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其它小说>心挣>第142章 无依(26)

  曾红坐在明亮的灯光下,面色惨白,脸上的皱纹一览无遗,将她衬托得像一尊布满裂纹,仿佛下一瞬就要碎裂的雕塑。

  陈争将梅瑞的照片放在她面前,她顿时一个激灵,别开脸,不愿看。

  陈争问:“她是怎么死的?”

  曾红下意识道:“不是我害的!她是自杀的!”

  陈争说:“好,她是自杀的。那她是怎么自杀的?你和梅家是邻居,还记得那天的细节吗?”

  曾红发着抖,不断强调梅瑞自杀和她没有关系。

  “那就是和龚小洋和卢峰有关系?”陈争说:“所以梅锋杀了他们。你和龚小洋、卢峰关系都不错,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他们跟你说过什么和梅家有关的事没有?”

  曾红终于扛不住,“梅锋是不是想杀了我们所有人?”

  陈争说:“为什么?”

  曾红说:“周霞就是这么说的!他只是还没有找到机会!”

  陈争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都不清楚,我要怎么回答你的问题?”

  “我,我……”曾红哭了起来,开始断断续续交待那从小孩丢失绵延至今的悲剧。

  曾红曾有个和睦的家庭,女儿徐新馨成绩好,性格又开朗,是家里的小棉袄。她和丈夫无数次憧憬女儿的未来,说好了送女儿出国读书。为此,他们经常争取加班机会,省吃俭用,女儿在学校时,他们只吃馒头和咸菜,在外人看来虽然很苦,但对他们来说,这一点苦可以换来未来的甜。

  但女儿的失踪打碎了他们的未来。起初,曾红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四处找人。周霞来找她,说他们这些丢失孩子的家庭要团结起来,集中力气找孩子,只要找到一个,其他孩子就有希望。

  曾红回忆那时的情形,眼中泪光闪耀,她说那时她是真的觉得有希望,他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一起豁出命找孩子。周霞和梅锋、李苹特别积极,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跟着他们,她就像被卷入了洪流。

  后来茶厂不再有孩子失踪,南风制药也搞起来了,工人们的生活再次有了着落,也渐渐不担心自家孩子走丢,陆续不再帮助他们,看他们的目光也充满怜悯。

  曾红甚至听到一个过去和她关系不错的姐妹对小孩说:“少往你曾姨面前凑,要出事!”

  她愣住了,什么叫“要出事?”

  那位姐妹说:“你曾姨的孩子丢了,可怜是可怜,但也可怕呀,谁知道她会不会抓你去给她孩子作伴?”

  她五雷轰顶,对方和她视线对上,尴尬地拉着孩子就跑。她不理解极了,她的女儿丢了,这些人不帮忙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说风凉话?她怎么可能抓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和她有任何关系?

  当时没有想明白的事,在梅锋和李苹将梅瑞带回来后,她找到了答案。

  孩子的线索越来越少,互助小组后来聚在一起,更多是互相舔伤,没有多少实际性的作用了。她和周霞都离了婚,胡长泉出走,龚小洋、卢峰、汪万健也都成了单身汉,他们在茶厂里成了怪物,领导、同事都可怜他们,但也忌惮他们,总觉得他们疯了,尤其担心他们会对自家孩子做出不好的事。他们也都知道,所以几乎不和其他人交流,缩在互助小组这个小小的茧房里。

  梅锋和李苹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聚会了,龚小洋有次说,他打听到他们好像在自己找梅瑞。周霞不屑一顾,说群体的力量都不知道用,两个人怎么找孩子?

  然而一个月后,梅瑞真的回来了!

  这事在茶厂很是轰动,很多工人都跑去梅家看热闹,送恭喜。梅锋两口子也特别高兴,买了很多糖送大家。整个茶厂,要说有谁不高兴,那就是曾红这五个人。

  曾红说,她形容不好自己那时的感觉,内心不断有个声音在喊叫:凭什么梅瑞回来了?凭什么不是我的新馨?

  一时间,她的心中甚至涌起了仇恨。她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希望找到其他的孩子,她只是想找到自己的孩子而已。她对别人家的孩子,的确是仇视的,也难怪那天那个工人会说出那样的话。

  她将自己关在家中,周霞和龚小洋却找上门来。周霞气冲冲地说:“你还待在这里干什么?走,找老梅去!”

  “我很累,不想去。”曾红真正想说的其实是,我不想去恭喜他。

  “恭喜什么啊?”周霞说:“我们是去问,梅瑞是在哪里找到的!你不想徐新馨回来了?”

