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68章 正月赏花灯

  “不麻烦,不麻烦!”张大哥立刻就道:“兄弟啊,你可是给了哥哥一个惊喜啊!”

  “这是惊喜?”温润一脸的诧异:“我以为是惊吓呢!”

  “哈哈哈……。”张家大哥笑着道:“是惊喜,也是惊吓,这可得好好的准备,你不知道,县里头多少家大大小小的酒楼,茶楼,甚至是那胭脂楼,翠红院的,都抻着脖子观察你们书院,谁家要是能被书院选中,开个年会,那是无上的荣光!证明那家买卖的能力,大厨的手艺,小二的伺候,都是有讲究的,你不在这一行,不懂这里的弯弯绕,哪怕是赔钱,也得承办下来,一旦办下来,那可就出名了,就前些年在北边开的那个酒楼,你知道吧?办了一场年会,哎呦喂!牛的不得了,从老板到掌柜的,店小二到后厨的都一副用鼻孔看人的架势,无非是当年那里有人留下了几幅墨宝,我那个东家羡慕得不得了,如今县令要换人了,东家还寻思着,先前县令夫人那个份子钱,是不是也得给新任县令分一下?还有啊,正在打听信赖的县令大人是个什么样的脾气秉性,这没有门路呢,正好,跟你们搭上关系,挺好,毕竟书院是本地的,县令大人能换,县学书院不会换。”

  “是这样吗?”温润都打算自己掏腰包,举办这个年会了。

  因为这些读书人清高的都没人提费用的事情。

  温润当然也没提,都没提,就你说出来了,多尴尬啊?

  “当然了,你不知道,这好事儿,能落到哥哥我这里,是兄弟你照顾我,要不然,那些酒楼茶馆的都能抢破脑袋去!”张大哥激动地在地上转了好几圈,是真的兴奋的满脸通红:“这事儿太大了,我要跟东家好好商量,正月十八,你放心,哥哥一定给你办妥当,不给你丢人!”

  “啊?”温润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问了出来:“大概要多少钱?我也好回去说一声。”

  “要什么钱?”张大哥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这好事儿,要不是知道你的为人,我都得给你包个大红包,送一份厚礼给你,这是酒楼扬名的机会,可不敢要什么铜臭。”

  温润被说的哑口无言。

  话说张大哥你就是个酒楼掌柜的,做买卖的嘛,还“铜臭”?

  其实是温润低估了这事儿,对于一个酒楼有多大的影响,他当时只是想找个自己熟悉的地方,另外就是给张大哥拉一笔生意。

  别的还真没多想。

  本以为给他惹了麻烦呢,谁知道还要被人感谢。

  “今天晚上来吃饭,这顿我请了。”张大哥豪气干云的道:“这次,哥哥一定大干一场。”

  “会不会太麻烦了啊?”温润哭笑不得:“我们人可不少。”

  他这每天开销不少,要不是过年,他也舍不得花费这么多。

  “不麻烦,不麻烦!哥哥真高兴。”张大哥高兴地下去张罗了一桌好菜。

  上来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还真是丰盛啊!”温润看了一眼菜就乐了。

  蜜汁叉烧肉,桂花酒酿鸭,罗汉斋和清蒸蟹粉狮子头。

  汤都是少见的三鲜汤。

  这道汤没有两个时辰,不可得。

  “掌柜的去找东家了,几位慢用,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来的是他们这里的大伙计,算是掌柜的第一得力干将吧,是个二十来岁的成年男人,说话办事都很麻利,这样的大伙计,要是以后能历练出来,接替掌柜的完全没问题。

  张富贵也是这么练出来的。

  “行,知道了。”温润招呼他们坐下来吃饭。

  陈强家的到底是见识过不少,看到这些菜就挨个尝了一口:“火候不错,这后头的大师傅下了功夫的,这汤也好。”

  “别看陈强嫂子不会做,可她会吃啊!”翠花婶子笑着道:“她能说不错的,应该是真的不错。”

  “那就都动筷子,吃饭。”温润抱着一颗享受的心,品尝了一下,果然,这用心和不用心,到底是差了那么一点。

  这顿饭吃的那叫一个舒坦啊!

