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106章 露天澡堂子

  笋烧肉,落汤鸡,爆炒茭白,江南拌菜。

  虾皮鱼丸汤。

  主食就是大白米饭。

  因为家里接待过很多人,陈强家的特意置办了一百套碗筷,以及五百个大盘子,专门用来接待多位客人的,平时就放在伙房的单独库房里。

  用的时候拿出来洗刷一下,主要是方便啊!

  不然还得满村子的借盘子碗筷的,莲花坳这里人口不多,有的时候,就算是全借到了,还不够呢。

  上次剿匪的时候,就没够用,还得分三次吃。

  王珺他们是第一批吃;村民们第二批吃,最后帮忙的妇人跟孩子们,第三批吃的,吃个饭还分好几次。

  现在不用借餐具吃饭了,陈强家的很有先见之明。

  吃饭的时候,温润只喝了一碗汤,吃了点青菜,剩下的就看他们吃了。

  用过了晚饭,大家伙儿去后头冲了凉,王珺还跟温润笑着道:“这后头以前是用来养鱼的吧?现在改成露天澡堂子了。”

  温润哭笑不得的道:“你可别这么说,我以前是打算养鱼种荷花的,现在……何花没种下,鱼苗也没买到。”

  “算了,留着当澡堂子吧!”王珺还挺意气风发。

  温润发现了:“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

  还跟他有说有笑的,以前回来那会儿,看着有点自卑,说话都没什么底气的样子,就连后来当了什长,回来的时候,也没这么自在。

  现在么,却感觉他自在了很多。

  “嗯?”王珺抿嘴:“我哪儿不好说话了?”

  他一直都很好说话,温润几乎说什么,是什么。

  “以前见面的时候,你这人要么板着脸说话,要么就自说自话,我说什么呢,你就点头,一点意见都没有,现在都敢对家里指手画脚了啊?”温润用肩膀撞了撞他,结果把自己肩膀子撞得有点疼:“当官了就有底气了呗?”

  王珺抿嘴一乐:“嗯!”

  温润还真说到了点子上。

  王珺眉眼都带着一点笑意和自在。

  以前他不敢面对温润,总觉得是自己高攀了。

  第一次回来的时候,他真的以为自己在做梦。

  还跟温润说了那么多有的没的,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了。

  “行,以后就当澡堂子。”温润笑了:“再盖个房子?要不冬天怎么办呢?”

  “你呀!”王珺被逗笑了:“我们这些粗鄙汉子,就是这个德行,他们洗刷够了就去休息,这次来啊,他们一个个都带了干净衣服,放心,脏衣服他们自己会洗干净,一会儿就干了,等明儿我们走的时候,保证一个个干干净净的,他们就乐意跟我回家,梁二那家伙,在咱们家连吃带拿,还给张三儿带一份,你也惯着他。”

  梁二来了好几趟,早就跟温润熟悉了。

  熟悉了之后他就没皮没脸了起来,军中生活清苦,温润给王珺带了不少东西,其中总有梁二跟张三儿一份。

  张三儿在后面不怎么出来。

  梁二倒是跟王珺没少干活。

  这次梁二也成了什长,人五人六的样子,还挺逗趣。

  “他们不是你兄弟么,在军中你一个人,独木难支!”温润问了一声:“张三哥呢?怎么不见他?梁二都跑了两次。”

  “他现在忙呢,山南大营要搬走了,剿匪结束了,也不能常驻那里,要回江南大营的驻地。”王珺道:“后勤营的东西很多,他管理的那个马棚,也很麻烦,马匹倒是能自己走,可那草料什么的,都得他统计装车,在那里驻扎了好几年,东西可不少,我本来在火头军那里当什长,现在成了百户,算是正式的武官了,这搬迁大营的事情,我也得回去操办,当了官儿,就比小兵强,东西有人收拾,但是也得看着点儿,你给我送的东西,我都放在帐篷里呢,那帮人总盯着,每天厚脸皮来我帐篷,眼巴巴的看着我,你说我这给是不给啊?一个个的都惯得不像样!”

  温润更乐了:“那我下次再去,多准备一些呗?”

