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仙侠武侠>天枢【完结】>第356章

  每一支新军团都是由亚历山大出面组建,负责具体的训练操演,当一支新军团基本成形之后,再组建另一支军团,还是调任亚历山大为首任军团长。若是换一个人充当这个角色,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亲手组建军团、训练将士,形成战斗力之后再交出去。

  可是对于亚历山大来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腓力二世的用意很明显,将来庞大的马其顿军队都会服从亚历山大的指挥与掌控,因为它们就是经这位王子之手组建的,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将领也都是亚历山大当初培养的嫡系。

  很多人又在预测,马其顿占领德尔菲以及周边城邦之后,会不会顺势向雅伦复仇?但腓力二世的举动又出乎了大家的预料,半年后他再度出征,挥军南下攻打基巴达同盟。

  基巴达是希顿半岛上尚能与马其顿对抗的主要力量,腓力二世看的很准,雅伦的主要力量是海军,而基巴达的主要力量是陆军。若沿海岸线进攻雅伦,基巴达的陆军可以救援,但从陆上进攻基巴达同盟,雅伦的海军却帮不上忙。

  这一战刚开始很激烈,基巴达战士骁勇善战,面对马其顿方阵配合两翼骑兵的进攻,打了几场硬仗。但基巴达战士的数量本来就不多,连续消耗之下渐渐抵挡不住,战势一旦转折,马其顿大军的进攻便成摧枯拉朽之势。

  腓力二世先攻打基巴达,有很现实的考虑,因为基巴达同盟并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要打败了强大的基巴达军团,这个同盟中的其他城邦则可不战而下。

  基巴达同盟是依靠基巴达战士强大的武力维持的,实际上是马其顿人征服与奴役其它城邦的一种同盟。基巴达人的残暴统治与压榨掠夺,早就引起了同盟内部其他城邦的反抗情绪,基巴达军团一败,各城邦几乎都是主动欢迎马其顿大军的到来。

  马其顿大军一直打到了基巴达城下,已无退路的基巴达人誓死保卫自己的城邦、坚持血战到底。如果强攻基巴达城的话,势必伤亡惨重,还可能被雅伦人偷袭。腓力二世做了个决定——对基巴达的进攻到此为止,留下基巴达城邦,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基巴达城邦公民不事生产,完全以军事征服为目的而训练,靠征服与奴役其它城邦而生存。如今基巴达战士折损了大部分,所征服的领地也全部失去,只剩下了他们自己的城邦。如果逼得太急,基巴达人在覆灭的威胁下会血战到底,这对马其顿也没什么好处。

  马其顿王国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瓦解了基巴达同盟,基巴达城邦就关起门来自生自灭好了。马其顿已经占领了希顿半岛三分之二的疆域,小小的一座基巴达孤城对其再也构成不了威胁,残存的基巴达战士或许还有守城血战的勇气,但再也无力发起反攻了。

  瓦解基巴达同盟,只留下一座孤城基巴达,腓力二世顺势调转大军攻打雅伦。这一战与攻打基巴达不同,雅伦同盟是由经商贸易结合起来的利益共同体,腓力二世是以复仇者的身份而非解放者的身份出现的,因此对方的各城邦联合而战。马其顿大军需要一步步蚕食,而不能一战而定。

  腓力二世先沿海岸线攻占了一个港口城邦,切断了雅伦同盟一条重要的海上补给线,然后避开雅伦海军又从内陆迂回,一个城邦一个城邦的占领。马其顿越战越强,雅伦同盟越战越弱,最后只剩下了几个重要的城邦,依托彼此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海军支援苦苦支撑。

  腓力二世并没有急于求成,新占领的疆域需要巩固消化,马其顿统一整个希顿半岛的形势已不可逆转,他还要为下一个战略目标做准备、组建更强大的马其顿军队。

  腓力二世领军征战,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而留在王都中监国的亚历山大在众臣的辅佐下,将日常军政事务也处理的很好。他在新的疆域中募集兵源又组建了两支兵团,这次他没有再连续担任军团长了,而是把组建与操演新军的任务交给了亲信手下。

  年轻的亚历山大先后担任过三个军团的军团长,他提拔起来的亲信又组建了另外两支军团。这位王子很快又迎来了监国以来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每年一度的德尔菲神谕大典。如今腓力二世领军在外征战,将由亚历山大代表马其顿王国主持这次大典。

  今年的德尔菲神谕仍然将由阿波罗神殿发布,主祭的地点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

  历史的改变有一个过程,虽然马其顿已经占领了圣地德尔菲,但毕竟是新入主不久,很多事情还需要得到当地祭司集团的支持,因此没有立刻下令改变德尔菲神谕的形式,仍由阿波罗神殿发布。

