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仙侠武侠>天枢【完结】>第348章

  腓力二世将屁股从椅子上往前挪了挪,前倾着身体道:“请先生指教!”

  亚里士多德答道:“神对于人的信念而言,是纯粹的思想中幸福而完美的自我实现,真正的神是超越了这个世界的存在。我们能够感知的世界则是不完美的,有各种生命以及欲念、不完美的思想以及欲望,一切生灵或多或少能感触到神。”

  腓力二世摇了摇头道:“很抱歉,先生,我没听懂。”

  亚里士多德笑了笑:“那我们就谈阿蒙吧,他是我早年认识的一个朋友、都克镇上长大的孩子、已经卸任的埃居大将军、如今来到马其顿的游历者。你将见到的这个人就是他,他在这个世上并不完美。他是如何一种存在,取决于他来到人间的目的。陛下想见他,取决于陛下的目的。您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只要符合事理。”

  腓力二世点了点头道:“哦,我明白了,多谢先生!”

  第二天,腓力二世下令封赏亚里士多德,并在皇宫中设私宴招待,同时也邀请在路上帮助过使团的两位英雄出席,腓力二世要当面表达马其顿王国的感谢。阿蒙与梅丹佐跟随亚述去了皇宫,腓力二世终于见到了神灵。

  如果腓力二世不知道阿蒙的身份,身为国王,他只会坐在那里等候内侍的通报,但此刻却亲自迎到了宴会厅的门口。亚里士多德带着阿蒙与梅丹佐走来,向国王介绍了两位“英雄”,阿蒙也很自然的向着腓力二世躬身行礼。

  腓力二世赶紧上前阻止道:“两位英雄,不必多礼,今天是特意设宴答谢你们的。”

  入席之后,国王主动敬酒,阿蒙也坦然举杯。腓力二世心中有很多问题,但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却是:“阿蒙先生,您到过很多地方,请问为何会来到马其顿?”

  阿蒙答道:“我来到希顿半岛游历,想来看望亚里士多德先生,所以就来了。”

  腓力二世又问道:“您来到希顿半岛,如何看待这里的形势,又如何看待马其顿王国的未来?”

  阿蒙笑了笑,看着腓力二世道:“这取决于你,不取决于我。我倒想问问,陛下对马其顿王国的未来有着怎样的设想?”

  腓力二世答道:“我的想法,就是将整个希顿半岛结成统一的同盟,当年正因为如此,才能打退波兹人的进攻。而如今因为希顿内乱,波兹人才会卷土重来。”

  阿蒙又笑了笑:“其实雅伦和基巴达都有这个想法,但是它们用错了手段,也注定不会成功。你有希望实现自己的誓愿,但是这条道路上的敌人也不少,假如真到了实现誓愿的那一天,你又会发现那并不是欲望的尽头。”

  腓力二世叹道:“誓愿当然并不容易实现,但无论有多少敌人,我都会尽力去做,假如真的有了那一天,再谈其余的事,我不是神灵,无法了解更多。”

  阿蒙却摇头道:“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以为人间的誓愿很不简单,所以不容易实现。后来才发现,其实最简单的誓愿才是最难的,总有更多的欲望在驱使着人们前进……国王陛下,我佩服你的勇气与雄心,也助你好运!”

  接下来酒席上又谈了很多军事、政治以及大陆列国形势方面的话题,都没有超出人间事务的范畴,反倒是梅丹佐的话最多。阿蒙并没有让腓力二世为难,更没有对这位国王以及国王所信奉的神灵不敬,他表现的非常坦然而本色,无论是不是神灵,他就是那个阿蒙。

  也许正因为如此,却让腓力二世感觉不太适应,这位国王甚至隐约有些不舒服。他心里并非对阿蒙不敬,而是潜意识中不想面对面与阿蒙相处,因为这种感觉不太好受。阿蒙说话时始终坦然的直视他的眼睛,目光就似够看透灵魂,这让一位君主相当的不自在。

  谁会这么看着他?谁会这么与他说话?腓力二世宁愿向神坛上的神像献祭跪拜,潜意识中也不愿意这样与一位“凡人”饮酒。阿蒙并没有刻意端出神灵的架子,更没有趾高气扬,就是平平淡淡的说了几句话而已,却让平日里接受万民颂赞的腓力二世感觉有点坐不稳。