  “可拉倒吧,当伙长的时候,手下人少,给些吃的喝的,甚至是亵衣亵裤都还给得起,当了什长,就只能分点吃的了,七八十号人呢,这还是不健全的编制,现在百户了,手下没有十个什长那么多,但也有七个,其中火头军就有一什人马。”温润的话,让王珺直摇头:“给不起啦!”

  这也是事实,王珺现在手下也七八百号人,就算是做个裤衩子,那也七八百个呢。

  俩人在家里溜达了一圈儿,说一些闲磕牙的话,晚上就入睡了。

  只是温润半夜起来去洗手间,发现院子里有人在站岗,在放哨!

  搞得家里好几个地方都灯火通明,不然他们巡逻的时候,就看到一群黑影儿,吓人不吓人?

  就后罩房那里没人去,也没人敢去。

  因为那里住着的都是女眷。

  别说过去巡逻了,就是看一眼都不敢,只在外围巡逻,站岗,放哨。

  温润觉得吧,这可真是看出来,王珺当了武官了,虽然只有六品,但是比县令高一级。

  带回来的人,也分两拨,一拨上半夜,一拨下半夜。

  就是怎么没有听见自家的狗叫呢?

  他们家的长工,可是养了好几看家犬,其中重点看好的两公两母,还打算长成了,自家多下点小狗崽儿,这家业越来越大,多养点狗狗看家。

  结果第二天,温润起来洗漱更衣之后,看到刘三儿,他打了个好几个哈欠,就顺嘴问了一句:“这是怎么了?没睡好啊?”

  “还行吧?”刘三儿揉了揉眼睛。

  温润看他正好拎着狗食盆,里头是专门给狗狗做的狗粮,因为狗狗不能吃太咸的东西,这里头用的是大骨头熬汤剩下的锅底,和一些米糠粗面儿,捏成窝窝头,家里的狗狗们养的不错。

  皮毛油光锃亮!

  “对了,昨晚怎么没有听见狗狗们叫啊?”温润就是嘴口一问。

  毕竟就算是晚上,偶尔也能在睡梦中,听到狗狗们的犬吠动静呢?

  “可别提了,昨天晚上我们把狗狗们的嘴巴都用嚼子勒住了,偶尔放松一下,半宿没睡,早上大军们不巡逻了我们才把它们放出来。”刘三儿苦着脸道:“赶紧给喂点好吃的,不然都要生气了。”

  家里的狗狗们也是有脾气的!

  加上东家也算是爱狗之人,吃的喝的都不糊弄,狗狗们看家也很给力呢。

  温润听他这么一说,张大了嘴巴:“啥?”

  “要不然狗狗们老是叫唤,家里这么多陌生人,上次他们虽然来了,但是没三更半夜的瞎溜达啊!”刘三儿小声的抱怨了一句。

  “那不叫瞎溜达,那叫巡逻。”温润哭笑不得:“站岗放哨是军中的惯例,你以为他们乐意啊?三更半夜的谁不想安生的躺在炕上睡觉呢?不能,军中的生活,不是咱们这样的小老百姓能体会的,一天都紧绷了那根弦,夜晚也要警惕,不然有人夜袭大营怎么办?平时养成了习惯,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温润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注意到,他身后出现了王珺,以及梁二他们。

  “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生活在太平的日子里,朝廷有明君在位,我们百姓才能吃饱穿暖,有贤臣处理政务,我们才能过的生活平淡,有武将镇守各处,才会让外敌不敢轻窥我中原大地,万里江山!”温润说的有点激情澎湃,其实他是后世的愤青心上来了:“别对他们那么苛刻,也别嫌弃他们粗鄙,没有他们在战场上凶狠的厮杀,何来你我这安宁日子?他们都是好样的。”

  “东家……你身后……。”其实温润说到一半的时候,刘三儿就看向了他身后,无奈的是,温润正在意气风发的疏阔胸怀呢,根本没看他。

  而是面朝阳光,笑容满满。

  很多年之后,那些人依然记得那个时候的小温举人,站在夏日里的晨曦中,说出来的那番话,直烫他们的心底。

  他们这一生的坚持,都因为这一番话。

  “啊?”温润收敛了中二的表情,换成一本正经的样子,转身,扭头,顿时,大型社死现场。

  中二也就罢了,不管早晚,这种心情冒出来,谁也拦不住。

  可是在很多陌生人面前中二,就很尴尬了。

  尤其是,这些人目瞪口呆的看着他的时候!

