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红楼同人]红楼之穿二代【完结】>第一百四十七章 ——后记三

  随意的说了些不敏感的话题打发时间, 不知不觉便到了晌午。于是李夫人和白夫人便笑着站起身请茗妩与吴嬷嬷去春雨楼用接风宴。

  吴嬷嬷懒怠得动,只茗妩带着人跟着二两位夫人走了。到了地方,又有昆县有头有脸的几户人家的夫人迎过来奉承茗妩,众星捧月, 很是热闹。

  也是这个时候, 茗妩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夫贵妻荣,封妻荫子。

  茗妩十六.七岁, 是这些夫人太太里年纪最轻的, 但却是最有身份的。所以入席时直接高了上位, 被人各种奉承的。

  当然,除了海潮是这一县父母官外,也有她出身候府,明面上的老子是尝信候的缘故。但真正说起来, 现官不如现管, 茗妩今天的地位仍旧是海潮给她架起来的。

  真是...叫立志要做个独立的成功女性的人情何以堪呀。

  ╮(╯╰)╭

  茗妩心里各种感慨和告诉自己稳住别飘的时候,被拉来陪坐的几位夫人也都在心里各种感慨。

  怎么有人可以生的好, 长的好, 还嫁的好呢。

  羡慕呀,嫉妒呀~

  接风宴不光安排了酒水席面, 还请了一班小戏吹拉弹唱。就着依依呀呀的声音, 海潮和茗妩的昆县生活也正式开始了。

  昆县的一切就跟后世游戏里的新手村一样, 大事没有, 全是一些鸡皮蒜皮积累经验的小事, 所以无论是海潮还是茗妩都非常适应这里的生活。

  他们来到昆县没多久,就遇到了一场凶杀案。海潮带着六子和五福亲自去了现场,等他回来的时候,还没凑过这种热闹的茗妩还非要跟进瞧个热闹。

  到底不敢太出格, 所以茗妩换了男装,又做了些简单的妆容跟着海潮跑前跑后,近距离围观了一回古人是怎么审案的。

  不光如此,茗妩还趁着黛玉他们没过来的时候,悄悄的逛了花楼,看了一回花楼里被称为花魁的姑娘到底长得有多貌美。

  嗯...怎么说呢。县衙里的那位师爷应该是没去过金陵,没看过秦淮河的花娘争艳……

  相较于李主簿夫人,白典史夫人更为活络些,不过茗妩却不是很喜欢她。到也不单单是她不太光彩的上位史,而是单纯的不是很喜欢她这个人。

  不过茗妩也不是以前那种任性的小丫头了,纵使不喜欢也从不将心思摆在脸上。来了就带着她吃个茶,或是叫府里专门调.教出来的说书丫头给她们说个书。

  有时候,茗妩还得叫人去请李主簿夫人一块过来吃茶听书,做出个不偏不倚的样子来。

  这样的日子一长,茗妩就有些烦了。海潮心疼他媳妇,有时候去下面的村庄视察时,也会带着茗妩一块去走走。不过时间长了,就算海潮想带茗妩出门,茗妩也厌了。

  后来还是茗妩自己找到了消磨时间的营生,在昆县成立了一处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免费教县里的女孩子一些谋生技能。

  像是启蒙识字,算盘计算,辨识草药,刺绣缝纫,拳脚功夫等等,她会的或是家里有人会的,这个技术学院都有教。

  因茗妩是县令夫人,所以这个消息一放出去,到是来了不少人捧场。不过当知道授课的不是茗妩时,就又有少人悄悄的离开了。

  茗妩自然也是去授课的,而且教的还是妇科护理这一类医学常识。不过却不是一开始就去的,而是等到那些跟风的人都离开了,才每天过去上一个时辰的课。

  虽然这个学校可能只开三年左右,但丰富了茗妩生活的同时也算造福一方百姓了。

  老东家没在昆县呆多久,等那些镖师要离开的时候,直接跟着那些镖师去了大雁岭。吴嬷嬷被茗妩荣养着,但一颗心却不服老,平日里和杜嬷嬷一块管家,还时刻准备等她家姑娘怀孕后照顾她们娘俩。所以当她知道茗妩和海潮正在避孕后,先是很不理解的劝了一回茗妩,等茗妩告诉她母体年纪太小,生孩子容易一尸两命的时候,到不敢再劝了。

  谁家的香火也没她家姑娘重要。

  林家在姑苏前前后后住了四个月,这才举家来了昆县。

  县衙隔壁的院子早就收拾出来了,开在后院的院门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弄了个半腰高的木栅栏门做区分。