  等到将来马其顿王国完全控制住形势,而德尔菲传统的祭司集团也不再有力量反对时,估计这段历史才会发生真正的变革。还不到二十岁的亚历山大要主持如此重大的仪式,而且是整个希顿半岛上最隆重的典礼,他非常兴奋。

  亚历山大的宫廷教师亚里士多德当然要随行,教授这位年轻的王子典礼上各种必须的礼仪。而梅丹佐也去了,是亚历山大央求他一起去的。这段时间亚历山大与梅丹佐的关系更加密切,梅丹佐经常陪同他视察军队、操演战阵,在郊游打猎中讲授各种见闻。

  这么重要的典礼,还要邀请王国中重要的人物参加,有些人不论去不去,亚历山大必须得请,以示一种礼节上的重视。阿蒙也收到了亚历山大以私人身份的邀请,请他去德尔菲大典上观礼,阿蒙很礼貌的拒绝了。

  阿蒙拒绝亚历山大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他真去了,那么由马其顿王国所主持的第一次德尔菲神谕大典就该泡汤了。阿蒙在决斗中赢了阿波罗,他若是到了德尔菲,那么阿波罗寄托在神像上的一切化身感应都要退避,也就不可能再降下神谕了。除非祭司撒谎伪造神谕,否则这场典礼就会成为笑话,而神谕是否真的出现,在场的大神术师是有感应的。

  阿蒙却同意梅丹佐陪同亚历山大一起去,马其顿刚刚兴兵征服很多城邦,局面还没有完全稳定。那么复杂的场面,有梅丹佐在,阿蒙才能放心亚历山大的安全。

  年轻的亚历山大代表父王,率领德尔菲军团精锐战士组成的卫队,在梅丹佐、亚里士多德以及群臣的陪同下来到圣地德尔菲,依次接见了各城邦派来参加典礼的代表,然后主持了这场盛大的仪式。

  阿波罗代表奥林匹斯诸神降下了神谕,赐福这位年轻的王子,并同时赐福所有的希顿人,将在马其顿的率领下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马其顿的荣耀到达了顶点,而代表这荣耀的亚历山大更是风光无限,他仿佛也成了能与历史传说中各种英雄相比肩的人物。

  少年人的心态总是贪玩,在典礼结束之后,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的亚历山大不想那么快就回去。腓力二世不在,如今的马其顿群臣也没人能管得了他。他命亚里士多德带领马其顿使团以及卫队先回去,自己则乔装做平民的打扮,与梅丹佐一起到各地城邦去开开眼界。

  亚里士多德想劝又没法劝,因为他曾经对亚历山大说过,身为君主不能只在王宫中处理政务,最好要以民众的身份去体会、去思考,才能清楚很多事该如何决策。如今亚历山大真要这么做,他又觉得很头痛,最担心小王子的安全,还好有梅丹佐在,于是只能仔细叮嘱了梅丹佐一番。

  带着小规模的卫队意义不大,还容易暴露亚历山大的身份,既然是微服私行,就不可能率领大军跟随,由梅丹佐这样一位强大的神使保护是最好不过的。梅丹佐带着亚历山大到民间城邦去游历,他们的打扮就像希顿半岛上常见的行游贤者。

  亚历山大对一切都很好奇,他甚至连住店都不会,什么事都要梅丹佐教他,其实人间随便一位“老师”都可以教授这位小王子这些,但亚历山大此刻却觉得梅丹佐真是见多识广,对他多姿多彩的经历十分羡慕。

  亚历山大在外面逛了两个多月,要不是梅丹佐劝他早点回去,他还得多玩一段时间。这位王子虽然玩心重,但还没有忘记自己的指责,听说腓力二世即将还朝,他立刻决定返回马其顿城邦。

  当时亚历山大与梅丹佐正在米都利,听说了阿蒙相助马其顿使团的经历,于是央求梅丹佐带他将那条路再走一遍。梅丹佐将亚历山大带到了当初使团遇袭的山中,眉飞色舞的讲解了事情的经过,亚历山大赞叹不已,恨不得自己也是擒拿刺客的英雄。

  就在两人谈笑间,有一个人出现在远处隘口,沿着山路婷婷袅袅的走了过来。她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袱,与娇弱的身材很不相称,看上去惹人生怜。

  梅丹佐与亚历山大发现有人走过来,还是一位独行的姑娘,同时止住说笑扭头望了过去,竟都有那么片刻的出神,仿佛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这姑娘太美了!