  曾红一听,立即激动起来。互助小组在梅家集合,梅锋和李苹拿出招待客人的糖果,梅瑞却在房间里不肯出来。气氛凝滞,周霞起初还说了几句客套话,但很快忍不住了,“老梅,你们这不地道吧?小瑞是怎么找到的,你们也不说一声?我们不是说好了,一起找孩子的吗?”

  梅锋叹气道:“周霞,你听我说,我不是瞒着你们,是我收到的线索只和小瑞有关,我跟你们说,有什么用?你们过去,扑一场空,不是更失望吗?”

  龚小洋脾气冲,吼道:“那你是在哪里找到梅瑞?让她出来给我们说!”

  有人起头,其他人跟着大呼小叫,连向来胆小的曾红也冲到梅瑞门口捶门,“小瑞,小瑞我是曾姨啊,你见到我们新馨了吗?”

  梅锋连忙过来拉扯他,李苹甚至报了警。民警赶来时,一群人已经在屋里打了起来,每个人都被请到派出所做笔录。民警知道他们都丢了孩子,问清楚原委,反复给他们做工作,说梅家已经配合当地警方做了调查,他们的孩子不在那里。

  他们都不信,非要去戈子镇看看。不知是什么原因,梅锋一家不肯再去,曾红跟着其他人来到戈子镇,又去圆树乡看过,彻底死了心。

  但巨大的不平感笼罩着她,笼罩着周霞等人。他们有事没事就来到梅家,非要和梅瑞说话。茶厂渐渐有人传:梅瑞被强暴了。

  曾红发誓这话不是自己说的,陈争问:“那你知不知道是谁?”

  曾红哭着说:“有,有可能是周霞和龚小洋,他们嘴巴最大。”

  梅瑞虽然被接回来,但心理存在巨大的创伤,给与她最大压力的就是这一群和她父母一起寻找她的叔叔阿姨。他们当初有多盼望她回来,现在就有多盼望她死在外面。

  三位坚持寻找孩子的父亲里,汪万健是唯一活着的一个,他说的情况和曾红大体一致,但对龚小洋和卢峰了解更深。

  “梅瑞出事,确实都是因为我们这些人。我们糊涂,我们该死!”

  汪万健说,龚小洋不相信民警,认为梅瑞一定知道自家孩子的下落,并且给他和卢峰说,孩子是一起不见的,为什么只有梅瑞回来?肯定是梅瑞向犯罪分子出卖了其他孩子,梅家为什么拦着不让查?因为他们收了犯罪分子的好处啊!

  卢峰当即被说动,跟着龚小洋蹲守在梅家楼下,专挑梅瑞的窗户下面,大声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汪万健没去参加,还被龚小洋冷嘲热讽。

  梅瑞从楼上跳下来那天,龚小洋和卢峰就守在附近。汪万健猜,他们其实有机会呼救,警察来不及的话,邻里堆些被子在地上总是可以的。但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就站在远处,沉默地看着梅瑞从楼上翻下来。

  龚小洋有一次喝醉后吐真言,说当时心情特别复杂,一方面梅瑞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就这么没了,觉得很悲哀,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解脱——谁的孩子也没有回来,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陈争问:“谁提议来‘微末山庄’聚会?”

  汪万健想了想,说是周霞,又说自从梅瑞死后,互助小组几乎就没有什么活动了,周霞这次说到一起团年,他有些诧异,但也跟着来了。

  另一边,专案组对梅锋的搜索并不顺利,他很可能已经离开居南市。梅瑞死后,梅锋和李苹只在茶厂生活了一个多月,茶厂工人不知道他们的去向,李疏查到他们曾返回李苹的老家安义镇。

  李疏带队前往这个离居南市不远的小镇,得知不到半年,李苹精神失常,在街上奔跑,被疾驰而过的小货车撞死。梅锋给妻子办完后事后,就消失不见。

  李疏去了梅锋曾经住的老房子,是尚未拆迁的通廊房,一共四层楼,一层二十来户,现在住的人不到三分之一。

  邻里说,李苹结婚之前就和父母住在这里,还带孩子回来过,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老梅也是个靠谱的人,没想到啊,就这么家破人亡了。

  家中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至少有两年没人来过了。梅锋消失得干脆,也决绝,妻子还在的时候,他们还能互相舔伤,妻子没了,他活着的意义也许就只剩下复仇。

  专案组调取了那起交通事故的记录,监控和人证都证明,小货车司机并不是蓄意撞死李苹。她快速从巷子冲出来,小货车紧急刹车,可还是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经调查,司机和李苹、梅锋都不认识,生活完全没有交集。

  李疏去见了这位司机,这起事故也毁了他的生活,法律给了他公正,但社会没有,人们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说他是个杀人犯,他也因此丢了工作。

  他苦笑着说,起初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偏偏是他遇到这样的事,他这辈子就没做过坏事,为什么坏事偏偏主动找上他?