  最主要的是,没花钱。

  天黑了,这会儿正好是赏灯的好时候,就出门去继续逛街。

  这会儿虽然,明天才十五,可已经有很多人跑出来看灯了。

  温润怕人多走丢了,就让大家都注意一下,挤挤挨挨的走。

  将妇人孩子都护在中间,不许家人乱跑。

  逛了一会儿,温润发现这灯市果然很好,虽然没有他前世看到的那些霓虹镭射灯光花样多。

  可是胜在纯天然,色彩多且有温暖。

  更有人们幸福的笑容。

  小娃娃们看着灯笼的小眼神儿,很可爱的。

  温润还看到一个父亲抱着也就周岁大的娃娃,在看一个很漂亮的荷花灯,身边站着的母亲,温柔的给孩子擦了擦嘴巴,这孩子还流哈喇子呢。

  那孩子可爱得很,温润朝他做了鬼脸儿,小家伙儿顿时就笑出了声,又流哈喇子啦!

  “哈哈哈……!”温润笑着带着人走了。

  留下小夫妻给娃娃擦哈喇子。

  晚上回去之后,宵夜竟然准备好了。

  “这么快啊?”才回来,就有热乎的宵夜吃。

  “不是这么快,是人送来的,非小店提供。”店小二笑着道:“都是好东西呢,您看了就知道了。”

  温润问了一句:“什么宵夜啊?”

  “是粢饭团。”店小二道:“店里可做不了这个。”

  粢饭团也可以叫作糯米包油条,是当地的一道特色小吃,用热乎乎的糯米饭包裹着香酥绵软的油条,里边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火腿、榨菜等佐料,吃着口感极富有层次感,只要材料加的足,那味道可是超香的哦。

  就是做的比较少,毕竟这个时候,食材可少见,什么火腿肉啊,鸡蛋丝的可不好弄了。

  不仅麻烦,会这个手艺的人也少见。

  这客栈的后厨里,可没这个能力做。

  “这谁送来的?”温润也是一愣,这个吃的东西,原主吃过一次,记忆尤深。

  可温润前世没少吃,他们去江南地区寻找资料的时候,可没少趁机吃江南的好玩意儿。

  这粢饭团在当时可是有名的小吃。

  但是在这个时候,却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东西。

  做法复杂,口感不错,味道更好一些。

  “是鸿升酒楼的人送来的,说是他们东家吩咐的,还送了酒酿圆子。”店小二还呲了呲牙:“连我们都有一份羊肉馄饨呢。”

  “哦,知道了,多谢小二哥。”温润儒雅的道了谢,心里却明白,八成是张大哥跟他东家说了年会的事情,这会儿是送来的东西,表示感谢。

  晚上的宵夜的确是让大家都很喜欢,因为没吃过么,

  “哥夫,这个以后可以自己做的吗?”王瑾很喜欢这个,想以后吃得到。

  “问一问其他人,会不会做,反正哥夫不会做。”温润呲牙:“哥夫只会吃,”

  “我就说么,哥夫的手艺,也就一般般。”王珏笑了:“堂弟你问问翠花婶子跟陈强家的吧。”

  “这个我可不会做。”翠花婶子会的都是一些家常菜。

  “瑾少爷,这个奴婢会。”陈强家的道:“就是比较费功夫,需要用上的东西越多,越好吃,像是这个就不错,里头有火腿丁,又有鸡蛋丝,还有腌的咸肉。”

  “既然会做就行了,以后想吃了,就做出来吃。”温润道:“麻烦点不怕,食材都有就行了。”

  “好哦!”欢呼雀跃的就是王玫小姑娘了。

  温润笑了:“吃宵夜吧。”

  第二天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起来他们就吃了元宵,然后就出门去看热闹,这会儿更热闹了一些,很多人都来了县城。

  中午的时候,没去酒楼休息,而是去了一家茶楼,这家茶楼规模不大,但是很干净,尤其是有一个说书的先生,在说书,讲的是十分应景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还有《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等等,都是跟元宵节有关系的神话故事。

