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湘莲有意隐瞒, 春纤无心探寻,收拾了东西到一楼退房的时候,春纤在掌柜别有意味的眼神下结清了房费。

  这姑娘早晚在这种啥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吃大亏。

  住客栈时都跟后世住酒店差不多,要先预交一部分押金, 之后客人在客栈的所有消费都从这笔押金里慢慢扣。等什么时候快扣完了, 客栈的掌柜便会提前去客房通知客人再续一笔押金。

  当然了, 华人向来讲究各种矜持和含蓄。做掌柜的一般都不会直接对住得起上房的客人太市侩。他不会一上来就告诉你没银子了,而是先问好, 再问住的习不习惯,之后再问吃喝, 一套客气寒喧下来,最后才会问上一句来他们这地方是路过呀还是寻亲办事呀。

  最后一句看起来像是闲聊, 但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逐客令。有钱交钱,没钱滚蛋。

  因为住的房子是上房中的上房,所以春纤入住时交的银子就不少,这会儿退房还退了一些回来。将银子收进随身的小荷包里,春纤笑着与那掌柜的点了点头便朝外走去了。

  自是也没看清那掌柜的与柳湘莲意味深长的对视。

  昨夜的事,掌柜为了封口也为了将这事压下来不影响客栈的生意,便跟柳湘莲商量过他们在客栈的一切消费都不收银子了。柳湘莲也是同意了的, 但他为了不叫春纤知道遇贼的事,故意提前支取了这笔封口费。

  他是真怕掌柜的说不收银子了,春纤再问为什么。本来在柳湘莲看来春纤就有些草木皆兵了,再让她知道这种事, 怕是多有不好。

  反正春纤不缺银子,这事就这么悄没声息的办了最好。

  少时,柳湘莲赶着马车去了一家食肆,将马车停在一旁, 便唤春纤下来用早饭。

  早饭吃的羊肉汤和烤饼,总共花了十几个铜子。吃过饭,春纤二人才重新坐上马车去新租的小院。

  春纤有饭后喝茶去腻清口的习惯,但今儿这个习惯就只能先搁浅了。

  没办法呀,新租的小院离客栈不算远,这会儿吃过早饭剩下的路程就更短了。原本马车里的小碳炉就没升火,这会儿眼瞧着就到地方了再升炉子…不够麻烦哒。

  坐在马车里,也没管外面赶马车的柳湘莲,春纤倒是将早前存在交易系统里的茶水取出来倒了一杯,简单的喝了一杯就又收回去了。

  说起来春纤到现在还戴着牙套呢,以前吃饭说话都总觉得不习惯,与人说话时,还总是不愿意人家注意她的牙,不过时间一长,却是没什么反应了。

  春纤准备等所有乳牙都换完,然后多戴一年左右再摘牙套。

  如今…用舌头舔了舔满口的牙齿,春纤可以肯定的是还有两颗乳牙没有换。

  世人说下面的牙丢到房顶上,上面的牙埋在土里,否则就不会长新牙。但春纤不太相信这种说法,又想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深怕旁人拿着她的头发或是牙齿什么的做个法诅咒她,所以全部都收进了交易系统里。

  有一度,春纤还想将掉下来的乳牙也卖给交易系统呢。不过虽然没有卖成,但春纤还发现了个交易系统可以当做废物回收器来用。

  旁的不提,等将来回到现代,她买快递的包装盒都有着落了。

  转眼间马车便停在了他们租下来的那座小院里,因小院有门槛,所以柳湘莲便叫春纤在门外下了马车。

  柳湘莲将东西从马车里捣腾到院子里,春纤则按着他捣腾出来的东西往各个屋子里挪。

  等马车上的东西都清空了,柳湘莲将马先解开,送到早前计划好的马厩处安置,然后才和上前帮忙的春纤将马车抬进院子。

  俩人累了个够呛,可等春纤回身去关院门的时候才发现那院子里的门槛其实是可以卸下来的。

  “……”

  回身去看柳湘莲,然后伸手指了指从里面别住的门槛板,然后俩人都有一瞬间的沉默和无语。

  若不是这家以前也养了马车,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院门,这种常识他们为什么都没想到。