  代表民众向神灵献祭,同时也意味着在人间拥有神灵所赐予的无上荣耀;与神灵坐在一个桌上喝酒,小心翼翼的大气都不敢喘、浑身不自在,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宴席结束之后,腓力二世将客人亲自送到皇宫门口,这才松了一口气。阿蒙并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腓力二世也不好做特别的安排,仍然由着阿蒙住在亚里士多德的府中。他有点不想再见这位神灵了,但心中又放不下这件事,于是吩咐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平日里多到亚里士多德的府上向老师请教。

  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宫廷教师,给亚历山大授课传授各种知识,以前的地点当然都在皇宫中,时间也要看亚历山大方便。但现在情况变了,腓力二世特意嘱咐了儿子,要他每天都要到亚里士多德府中聆听教诲,也暗中告诉了他阿蒙的身份。

  腓力二世会这么做不难理解,阿蒙毕竟是一位神灵,拥有着凡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掌握着凡人所不知道的秘密。腓力二世虽然不信奉阿蒙,但有一位神灵就在马其顿,怎能不想让儿子沾点光、弄点好处呢?至于能在神灵那里得到什么,就看亚历山大自己的运气了。

  国王的这点小心眼,亚里士多德当然心知肚明,却从未点破。从这一天起,给亚历山大授课的地点就改在了亚里士多德的府中,亚历山大每天都会来,有时候是学习,有时候是问候老师。而亚里士多德授完课后,都让这位王子随意在府中玩耍,他愿意去找谁就去找吧。

  在阿蒙看来,亚里士多德也许是希顿最好的老师,腓力二世能请到他确实相当有眼光。但亚历山大这位学生可不这么看,他是腓力二世之子、马其顿王国未来的继承人,可以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学什么都能依照自己的兴趣,并不是都克镇上的少年矿工。

  亚历山大天性好动,好武不喜学文,亚里士多德在他眼中多少是个迂腐的老学究,出于对老师的尊敬,这位王子倒也时常硬着头皮学习各种知识,但只是为了应付任务,只盼望着快点结束课程好出去骑马游猎,或召集卫士们操演军阵。

  但现在亚历山大在父亲的秘嘱下转了性子,从来就没有这么勤学好问过,每天都跑到老师府上请教,读书听讲时也是规规矩矩。当然了,完成学习之后是这位年轻的王子最高兴的时间,他不仅在这里见到了传说中真正的神灵,而且还和梅丹佐混熟了。

  第九卷:诸神黄昏 第298章 马其顿方阵

  亚历山大对一切未知的事情都很好奇,还喜欢谈论行军打仗,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只是舞枪弄棒瞎胡闹,而是认真的探讨各种战略问题,这很对梅丹佐的脾气。阿蒙在亚里士多德府中深居简出,与其他人接触的不多,想见一面并不容易,可是梅丹佐却经常与亚历山大在一起谈论天南海北的事情。

  从腓力二世了解的情报来看,梅丹佐也是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可能是另一位神灵,国王也特意嘱咐过亚历山大,要向敬重老师一样敬重梅丹佐。亚历山大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梅丹佐这人除了爱抖威风,平日里嘻嘻哈哈并没什么架子,亚历山大又刻意结交,两人相处的不错。

  亚历山大今年只有十八岁,梅丹佐在他身上看见了少年大卫的影子。大卫-所罗门是梅丹佐的门徒,梅丹佐非常喜欢少年时的那个都克镇矿工,但如今的撒冷城主却让他有些失望。大卫-所罗门的志向是建立撒冷人的国度,出于对门徒的爱护,梅丹佐还是希望大卫能得尝所愿。

  大卫拆毁了阿蒙神殿,将撒冷城的主神殿更改为阿罗诃神殿,神灵虽不计较,但却护送着伊索离开了撒冷城。大卫-所罗门已拥有本源力量的七级成就,但他如今最大的誓愿是建立撒冷国,这一生本源力量的成就恐怕到此为止了,因为他所追求的已是另一种成就。

