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72章 登门拜年

  “我怕明天有麻烦上门。”温润苦笑了一下。

  “那回到莲花坳就……?”陈强家的并不认为,回到家里就安全了。

  很多时候,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放心吧,回到莲花坳就好了。”温润道:“他们也没那个时间,再纠缠我。”

  “谁?”陈强家的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县丞。”温润解开了头上的发髻:“我来了这么久,都没去拜访他。”

  “为什么不去呢?”陈强家的知道,一个县丞,在没有县令的情况下,几乎是本地最大的官儿了。

  “他家太张扬了。”温润道:“早晚是个祸害。”

  家里的小儿子,都能说出摆席宴给新任县令接风洗尘的话,那李县丞得多傲气啊?

  不管是原主的记忆,还是温润来了之后的记忆,对这位李县丞,从来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他成为举人之后,连毛师爷都对他客客气气,李县丞既没有来看他,也没有给他送礼。

  连个招呼都没打。

  温润呢,也没那个闲心,到处结交人什么的,就这么混过去了。

  而李卡在书院里,跟他的关系其实也没多亲近,就是点头之交。

  今天李卡敢对他如此挑衅,谁知道明天那位李县丞会不会找上门来啊?还是赶紧回家去吧。

  过几天,李县丞该忙活新县令的事情了,就没闲暇时间找他“叙旧”了。

  陈强家的看温润也不是多担心,就退了出去。

  温润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躺在炕上的时候还在想,回去之后得琢磨一下迁坟的事情了,这里过了春节其实气温就回暖了,雪也开始融化,这跟东北不一样,前世哪怕是有温室效应,东北那边也是要在四月份才能真正的回暖,这边还没出正月,就已经有融雪了。

  等到二月二一过,估计就能开化了,那个时候迁坟也就可以了。

  至于找人……他可以去找这县城里懂得白事儿的阴阳生,或者去找道观的观主,至于佛家那边,温润没考虑过,因为佛家应该是不管这个事儿的,迁坟看风水,还是要找道家的高功来帮忙。

  温润想了一会儿这件事情,酒劲儿上来,就睡着了。

  第二天起早,早点都是张大哥派人送来的,清一色的灌汤小笼包,非常的好吃,吃过了之后,他们就启程走了。

  温润给店小二一点铜板,让他去跟张大哥说一声,他们这就回去了。

  大概是年会在鸿升酒楼举行的,店小二十分殷勤的答应了,并且很羡慕的样子。

  走了一上午才到家。

  这一走就是好几天,家里倒是留了人,而且刘三儿他们也能擦擦抹抹,打扫一下卫生,可终究不如陈强家的她们妇人细心。

  温润还以为家里起码也会落灰呢。

  结果回来发现家里干净整洁,就跟他们走的时候差不多。

  “这可真是辛苦了啊!”温润看的都有点不敢相信呢,他发现连窗台上都是纤尘不染的样子。

  摸一把,没有一点浮灰。

  “是我娘让两位嫂子过来,还有程家的两位嫂子一起,知道东家要回来了,就将这里里外外的都擦了一遍,还做好了饭。”刘三儿有些担心的道:“没在这里吃饭。”

  他们东家的伙食好,前几日倒是在这里用了一顿饭,但是今天没有。

  “那点饭菜算什么?嫂子们辛苦了。”温润一点不介意,其实村里人还是很好相处的,以前是穷凶极恶,谁都以为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要是不厉害点儿,更被人看不起了:“可是做了什么好吃食?”

  “没啥,就是家里送来的两板水豆腐。”刘三儿道:“还有家里捞上来的鱼,豆腐炖鲫鱼,腌笃鲜和米饭。”

  刘家女眷不像陈强家的,会的东西多,也不像翠花婶子,做饭是常年累月练出来的,他们家女眷是轮流做饭的,但是手艺也比温润强啊。

  “行,这两道菜热一下就能吃,千炖豆腐万炖鱼,不怕热。”温润更高兴了:“那就吃这个。”

  看温润没有介意的意思,刘三儿舒了口气。

  家里还跟以前一样,温润回到家里也舒坦了许多。

  去县城准备的礼物他都送去了,包括给书院里的人分的小礼物,其他人也给他送了一些,而从县城里买回来的东西不少,中午到家就随便喝了点热水,开始分东西了。

  下午温润就让陈旭拎着买回来的点心,去了一趟村长家。

  张大爷家还是老样子,他来了之后,受到了热情地接待:“这次老大的差事,可多亏了你啊!”