  “早饭好了,大家来吃饭了。”后头是陈强家的喊了一嗓子,打破了这个尴尬的社死现场。

  “哦哦,吃饭去了,吃饭!”温润是撒腿就跑啊,太尴尬了。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温润就在自己家的饭厅里吃早点。

  这里的早点,不似以往那么清淡,这一大早上的就是绿豆粥配大肉包子,凉拌竹笋的小菜,还有鲜炸藕合。

  王珺他们的时间不多,温润吃过了饭就去看看给王珺带的东西。

  这次的确是不能兼顾王珺的手下那群人,不过温润还是给王珺带了好多的笋干,就是一些咗茶的小吃,可以当小菜,也可以当零食。

  反正这玩意儿,他们旁边的山上多的是,温润特意找学生们,收购他们挖来的笋子,然后晒干做成五香笋干,这是翠花婶子的手艺。

  但是配方是陈强家的改良过的,味道好,还能放一年呢。

  最主要的是,分量足够。

  其他的就没有了。

  单独给王珺的东西,有两个大包裹,给张三儿跟梁二的只有一个。

  加上笋干,拉了一马车。

  太阳升起来之后,王珺他们就走了。

  临走之前,温润问王珺:“江南大营在哪儿啊?”

  “就在大江南边驻扎,有山有水。占地广阔。”王珺还学了点东西呢。

  温润乐呵呵的样子,心里鄙视:刚找到老巢,就搬家了。

  他哪儿知道江南大营在哪儿啊?还得多打听打听。

  原主的记忆里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送走了他们之后,马里长没走,他住在了张大爷家。

  而第二天,马三儿回来了,这次他带了十几个手下,还有个工程队,把他家那土胚房子给扒了,然后运送木料,砖石建材等等,要起房子了,还是砖瓦房呢。

  杨大叔在温润家吃饭的时候,还跟温润说:“我以为他会在县城里买房子呢,怎么还在莲花坳盖上了?”

  “或许是故土难离吧?”温润也没多想:“那天马三儿倒是厉害,把林三儿揍得啊!”

  “林三儿那事,也没听人继续提。”杨大叔想了想:“这段时间光顾着高兴了,还忙着地里头的事情,都没去县城打听一下。”

  “无所谓,反正跟咱们家也没关系。”温润却道:“跟咱们整个莲花坳都没关系。”

  林家人是被马三儿抓走的,且是王珺的人抓捕的,跟他们莲花坳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是受害者。

  只是古代不讲究这些,人抓进去了,也不见来人问一声,莲花坳呢,大概都是宅属性,没事也不会去县城溜达,更不会去打听什么八卦。

  他们俩没多想,就是吃了顿饭。

  结果马三儿第二天一大早就来了。

  还是正儿八经的来拜访的,穿着他的那一身班头的衙役服装,带着七八个手下,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温润在客厅见得他。

  茶水点心的都是陈旭端来的,马三儿好像有点失望。

  “衙门扣押了林家人,林家的来衙门找,听说是衙门扣押的,且大人下了令,不许放人,您是不知道,牢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关押几天,解解气。”马三儿道:“只是关押了几日,也没什么用,这事儿早晚要解决,小的这次来,是想请几个人去县衙,跟林家的当堂对峙,当然,您可以不用去。”

  前文说过的,温润这身份,就算是有什么民事纠纷,派个管事的去回话就行了,自己可以不必亲自前去。

  马三儿也以为,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不屑一顾的,派人去的话,很有可能派刘氏前去。

  “您也可以派刘氏过去。”他就这么提议了。

  “不行!”温润顿时就给否定了。

  作者闲话:

  江湖才知道,茭白这个东西,只能爆炒!不然淡而无味,可怜江湖东北人,是真的吃不惯南方的菜,好清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