  当梅丹佐见到亚历山大的时候,又想起了少年时的大卫-所罗门,他十分喜欢这个孩子,可能也是出于某种说不清的补偿心理。或许他心中觉得自己没有把大卫带入伊甸园,也没能帮助他实现建国的愿望,总有些难言的遗憾吧。

  亚历山大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与大卫-所罗门类似,而且更加宏大。他要征服庞大的难以想像的波兹帝国、为全体希顿人复仇。少年轻狂,是最有想像力的时候,这在他人看来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可亚历山大却很认真的告诉梅丹佐自己有这个愿望。

  梅丹佐既没有嘲笑也没有打击他,反而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小子,有志气!只不过路是一步一步走的,现在连希顿半岛尚未统一,先不必多谈如何征服波兹帝国。愿望且不论最终能否实现,空谈与实行的真正区别就在于——说将来要如何的时候,你现在在做什么?”

  亚历山大倒也不是空谈,他一直在学习军阵以及兵法,并且让手下的卫士们列阵操演,这很像小孩子的游戏,但他却玩的很认真。认识梅丹佐之后,他就缠着梅丹佐求他讲授天枢大陆各地的风土人情、人口分布、历次战争以及军事指挥等方面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也去过天枢大陆、经历过战争,自然也会对亚历山大讲授这些课程,但这位贤者提到军事问题时,谈的大多是国家战略。而梅丹佐是冲锋陷阵的亲卫队长出身,经常讲述从大军团列阵、各兵种配合、后勤系统调度直至冲锋对决、战阵轮换、短兵相接等一系列战略指挥与战术安排的细节问题。

  亚里士多德教授学生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而梅丹佐也成了亚历山大的另一位老师,亚历山大从梅丹佐这里学到的也许是如何去征服世界。梅丹佐并非刻意如此传授,但亚历山大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汲取所需的知识。

  有一天梅丹佐试探着问亚历山大:“你知道我的来历与故事,假如将来有一天,当你真的征服了波兹帝国,大卫-所罗门有了建立撒冷国的机会,你会支持与允许吗?”

  这话听上去像是开玩笑,但亚历山大知道梅丹佐这种人是不会随便问的,于是正色答道:“撒冷人想建立自己的国度,必须摆脱波兹帝国的统治,这与我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击败波兹的愿望若能实现,也是帮助他们。”

  梅丹佐点了点头:“很好,希望你不要忘了今天所说的话。我再问你,大卫-所罗门拆毁了阿蒙的神殿,这让我很失望,如果有一天你处于同样的位置,会那么做吗?”

  亚历山大很认真的答道:“我向神灵立誓,绝不会!如果我有一天能到达埃居,会亲自向阿蒙神殿献祭,并重修伊西丝神殿!”

  这孩子居然还会锦上添花,自作主张说出重修伊西丝神殿的想法,心里很清楚怎样投阿蒙所好。阿蒙是出身伊西丝神殿的武士,在伊西丝神殿守护圣女玛利亚的举荐下成了军团长。在天枢大陆各神系古老的神灵中,阿蒙最敬仰的就是伊西丝女神。重修伊西丝神殿无损于阿蒙神的光辉,反而寄托了深沉的纪念含义。

  没想到这位十八岁的孩子竟有这种心眼,确实聪慧过人!

  亚历山大如此回答时,梅丹佐的灵魂中隐约听见了一声咳嗽,却分不清是天上的宙斯还是人间的阿蒙所发出。梅丹佐又拍了拍亚历山大的肩膀:“走,别成天坐在这里闲聊了,带我去马其顿的军营逛逛。”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阿蒙与亚里士多德正在书房中说话,梅丹佐带着亚历山大走了进来。亚历山大兴冲冲的说道:“阿蒙先生,亚里士多德老师,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们看!”

  他命士卫搬进来一个沙盘模型,沙盘的地形是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上面站着列阵的士兵人偶,乍一看倒像是一片光秃秃的小树林。阿蒙皱眉问道:“这是什么队形?”

  亚历山大答道:“步兵战阵。”

  阿蒙:“这些士兵站的非常密集,他们手里拿的是长枪吗?按身高比例算,竟然有二十尺!我还没见过这种紧密的战阵,还有这么不好操纵的武器,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亚历山大:“是梅丹佐老师帮我想的主意,它解决了马其顿王国军事上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