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4章 摆上两桌

  报喜的人没去找温润,鹿鸣宴也没有参加,温润这个举人,悄无声息的就这么诞生了。

  就算是中了举人,也没有庆祝。

  “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你这成名了,却没人知道!”

  “如玉兄真是……。”

  他们都为温润抱不平。

  “所以,我才想请大家帮我热闹一下!”温润笑着道:“可否?”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这八个字,是所有人异口同声说出来的,可见平时的默契,不由得轰然而笑。

  意思是“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我不敢请求罢了”。

  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所著《孟子·公孙丑下》一段。

  孟子致为臣而归。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意思就是,孟子辞去齐国的官职准备回乡,齐王专门去看孟子,说:“从前希望见到您而不可能;后来终于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兴;现在您又将抛弃我而归去了,不知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够相见?”

  孟子就回答说:“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

  一看这帮人就是读书的那种,而且都是成绩非常好的人呢!

  说话都是文绉绉的那种啦!

  温润立刻就跟他们约定,明日中午,鸿升酒楼见。

  鸿升酒楼,就是张大哥当掌柜的那个地方。

  彼时已经是下午了,说定了明日中午去赴宴,正好有个同窗又说:“明天山长与先生都回来,不如一起啊?”

  “好啊,那就麻烦诸位同窗了。”温润听闻之后更是大喜,这三位可是县里头仅有的举人老爷了。

  有他们在,他更有把握一些。

  留下了好吃的给他们,约定了时间,温润这才告辞,同窗们送他到了大门口,他上了马车离开,那些人才回去。

  在马车上没什么可说的,他们又回到了鸿升酒楼,张大哥一看他们回来了,就安排人去做饭上菜。

  “是在这里吃,还是带回去吃?”他们酒楼跟客栈离得不远。

  “不用了,在这里吃,剩下的带回去当宵夜。”温润道:“我还有个事情要麻烦您,我打算在这里定两桌席宴,请我的山长和先生,以及同窗们来吃。”

  “哦,可以啊,多少人?”张大哥可是知道温润不差钱呢。

  “二十个人左右,订两桌,然后再备一桌,万一有人再来,就单独开席。”温润觉得三桌应该够了。

  “那菜都选什么?”张大哥让人拿来了菜牌子:“荤素搭配?红烧肉怎么样?有人不吃什么?我这里有今天新来的兔子,活的,明儿吃?”

  “必要有一道东坡肉!”温润没点红烧肉,而是点了东坡肉。

  “这是为何?”张大哥有些愣怔:“红烧肉更好一些啊?”

  “不,东坡肉更适合一些。”温润却道:“这可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传下来的美味佳肴。”

  “还有叉烧鸭,白斩鸡,糖醋鲤鱼。”温润又点了菜:“鼎湖上素,香菇菜心,主食就要金银米饭。”

  其实所谓的“金银米饭”,就是二米饭。

  白色的大米,金色的小米。

  就像是“疙瘩汤”也叫“珍珠汤”一个意思。

  无非是说出来好听,叫起来不那么粗俗而已。

  “好的,只是白斩鸡不太合适,不如换成红烧蹄髈?”张大哥提议:“或者是水晶蹄膀也好。”

  白斩鸡,鸡太小了,摆出来不太好看,这些菜里头没有几个大气的,倒是样子好看一些。

  “那就换成红烧蹄髈,水晶蹄膀不行,已经有了东坡肉了。”温润道:“麻烦张大哥再给琢磨两坛好酒。”

  “柜上还有两坛上好的女儿红,十六年的,这个怎么样?我压箱底的好东西!”张大哥一脸的舍不得:“一直没敢卖,价格高一些,也得找个合适的人。”

  “行,那就十六年的女儿红!”温润笑了:“钱不是问题。”

  张大哥更高兴了,他这两坛美酒,终于有了合适的人买啦!

