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61章 第一年除夕

  “好了,贴对联吧!”温润不让他们想太久,就开始招呼他们干活了。

  他给自己家大门选择的对联,是考虑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上联:新春大吉行好运;

  下联:佳岁平安照福星。

  横批:事事如意。

  大门上还挂好了大红灯笼,上头大大的“福”字看着就那么喜庆。

  这副对联普普通通,但是寓意好,他们家不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了,所以很多事情都要注意。

  垂花门的对联,就很有内涵了。

  春到堂前添瑞气,辉盈庭内起祥云。

  横批:万福频臻。

  这个显得温润有些才情,但是放在二门这里,能看到的人不多,显得谦虚一些。

  能看到的人,势必会觉得文采不错。

  温润亲自去了马厩,在那里贴了“六畜兴旺”的红纸。

  谷仓里,是王珏去贴的,贴的是“五谷丰登”的红纸。

  王瑾去的是房梁上,他贴的是“抬头见喜”四个大字。

  等贴吧妥当了,四周已经都是红纸片儿啦!

  温润看喜气洋洋的整个家,乐的见牙不见眼。

  屋里头,王玫小姑娘将窗花都贴上了,红色的窗花,鲤鱼跃龙门,金鸡报晓,双福童子等等,雪白的窗户纸,正红色的窗花,相映成趣。

  陈旭给她递东西,帮忙捣鼓浆糊。

  温润还跟他们放了一点小鞭炮,更买了不少摔炮给他们玩。

  将几个孩子穿戴厚实之后,让他们在门口玩一下,中午阳光正好。

  玩闹了一会儿,温润觉得天有些冷了,就赶紧带他们回屋里去了。

  正好,一人一碗姜丝肉汤,驱寒的。

  喝过了汤,又收拾了一下书本,过年是不动针线的,故而连针线笸箩都要收起来。

  唯有几个编纂络子的丝线,才有可能留下来。

  另外就是,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温润打算给他们弄点玩具出来。

  其实也就是做了一份华容道出来,摆在桌子上,他带着四个孩子:王珏,王瑾,王玫加上陈旭。

  “谁能将曹操弄出来,谁就赢了,奖励五个铜板。”温润特意攒了新的铜钱,新的小银锞子。

  那个留着给孩子们当压岁钱。

  这个铜板嘛,就当做奖赏啦!

  “好呀!”四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的开始扒拉那个华容道。

  后厨里,翠花婶子跟陈强家的正在大展身手,两个人忙活的热火朝天,不过一边忙活一边聊天。

  “这半个月的吃食都差不多了,新做的也就这些。”翠花婶子往锅里头放剥好的板栗:“晚上就能吃了,年夜饭也有这道菜。”

  “行,汤圆早就做好了,可是饺子,蒜苗猪肉馅的,真的行?”陈强家的道:“南方不是吃汤圆子的吗?”

  “这是流民带来的习俗,原来这边是吃汤圆子,后来加了饺子,因为不知道吃什么,所以两样就都吃了。”翠花婶子道:“你原来是……哪儿的啊?”

  陈强家的手一顿,就自然的接了话:“我也不知道,咱们妇道人家,也没出过远门,原来的主家是个当官的,什么官儿还不太清楚,本来我也不是什么靠前伺候的,就在后厨那里帮忙,这手艺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现在就靠着这个手艺吃饭啦。”

  陈强家的就说自己丈夫病死了,主家嫌弃自己不吉利,将自己跟儿子卖了出来。

  其他的都说的很模糊。

  索性翠花婶子也不是非得刨根问底:“哦,原来是这样啊,不过饺子我会包,就是不太擅长调馅,你来吧,我做菜。”

  “成,对了,今天烧那条大红鲤鱼。”陈强家的看了一眼旁边大水缸里头的大红鲤鱼,这是特意买来,年夜饭的时候吃。

  温润看着四个孩子努力的玩华容道,这曹操总也挪不出去,玩的一脑袋汗,还在那儿琢磨呢。

  不由得偷笑出声。

  “哥夫,你弄得这个东西,你应该会的吧?”王珏凑了过来:“给我们演示一下?”