  “哪儿有,是我麻烦张大哥了,我也不知道年会这么麻烦,上次年会还是五年前,我们去的也是个酒楼,前次的还是茶楼呢。”温润谦虚的道:“没给张大哥惹麻烦就不错了。”

  “没有,没有!”张大爷高兴地告诉他:“听他那东家的意思,是要给你张大哥个大掌柜当一当,管的就不是一个酒楼了,还有别的买卖,你张大哥的工钱也要涨一涨。”

  自然,这言下之意,各种福利待遇也会高一些。

  温润点头:“应该的,张大哥人不错,且业务熟练,又在那里做了好几年的掌柜。”

  大掌柜的,比一个酒楼的掌柜要高一点。

  可以管酒楼的掌柜,还可以管其他地方的掌柜,只要这掌柜的是给老鲁家做工的,就可以节制。

  大掌柜的可不好当,张大哥能力强,又在鲁家好些年了,当个大掌柜的,完全可以。

  这话说的张大爷更开心了。

  看过了这位村长,温润回去就收拾了一下,去书房休息看了会儿书,就吃晚饭了。

  他回来,但是正月里是不开学的,起码也得过了二月二,孩子们才能来上学。

  第二天他又去了隔壁,杨大叔正好在家,看着自家三个小子在家里摇头晃脑的背书呢。

  杨家老大,杨木还教他写了全家的名字。

  不得不说,温润给杨家孩子起的名字很合适,因为书写简单啊!

  杨大叔很快就都学会了,只是写还是差了点,而且没有用孩子们的笔墨纸砚。

  他用的是一个小树枝子,在柔软的沙盘上,划拉着写字……农家人都这样写字,等到写的熟练了,才会用毛笔在纸上练习字体。

  杨大叔不用练习什么字体,只需要认识会写就行了,他又不考科举。

  温润来就是谢谢他们帮忙看家啦!

  因为收拾屋子的时候,别人是不敢进入温润的书房的,唯有杨大婶,去了温润的书房,给他收拾的干干净净不说,书本原来放在哪里,就还在哪里。

  “这么客气干什么?”杨大叔看他拿了两盒糕点过来,这东西他没见过,应该很贵。

  看起来应该也挺好吃。

  “在年会上打包的点心。”温润道:“都是非常文雅的东西,给孩子们吃。”

  这两包点心,他只给了村长和老杨家,其他人家没有给。

  一共才带回来四份而已。

  “好,好,这个给三个臭小子吃。”杨大叔果然高兴的很,这点心在他看来就跟聪明药似的,孩子吃了,指定能考个秀才回来。

  这个时候的杨大叔,只希望儿子考个秀才回来。

  那样的话,家里可就有盼头啦。

  温润看过了老杨家,就回去了。

  家里的事情不多,他也累了,在家狠狠地休息了几日,鲁宝老爷的嫡长子,如今鲁家的家主,鲁明就登门拜访了。

  鲁明是个中年男人,很成熟的那种,且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地地道道的商贾老爷。

  因为古代商贾的地位很低,尽管他们很有钱,可地位还是不如读书人,哪怕是穷秀才,都能看不起鲁明。

  也因为地位低,他们在穿著打扮上,甚至是饮食吃喝上,都特别讲究。

  古代服装的颜色与一个人的地位密切相关。一般说来,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青蓝黑白,则属于平民。

  上了年纪的可以穿红,但也不能是大红这种正红色,得是符合身份年龄的朱红、姜红等等。

  官吏的服色以“品”而定,一般而言,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紫衣,四品着深红色衣,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所以才有“满朝朱紫贵”的说法。

