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仙侠武侠>天枢【完结】>第386章

  宙斯还曾对阿蒙说过:“统治天枢大陆的既然先有波兹后有马其顿,还会有新的帝国取而代之。我已在人间印证了这种手段,自然可以重来一次。而你在人间的神域一旦被吞并、信仰传承完全消失,要想恢复便几乎不可能。看看今天的荷鲁斯吧,他的处境也许就是你明天的处境。”

  众神之父的这番话也完全应验了,如今的阿蒙就与他之前的埃居主神荷鲁斯一样,渐渐被世人遗忘,对他的信奉已不在,他的事迹成了远古的传说。宙斯不愧为天枢大陆最强大的神灵,奥林匹斯神系也是如今当之无愧最强大的神系。宙斯所强大的并非仅仅是力量,那么他的求证又如何呢?

  早在阿蒙被薛定谔一箭射落人间世世轮转后不久,亚历山大从天竺河边回师巴伦的时候,毕达哥拉斯就离开了德尔菲旁的那个庄园,返回天国恢复了普罗米修斯的身份。并不是因为他的门徒中有人超脱了永生,而是宙斯主动提出了要求。

  毕达哥拉斯开创了他的灵魂世界,就依附于奥林匹斯天国,成为奥林匹斯天国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既属于普罗米修斯也属于宙斯,它是如此广大,奥林匹斯天国凭空多出来数千里方圆天地。

  这个灵魂世界的核心是一座庄园,宛如人间毕达哥拉斯庄园的样子,诸神都可以出入,但要得到庄园主的允许。而围绕这座庄园新出现的外围天地是诸神共享的,也象征着宙斯的灵魂融合之功。宙斯由此求证了句芒所说的“类金仙极致”境界,成为真正的众神之神。

  为何要称之为“众神之神”呢?因为到了这个境界,他所开创的天国就成为一方仙界,理论上可以延伸无限、包容万物。只要遵从这个神系的指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天国,可以改造这里的日月山河、也可以新开辟日月山河,就看众神自己的成就如何了。而众神的见知越广,宙斯的灵魂所得也就愈加博大,这个天国可以是无限的、没有尽头。

  宙斯已经完成了他的求证,而马罗大帝国的出现,不过是他求证过程导致的一个结果。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在一百年前,也就是凯撒统治马罗共和国的时代,公平与正义女神忒弥斯离开了奥林匹斯神系。

  她不是从天国中走出去,而是正式脱离了这个神系,这至少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她已求证了天国之主的境界,二是她不再认同奥林匹斯神系。忒弥斯离开奥林匹斯之后,并没有另创天国,也没有在人间留下自己的指引,谁也不知道这位女神去了哪里。

  还有一个插曲也发生在一百年前,撒冷城中出现了一个叫伊利亚的人。他信奉阿罗诃,有幸踏上超脱永生的道路,得到伊甸园的使者指引,亲自指引他的人就是众天使之长梅丹佐。伊利亚在人间的身份是一位受尊敬的祭司与贤者,他博学而充满智慧,经常向撒冷人讲解他们所信奉的圣经。

  伊利亚告诉撒冷城中的人们,对阿罗诃的信仰并不是一种狂热的形式,而是内心中的一种品质,反映在日常言行中,便是神灵的光辉照耀。他被人们称为“先知”,这位先知很喜欢独坐在撒冷城郊外的山丘上,仰望着星空沉思冥想。

  后来伊利亚在伊甸园中渡过了生生不息的考验,再见到梅丹佐时微笑不言。在生生不息中见证了灵魂无数次转生的经历,曾经有一世,他的名字叫伊索。梅丹佐并没有找到在人间世世轮转的阿蒙,却找到了伊索转生后的伊利亚。不久后伊利亚便通过了最终的考验,成为天国中的一位天使。

  在伊利亚离开人间升往天国之前,他给撒冷人留下了一个预言:“弥赛亚”会到来,率领所有真心信奉阿罗诃的人,开创他们的家园国度;就像当年阿罗诃指引摩西率领撒冷人的祖先返回家乡、建立了流淌着奶和蜜的家园。

  “弥赛亚”的意思是拯救者、人们用名贵的香膏淋在神灵做指定的拯救者头发上,以示对神灵光辉者的崇敬。而伊利亚说的这位拯救者,当然是指在人间世世轮转的阿蒙。

  阿蒙离去前曾在云端上对宙斯说过:“我留下我的指引、并不在乎那些城邦的神殿和所谓的神域,圣灵就在心中、圣殿也在心中,神域随着心灵而迁徙。信奉你的城邦国度,或许能发动大军摧毁我的神殿;而我所指引的信念,会随着心灵中的圣殿遍布你所谓的神域!”