  其他三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他。

  “不会了吧?”温润叹了口气:“都是小书呆子啦。”

  华容道嘛,以前在网上,都让人玩出花儿来了,多少步都给算计好了。

  于是手脚齐上,好么,哗哗哗的几下子,赢得了四个孩子崇拜的目光。

  心里十分得意!

  玩到了晚上,开饭了。

  这次,全家人坐在一起。

  是温润的意思:“过年了,也不要讲就那些啦,就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吧!”

  “我说哥夫怎么打了这么大一个圆桌子,是吃年夜饭用的啊!”王珏笑了:“那咱们一起吃饭。”

  很大的一个圆桌子,上头摆了八道菜,全家人坐在一起,倒也热闹。

  尤其是这个时候,这菜里头还有韭菜炒鸡蛋,是翠花婶子自己种的,种在后罩房的窗台上。

  还有蒜苗,小白菜等等,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吃。

  这个时候吃,正好。

  一桌子菜,红红绿绿的非常新鲜。

  “来,这是咱们今年最后的一顿晚饭,再吃饭,就是明年的第一顿饭了,所以,这一杯酒,我们干一杯,辛苦大家啦!”温润第一个举杯。

  孩子们也有小杯子,只不过里头装的是温开水冲的蜂蜜。

  “干杯!”这帮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嘻嘻哈哈。

  一副笑口常开的样子,喝了这一杯。

  “吃饭,吃饭!”温润乐了,第一个下了筷子,吃了第一口肉。

  其他人才开始动手吃饭。

  温润还要照顾一下孩子们,不许他们吃太多的肉,而是多吃菜。

  这大晚上的,后半夜还有一顿饭,这会儿吃饱了,晚上那还能吃的进去啊?

  大家已启动筷子,吃的很欢乐。

  吃饱喝足了之后,一起收拾的桌子。

  然后……温润看了看大家:“没事可做了?”

  “嗯。”孩子们点头,两个妇道人家,其实该忙活的都忙活完了。

  “那就一起玩游戏吧!”温润乐了:“都去前院的客厅。”

  一伙人麻利的跟着他跑去了前院,客厅的面积当然是最大的啦。

  坐在客厅东边的火炕上,点燃了蜡烛,放了灯笼上去,外面红彤彤,屋里也明亮的很。

  孩子们的玩具好找,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的都可以玩。

  大人们呢?这里算的上大人的,也就温润跟两个妇道人家。

  两个妇道人家,拿着丝线,跟王玫小姑娘一起,编纂个络子。

  要说络子这东西,翠花婶子只会编纂个简单的,可陈强嫂子会的花样可不少。

  从最简单的万事如意结,到最复杂的攒心梅花样式,甚至还听说过什么双龙戏珠样式的,不过那样的她只听说过,没见过。

  “那样的样式,也只哟与宫里头的皇亲国戚能配的上,一般人家都不敢那么带的。”陈强家的道:“不过咱们这会儿也能给老爷打一个,就那个宝蟾吧,希望老爷将来蟾宫折桂。”

  所谓的“宝蟾”,就是深绿色的丝线,编纂成一个蟾蜍的样子,是一个小口袋样式的,挂在腰上,里头可以装点小玩意儿,例如装个金豆子,银花生的,这都是陈强嫂子说的。

  两个妇道人家带着小姑娘玩儿自己的,不跟他们掺和。

  温润只好带着四个孩子玩耍,能玩什么呢?他就跟他们玩文雅一些的东西:“我们来玩文字接龙吧!”

  “怎么玩?”没听说过这个玩法。

  “玩法很简单,我说一个字,比如说,雨,那么你们就要往下接,接一个雲,往下一个可能是霜,也可以是雪……。”温润刚说到这里,陈旭就接口:“那么,我也可以说山,因为雪的下面是横着的山!”

  “对头!”温润打了个响指。

  “这个简单啊!”王珏立刻就道:“我接一个”峭”,陡峭的峭!”

  “那我接一个消,消融的消。”

  “这是一个接单字的游戏,很容易的。”温润道:“看你们能认识多少字,来,开始吧!我先说,嗯……就以你们的名字做开端,珺,你们大哥王珺的名。”

  “珏。”王珏念了自己的名字。

  “瑾。”王瑾也念了自己的名字。

  到了陈旭那里,陈旭只好选了个“玫”,王玫小姑娘的名字。

  结果他念出来之后,脸色一白!