  其实温润更看好酒,因为所谓的女儿红,是南方人家的传统,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用糯米发酵而成,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江南的冬天空气潮湿寒冷人们常饮用此酒来御寒。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

  这种始创于晋代的女儿红酒,故事千年流传。

  十六年的,应该是不错的陈酿,价格高点也值得啦!

  晚饭是他们三个一起吃的,红烧大鲤鱼,梅菜扣肉,大米饭,附送了一瓮的骨头汤。

  只是吃饭的时候,刘三儿到底没有憋住,他问了一下温润:“东家,你是不满意来莲花坳?还是不满意王家?”

  “不,我很满意莲花坳和王家。”温润一下子就从他忐忑的眼神里看到了他的心思,不由得笑了一下:“我今天那么说,只是为了博取同情,让他们知道我是受害者,吃亏的那个,以后遇到事情,他们自然会向着我,毕竟我的前途毁了。温家庄那边恐怕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们想要什么我清楚,我在莲花坳,这举人功名带来的好处,都落在了莲花坳,要是我回到温家庄,这好处自然是温家庄的人享受,你说他们能放过这个机会吗?我不回去,但是他们肯定不会放弃,继续纠缠我,我一个举人老爷,还怕了他们不成?不过他们到底是我的族人和长辈,我虽然外嫁了,可根子还在那边,实在不行,开春之后我就要将父母的坟茔迁过来了,那样的话,估计我就离跟他们一刀两断,也不远了!”

  “这么严重?”刘三儿没想那么多,才有这么一问,结果却听温润说了这么多,顿时就有些局促了:“我不该问……。”

  “不,你只是觉得我可能不喜欢莲花坳,其实我很喜欢那里。”温润道:“我说那些只不过是想让人知道我过得多惨,温家庄的人有多可恶,王家弟妹们对我有多好,我的学业也就到举人这儿了,但是王家两位弟弟要是学得好,是完全可以往上考的。”

  温润的野心很大呢,他不想自己考,也不能自己考,但是他可以培养两个弟弟考啊,其实考上了也没什么,进士及第又如何?还不是受人管束,加上他没靠山,就算是候补,估计也得候一辈子。

  他不求老王家大富大贵,王家哥俩儿也没不是那种心气高的孩子,只要能安稳一方就行了。

  一个秀才,一个举人的功名,就够他们安稳一生啦。

  要是有那个心气儿,去考个会试什么的也行,一般没什么背景的人,考中了进士,也只能排队等着做官。

  但是如果一家里有三个举人的话,那就不同了。

  不说是官宦人家那也是书香门第啦!

  干点什么不行?坐家里当举人老爷。

  “那就好,那就好。”刘三儿不敢说别的了,老实的吃过了晚饭,就一起回了客栈。

  不过温润还是派刘三儿去了毛师爷家,请毛师爷明日赴宴。

  “不请县太爷?”刘三儿看温润给了他三个请帖,嘱咐都要交给毛师爷。

  “给县太爷请帖是礼貌,他不一定会来,而且听说他出门了?给毛师爷是出于尊重,毛师爷这人,能力不在县令大人之下,另外一个给李县丞,估计他也不在衙门,请帖你直接都交给毛师爷就行了。”温润道:“来的也就毛师爷一个。”

  刘三儿拿了三张帖子,赶在衙门下差之前送去了。

  果然,出面的只有毛师爷一位,李县丞没在家,县太爷据说是去了府城,也没在家。

  本来温润还嘱咐他,如果见到了元刀,就请他明天晚上来酒楼吃饭,毕竟一群文人聚会,元刀不合适来,也怕他不自在,温润想单独请他吃饭。

  结果刘三儿问了当值的衙役,元刀带队去乡下办案子去了,没在衙门,要三天之后才会回来呢。

  果然,第二天能去赴宴的只有毛师爷一个。

  他心里想着,温润不愧是举人老爷,这都能算到。

  嘴上却客气了一下,然后才回去,回复给温润:“明日中午,毛师爷亲自来赴宴,县令大人和李县丞都不在,东家,您可真是神算啊!”