  茶水点心都很大众化,就是故事很让人喜欢。

  等到休息够了,才继续出门玩,这个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

  最常见的有鱼灯,球灯,荷花灯,青蛙灯,花篮灯等等,所以古代的元宵节,又叫灯节。

  这天是正月十五啊,月圆之夜,老天爷赏脸,天上一轮明月初升,地上万家灯火相迎。

  好多商家都挂了花灯,又写了很多的灯谜挂出来,好多人都在凑热闹。

  其中有好几个商家,都挂了非常漂亮的灯笼,下面有灯谜,破了灯谜就能免费拿走花灯。

  这帮人里头,会读书的就那么几个,还都是孩子,唯有温润是个大人。

  王玫小姑娘就扯着温润的手:“哥夫,要那个兔子灯。”

  她要的是那盏挂在上头的小兔子灯,小灯是桑白色的桑皮纸,上面用红色的镶边,勾勒出一只小兔子的模样,肚子里一盏烛火,一跳一跳的烛火映衬着小兔子的红色眼睛,跟活了似的,果然很漂亮。

  “小妹好眼力啊,这小兔子灯笼真好看。”温润上前看了一眼,小兔子灯笼下头悬着的灯谜写着“望断南飞雁”五个字。

  这会儿不止温润一个人在看,还有好几个一看就是读书人的在看。

  可是,这么五个字,就是谜面,谜底提示也五个字,猜“一日常用语”。

  温润一看就笑了:“店家,这谜底,我可写出来。”

  “可以,可以!”店家赶紧点头,并且他们这里就提供最简单的文房四宝。

  温润提笔就写了两个字。

  这两个字,王珏认得:“久仰?”

  “对,这谜底就是久仰。”温润放下笔:“店家,可对?”

  “对,对,太对了!”那店家乐的见牙不见眼:“这可是我们东家寻来的最难的灯谜,挂在这里,这兔子灯可是精心制作,来了几位,就您一个对上了。”

  温润乐了:“嗯,拿来吧。”

  店家将小兔子灯笼拿了下来,温润接了过来,转手就给了王玫:“来,妹妹,拿着吧。”

  “谢谢哥夫。”小丫头乐得不得了。

  她本身穿着大红色的棉服,头上还有包包,用的也是红绫子,系着红丝带,垂着红流苏,灯笼映红,可爱的不得了。

  几个路过的妇人,都朝小丫头看了好几眼。

  “哥夫,我想要那个!”王瑾拉着温润的手:“可以吗?”

  “可以!”温润看了一眼,那是一只小老虎的灯笼,特别威武,但又可爱。

  温润凑过去看了一眼,上头就一句诗。

  窗前江水泛春色。

  谜底提示就四个字:打一药名。

  温润直接提笔就写了个药名,递给了店家。

  店家一看,上头就两个字:空青。

  “可对?”

  “对对对!”

  于是,小老虎灯也到手了。

  温润看向了王珏:“你呢?想要个什么灯笼?”

  “这里的不要,换一家吧。”王珏拉着温润:“您不是说过,不能可这一只羊,薅羊毛么。”

  那店家就几个最好的灯笼,剩下的都是凑数的,普通的花灯。

  要是这会儿没了好灯笼,谁还来这里看灯猜谜语?还是离开吧,换一家。

  那店家松了口气。

  温润乐了:“好,听你的。”

  这个二弟还行,小少年成熟得很,眼力见儿也不错。

  换了一家,王珏看中了一个莲花灯,温润去看了谜面。

  这是一个药铺挂的灯笼,上头就一种,莲花灯笼,一排八个,看着就喜庆又好看,整整齐齐的挺好看。

  王珏其实就是想要个灯笼而已,上面写着的是一句诗。

  踏花归来蝶绕膝。

  温润又看了旁边的一个灯笼,上面写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这八个灯笼的谜底,就一个,打一药名。

  “这个挺好。”温润提笔写了谜底。

  第一个的谜面是:踏花归来蝶绕膝。

  谜底就是“香附”。

  第二个的谜面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谜底就是“春不见”。

  那店家一看,温润一口气猜对了两个出来,惊讶的不得了:“可是同行?”

  “并非杏林高手。”温润乐了:“只是给家里弟妹求个药莲灯笼回去,保佑小孩子们健康平安。”

  作者闲话:

  定时了,江湖熬不了夜,也起不来床……呜呜……定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