  伊利亚的预言,是暗指阿蒙来到人间的誓愿,但他不能直接告诉撒冷人阿蒙就是他们所信奉的阿罗诃,也不可能告诉人们其实阿罗诃已落入人间世世轮转,正在求证这个誓言。这些是人们难以理解的,它太过玄妙,不像普通的神话,也不像人们所熟悉的圣经故事。

  人们都相信伊利亚这位先知已超脱永生、成为阿罗诃身边的一位天使,对他的预言是深信不疑。但是尘世中的人们只能听懂自己所理解的语言,或者说他们只能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预言。对于伊利亚的预言,撒冷人有自己的想法。

  当时正值凯撒的大军横扫天枢大陆,撒冷城也向马罗共和国臣服,处在马罗人的统治之下,大卫-所罗门开创的辉煌时代已不再。看见强盛的马罗从大陆各地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马罗的征服者们享受着神灵一般的生活,撒冷人既痛恨又羡慕。

  伊利亚的预言撒冷人中口口相传深入民心,他们都希望这位拯救者尽快到来,带领撒冷人创建一个全新的强大国度,能够摆脱马罗的统治、甚至征服马罗人,那么撒冷人也会成为统治整个天枢大陆的主人。

  这个愿望也许太“伟大”了,或者说太夸张了!但先知已经做出了这种预言,人们难免会这么想。于是,这位传说中要到来的“弥赛亚”也被人们称为“阿罗诃之子”。这个称呼包含了一种热切的希望,人们希望拯救者到来之后,能像当年的亚历山大击败波兹建立马其顿大帝国那样,击败马罗人建立的强大撒冷帝国。

  亚历山大曾号称阿蒙之子、马尔都克之子,那么这位拯救者,理所应当号称阿罗诃之子。

  这三百年来,众天使为了寻找阿蒙在人间的踪迹,也借助于人间那些祭司们的帮助。而人间的祭司们,多多少少也听说了神灵之间曾发生的故事,不同信仰的人有不同的版本,它们都成为了民间流传的神话。

  在撒冷城流传一个有预言或者说寓言性质的神话,就是他们的神阿罗诃曾与宙斯立约、将在人间战胜宙斯。那么按照众人的期翼,便意味人间会建立强大的撒冷国,它将征服马罗帝国。

  撒冷人有这种想法是自然而然的,也无可厚非,而且人间的神话与神灵之间发生的事情相吻合。但在异乡人看来,撒冷人的传说无异于痴人说梦。实际上大陆各部族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被编造出来的神话,有人对传说充满期待,而外人听闻不过是一笑置之。

  留下预言的伊利亚来到天国成为天使,但这位天使的样子并不年轻俊美,也不威武庄严,他通常以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面貌出现。五十年前,埃居的托勒密王朝覆灭、成为马罗帝国的行省。奥古斯都大帝下令拆毁各城邦的阿蒙神殿,要求民众信奉奥林匹斯诸神的时候,已成为天使的伊利亚又去了人间。

  伊利亚并没有以天使的身份降临撒冷城,而是就化身这样一位老者,来到沙漠中那座被废弃的阿蒙神殿旁,向过往的行人讲述阿蒙神的故事。每当有商队经过的时候,他就会以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出现,这一讲就是五十年。

  第十卷:新约 第332章 预言的含义

  世人已经不再信奉阿蒙神,将他所有的光辉与神圣遗忘,而倒卧沙丘的阿蒙神像,恰恰在无声中像征着这位神灵已重入人间世世轮转。但这一切并不妨碍阿蒙的故事继续流传,人们出于一种猎奇心理,可能对这种上古神话很感兴趣,作为寂寞旅途中的一种调剂,就像听着与己无关的各种人间趣闻。

  有商队歇脚的地方,大多都会有趁机做生意的人,比如在这片神殿废墟旁,就有一个小贩用皮囊装好了泉水出售。在小贩身边不远,还有一个衣着褴褛的艺人在吹着笛子,他面前放着一个篓,篓中有一条竖起身子的蛇在扭动,仿佛是随着笛声起舞。路过的商人看着觉得有意思,会在他脚边一个陶碗中丢下几枚铜币。

  伊利亚也入乡随俗,坐在神像阴影下的一块散落的石头上,拄着手杖,身前放着一个陶碗,就像一位民间的说书艺人。如果过路人听得高兴,希望这位老者再多讲一段,也会往碗中丢几枚铜币。但这片废墟实在太荒凉偏僻了,虽然每天都有商队路过,但赶到这里来的小贩和卖艺人很少,只有伊利亚几乎每天都会来。

  这天的阳光格外热烈,歇脚的车夫、护卫与商人们都尽量蜷缩在神像的阴影中,不停的挥着扇子流汗喘气,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老者讲故事,却没有几个人肯站起身来向他的碗里投一枚铜币。

