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宝玉吗?

  咋变成她婆婆了?

  饶是凤姐儿再机变善言, 这会儿也不由傻住了。

  因为鸳鸯的通风报信,凤姐儿来的这一路,想的都是如何跟她的好姑妈摆事实讲道理。她以避让宝玉为前提备战了一路, 就是想用规矩的大巴掌将她姑妈扇到墙上当画看。

  可这会儿你告诉她,不是给宝玉腾地方, 而是给她那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亲婆婆做法事。

  这事忒叫凤姐儿措手不及了。

  “那是你嫡亲的婆婆,除了你亲自去盯着, 旁人都不合适。”王夫人坐在那里, 神色温和, 仿佛真的是为了凤姐儿考虑一般,“你是个好孩子,平日里也属你最孝顺。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凤姐儿傻了吧唧的站在那里听着王夫人说着各种给婆婆做法事, 是孝道。借着法事修些阴德, 有孩子了更是孝顺。

  巴拉巴拉的说了一通后,王夫人便当着凤姐儿的面一边吩咐周瑞家的去打理凤姐儿出行的事,一边又一脸心疼不舍的叫凤姐儿回家收拾行李,早早去了, 早早回来。

  这理由强大到凤姐儿再跋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最后只能木着一张脸离开了。

  凤姐儿越想越觉得王夫人这招手段了得,是真真将了她一军。平儿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展开。

  若不是鸳鸯提前送了消息过来, 她们说不定还不会想到这里面的猫腻呢。

  “……这是老太太叫找出来给二.奶奶送来的。”鸳鸯捧着个装观音的盒子,一边说与凤姐儿知道, 一边将盒子打开叫凤姐儿查看。

  为了在老太太的库房里找个差不多的代替品,鸳鸯可没少费心思。如今将东西送来了,本还想着说些什么回头在老太太那里圆个谎,可抬头就看见凤姐儿神情恍惚中带着几分冷酷, 到了嘴边的话便都咽了回去。

  凤姐儿没搭话,一旁的平儿却将刚刚在荣禧堂王夫人的安排说了。鸳鸯吃惊了轻呼了一声,再看盒子里的送子观音,整个人都不好了。

  老太太这是...神机妙算了?

  是不是有什么要紧呢,当前最要紧的是凤姐儿要怎么做。

  怎么做?

  凤姐儿了犯了犟,她是打量主意死活都不离府的。

  看了一眼鸳鸯,只随口应付了一嘴,视线就落在那盒子里的送子观音上了。许久后,凤姐儿眼睛一亮的朝平儿招了招手……

  当天晚膳前,凤姐儿晕倒在了前去荣庆堂的夹道里。

  然后不出一刻钟,整个荣国府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凤姐儿晕倒了。

  再然后平儿就硬着头皮去荣庆堂给贾母等人报喜去了。

  荣庆堂里,贾母的眼神瞬间冷凝,但转瞬间便大笑着说好好好,叫鸳鸯开库房赏凤姐儿,又叫凤姐儿放下手里的管家权好好养胎。与此同时,贾母还叫人将贾琏叫到跟前训了一回话。

  先是什么你媳妇有了身子,你莫要淘气,莫要气着她这一类的话。完事话头一转又对贾琏说什么你媳妇怀了身子,你身边也不能没个侍候的人。平儿这丫头一直乖巧懂事,便直接提了姨娘吧。

  贾琏整个人都是懵的。

  如果他没记错,七.八天前他媳妇还来小日子了呢。他当时就在平儿房里歇了一夜,转天那娘们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贾琏还没缺心眼的在这种时候拆穿凤姐儿,于是撑着笑应了下来,又转头受了不少人的恭喜这才领着新出炉的平姨娘回自家小院。

  回去的路上,贾琏就想问问平儿你们主仆又在算计什么。可这一路都是丫头婆子,见到他就是一顿恭喜,到是没叫贾琏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来。

  而另一边,早凤姐儿一步先到荣庆堂准备侍候贾母等人用晚膳的王夫人,整张脸都黑了。

  凤姐儿怀孕这事,打死王夫人她都不会信的。

  所以在凤姐儿玩了这么一手的时候,王夫人直接气炸了肺。

  以为这样就能赖在府里吗?

  哼,死也得给我死到外面去。

  此时的王夫人一边残忍凶狠的想要对付别人的孩子,一边还想着保护她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这样矛盾的事,会不会有更大的报应降落在她孩子身上。

  另一边,出了这么个昏招的凤姐儿在平儿去报喜后便后悔了。

  看老太太的态度,如果只是她和二太太之间的较量,那老太太必定会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可这中间还牵扯着宝玉,那老太太就不会无动于衷。

