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95章 王珺来啦!

  “够了,够了!”张大爷高兴地道:“哪怕来的十几个也够了,他们比咱们强。”

  人家官兵手里头有武器啊!

  他们有啥?

  一些农具,跟流寇的兵器是没法抵抗的,何况莲花坳人少。

  这要是上百户人家的大村子,他们敢冲进来吗?还不得被村里头的青壮给打死啊?这样的流寇,打死了,衙门还得给赏钱呢。

  现在能等到官兵的到来,已经是走运啦!

  “对,够了,咱们再坚持一会。”温润看了看前头,就被张大爷给挡住了视线:“你在后头待着,不许往前凑。”

  “哦。”温润乖乖的听话。

  “你俩看好温润,他要是少一根毫毛,你俩就等着老头子的巴掌吧!”张大爷意气风发的嘱咐完跟来的俩长工,自己转头就去告诉大家伙儿:“看好了,他们要是逃跑,咱们就追!”

  “追?”杨大叔愣了一下:“还追啊?”

  “当然追了,我们多打一些,衙门的赏赐也能多一些。”张大爷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加上他考虑到,温润这不是跟县令大人关系不错嘛,到时候可能会赏赐的更多一些。

  他们上头说话的时候,也没压低声音,加上刚才温润来的时候,喊了那么一嗓子,自然都听到了。

  说官兵来了,其实下头的流寇们,也听见了。

  果然如同温润说的那样,流寇们更慌乱了起来,他们分为两拨。

  一拨还往上冲,他们想挟持村里的人,当个挡箭牌。

  另外一拨就想往外跑,不想被官兵抓住,可他们忘了,莲花坳这里的地势有多稀奇古怪,那路可是拐弯抹角,不管是上来还是下去,都不可能快。

  以至于他们本身就先乱套了。

  温润虽然不能出手相助,但是他可以在后头呐喊助威呀!

  无奈的是,被两个长工拉着,一直在往后退!

  前头的人已经士气高涨了,不差他这一个读书人的加油。

  这混乱也就一会儿的时间,那队追来的官兵就到了。

  要往回跑的都跟官兵迎面撞上了,要坚持进攻的也被农夫们打了个落花流水,最后甚至张大爷让人打开拒马,直接带着人冲了出去……老头儿别看年纪大,可身手敏捷着呢。

  带着人嗷嗷叫着冲了下去,那边的官兵也冲了上来,两边夹击之下,流寇们没有一个跑掉的,不是被打趴下了,就是被官兵砍了。

  这个时候,砍伤了都是轻的,有的直接被砍死了。

  反正死了也是白死。

  温润不能冲,他就带着留下来的长工守在村子口,怕有漏网之鱼么。

  结果一直等啊,等啊,等到村里人将这帮流寇,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都料理完了,回来的时候,才看到领头的人,竟然是王珺!

  “你怎么在这里?”温润见到他,顿时乐了,颠颠的跑了过去。

  王珺身上不是很干净,其实所有官兵的身上,都是风尘仆仆的样子,有汗渍,有血水,还有一些其他的味道,但是温润这个时候一点都不嫌弃。

  来人是王珺,等于这些官兵都是自己人!

  王珺看到温润跑过来,非常自觉的抹了把脸:“我听说大军要围剿那些匪寇了,本来是没我什么事儿的,可是大军人手不够,就连我这样的都要带着人跑外围,抓捕一些漏网之鱼,再打听了一下,听说是要在这边布防,我就带人来了,先来自家看看,没想到遇到了这伙逃跑的流寇,追了一路了,终于追到了自家门口,追上了,幸好……。”

  幸好他来了。

  不然自家这会儿恐怕就要遭殃啦。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看到这样出息的王珺,张大爷杨大叔他们都十分欣慰。

  其实村里人很照顾老王家了,要不然,就王珺一个半大小子,加上一个病了的老娘,还有弟弟妹妹们,岂能支撑这个家?都是村里人帮忙,明里暗里的照顾着,才让他在没了父母双亲之后,还能坚强的长大,顺便拉拔着弟弟妹妹们都活了下来。

  所以王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将弟弟妹妹们托付给隔壁的老杨家照顾一二。

  是因为他潜意识里就信任自己的乡亲们。

  要不然也不会一出事,就带着人往老家跑啦。

  “张大爷,杨大叔,刘大叔……。”王珺挨个叫人,温润看了看他的人马,大概不到一百人。

  也是,火头军不能都来,还得留下一些人手,大营也不可能真的倾巢而出,总得留点人手看着营地,还要留人做饭,喂养马匹,干点杂活。

  所以来的人不可能是全员。

  但也不少啦!