  这时有一位年轻人去小贩那里买了一兜水,走过去递给伊利亚道:“这位老人家,你讲了半天了,应该口渴了,喝口水润润嗓子吧。我看你连盛水的皮囊都没带,应该就住在这附近吧,但走到这里也挺不方便的,这只皮囊就送给你了。”

  老者在如此干燥炎热的沙漠中讲了这么长时间的故事,可嗓音丝毫不见沙哑,他额头上的皱纹很深,但眼眸清澈明亮,一点都不像一个老年人。老者抬眼看着这位年轻人,微微一笑接过皮囊,从石头上站起身来浅鞠一躬道:“谢谢你,神灵赋予了你善良的品质。”

  年轻人鞠躬还礼道:“应该是我谢谢您,在这么燥热的正午,为我们讲述了这么悠远精彩的传说故事,就似沙漠里传来一丝清凉的风。”

  老者微笑道:“我讲的是阿蒙神的传说,年轻人,请问你来自哪里、信奉神灵吗?”

  年轻人答道:“我是撒冷人,来自撒冷平原,我信奉我的神阿罗诃。”

  老者又问道:“那你喜欢听阿蒙神的故事吗?他是埃居人曾信奉的神。”

  年轻人笑了:“当人喜欢听,您讲的故事很精彩。大陆各地都有着不同的神灵传说,表达着人们的信念或曾经的信仰,在这些传说中,也包含着世人们对神性的理解和自己的愿望。它可以帮助人们去思考、如何看待心目中对神灵的信念?”

  这位年轻人大约二十出头,浓密的深棕色头发微带卷曲,身材健壮而挺拔,有力的双手布满老茧。他的模样很俊朗,五官的轮廓隐约透露着一股坚毅的气质,当他开口微笑的时候很好看,又带着一种无形的感染力。

  老者点了点头道:“你还愿意继续听吗?”

  年轻人弯腰在陶碗中放下了几枚铜币:“如果您不累的话,喝口水歇一歇,我还想听接下来的故事。”

  老者打开皮囊的塞子,喝了几口水,又继续讲述阿蒙神的传说。这时有一片云彩飘来,遮住了炽烈的阳光,远方也吹来一丝清凉的风,沙漠中仿佛变得格外宁静,老者讲述的声音在这片神殿废墟旁也显得格外清晰。

  老者刚才讲到了阿蒙神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争斗,接下来又讲起了阿蒙在云端上接受阿尔忒弥斯的挑战,被一箭射落人间。不远处的听众们都发出“哦”的一声,仿佛是恍然大悟,有人忍不住插话道:“难怪这座神殿废弃了,原来是宙斯战胜了阿蒙,奥林匹斯诸神吞并了阿蒙在人间的地盘。”

  又有人解释道:“那是因为马罗大帝国的兴起,征服了埃居,要求埃居人改信奥林匹斯诸神,然后人们才编出了这种传说,用神灵的故事解释人间的事情,或者是用人间的事情来象征神灵的遭遇。”

  商队中的人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说出来的话也不无道理。那年轻人却饶有兴致的追问伊利亚道:“按您的说法,阿蒙神好像也是自愿回到人间的。他离去时说过什么话?真的是宙斯战胜了他吗?”

  老者抬起手杖一指身边倒卧的神像道:“是的,看上去是宙斯战胜了他,或者说马罗帝国征服了埃居、下令改变了民众的信仰。但阿蒙神离去时曾说过,他所指引的信念会伴随着人们心中的圣殿遍布宙斯所谓的神域,到那时,他还会回到他的天国。也有人说,阿蒙在人间会指引人们建立一个新的王国,彻底战胜宙斯。”

  听到这里,年轻人微微一皱眉道:“各地的神话总有类似之处,在我的家乡,我曾听到过另外一个版本,故事里的主角却不是阿蒙那样的神灵,而是出现在人间的弥赛亚。”

  老者的眼神一亮,看着阿蒙道:“你所说的是先知伊利亚的预言吧?我也听来往的撒冷商人提起过。但我不清楚在你的家乡它如今是怎样流传的,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告诉我吗?我也可以把这个传说向过路的人们讲述。”

  年轻人答道:“当然可以告诉你了,伊利亚的预言在我的家乡流传了上百年,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期待。弥赛亚会到来,引领真心信奉阿罗诃的人们到达属于他们的家园国度。”

  老者点了点头道:“这是伊利亚预言的本来面目,它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在你的家乡,人们是如何理解它的呢?”

  年轻人接着答道:“在我的家乡,撒冷人都相信会有一个人来到,他不仅是伊利亚那样的先知、而且是神灵所指定的拯救者。他会带领撒冷人摆脱被统治的命运,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国度。就像我们撒冷人的祖先摩西,率领族人摆脱了埃居人的奴役,在都克平原上建立了撒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