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朕要搞基建【完结】>第183章 救人

  宋玉竹迷茫的睁开眼睛,见赵骁已经站在自己的床边,正虎视眈眈的瞪着对面。

  那人大声喊着:“我玉佩丢了!快去报官,快去报官!”

  小厮马不停蹄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就叫来巡逻的官差。

  “怎么回事啊?”官差打了个哈欠,黑着脸走进来。任谁三更半夜被叫醒都不会太高兴。

  “官爷,我祖传的玉佩丢了,明明昨天还在我身上挂着!”对面床铺的男子道。

  “仔细找找,是不是掉哪去了?”

  “哪都找遍了,肯定是让人偷了!”那人目光瞥向宋玉竹和赵骁二人。

  官差也看过来,打量着二人道:“你们有没有拿他的玉佩?”

  “没有。”赵骁一口否认。

  男人一听就炸了:“肯定是他们拿的,看他们穿的穷酸样,怎么住得起卧厢,定是惯偷!”

  衙役倒也讲道理:“无凭无据,你这么说不太好吧,这样我搜搜他们的包裹,若是没有就不准闹了。”

  男子勉强同意,官差道:“你二人起身容我搜一遍,也好洗脱嫌疑。”

  宋玉竹下了床,拉着赵骁走到门口,让他搜包裹。

  官差打开两人的包裹看了看,里面除了衣物就是书,根本没有对方说的玉佩。

  结果男子不依不饶:“包裹里没有,定是藏在身上,官爷不妨搜身肯定能找到。”

  “放肆!”赵骁怒目而视,差点一脚踹过去。

  宋玉竹拉住他道:“你的玉佩什么模样?价值几何?何时发现没有的?”

  “是青绿色的玉佩,价值百两银子,就刚刚没有的。”

  “你既然怀疑是我们拿的,总归要有证据,若搜身后仍旧没有你该怎么办?”

  男子有些无赖的说:“没有就没有,还能怎么办?”

  “那肯定是不行的,大启律令,凡诬告一人者,杖三十罚银一百两,诬告两人者,杖五十罚银三百两。”

  “正好官差也在,烦请帮忙做个证,如果没有找到他丢的玉佩,请按律法执行。”

  官差点点头:“公子说的没错,你确定要搜身吗?”

  那人明显有些慌了,他没想到宋玉竹还懂律法。原以为他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吓一吓让两人离开厢房。

  他尴尬的吞咽着口水道:“兴许是我落在哪了,不用搜了……”

  官差见状呵斥道:“无事不准再大声喧嚷!”

  “是,是。”男子回到床上,不一会传来鼾声。

  这一折腾宋玉竹也没了睡意,坐在床上看着窗外:“什么时辰了?”

  “刚到丑时,你再睡一会吧。”赵骁拿衣服披在他的肩膀上。

  “睡不着,你若不困就陪我坐一会。”

  赵骁坐在他身边,睨了眼对面床上的人:“要不要把他弄走?”

  宋玉竹摇摇头,这种人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蝼蚁,动动手指就能碾死,根本没有生气的必要。

  “咱们出来这么久,不知道玉潼能不能应付过来。”

  赵骁拉住他的手道:“既然决定出来,上京的事就别再担忧了。”

  “阿骁,这次南下……兴许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也许找不到。如果我离开了,我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宋玉竹转过头静静的看着他。

  赵骁握着他的手一紧:“不会的,肯定能找到办法!”

  这是两人第一次讨论这个话题,尽管很沉重但却避免不了。宋玉竹怕自己死后,赵骁会跟着自己一起走。

  “你还年轻,在我们那个时代,三十多岁正是人生最好的时候,你可以开启新的人生,结识新的朋友……”

  “玉竹你不要再说了,我不会让你离开的!”赵骁呼吸急促,喉咙里仿佛噎着石头,咽不下吐不出。

  他没法想象宋玉竹不在了,光是想想都难过的要命,如果真有那日,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跟着一起离开!

  宋玉竹轻轻的靠在他肩膀上:“玉潼她还太小,一个人面对偌大的朝堂,我不放心。”

  沉默片刻,赵骁抱紧他道:“我会辅佐她到成年。”这算是变相答应他不会寻死。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如今玉潼才十三岁,等到十六岁及笄还有三年时间,希望这三年他能从悲伤中走出来。