  风大一点,从不上锁的两扇木栅栏门都能被风吹得前后晃悠。有回半夜狂风暴雨,两扇木栅栏门被吹得吱呀作响,听得人鸡皮疙瘩都起了。于是转天雨一停,茗妩就叫人将这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用处的门栅栏门给拆了。

  不过这扇新开出来的门等到他们离开昆县的时候就会重新给房东封上。

  ……

  在海潮和茗妩来到昆县差不多半年的时候,瘦成了美少年的晋小胖带着他的贴身太监孟达杀了过来。

  主仆俩个异常狼狈,听说路上不光遇到了水匪,还进了黑店。而晋小胖这家伙又在路上病了一场,很有些水土不服的样。若不是晋小胖倔犟着不肯回返,孟达都想找当地的官府帮忙送他们主仆回京城了。

  晋小胖从小就胖,嘴壮还能胃口大。半年前还胖得浑然天成,仅仅半年没见,他就瘦成了一道闪电,呃呸呸呸,闪电可不瘦。

  总之就是晋小胖减肥减的太成功了,成功到一直看他不怎么顺嘴的茗妩都难得好心的给他调配了一些滋补的药,给他调养身体。

  晋小胖成功刷了一波同情分后,又给他老子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这封家书里全篇体现了‘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宗旨,将本就偏疼他的忠顺给心疼坏了。

  于是没过多久,京城王府那边就派人来给晋小胖送银子送东西来了。

  小小的昆县,先来了位天子门生,翰林院庶吉士的县太爷,又来了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尝信候,这才半年多,就又来了位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当今的亲侄子。

  哎呦我去,这昆县的风水不一般呐。

  消息灵通的都在说着热闹,而那些心眼活络的人家则起了旁的心思。

  他们也知道自已几斤几两,所以叫自家闺女上进的时候,也从来没想过给晋小胖当正妻的。

  做个二房,当个得宠的姨娘,能到皇室宗亲府里,那也是门顶顶好的好亲事。等自家姑娘跟着走了,他们留在这边,天高皇帝远,也能狐假虎威的逍遥快活。

  原本海潮刚来赴任的时候,好多人就相中了海潮。毕竟海潮无论是容貌,还是年纪以及庶吉士的出身和有利的岳家都是上上等的首选。但当他们打听到海潮与茗妩新婚,而茗妩也又是个绝色的时候,便都不约而同的决定再等等。

  不想没等多久,林家举家过来了,两家住的又近,这事就更没人敢冒头了。怕县令夫人一个不爽,就跟老子娘告状。

  其实在官场同僚之间互相送个美妾丫头,也是常有之事。早年林如海在任上的时候,也不是没收过。当然了,他收过却从来没往外送过。

  不说海潮绝不可能收,他也不敢起那样的心思,就是林家在侧,他也不能有丝毫轻浮之举。

  他那长姐为母的大姨子真能将他削成人棍不可。

  当然了,前提是他能从茗妩手里保住这条贱命。

  林如海上了年纪,儿女都不小了。海潮又有绝色媳妇,岳家在侧,那动了小心思的人就只有将目光投到晋小胖身上了。

  尤其是如今的晋小胖瘦下来后,那张脸还挺好看。

  可惜这位见多了各色美女,什么大家闺秀,什么小家碧玉,什么灵秀丫头的,他通通不感兴趣。更因为他的庶出身份而非常厌恶庶出,早早就发誓不生庶出,所以那些人的如意算盘是打算地方了。

  不过总有那下作之人,为了荣华富贵铤而走险。于是就有那一唱一合的讹上了晋小胖。

  父母在那里哭天抹泪的各种作,女儿就在那里负责嘤嘤哭,虽然大家都知道晋小胖是冤枉的,但这并不妨碍茗妩抱着果盘坐在那里看这场难得的好戏。

  晋小胖又不是他老子,在宫里没看够后宫女人两副面孔忽悠先帝,自己开府后又弄一王府的女人忽悠自己。可以说,见多了王府里他父王那么多的女人后,晋小胖对眼泪什么的都免疫了。

  除了免疫了,他还神烦这种有话不痛快说,只会哭哭唧唧的人和事。

  于是晋小胖就做了让所有人都诧异的决定,他问这家人想要什么结果。想要进王府侍候那就签了卖身契,不想就滚蛋。

  那家人也是蠢的,为了将女儿送进王府还真的签了卖身契。

  可不想前脚签了卖身契,后脚晋小胖就叫来了人伢子,当然那对父母的面,将那姑娘转手卖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看着人伢子将几两碎银递给太监孟达时,那对父母才想起他们签卖身契的时候,晋小胖没给他们银子。