  后来他看到梅锋,知道了梅锋一家的故事。梅锋没有怪他,就像一个已经被命运虐待得体无完肤的人,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渐渐明白,自己只能释然,除了释然,还能怎样?现在他不开车了,干点搬货的力气活,稀里糊涂地活着。他很确定地说,梅锋没有来找过他的麻烦,甚至再也没有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队员在李苹家中找到墓地协议,按照地址找过去,果然找到梅瑞和李苹的墓。那是个家庭墓,中间是梅瑞和小孙女,旁边是李苹,空着的那一个,就是梅锋给自己准备的。

  夫妻俩在将梅瑞下葬时,就想好了今后在这里陪着梅瑞,但梅锋大约没有想到,李苹会这么快离他而去。

  李疏在安义镇蹲守,但梅锋似乎知道警察一定会在那里等着他,始终没有出现。

  居南市,周霞在药物的作用下清醒过来,看到陈争,下意识耸起肩膀。

  陈争说:“曾红他们差不多都交待了。你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周霞声音颤抖,“梅,梅锋还没抓到吗?”

  陈争说:“我们在努力,但也需要你们的配合。我听汪万健说,你们已经很少聚会了,组织这次聚会的是你?”

  周霞张着嘴,哑然片刻,“梅瑞那件事对我们影响也很大。”

  周霞曾经觉得,互助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她的亲人,他们顶着外界的冷眼和不理解,坚定地寻找着孩子。梅瑞回来将他们撕开第一道裂缝,但除开梅锋夫妇的其他人却更加团结。梅瑞跳楼自杀,互助小组几乎分崩离析。

  她得知梅瑞跳下来时,卢峰和龚小洋就在楼下,她问他们对她说了什么,两人支支吾吾,都说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站在远处看着。龚小洋还朝她吼:“我们要真说了什么,刺激她跳楼,梅锋会放过我们吗?”

  茶厂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死亡变得很奇怪,人人都不敢和他们这些互助小组里的人说话,周霞还曾听到别人说,是他们害得梅瑞跳楼。她大感冤枉,关她什么事?

  然而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清醒地想,也许梅瑞跳下去,确实和她有关,是她带着大伙去梅家闹,她明知自己的孩子不在戈子镇,却非要说梅家隐瞒了事实。只有这样,她心里才好过一点。

  梅瑞是被他们逼死的——很长一段时间,互助小组每个人都这么想,以至于再未组织过活动。即便梅锋夫妇早已离开茶厂,他们也变不回原来的样子,那道裂缝已经变成深渊,将他们吞没了。

  时间不断向前,愧疚、痛苦逐渐变得稀薄。去年底,周霞想,要不就趁着过年,组织一次聚会?大家年纪都大了,多年找孩子的经历已经让他们成了社会上的异类,连亲人都不待见他们,只有互助小组的成员能够彼此理解。

  她将想法给曾红一说,曾红赞同,但不知道该找个什么地方团年。她说自己来想办法,并让曾红去做做龚小洋等人的工作。

  很久未聚,大家都有一肚子话想倾诉,很快敲定时间。他们这一辈人,最喜欢去农家乐,住个两三天,吃不惯农家菜,还能自己下个厨。但年末房间紧俏,周霞问了好几个农家乐,都已经订满。

  正当她为地点发愁时,居然中奖了,奖品正是“微末山庄”的民宿。她立即打电话去核实,对方告诉她,已经给中奖者预留了房间,到时候来就是。

  她将好消息告诉其他人,大家都觉得很幸运,居南湖他们倒是去过,但“微末山庄”没住过,那里收费高,要是得自己掏腰包,他们说什么都不会去。

  出发之前,周霞好好将自己收拾了一番。看着镜子里衰老憔悴的自己,她不由得叹气。当年她也是厂里的一枝花,四十多岁了还保养得很好,然而失去孩子的打击击溃了她。她再也无暇打扮自己,总是气势汹汹,蓬头垢面,一切耽误她找孩子的事,她都不屑于做。

  此时,她的内心早已明白,孩子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她许久没有好好过个年,这次就放下负担,去轻松地过个年吧。

  其他人似乎也是这样想的,一路上,大家默契地不提孩子,互相开着玩笑,只说好玩的事。到了民宿,曾红有些放不开,周霞平时刷视频,经常看到年轻人吐槽没素质的中老年,她下意识想证明,自己这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和一般的中老年没有区别,于是她故意大吵大闹,仿佛这样能让她看上去坚不可摧……

  陈争听到中奖时就觉得不对劲,“你是怎么中的奖?”