  温润搓了搓手,赶紧拉过刘三儿:“去你家,让你家里人快点做豆腐,来十板八板的,要快!”

  夏天的这个时候,热的不得了,加上这个时候不论是青菜还是野菜都有,故而很少有人买豆腐了,莲花坳的人家还少,老刘家夏天基本上不做豆腐的,可温润要给孩子们喝豆浆,故而老刘家每天就做一板豆腐,或者自家吃,或者老王家买去吃,总之,豆浆是一定要有的,豆腐反倒成了附属品。

  温润这么着急的要他们家做豆腐,当然是为了招待王珺带来的下属啦!

  “东家,没泡那么多的豆子,只能做一板豆腐。”刘家老大小声的道:“一板豆腐,行不行?”

  “行!”温润一咬牙:“大不了,老肉炖豆腐。”

  “大热天的就别炖豆腐了,小葱拌豆腐吧。”这个清爽又好吃。

  “不管了,先去做!”温润赶紧的道:“再去捞鱼,这么多人呢。”

  “去哪儿吃啊?”这么多人,分开吃?

  “当然是去我家了,谁家有我家地方大?”温润现在很庆幸,他盖房子的时候,因为考虑到学生们,将私塾盖得很大不说,院子更大,四周还种了一些花草树木,这会儿都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桌子支在外面,这些人加上村民们,肯定能招待的下。

  王珺他们也的确是累的,但是在没有得到邀请的情况下,王珺是不会带着下属们进入莲花坳的……哪怕这里是他的老家。

  因为朝廷就是这么规定的,军队在外,行军打仗的时候,是不能入城的,遇到了都只能绕路,一个是避免产生什么摩擦。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很多百姓,也怕军队。

  这个时代,或者说,在历朝历代,并不缺乏军队作乱的事情,不是很少,而是很多。

  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的人,有的扛不住那种血腥刺激,激发了凶性,下了战场依然是嗜血的,还有的心性本来不好,这下子更恶劣了。

  故而朝中规定,大军在外,不可入城,只能入营。

  温润想起他那个时代,人们看到子弟兵是什么心情?

  这里的人,看到朝廷的军队,是个什么样的心态?

  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过这些人是王珺带来的,火头军,后勤的人马,没那么多杀性,这里又是王珺的老家,他们头儿的家。

  温润就上前去拉王珺的胳膊:“走,回家!”

  “合适吗?”王珺不太敢挣扎,他怕伤着温润。

  又有点想要躲避,他刚才砍死了俩流寇,砍伤了俩匪徒,现在身上绝对说不上干净,甚至还有一点血腥气。

  “有什么不合适的?”张大爷在一边道:“你们是救了我们莲花坳,给大家伙儿做顿饭吃怎么了?晚上就在这里住下,反正这会儿你们去哪儿,都不可能了,这都这个时候了,就算是走着去县城,到了地方也晚了,县城大门早关了,明儿再去不迟,今天就在咱们家休息了。”

  “就是,就是!”

  “留下吧,正好帮忙看着点这些家伙。”杨大叔的说法很正大光明:“明天早上吃过了早饭,再押着这些家伙去县城,就行了。”

  “不错,现在你们押着他们去县城,那也进不了城,也没地方关押他们,万一跑了呢?”温润立刻就道:“在这里,起码有我们帮忙看押,大不了,都绑起来!”

  农家人有的是草绳。

  而且还很结实呢!

  因为是用来捆绑牲口的,老水牛啊,挽马什么的,比这帮家伙有劲儿多了。

  “什长,同意了吧?”梁二凑了过来:“弟兄们跑了这么久,也累了……早上吃的那点子东西,早就消化没了。”

  而且他们一身臭汗,脏了吧唧的,的确是需要休息,喝水,甚至是吃饭,洗漱。

  “什长!”

