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仙侠武侠>花未说【完结】>第65章

  说罢,就唤过人来,要将他们二人强按于地下。只是那些侍卫,虽是孔武有力,比起内力深厚的江篱和叶白宣,还是差得极远。他二人只悄悄运起三成的内力,便已将四五个年轻侍卫震得弹将出去,直摔得人仰马翻,叫痛不迭。

  叶白宣一脸笑意地看着高仕,将事情推给了他。高仕倒是不摆架子,摆摆手,冲那小太监吩咐道:“你在门外侍候就好,其他人,都不许靠近门边。”

  说罢,也不等小太监答话,便上前来,自顾自进了江篱那屋子。叶白宣领着江篱随后入屋,顺手将手关上,将一干人等通通拦在了门外。

  进了屋子,高仕随意往张椅子上一坐,习惯性地便挥挥手,示意江篱同叶白宣一并坐下。稍迟片刻,又觉有些不妥。他在他们面前,似乎很难颐指气使,摆出一副太子派头来。他们两个不吃这一套,尤其是那叶白宣,几次三番奚落于他,更是让他觉得难堪,久而久之,他看到他们,竟有些微微发怵。大约在宫中这么些年,从未遇上过像他们这样的人,一时之间,倒是难以以常理来对待。

  叶白宣拉着江篱坐下,三个人便互相看来看去,谁也不开口说话。最后还是高仕沉不住气,率先开口道:“你们二人,昨日可是闯了不小的祸。”

  江篱想起昨日之事,那个跪在地上大叫“皇后恕罪”的年轻男子,那个神似丁莫言的当今圣上,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重演。越想越觉有些怪异,江篱便忍不住开口道:“昨日之事……”

  话未说完,叶白宣已是抢言在先,截断了江篱的话,继续道:“你既来此处,必是已知昨日之事的经过,我想太子殿下,应该不会只是来问话如此简单吧?”

  高仕见自己的客套话被遭了叶白宣的嘲讽,也不以为意,转而脸色一正,严肃道:“好,你既如此说,我便也开门见山。其实我找那《鬼兵术》也非一日之事,手上多少也有了些头绪。你们一直未说此书究竟在宫中的何处,我明白,无非便是想多些筹码在手。其实,那兵书在三生殿,此事我早已知晓。”

  “既如此,你又何必几次三番前来与我们为敌?”叶白宣毫不客气,便将话顶了回去,“你既来找我们,便是有求于人,如今还想隐瞒什么?倒不如痛快将事情讲个明白,好过大家在此浪费时间。”

  高仕眯着眼睛,仔细地看着叶白宣,若有所思道:“其实,你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你能效忠朝廷……”

  叶白宣听他只说些废话,更是不悦,不耐烦道:“你若再不说清楚,休怪我即刻便将江篱带出宫去。”

  高仕见叶白宣动怒,只得安抚他道:“好,不说别的,便说三生殿。其实那兵书,一直便在三生殿内,只是苦于无法将其取出。所以我才来找江篱,想要让她帮忙。”

  “你既能见到那书,为何却不能将它取出?”江篱心头存不住疑问,当即问道。

  高仕双唇微张,思虑片刻,刚要开口,却听门外传来一声尖利的声音,便是江篱昨日在三生殿内听到的那个声音,在门口高声道:“皇上驾到。”

  高仕一听此话,身子一颤,赶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而一直守在门外的小太监,声音也是充满的焦急的感觉,不停地拍门道:“殿下,皇上驾到。”

  倒是江篱和叶白宣,有些发愣,依旧直直地坐在椅子上。想不到这小小的佛兰阁,今日竟是如此地热闹。

  高仕顾不得再与他们多言,上前亲自开了门,大步向外走去。小太监紧紧地跟在后头,嘴里不住地说:“奴才该死,事先未曾料到皇上会亲自来此,奴才真是该死。”

  高仕显得有些恼怒,回头瞪了小太监一眼,狠狠道:“还不快闭嘴。”

  小太监见主子发怒,吓得两腿发软,便是走路也只是身体反应,头脑却是一片空白。那张嘴,早已闭紧,不敢再出声。

  高仕迎上前去,见父皇已带人走了过来,不敢多言,赶忙跪下,大声道:“孩儿恭请父皇圣恩。”

  皇帝只是淡淡地扫他一眼,一言不发,只喉头处轻咳了一声,便提步绕过了他,继续往前行。

  高仕只觉脸上发烫,颜面尽扫。只是此刻他也不便多说什么,赶忙在太监的搀扶下起身,跟在父皇身后,眼见他往江篱那屋走了进去,自己却是站在门口,进退两难。

  皇帝进屋,却只带了一个随身侍卫,见太子还站在门口,一脸尴尬样,便向那侍卫吩咐道:“去请太子进来。”

  侍卫领命,出门传了话,便随太子一同又进了屋,反手将手关上,提刀站立在一旁,尽忠职守,行防卫之职。

  江篱和叶白宣与那皇帝已是第二次见面,只是昨日气氛诡异、情势危急,也未细看,今日才算是真正将他的容颜看得一清二楚。

  这便是大梁第六代君主顺德皇帝,姓楚名世祯。高仕便是他十年前所立的太子。高仕这个名字,自然只是化名,他本姓楚,单名一个贤字,是顺德帝同皇贵妃洪氏所生。他虽不是皇长子,但因皇后早亡,且无子嗣,而其母洪氏在后宫之中身分最为尊贵,虽未入主东宫,却已掌管后宫大小事宜,只差在名分上有一“皇后”之称。宫内大大小小的人,莫不将她视做国母。楚贤做为她的长子,自然子凭母贵,被选为太子,朝堂皆是极为满意。