  其实晋小胖还是想要在林家人面前表示他的善良的,不然他也不会还给那对父母反悔的机会。

  拿钱去将亲闺女赎回来,这事也就过去了。

  若是晋小胖心狠一点,今天晚上先将那姑娘留在府里,转天就叫人卖到秦淮河去,那这辈子才算没指望了呢。

  晋小胖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他非常不介意赚点零花钱,就是不知道你们有多少闺女够他卖了换糖吃了。

  ……

  跟京城和姑苏这类地方比,昆县都能算成乡下地方了。不过乡下地方的生活也有它独特的趣味。时间一长,到也都适应了。最重要的是别看昆县小,但地理位置还不错,去附近游玩也极为方便。

  没事拖家带口的出去踏个青,小日子不可太幸福哦。

  茗妩掐着日子怀孕,等她和海潮的第一个宝宝周岁的时候,离海潮回京述职也不过三两个月的时间了。

  这一次回京城述职,他们会在京城多住一段时间,主要是这一次回京城后,就要给黛玉和晋小胖办亲事了。

  相较于晋小胖,黛玉对这门亲事仍旧没有多少想法,即不热情也不抗拒,仿佛她只是在接受一件做为人类而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一般。

  当年贾敏生林小弟时,茗妩就跟了个全程,如今轮到她自己怀孕生子了,她到是任性的没边了。

  若不是有黛玉压着她,茗妩指不定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么磨人怎么来呢。

  十月怀胎,瓜熟落地,海大姑娘一出生就得到了府中女眷的全部关注。

  贾敏要抱过去养,黛玉也说她要从小教养这个孩子,不能叫这孩子跟她老娘似的皮的没边了。杜嬷嬷自告奋勇的站出来,毛遂自荐。

  她是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这个必须她来。

  而吴嬷嬷则在一旁表示她家姑娘就是她一手带大的,瞧,她家姑娘多好,多招人喜欢。

  不说这话,旁人还没觉得怎么样。她这话一出,直接被剥夺了教养海大姑娘的资格。

  至于海大姑娘的亲娘,她到是没跟人抢这竟聘上岗的差事。人家卸了货后,正无事一身轻的准备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其实在茗妩看来,她还觉得她自己非常不错。而她几乎是黛玉一手教养长大的,所以她更倾向于将她的宝宝教给黛玉教养。

  其实这个时候,茗妩对她生的宝宝并没有太多的感情。

  怎么说呢,刚开始做人妈妈,哪怕名妩知道宝玉是她生的,可总觉得隔了点什么。

  那时候,茗妩就时常想,是单她这样,还是旁人也这样。若大家都这样,难道母爱也是需要时间酝酿发酵的?

  不过带着这种疑问的新手宝妈,随着时间的拉长倒是怎么看怎么喜欢自己生的宝宝了。

  这个时候,茗妩又小心跟黛玉嘀咕,是不是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太丑了,所以她才没办法喜欢。然后现在长开了,她就怎么看怎么喜欢了?

  黛玉听了茗妩这种不着调的话后,嘴角猛抽个不停。可看着依偎在她身边的茗妩,黛玉又不忍心去说她。

  在黛玉眼里,茗妩永远都是没长大的孩了。这种‘孩子气’的话,就更说明她还没长大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宝宝一哭,茗妩就会下意识的心疼。也是一直到了那个时候,茗妩才真正的体会到了母爱是种多么神奇的存在。

