黏黏的汗水,才感觉好了一些。

  一上午没事可做,他依然跟许攸下棋,不过俩人这次乖乖的待在了房间里,不出去招蜂引蝶了。

  “你昨日那首小诗,不错啊,今天不少人都知道了你的事情,温家庄的那些人,臭大街了。”许攸颇为幸灾乐祸的道:“看他们还怎么闹腾。”

  每天看着他们,就跟癞蛤蟆趴在脚背上,不咬人它恶心人似的,现在好了,温氏子弟在整个书院里都消失了。

  不消失不行啊,因为他们怕挨揍。

  温润没找过他们,更没有关注他们:“不闹腾就行了,等学政大人走了,一切回归平静。”

  他讨厌这种生活方式,太闹腾了。

  温润需要的是安静的生活,平淡度日。

  “走了就走了,走了也省得碍眼。”许攸也对温氏子弟喜欢不起来。

  “对了,这都几日了?学政大人该出来了吧?”许攸看了一眼窗台上放着的盆栽,是早开的菊花。

  “应该是快了。”温润想了想:“吴山长也会跟着一起出来。”

  可不是么,吴山长在里头熬了几天了?

  中午的时候,许攸的书童跑来送饭,把饭菜从食盒子拿出来之后,温润就笑了:“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是竹筒饭啊?”

  “可不是么!”书童一边从食盒里掏吃的出来,一边道:“大师傅做了半天才搞出来这个竹筒饭,小的跟他说,这是温老爷说过的,云南那边的吃食,可新鲜了,他就做了。”

  温润一听,差点喷了:“你说是我提议的?”

  “是啊!”书童认真的道:“那厨房大爷都要愁坏了,这山长老爷要求每顿都有竹子,但也不能老是给学政老爷吃笋子啊?怕学政老爷吃腻了,故而有了这个就好啦!大不了,菜不带竹子,饭带啊!”

  可不是么,这竹筒饭在这里算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儿。

  吃饭不用碗,直接用竹筒子就行了。

  “这倒是新鲜啊,你这办法不错。”许攸拿了个竹筒饭过来,摸了摸,还是温热的呢:“还是热乎的呢。”

  打开一看,好么,里头不止是米饭。

  “果然同你说的差不多。”许攸乐了:“还有腊肉跟豌豆子。”

  “其实竹筒饭很包容的,不仅能放腊肉,鱼肉的,豌豆啊,胡萝卜的都可以。”温润道:“这菜也翻新了啊?顿顿不重样。”

  糟溜黄鱼卷儿,虾皮烩丝瓜。

  葱油炒豆皮儿,素烧鹅。

  再看汤,嗯,人参老母鸡汤。

  “后厨这是下了多大的血本啊?人参老母鸡汤都给上来了?”温润看着那一个瓮里头,乳白色的汤汁,里头有一拇指粗的小人参,还有半只养了三年的老母鸡。

  汤的味道清淡,可温润觉得吧,这个时候没多少人会种植人参,因为这玩意儿没个百八十年的收获不了,真正的“前人种植,后人卖钱”,要时间长一点的话,估计就得是爷爷种植,孙子收获了。

  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怎么种植人参。

  一般都是野生的,药效足,效果好。

  现在他们的瓮里头就有这么一个小人参,看着不大,但据说也长了十几年了吧?

  一棵价值不菲!

  何况这是熬汤,现在书院多少人啊?一顿饭下来,这样的汤,起码也得有个百八十锅才够喝。

  “小的听大厨说,是有个才子的娘舅家,娶了一个东北山里的姑娘做儿媳妇,那儿媳妇带来不少那边的山珍过来,其中最多的就是这种小参,好像送了他们家一箱子,他带来本是要自己吃的,可太多了他也吃不了,何况他年纪轻轻的也不太那么需要补身体,就拿出来给厨房,分给大家伙儿吃了,为此后厨特意采买了一批老母鸡呢!”书童的消息还挺灵通:“小的去取餐,厨房的大师傅特意给了一根小人参,半只老母鸡。小的也想让大少爷跟温老爷补一补,这一天天的,感觉好累呦。”

  又是吟诗作对,又是下棋的,还要跟人起冲突,温氏一族的子弟离开,人们表面上不说什么,可私底下没少议论呢,尤其是这才子秀才举人的不方便八卦,但是他们的长随啊,小厮的可不管那么多,尤其是当书童的,认识字儿,又伺候在主人跟前儿,消息非常灵通。

  温氏一族跟温润的恩怨,别说读书人受不了,他们这些人也觉得挺气愤的,好好的一个读书郎,这就让人毁了前程。

  连他们都知道,结了契兄弟,就是要跟人过一辈子的,而且一般结契的兄弟,都没后代。

  都是要兄弟的子嗣送终。

  别的不说,温润家里就他一个。

  他那小叔家跟他也是断了关系的,以后还真的要指着老王家了。

  不过听说温润的作为之后,他们都说温润是个有良心的,他要是一气之下,甩袖子走人了,也就走了。

  反正老王家那个时候,王珺没在家,王珏还那么小,谁能管得住他?