  “什长?”

  其他人眼巴巴的看着王珺。

  王珺有点犹豫,温润干脆一招手:“走走走,到了这里就是到了家,去你们什长家休息,我让人做饭,大家洗漱一下啊!”

  后头有人交头接耳:“这谁呀?跟咱们什长熟悉吗?”

  “这就是什长的契兄弟,你不知道,上次送粮草来的就是他领的队伍,说是送粮草,实际上是去看什长的。”

  “什长好福气啊!”

  “这就是传说中,什长的那个契弟?”

  “听说还是个举人老爷呢!”

  “真的呀!”

  “怪不得看着文质彬彬的……还真是个读书人。”

  后头人这么多,嗡嗡嗡的谈论,王珺能听不见么。

  温润也听见了,有点尴尬,但这是事实,他就厚着脸皮又去拉王珺的胳膊:“走了,回家啦。”

  王珺看着温润一点都不嫌弃他的样子,不由得开心了一下:“嗯。”

  顺着温润的力度,跟他走了。

  他身后的人,也七手八脚的将那些活着的流寇绑起来,带进了村子里。

  死了的也有农夫们收拾一下,这些尸体也要带去县衙的,不然如何“论功行赏”啊。

  村民们也都帮忙。

  如今这帮流寇被抓了,大家也就放心了。

  且藏起来的人纷纷现身,走出家门,对被抓住的那些流寇,好奇地看着。

  不过,有更多的妇人走出门,去自家的菜园子里摘了菜,送到老王家,并且去帮忙张罗饭食。

  温润拉着王珺往家走,其他人也跟着一起。

  活着的匪徒都被绑了手脚,收缴了他们的兵器,轻伤的就用布条随便包扎了一下,重伤的最多加一把锅底灰,就算是上药了。

  当然,这是乡下人的一点小常识,毕竟锅底灰么,也叫百草霜。

  这个时候的人烧火,基本上都是柴草,既没有什么塑料制品,也没有什么其他东西的燃烧灰烬,都是柴草,故而名为“百草霜”,其实就是烧柴草之后留下的灰烬。

  的确是有止血的效果。

  不过不如专业的止血药粉好用。

  但聊胜于无,反正不死就行了,死了就当死人处理。

  这里的死人也不少,一个死人一张麻布,一盖脸上,就完事了。

  现在全村都在烧热水,温润让他的学生们回去跟家里人说,都来老王家吃饭,妇人都来帮忙做饭。

  反正他家米面油都有,还有现成的鸡鸭鹅猪的,足够吃肉了。

  更有大家送来的青菜,够了,足够了。

  跟着王珺的人,除了梁二之外,其他人都是一次来王家。

  老王家的大宅,的确是盖得不错,让很多人都目瞪口呆。

  王珺也是如此:“你这是又盖了房子?”

  “是,今年春天盖的是私塾,明年开春我打算盖另外一个宅子,给王瑾的,以后这孩子也有个产业。”温润比划了一下:“将来说亲也好一些、”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结婚成家,女方看的都是男方的身价。

  有个好的房产,好的宅子,自然是长脸面的事情。

  加上温润给弄得那些田产,就算不考取功名,也能算是个富户了。

  “他跟我说过的,你……嗯,你很好。”自家好,连带着堂弟都跟着好,王珺还能说什么呢?

  温润打算得很长远。

  进了家门之后,这些人就被热情接待了。

  大中午的,老王家的后菜园子那里有一池子的水,因为夏日里太阳大,还晒的挺热乎,另外就是这池子的水,是流动的,有那么一点活水的意思,只是流动的慢一些。

  王珺带着一群伙长们,先去洗了个澡,在池子里,水温不错。

  另外还有盆子里晒得热水,这是陈强家的安排的,所有的澡盆子都拿出来,每日盛了水,晾晒在太阳底下,晒热了之后,下午正好给孩子们洗澡。

  平时都是给学生们洗澡冲凉用的,现在干脆都给官兵们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