  周霞愣了下,“买,买腊梅的时候。”

  她年轻时喜欢腊梅,每年冬天都会买,女儿严屏起初觉得腊梅不好看,不如玫瑰花那么美艳,但腊梅清香,屋里会香一个冬天。

  严屏后来也很喜欢腊梅,还用零花钱买腊梅。腊梅仿佛成了她们母女间的传承。严屏失踪之后,她仍然坚持买,渴望有一天女儿回来了,进门就能闻到喜欢的梅花香。

  这几年来卖腊梅的很多都是年轻人,还会用小玩偶装点腊梅,她不喜欢那些,却被一个小摊子吸引,摆摊的是个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女人,虽然看不到脸,但她感觉对方很年轻。

  女人跟她介绍,自己的梅花和“微末山庄”一起搞活动,买一把就能参与抽奖,有机会免费住民宿。她本就要买腊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两把,抽了两次奖,第二次就中了。

  陈争问:“是怎么抽的奖?我看看你的支付记录!”

  周霞有点慌张,双手不断比划,说那就是个箱子,里面有几个塑料球,拿出来什么就是什么。至于支付记录,女人说一会儿正好要去买点农家菜,需要现钱,她便给的现钱。

  “不,不会是陷阱吧?”周霞紧张起来,“都是梅锋的计划?他将我们骗到居南湖来杀?那个女的也是他安排的?”

  陈争思索,周霞一行人想去农家乐,但到处都订不到位置,此时得到免费入住民宿的机会,一定会去。这看着似乎是周霞先有了聚会的打算,但假如梅锋的计划在她之前呢?梅锋并非算准了周霞会组织大家团年,而是打算用中奖吸引周霞。

  周霞中奖,这样的好事她不会放弃,然而她已经没有可以团聚的亲人,只剩下互助小组的人。她一定会邀请他们一同去“微末山庄”,这样,他的机会就来了。

  问题是,这个帮梅锋的女人是谁?

  仿佛有幽香传来,陈争想到了在“lake”见到的成片腊梅,刘熏的面容出现在脑海。

  梅锋在养殖区的工作是刘熏介绍的,但她和梅锋似乎没有深层次的联系。她为什么要为梅锋做到这个地步?

  此前警方因为霍烨维案调查“lake”时,发现刘熏差点没能得到“lake”那块地,她的父母和她反目,还牵扯到了开发商。她寻求法律援助,在对簿公堂之前说服了开发商,否则她一个小姑娘怎么争得过。

  法律援助……

  永申律所?祝依?!

  陈争算了算时间,居南湖西边这片山林改造建设时,祝依并未在永申律所实习,当时她还是个学生。但作为函省政法的高材生,她有可能利用所学,帮到刘熏。刘熏知不知道她后来的遭遇?如果知道,那么她就可能和梅锋联手。

  陈争立即驱车来到“微末山庄”,找到游客管理处,一查,“微末山庄”并未和什么卖梅花的搞活动,但工作人员又说,各个民宿经常自己搞活动,说不定“山水楼”确实和腊梅贩子有合作。

  陈争又来到“山水楼”,老板闻言很惊讶,也说没有做抽奖,但一位女前台似乎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地看向老板。老板忙说:“小李,你知道什么就赶紧说!都什么时候了!”

  小李忐忑道,她有次上班时,听到小冬接了电话,提到了抽奖什么的。那阵子小冬接电话很积极,几乎不离开前台。周霞他们的入住,也是小冬办的。

  陈争问:“小冬在哪里?”

  出事后他来过几次“山水楼”,没有见过什么小冬。

  老板脸色难看起来,说小冬已经离职了,一查时间,是1月16号。正是给周霞等人办完入住之后。

  陈争立即将这条线索同步给专案组,经查,小冬并非函省人,长期在全国各地旅游,典型的背包族,来“山水楼”当前台也不过是一边休整一边攒路费,攒够了便再次踏上旅途。当天她已飞往东南亚的L国。

  短时间找不到这个人了,陈争想,有人利用她,拿到“山水楼”的入住资格,她得到金钱上的好处,对方得到客房。除了小冬,民宿其他工作人员,包括老板,都不知道周霞等人中了奖。

  陈争问:“小冬平时和谁接触比较多?”

  一时半刻,前台和老板都想不起来。

  陈争索性点名刘熏,“‘lake’的刘熏和她关系怎么样?”

  老板一惊,“啊,我看到过她们在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