  “你小子,就知道占人家大厨的便宜。”许攸笑骂了他一句。

  书童根本没当一回事儿:“其他人怎么样,小的不管,但是您二位可得吃好喝到,少爷要考举人的,温举人是要给咱们永宁县争光的,可不能疏忽。”

  俩人就在书童的唠唠叨叨里吃了这顿饭。

  你还别说,吃过了晚饭之后,俩人出门溜达去消食,立刻就听人说了,这么大手笔的人,少见唉!

  “知道是谁拿的人参吗?”许攸就问了一句。

  这外出溜达消食的人不少,也不知道是谁回答了一句:“是苏康,苏公子。”

  温润脚步顿了顿,苏康,那个蠢货?

  “苏康,是他?”许攸还记得那位苏康,苏公子。

  “怎么是他?”温润也纳闷呢:“这一招,感觉不像是他啊?委婉的可以,又适时地暴露了自己,这种让人深究一下,还能记住自己的名字,这办法,不错啊!”

  可比他主动找茬高明多了!

  你看现在,不少人都知道了他的大名。

  “这人幕后有高手指点,不然早就完蛋了。”许攸小声的嘀咕:“没脑子的家伙,早晚让人收拾了。”

  现在却能扬名,而且是这么个方式,还没人说他不好,这就是吃人嘴短的下场,他们俩也吃了。

  温润瘪瘪嘴:“走了,回去洗漱,然后睡觉,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他也不好说什么。

  俩人扭头回去了,外头怎么热闹不提,晚上倒是睡了个好觉,天气越来越凉快了,只中午热一些,一早一晚那叫一个舒坦啊。

  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温润还说呢:“这快要重阳节了。”

  “也不知道学政大人,重阳节之前,能不能出来。”许攸也有些忐忑,他毕竟是考生之一,这岁考他以前也考过,但不是在他们县城。

  今日天气不太好,阴呼呼的,阳光没见到,吃过了早饭没多久,就下起了秋雨。

  这下好了,没人在书院里乱蹿,都在屋里头避雨,这一场雨下下停停的一小天儿,傍晚时分雨停了,夕阳露出来,不等众人想着如何玩耍,就没时间了,因为翌日,学政大人出门了,吴山长也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岁考的名单。

  岁考的排名,关系到大家的钱粮。

  廪生的自然是一等,其他的秀才,钱财减半,还有的秀才考得不好,到处钻营,希望跟学台大人说个情,别给戳落功名。

  考个秀才不容易,要是因为岁考没了这个小功名,可怎么办?

  一家老小还指望这个免除赋税的名额吃饭呢。

  学政大人一出关,吴山长就安排了文会,有这位参加,就在鸿升酒楼,这次,鸿升酒楼清场了。

  一群人约定中午的时候去,午饭和晚饭,都在鸿升酒楼那里用。

  温润看到了一张精致的请帖,没有这个请帖进不去,门口还有衙役把门呢,一个请帖一个人,不让带不相干的人入内。

  这次可是正儿八经的文会!

  而且时间定在了重阳佳节。

  这是要登高的意思啊,不过县城里最高的建筑肯定是不能登的,城外倒是有高山,可他们爬的上去吗?

  且这么多人,哩哩啦啦的上去也不容易,上去了下来恐怕也难。

  故而就在鸿升酒楼了,这地方现在快成永宁县一个地标建筑了。

  “重阳文会?”温润笑了笑:“吴山长终于如愿以偿,举办了文会。”

  “咱们永宁县,还真举办文会了。”许攸高兴得很,他这次会考,成了廪生,家里很高兴,成了廪生就代表很有可能成为举人。

  廪生毕竟是考试的一等生,不仅在钱粮方面高于众人,还可以给人作保呢。

  这是荣誉也有一点实惠。

  “是啊,这次咱们的吴山长高兴了。”温润一想到吴山长的愿望就想乐:“老头儿也不知道整日里惦记文会干什么。”

  这都快成执念了。

  “嗯,这下子好了,文会呢。”许攸摸着给他的请帖,美滋滋的道:“我母亲这两天就给咱俩做新衣服。”

  “还有我的啊?”温润吃惊不小:“那可太麻烦伯母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母亲觉得这是一个盛事,不穿一件新衣服,不合适。”许攸笑着道:“你放心,你的尺码我母亲有的,她都选好料子了,本来是想等你走的时候给你带回去的,现在提前了。”

  “多谢悠然兄,也多谢伯母。”温润不跟他客气了,他的确是没什么新衣服,尤其是应季的这个时候,他带来的几身衣服都换了个遍,还有两套没有上身的干净衣服,可不太适合参加重阳文会。

  书院里因为这个文会的事情,也有些暗香浮动。

  温润以为自己会安然的等到重阳文会,结果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