  外面的天色越来越亮,一轮红日从东方缓缓升起,一瞬间光芒笼罩大地,驱散了所有阴霾。

  *

  天亮后两人又回到之前的车厢乘坐,卧铺票也没退,夜里还要回来休息。

  昨晚他们没在这边,坐在对面的两人占了他们的位子休息,见人回来了连忙起身让出座位。

  经过攀谈得知,这二人姓杨是堂兄弟,高个子年纪大的姑且叫杨大哥,圆脸的男子叫杨二哥。

  售卖早点的乘务员来了,早餐有包子和馒头,还有米粥和咸菜,十文钱一份,味道十分一般,只是能填饱肚子而已。

  宋玉竹喝了一碗热腾腾的米粥,脸色稍微好一些。

  赵骁有些后悔乘坐火车,不但休息不好,吃的东西也太简单了,这一路玉竹肯定又得清瘦几斤。

  吃完饭车上的人又闲聊起来,宋玉竹侧头听着,时不时说上几句,气氛十分和谐。

  大概男人上了年纪对朝堂上的事都特别感兴趣,谈着谈着就说到朝堂,大启的民风开放,并不限制百姓议论朝政。

  “要说今年最让人高兴的事,就是辅国将军打败金国,夺下四座城池,可真是大快人心!”说话的是杨二哥,昨日他还不怎么说话,大概这一夜跟车上的人混熟了,打开了话匣子。

  “可不是,得知打败了金国,我家连放了半个时辰的鞭炮!”

  “我们那家家户户放鞭,比过年还热闹!”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中原百姓苦金人久矣,过去经常能听到金国骑兵入境烧杀抢掠的消息,对金人的恨意是刻在骨子里。

  作为讨论的主人公,赵骁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坐在对面府杨大哥突然道:“说起来,这位兄弟跟辅国将军长的有几分相似。”

  宋玉竹吓了一跳,以为他被人认出来了。

  “不过你比将军看着年轻一些,也不如将军魁梧。”

  赵骁端起杯子喝了口水道:“那是自然,我怎敢与将军相提并论。”

  宋玉竹偷偷翘起嘴角,估计谁都想不到,坐在这里的人就是辅国将军本人。

  大家又把话题转到这场战役上。

  “辅国将军真厉害!听说他摔五千兵马,打败金国二十万大军!”

  “噗!”沉稳如赵骁也被他们惊了一下,没忍住把嘴里的水喷了出去,五千对二十万?这得是天兵天将才能打的过吧!

  宋玉竹憋笑憋的难受,捂着嘴轻咳。

  他假装质疑道:“不可能吧,西关不是驻守着十万大军吗?怎么才带五千人马?”

  杨二哥解释道:“你哪知道辅国将军天生神力,手持三百斤的长刀,单枪匹马冲进敌营,一刀砍下耶律可汗的头!对方没了主将,像无头苍蝇似的,自然被咱们打的落花流水!”

  赵骁惊讶的“噢!”了一声。“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我三叔朋友的外甥就在上京当兵,还是个将军嘞!这些都是他写信说的。”

  赵骁牙根痒痒:“敢问那位将军贵姓?”

  杨二哥颇为自豪道:“姓葛。”

  宋玉竹拿医书挡着脸,笑得直哆嗦,葛中顺敢这么编排你们将军,回去肯定有你好果子吃。

  远在上京操练士兵的葛中顺忍不住连打了三四个喷嚏,陈靖递给他一块帕子:“伤寒了?”

  “没有,鼻子刺痒,可能谁想我了。”

  *

  宋玉竹因为心情高兴,中午多吃了半碗饭。

  中午火车在汴城停下,这里是个大站,要停一个时辰,有不少人借机会下车透透风。

  汴城站台边上有不少卖东西的商贩,都规规矩矩的推着小木车排成排,不敢上千拉拢客人。

  因为天气炎热,有人卖起了冰牛乳,跟后世的冰沙差不多,用牛乳和糖水掺进冰块,撒上一些煮熟的红豆和红枣碎,乘在竹碗里,一碗只要三文钱。

  赵骁下车买了两碗,又买了些干果和点心,路上吃着解闷。

  两人正吃着冰牛乳时,突然听见附近车厢传来一阵凄厉的呼救声:“快来人救救我儿子!来人啊!”

  宋玉竹闻声立马站起来:“去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两人疾步走向前面的车厢,不少人正围着看热闹,里面传来女人啼哭声。

  “让一下,我是郎中!”宋玉竹提高音量。

  前面的人赶紧让开一条路,二人走上前,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似乎被食物卡到气管,双手痛苦的抓着自己的脖子,憋得面色潮红,口唇青紫。

  女人用力敲击着男孩的后背,可食物根本出不来,眼见孩子快憋死了,女人心急如焚,竟伸手去扣孩子的嗓子。

  “夫人快放手,我是郎中让我瞧瞧!”

  女人一听放开手哭求道:“求您救救我儿子吧!”

  情况危机,临时教他们办法已经来不及了。

  宋玉竹拉起男孩,从身后抱住他,一手握拳抵在男孩脐上两指处,另一只手包裹住拳头用力向上顶,这就是现代常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八九岁的孩子分量不轻,他本来身体就虚弱,只能硬着头皮用尽全部的力气向上冲击。

  一下,两下,三下……孩子突然喷出一块食物,接着嚎啕大哭起来。

  女人激动的抱住儿子瘫坐在地上,幸好在车上遇上了郎中,不然今日儿子就交代在这了!

  “多谢恩公救命!”女人拉着儿子磕头。

  宋玉竹虚弱的摆摆手:“快起来吧,下次吃东西小心……”他话还没说完,突然眼前一黑向后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