  仿佛只要她是自己的崽,自己就想将这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给她。

  就很神奇。

  ~~~

  家里多了一个小娃娃后,仿佛所有人都找到了打发时间的事。不说贾敏,黛玉和杜嬷嬷了,就连林如海,老东家都抢着去抱抢了她老娘地位的小娃娃。

  不过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海大姑娘,对她亲娘还是比较喜欢的。

  黛玉在做好的嫁衣和盖头上分别动了两针,表示她有亲自动手后就将嫁衣和盖头交给了身边的丫头,叫她们收起来。之后拿起管事送来的请帖去了正房。

  他们出京的这几年,京城发生了不少事。

  荣国府到是没什么事,因为老太太越发硬朗,所以大房依旧没能将二心撵出府去,不过二房的日子却一如既往的不好过。

  探春前两年就入宫了,在元春的帮衬下,如今已经是贵人了。不过她和元春都是不得宠的那一类,不过她年轻,至少每个月都有机会侍寝,只是想要怀上龙嗣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是了。

  家里就两个女儿,还都送到了宫里。但荣国府二房却并仍旧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荣光。让外人看了,很有种赔了夫了又折了兵的即视感。也许等到探春生下皇嗣后,二房的情况就会有所转变了吧。

  对了,出京前还是嫔的慧嫔,现在已经是慧妃了。宫外到是没有多少关于她的事,能听到的也都是慧嫔安静守拙这一类的词。

  荣国府还算是好的了,像是宁国府,在林家出京的那一年就被抄家了。

  贾珍获罪后,贾蓉就带着尤氏和继室举家回南了。哦,他们把惜春忘了。不过就算他们没忘,惜春也不会跟他们走就是了

  因凤姐儿身边有了眼界和手段皆入流的心腹,尤二姐就砸在了宁国府贾珍父子手里,后来有了身孕,也分不清这孩子是贾珍的还是贾蓉的,不过对于宁国府来说,这个父不详的孩子也算金贵就是了。

  有了孩子,又因为辈份的原因,尤二姐就直接成了贾珍的姨娘。不过由于尤三姐是个桀骜不驯的。加之她对尤氏这个继姐也没有多尊重,竟多次不避讳的说出叫贾珍休了尤氏,正式迎尤二姐入门的话。

  就算尤氏是个面瓜,也不是迎春那种软弱性子。在摁死尤二姐和摁死尤三姐的选择中,尤氏就朝着尤三姐下手了。

  尤氏好歹也是当家夫人,再不济也有些心腹和手段,弄死个尤三姐还真没费什么手脚。

  不过在弄死轻狂又张扬的尤三姐时,尤氏一个用力过猛,将尤老娘也一并带走了。

  别看尤氏狠了些,可她也是为了自保。贾珍定然不会休妻,但不休妻不是还可以一直纳继室吗?

  那姐俩一个刚一柔,贾珍又是个王八蛋,说不定还真能为了讨那俩姐妹的欢心逼死她。

  对于尤二姐,尤氏还有些犹豫。她眼馋尤二姐肚子里的孩子,毕竟贾蓉跟她老子是一个货色,指着这他给自己养老,还不如指望一块叉烧呢。去母留子还是……

  不过还没等尤氏考虑好呢,宁国府就抄家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尤氏跟着贾蓉,带着大肚婆尤二姐一块回南了。

  此后果如尤氏所料那般,贾蓉对她当真没有半点情份,而原本好颜色的尤二姐因孕中失调,产后又失于保养,早不复艳丽容貌。她这般,贾蓉也失了兴趣,到了南边,对这二人和可能是他儿子,也可能是他兄弟的小娃娃不管不问。

  于是尤二姐便靠着尤氏过活,姐妹俩靠着贾氏宗族每年分给族人的一点粮食,再做些针线糊口,养活她们的儿子。

  迎春也嫁出去了,不过是给人过了继室。

  没办法呀,谁叫想起她来的时候,都是探春已经进宫的时候了呢。

  可能是元春一直不得宠,探春还是二房的,荣国府大房这几年最出名的事情不是被人骗了几万两,就是二房打着大房的名义管了不该管的事。因此进宫谋出路的孙绍祖没看上荣国府,也就没有后来的五千两银子卖女的事了。

  凤姐儿的心腹提醒过凤姐儿几回迎春大了,不张落亲事可能会影响到凤姐儿的名声和两个孩子的亲事。

  毕竟贾赦不着调的事半个京城都知道,邢氏还是继母,只有她是亲嫂子,若她再不上心,这事最受影响的还是她名下的哥儿和姐儿的前程。

  于是迫于形势,凤姐儿咬牙给迎春置办了份看得过去的嫁妆,然后找了个看得过去的人家就将人给嫁了过去。

  至于婚后如何,就没谁会关注了。

  如今整个荣国府,就只有惜春和凤姐儿所出的大姐儿了。迎春出阁,探春入宫,园子里越发冷清了。不过这也正合惜春的意,就是好好的小姑娘,看着到是越发的孤僻了。

  贾宝玉因为当年的事,很是受了一回罪。过了几年清心寡欲的生活后,人好像真的和以前不同了。

  上个月,王夫人还给宝玉打点行囊派人护送他回南参加乡试呢。

  此行还有贾兰和贾环这对叔侄。

  这二人面上一副去凑个热闹,但心里是不是势在必得,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