  她看上去大约十八九岁,穿着一件浅绿色的纱裙,可能是因为赶路的缘故,鼻尖和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的小臂露在裙子外面,皮肤白皙而柔嫩就似神灵完美的杰作。她的眼眸清澈而柔和,带着深沉而迷人的光泽,瀑布般的长发呈橘红色,微微卷曲披散在浑圆优美的双肩与白皙的胸脯上。

  透过衣袍可以看出她的胸脯饱满、腰肢柔韧、双腿修长,无一处不体现出女性的至美。世上怎会有这么美丽的姑娘?亚历山大几乎说不出话来,只是傻傻的盯着姑娘的看。而梅丹佐不是没见过美女,连女神他都见过不少,但此刻也有前所未遇的惊艳感。

  第九卷:诸神黄昏 第306章 三人行

  姑娘正在山中赶路,荒郊野外迎面看见两个大男人傻傻的盯着她,脸上露出了警惕之色,放下肩上的包袱站定脚步,脆生生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天呐,她的声音太美了,传入耳中连灵魂都会发出美妙的共鸣,全身觉得奇异莫名的酥软!她解下包袱的动作、说话时的样子、看过来的眼神,都是那么的楚楚动人。

  亚历山大还在发愣,梅丹佐倒是反应过来了,轻轻咳嗽一声道:“姑娘,你不要害怕,我们不是坏人,只是路过这里而已。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怎么会孤身走到这荒郊野外来?”

  那姑娘见面前的两位男子并不凶恶,而且都很年轻英俊,梅丹佐说话也很和气,于是答道:“我来自塞浦路斯城邦,曾在阿芙洛狄忒的神庙中祈求神谕,上哪里去寻找到我心目中的英雄?神灵的声音告诉我应该去马其顿,马其顿王国即将一统希顿半岛,那里也将是当世英雄汇聚之地。”

  梅丹佐微微一皱眉,又问道:“我是想问,您怎会孤身一人走这样荒凉的山野呢?这里并不太平,还发生过马其顿使团的遇袭事件。对于您这么美丽的姑娘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姑娘突然笑了,伸手从包袱里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剑,带着淡淡的剑芒比划了几下,神情似是炫耀又似是警告,微微翘起嘴角道:“我不怕,能保护自己!”

  梅丹佐又吃了一惊,这么娇美的姑娘竟是一位五级武士,一般的蟊贼确实不是她的对手,就算斩翻十个八个壮汉也不在话下,难怪敢孤身走山路。姑娘的身手也解释了她为何会去“寻找心目中的英雄”,女人将武技练到这个程度相当罕见,又是这么漂亮的姑娘,身边的追求者一定众多,她也应该向往传奇中的英雄人物。

  梅丹佐说话时一直在用侦测神术暗中窥探这位姑娘,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她就是一位标准的五级武士。姑娘挥剑的时候,娇媚中又透露出一种英武、刚劲中却仍含着柔美,梅丹佐觉得自己的心都跟着颤了颤,简直太美了、她的魅力无法形容。

  “太好了!我们也要去马其顿,正可结伴同行……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亚历山大直到现在才回过神来开口,神情还是有些傻傻的。

  姑娘扑哧一笑,似乎春风里的百花绽放,她答道:“我叫海伦,你们呢?”

  “亚历山大。”、“梅丹佐。”两人几乎同时回答。亚历山大这个名字并不少见,意思是“非凡的男子汉”,而梅丹佐这个名字,在希顿半岛几乎没人听说过。

  姑娘将短剑收回了包袱,仍然笑着说道:“你们不是坏人就好,刚才我还以为遇到山贼了。既然是顺道,那就结伴而行吧,看你们的样子像读书人,假如真的遇到坏人,说不定我还能保护你们。”

  梅丹佐和亚历山大用得着她保护吗?但两个大男人同声称谢。海伦说着话又要把包袱背在肩上,梅丹佐与亚历山大一左一右同时伸手道:“姑娘,你一个女孩子家背这么大的包袱太沉了,让我来帮忙吧。”

  海伦是一名五级武士,别说背一个包袱,就算把他们俩都抗在肩膀上赶路也没问题。但这么娇美的女子背着那么大的包袱,而两边的男人却空着手,的确着看不太合适。梅丹佐与亚历山大同时抓住了包袱的一角,姑娘笑了笑松开包袱道:“那就谢谢你们了!”

  亚历山大看梅丹佐已经抓住了包袱,稍一愣神就把手松开了,梅丹佐则扛起大包,三人结伴继续赶路。梅丹佐还没忘了刚才的事情,在路上又讲起了当初亚里士多德的使团的经历,但由于海伦在场,他没有再提自己的名字,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