  刘三儿佩服的不得了,这一切都跟东家说的一模一样。

  “我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让你去的,县令大人不来,李县丞不来正好。”温润其实也没想请那两位:“明天早上我们去买一些点心果子的礼盒,等到宴后送给离开的客人们。”

  “好的,东家。”

  这一夜他们早早地就睡了。

  第二天是去的集市上用的早点,集市上的早点摊子不少,豆腐脑,炸油条,粢饭糕,豆浆……。

  三个人吃了个肚儿圆,就去了昨天买点心的那家点心铺子。

  温润订了三十个礼物匣子,里头放了竹叶茶筒,里面装了一斤铁观音,兰花味儿。

  然后是梅花糕和菊花酥,这叫“君子盒”。

  因为里头包括了“梅兰竹菊”在内,是为“四君子”,故而这礼盒也叫“四君子盒”

  简称“君子盒”。

  温润一口气定了三十盒,把那点心铺子的老板都给惊动了,看到温润的这个礼盒规定的如此风雅,顿时心动了:“不知道这位老爷,这礼盒,小店日后可以这么卖吗?我们小店也想卖这种君子盒。”

  这个简直太好了,寓意好又风雅。

  “可以。”温润道:“这君子盒,你可以告诉别人,这是温润温如玉,为了庆贺他中举,举办的席宴,订购的礼物盒子,以后谁要是也考中了秀才,考中了举人,也在你这里订购。”

  “那就多谢温老爷!”老板赶紧吩咐掌柜的:“这三十个礼盒,卖给温老爷,另外准备五份礼盒,送给温老爷,权当是本店谢谢温老爷惠顾和赏光。”

  主要是谢谢温润将这个主意,让他们店里用。

  带着这些礼盒,温润去了酒楼。

  张大哥将他们聚会的地方,安排在了酒楼里的最大雅间里,这里能放四张桌子,他就暂时放了两桌,另外两桌,一个备用,另外一个则是让温润放礼盒用。

  还安排了个会写字的小二,在门口立了个小桌子:“你这是中举的席宴,说不定有人给送礼呢,所以我立了个礼帐,我先祝贺你中举,封上纹银二两,火腿一只。”

  这个礼物不贵重,但是在这个时候,以及在这个地点,是张大哥能拿出来的最好的贺礼了。

  “谢谢张大哥。”温润行了一礼。

  张大掌柜的名头,写在了礼帐上的第一个位置。

  温润也才知道,张大哥叫张有财,这名字好啊,怪不得这酒楼的老板,雇佣他做大掌柜的呢。

  这名字就不错!

  张大掌柜下去忙了,而他们这里也上了茶水点心,这个时候,第一个来的人就是毛师爷。

  他今天穿了便服,一身绛红色的锦缎华服,拿着一把折扇,拎着一个礼盒:“恭喜,温举人。”

  “同喜,毛师爷,请坐。”温润已经在待客了。

  毛师爷带了东西回来,刘三儿将东西接了过来,门口的记账小二写了毛师爷的名讳在上面,因为礼盒上写了“毛某某”敬赠,这是毛师爷的名字。

  记下来他的名字,送的礼物也简单,是一罐大红袍的茶叶,以及一个非常漂亮的砚台,以及二两银子的贺金。

  这可比张大哥给的多了一样,且也贵重许多。

  但是礼帐上,毛师爷依然在张大哥的名字后头。

  温润不得不佩服张大哥这个大掌柜的先见之明。

  要不是他提前准备好了,这会儿温润可就抓瞎了……刘老三跟程老五都不会写字儿,就连名字,也是到了老王家之后,签劳务合同的时候,温润现教的,不然他们俩只会按手印。

  第一个来的是毛师爷,而且也来得很早,他坐下之后,温润亲自给他倒了茶水:“您请用。”

  “您客气!”毛师爷也客客气气的道:“你这请客的时间,拿捏得不错啊!”

  作者闲话:

  今天一万二千字的更新,大家网页订阅!江湖努力更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