  在这个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地位身份的外在标志。

  各阶层的成员,从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随便逾越。

  温润可以穿青衣直缀,他是举人,甚至可以穿青绿之色。

  但鲁明只能穿蓝、黑与白色。

  他父亲鲁明老爷是因为上了年纪,可以穿朱红色,以图喜庆。

  古代尊老爱幼不是说着玩儿的,老人上了年纪,朝廷每年都会有福利发放的呢。

  而鲁明就穿着蓝色的细棉布做成的棉服,做工精致,上面的绣花也非常的好,其他的打扮上都很规矩,就是本人有点胖,未语先笑,一看就和气得很,也是,这个时代商人讲究和气生财。

  手上带着俩金戒指,头上带着帽子,脚下踩着棉靴子。

  温润是在厅堂里见得他,跟他不熟,不可能请他去书房叙话。

  “温老爷,新春大吉!”这位鲁明老爷,一来就先拱手拜年,态度好的不得了,甚至都有点热情过头了。

  “鲁老板,新春大吉。”叫鲁宝老爷子“老爷”,是因为那老人家年纪大了。

  但是鲁宝老爷也得喊温润一声“温老爷”或者是“温举人”。

  谁让温润是个举人呢。

  但是跟鲁明,温润就不用那么客气了。

  直接喊“鲁老板”最合适了。

  别看鲁明的年纪,足够当温润的爹了,可实际上,俩人的身份地位,还是温润高。

  “大吉大利,大吉大利!”鲁明一点都不介意。

  依然是笑眯眯的样子,看起来颇有点喜气洋洋。

  “请坐,上茶!”温润朝门口喊了一嗓子,他知道,门口肯定有人听见的……因为刚才程老四跑来报信的时候,陈强家的就安排上了。

  这接待客人的一些规矩,其实温润不太懂,整个莲花坳就更不懂了。

  幸亏陈强家的出自大户人家,一些接人待客上的理解,明白得很。

  进来的是陈旭,这小子在家就很自在了,也不往脸上抹灰了,一个清俊的小少年,端了个托盘上来,两杯热茶,两小碟子的点心。

  温润看了一眼点心,有点想乐了。

  这点心,一个是很普通的榛子酥。

  拇指盖儿大小,一口一个的那种。

  一个竟然是糖,温润教两个妇人做的果味硬糖,以及果味麦芽软糖。

  他们喝的是红茶,按道理来说,不该配这样的糖来吃吧?

  但已经端过来了,温润只好假装什么都没发现,请对方喝茶。

  鲁明是个生意人,讲究起来……还不如温润呢!

  所以他什么都没发现,倒是喝了茶之后,看到了那糖,眼神闪了闪。

  “这次来,一是为了拜年,二是为了感谢,这次咱们鸿升酒楼能举办年会,真是三生有幸,蓬荜生辉。”鲁明客气的道:“也是让我们老鲁家的荣幸。”

  “你客气了,主要是张大哥这人不错,他也有能力,帮我操持这次的年会。”温润提起了张富贵,就是要让他知道,他看的是谁的面子。

  “那是,那是!”鲁明果然立刻就夸奖起了张富贵:“老张这人是能吃苦的,又有能力,我打算请他做大掌柜的,我这里的鸿升酒楼和运盛茶馆,还有一个货栈,都让他去管理,我也能放心。”

  “鲁家在本地,也算是个大户了。”温润喝了一口茶:“怎么过年的时候,不见你在家?”

  “本来是在家的,但是贱内要回娘家,我就陪着去了一趟府城。”鲁明笑着道:“贱内的娘家是府城司狱,关青的女儿,所以我们去府城住了几日,本来回娘家嘛,住几天就行了,可是有贵人路过府城,加上大过年的人也多,就在府城多住了几日。”

  温润皱了皱眉头:“哦?”

  司狱?

  府城的确是有司狱司,司狱司为知府衙门内掌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一人,秩从九品,比县丞还低呢。

  而且是管监狱的人,这种小吏,可是很低的,而且三代之后,才能读书科举,就算这一代能有钱送孩子去私塾,那也是不得先生待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