  她这昏招一出,怕是第一个容不下她的就是老太太了。

  今儿这一出,就叫凤姐儿知道了她的好姑妈比她想像的还要有手段。若是再加上一个老太太...凤姐儿悔的肠子都青了。

  坐在那里小脸发白的直流冷汗,等贾琏和平儿进来的时候,凤姐儿看向这二人时,难得的露出了软弱无助的一面。

  仿佛头一回知道贾琏是个她可以依靠的男人,也可能是她真的找不到旁的可以信赖的人了。

  于是打发了一屋子的下人,又叫平儿看门户,便拉着贾琏的手将今儿这事说了出来。

  贾琏:我就猜你没怀孕吧。

  这是贾琏心里浮上来的第一个念头,然后第二个念头就是这娘们胆子可真大。

  瞧着挺精明的,没想到还能这么虎。

  拍拍凤姐儿的小脸蛋,贾琏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我记得你陪嫁的小庄子就在皇莲寺附近。一会儿就叫平儿给你收拾些行李,去皇莲寺住一阵子。明儿就去跟老太太说一声,也就是了。”

  皇莲寺不算皇家寺院,平时也没什么香火供奉,但这皇莲寺却也不是个穷地方。里面修行的却大多都是一些宫里出来的女人。有的是犯了事被打发过来的,有的是自请出家的,但更多的却是一些出了宫后没有去处的宫女嬷嬷。

  此处离凤姐儿陪嫁的小庄子极近,无论是住在庄子里‘养胎’还是去那边做个法事都是极方便,清静的所在。

  “什么?”一听贾琏这么安排,凤姐儿当场就炸了。

  好你个贾琏,你媳妇被外人合着伙的算计,你特么不替你媳妇出气,你还跟他们一伙欺负你媳妇?

  还是不是个爷们了?

  “你也是个糊涂的。你既然知道硬碰硬得吃亏,那做什么还要跟他们硬碰硬?你瞧咱们老爷,一把年纪了,不是到照样忍着那边?就府里这个情况,拼的就是谁能活得更久罢了。早年珠大哥哥还在世时,所有人都说我比不过他。说什么若是叫珠大哥哥袭爵,荣国府还能再复祖上荣光。你可瞧,他多能耐呀,能耐到留下大嫂子和兰哥儿这对孤儿寡母在府里熬日子……”

  起身去桌边倒了两杯水,一杯自己喝了,喝完拿起另一杯端到床边给凤姐儿,“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只要想想这句话,你还有什么不甘心的。”只要大房没死绝,二房就永远成不了这荣国府的主人。

  贾琏生母没的早,邢夫人又是个不得贾母眼的继室。所以贾琏自小就是跟着贾珠和元春一块在贾母膝下养大的。

  在宝玉还没出生前,二房的贾珠和元春那才是最尊贵的存在。

  贾琏和贾珠比起来,就像宝玉和贾环那般,一个得宠,一个不得宠。哪怕两个都是嫡子,可地位也是天差地别的。

  在那种环境下长大,贾琏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他是名正言顺的长房嫡子,只要他还活着,甭管贾珠还是宝玉,就别想越过他继承荣国府。且等老太太没了,再看谁尊谁卑也不迟。

  凤姐儿听了贾琏这么一番话,仿佛头一回认识他一般。

  在她眼里一直窝囊的男人,原来还有这样一番心思和见解。

  “老太太今年都多大了,你还能熬不过她去?都说我读书不如贾珠,聪慧不及宝玉。可怎么也不想想贾珠大我几岁,又早了我多久入学?我跟着他读书,那教书先生又...罢了,我自己读书不用心也是有的。这也怪不得旁人。”现在低头,低的不是头,是保命。说完又极认真的看向凤姐儿,“老太太要宠着宝玉,你就叫她宠着。她想怎么宠,你就加倍的宠。将来宝玉再大的造化她也未必看不见,就是...那也是她自己个儿宠出来的。”

  想想都已经九岁了,还天真不知事的宝玉,贾琏的心里就隐隐升起一种看热闹的情绪。

  他贾琏再不济还有爵位呢,可宝玉有什么?

  他还能被老太太捧在手心里一辈子?

  哼!

  这一天,凤姐儿的三观和认知彻底被碎得稀巴烂。尤其是今晚贾琏在她面前暴露的这一切。

  不过细细的琢磨一回贾琏说的话,凤姐儿又觉得贾琏也没说错。

  她是荣国府名媒正娶回来的,就算是避无可避的出府去了,也不过是暂时的。等老太太咽气归西,二房就得给她灰溜溜的滚蛋。

  想明白了,凤姐儿又猛的想到了一件事。

  凤姐儿从小就时常来荣国府小住,她和贾琏也是自小认识,也能说一句青梅竹马。若贾琏自小就将这些心思藏在心里,那,那他当初娶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算计?

  心里微微有些犯寒的垂下眼眸,一边唤平儿进来收拾行李,一边隐晦的打量贾琏。

  凤姐儿以前总觉得她姑妈手段不太行,不然也不会让赵姨娘生下三姑娘探春和庶子贾环,可今天凤姐儿不这么想了。

  以前还觉得面前的男人游手好闲,胸无大志,好色又贪财,如今再看,这心里的算计一样不少。

  那贾琏都这样了,那大老爷和大太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