  他是个书童,奴仆之流,是不能大刺刺的念出小姐的名字。

  结果温润并没有在意这个,王珏跟王瑾也不知道还有这个讲究,只是一个字而已。

  温润直接接了个“润”字,里头也有个王字嘛。

  然后什么“理”啊“玩”啊“琼”的都冒出来了。

  念了几圈之后就不行了,他们毕竟认识的字有限,温润就趁机教他们一些王字旁的字,尤其是其中,一些偏僻的字,读音和寓意都不同。

  喝着茶水,吃着点心,含着糖块,教育着三个小小少年。

  嗯,很有成就感。

  后来孩子们困了,就睡了一觉,半夜被摇了起来:“起来吃年夜饭啊。”

  “哥夫,什么时辰了?”王珏揉了揉眼睛。

  “还有两炷香的时间,就子时了。”温润将他们三个叫醒,又把王玫小姑娘抱了起来,对弟弟们喊起来,对妹妹么,就温柔的抱起来,给她用热水毛巾擦脸:“起来吃年夜饭了,不要睡了哦。”

  把孩子们都叫醒,两个妇人已经去后头张罗年夜饭了。

  他在这里把孩子们叫醒,然后穿戴上厚衣服,带他们去外面放鞭炮,又在大门口烧了两堆纸钱。

  烧纸钱的时候,王珏才想起来:“哥夫,你今年没回娘家,给父母双亲上坟扫墓,烧纸……。”

  “不用了,今年我不去,他们肯定没人给他们上坟扫墓,开春之后就给他们迁坟了。”温润没去上坟,一个是因为王珺回来了,他当时太乱,没想起来给原主父母上坟烧纸的事情,一个就是因为温家庄的人,就等着他回去呢。

  他偏不!

  反正开春就迁坟。

  清明节之前,就要迁坟。

  他都打算好了,甚至连办法都想到了。

  “哦。”王珏不再问。

  烧了纸钱之后,就打开了大门,这是开门迎“先人”回来家里。

  同时,家里的挺远上,开始放烟花爆竹,莲花坳里四周都是山,也看不到县城那边的烟花什么样,但是以往呢,都是村长家放了鞭炮,别人家就开始放了。

  结果这次是老王家先放了烟花爆竹,第二家才是村长家,然后是整个村子开始放鞭炮,烟花不多,一家就放一个。

  可老王家放了八个之多。

  鞭炮一千响,响了好久才放完,遍地红纸屑。

  甚至在正堂上,还放了王家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灵位,桌子上还放了面食,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

  这个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祭祀的,面粉做成的寿桃、面鱼、花生塔。

  烧了香,点了蜡烛。

  又在下头摆了新的竹筷子,温润摆了酒盅,王珏倒了一点酒水进去。

  众人齐齐烧香之后,才去用的年夜饭。

  “好丰富啊!”温润一看这一大桌子十二道菜,就乐了:“这大鱼!”

  这鱼能有一臂长,红色的大鲤鱼,可少见了。

  不过这条鱼没做熟,吃不得,大家只能用筷子沾一沾汤汁,根本不会吃啦。

  其他的菜,倒是可以。

  温润吃到了一顿,非常江南塞北综合在一起的年夜饭。

  “愿我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新春大吉!”温润跟他们干了一杯。

  几个小的虽然困倦,却也高兴,还给温润敬酒。

  王珏跟王瑾的祝词是:“祝哥夫万事如意。”

  “新春大吉!”这是王玫小姑娘,她就会说这个,现跟陈强家的学的。

  “祝老爷,学业有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说这个的就是陈旭了。

  “祝您事事顺心如意。”这是两个妇道人家能想出来的祝词啦。

  “好,好!”温润开心的喝了点小酒。

  好吧,这小酒其实是一种梅子酒,不怎么醉人的那种。

  除夕夜,明亮的庭院,喜庆的大红灯笼,还有随着冷风飞舞的红色纸屑。

  温暖的房间,丰盛的年夜饭,这是温润在老王家,过得第一个新春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