  顺德帝昨日于三生殿内突然昏厥,一半是操劳过度,一半便是自己心中长期积下的那块心病。他醒转后,左思右想,只觉有异,便派人将江篱和叶白宣打听清楚,得知是太子私自出宫带回的两人,便当即起身,前来佛兰阁。有些事情,他已在心中憋了二十多年,今日着实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弄个明白。

  到了佛兰阁,他一见太子楚贤,脸上便有不悦之色。对于这个自己亲自挑选的继位者,他一向并非事事满意,只因他平日“孝”字为先,待人接物都做得极为恰当,才算让顺德帝从未起过另立他人的念头。但他着实料不到,这个看似老实的孩子,竟会私自出宫长达一年之久,虽说大梁境内各地官员皆随时有上报太子行踪,但在顺德帝看来,此举无异于忤逆之举,平日里积起的对太子的小小不满,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直堵在心眼口,郁闷难耐。

  楚贤立在父皇身边,小心侍侯着,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虽轻狂,却也并非不知轻重之人,若非国之存亡系于一线之机,他也断不会冒此大险,甚至连自己的储君位置也一并押上。江篱和叶白宣,直至顺德帝进了屋子,才想起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但他们二人,一样未曾下跪。江篱尚且懂得将头低下,不与那皇帝正面相视,反观叶白宣,却是极为大胆,不仅昂头而立,更是目光如矩,将顺德帝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一番,嘴角却是一直挂着几丝笑意。

  顺德帝看看江篱,语气温和道:“听说,是贤儿将你带入宫的?”

  楚贤一听这话,深怕父皇误会,赶忙插嘴道:“父皇明鉴,孩儿带这姑娘入宫,绝不是为了……”

  “朕知道,朕心里都清楚。”顺德帝一下打断他的话,回头看他一眼,意味深长道,“她若真是你带回来的那些姑娘,又岂会住在这佛兰阁中?”

  楚蝢听出了顺德帝话中的意思,想起兰筝她们那几个女子,不禁脸上一红,羞愧难当。

  顺德帝见他这副模样,也懒得现在与他计较,继而又对江篱道:“江姑娘此次进宫,只怕另有目的吧。”

  江篱看他这样子,心中又将他与丁莫言比较了一番,只觉昨日的感觉皆是错觉。若说丁莫言身上有一股狂傲之气,那么这个人的身上则是多了几分阴狠之气。他是人内敛的人,比之丁莫言的狂放不羁,显然他更为老练,心思更为缜密,他的眼神,让人琢磨不透,甚至是他说的每句话,都很难从中读出其真正的含义。

  江篱听得他如此发问,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实话实说,抑或是撒谎骗人,在她看来,都不是一个高明的选择。

  顺德帝见她不语,倒是轻笑出声,说话的语气却是极为坚定:“从今日起,你便搬入三生殿住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仅有的存稿啊,哭泣ing

  龙虎斗

  顺德帝同江篱说的那些话,虽然语气极为温和,却是坚定地不容置疑。他当帝皇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向人发号施令,却已忘了该如何同人商量。所有的事情,他只需做决定,而无须向他人报告或是商议。

  他与江篱不过初识,虽对她另眼相看,却也依旧改不了那下命令的口吻。这在江篱听来,却是习以为常,她在赤梅山庄的时候,每日与丁莫言相处,听他所说的话,用的便也是这种口吻。他们两人,一个身在朝堂,一个隐在乡野,看似毫不相干,却同是让人畏惧的名字,脾气性格也有几分相似。

  江篱深知自己此刻的处境,对于皇帝的命令,便只得服从,不能违命。便连一向喜好调侃,与人做对的叶白宣,也只是冷眼相看,不出一言,只是眼角眉梢处,总透出几分思量。

  顺德帝见话已说完,起身便要出门。太子楚贤自然紧随其后,小心侍候着。顺德帝却是将目光从他身上绕过,直直地看向叶白宣,不紧不慢道:“这位叶少侠,还是留在佛兰阁内,派人小心侍侯着。”

  楚贤答了声“是”,转过头去又看了一眼那屋中的一男一女,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只是,他终究也未说什么,跟着父皇的脚步,一同出了佛兰阁。

  父子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顺德帝始终未曾开口,楚贤是去是留,谁也猜不分明。便连楚贤自己,也是不知,父皇未曾吩咐下来,他也不敢走开,只得一直跟在后头。

  一行人穿过重重宫门,两乘轿子虽有人抬着,却皆是空轿。顺德帝步履稳健,走得很是沉稳。倒是太子楚贤,脚步发虚,头上冷汗直冒。他知道,该来的,总是会来到。

  如此这般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顺德帝终于回到了上书房内,楚贤跟着一同进了屋子,管事的太监早已看出了端倪,互相使了个眼色,只留福双在屋内侍侯,其他人,弯着腰,不敢出声,轻轻地退出了上书房。

  福双扶着顺德帝在软榻下坐下,顺手端过碗茶来,递了上去。顺德帝接过茶碗,也不喝茶,连盖都未打开,便朝已在下首跪着的楚贤头上砸去。

  楚贤虽心知父皇火气大,却是未曾料到,顺德帝简直便是要他的命。他一进屋便已自觉地跪下,希望能让父皇消气,却不料话还未说上半句,一个瓷碗已是迎头砸来。他身体动得比脑快,下意识地便闪了开去,那茶碗砸在了身后的圆柱上,跌落下来,摔得粉碎。

  福双也被顺德帝的举动吓了一跳,双腿一软,便跪了下来,口里不住地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