  相对无言了两息,两人不约而同的大笑出声。笑罢,继续收拾东西。

  做饭的东西都放到厨房去,马车里的那个小碳炉子则放到正房房檐下,挨着正房门的一侧。进出不会碰到,也不会在下雨的时候被淋到。

  沏茶烧水或是煲些汤水,甚到是煮上一锅茶叶蛋用这个小碳炉子最便宜。而且放在门外,一来煤烟不会熏了屋子,取用方便。二来也是因为天越发的热了,在屋里烧碳,太热人。

  一会儿要干活,干活了就会渴。所以春纤在炉子放在门外房檐下后,便将炉子点起来,又将茶叶放在茶壶里,按着习惯直接进煮起了茶。

  卫生都是昨儿请人收拾出来的,所以这会儿便只需要将东西规置出来便好。

  春纤先收拾柳湘莲的屋子,在架子床上搭了一顶青色纱帐后这才铺了床。

  衣服从包袱里取这个时节穿用的,分别搭在房里的那个小衣架上,至于还装了不少东西的包袱,则被春纤放在一张从堂屋拿进来的鼓凳上。

  堂屋有两把太师椅,一张方桌,一张圆桌以及四个鼓凳。

  圆桌和两把太师椅被春纤拿到了院子里,挨着厨房门口放了,原是想着天好的时候就在这里吃饭。

  堂屋里留一张方桌和两个鼓凳是天不好的时候在屋里吃饭喝茶准备的。

  至于剩下两个鼓凳,则被春纤放在了她和柳湘莲的房间里了。

  柳湘莲的东西不多,收拾好衣服和床铺就没什么事了。到是春纤那边的行李却有不老少。

  她的梳妆匣子要规置,她的笔墨纸砚要摆好,她那张漂亮的天水蓝绣百草的双层纱帐子要挂起来,她的床铺要铺起来,她的那些衣服鞋帽也要一一挂上。

  等春纤将自己房间都收拾好了,柳湘莲那边喂了马不说,还顺道借着院子里的水井给马做了一个简单的清刷。

  马车也干净了不少。

  扭着腰从房间里出来,春纤两只手放在额头仰头看天色,见离午时还有些时间,就准备坐下来喝杯茶。

  茶是煮出来的,茶香更为浓郁些。这会儿不光屋子里,就是院子里都被染出了一股好闻的茶香。

  找出她和柳湘莲的杯子,小心的倒了两杯茶后,又在茶壶里续了些水重新放回炉子上,就端着茶杯来了院子里的圆桌处。

  唤柳湘莲过来喝茶的同时,春纤又进厨房将刚刚放在厨房的那些零嘴都找出来放在一个什锦食盒里。

  “可真安静呀。”若是在客栈,这个时辰一定已经开始喧哗起来了。“有没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

  那还真没有。

  柳湘莲端起茶先是吹了两下,然后喝了一大口:“你说有就有吧。”

  之前他还想着拿两个鼓凳出来就可以了,但春纤却决定拿太师椅。这会儿舒服的靠在椅背上,柳湘莲不得不承认春纤在享受方面特别会。

  春纤闻言斜了柳湘莲一眼,这男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什么叫她说有就有,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两种答案哪个都比他说的这句受听。

  “昨儿我多买了些鸡蛋,一会儿煮锅茶叶蛋,谁饿了都能垫巴两口。”顿了顿,春纤想到今天怎么说都应该庆祝一下乔迁之喜,便又问了柳湘莲有什么想吃的不,或是买现成的回来,或是她做出来。

  “烀些五花肉吧,就蘸着蒜泥吃。”柳湘莲想了想,点了这么一道菜。

  这菜还是以前他们赶路时,春纤在马车里做给柳湘莲吃的。

  特别好做,就是将整块五花肉洗干净,然后放到锅里加水煮,煮的时候放些葱姜和料酒。等煮熟了,切成薄薄的片,蘸着蒜泥吃。

  蒜泥可以是只加水的白蒜泥,也可以是加了酱油,醋汁和糖以及辣椒的红蒜泥。总之就是非常好吃,又非常方便的一道菜。

  之后俩人又说了两道菜后,春纤想着这两天吃了不少肉,便决定道:“再做个蒜炒小青菜吧。”

  平时他们吃饭,除了主食也就是一荤一素。但今天算是乔迁之喜,按春纤的想法,怎么也得弄上四个菜。

  “行,我去采买回来。”喝掉杯中茶,柳湘莲便站了起来,对着春纤如此说完便想往外走,春纤连忙叫住他,转身回房间拿出一个匣子,里面都是铜子和散碎银子,“我昨儿兑的,咱们这两个月的生活费哦。”说完示意柳湘莲抓一把,然后当着柳湘芝的面将这匣子放到了院子里的马车上。

  春纤还记得之前柳湘莲不叫她一个人出门的话,所以便想着他们这两个月大多数时候的采买应该都会落在柳湘莲身上。因此才特特从交易系统里抱出个装散碎零用的银钱匣子,叫柳湘莲出门采买时就用这里面的钱。

  柳湘莲看了一眼那匣子,伸手拿了些便走了。离开小院时还心忖了一回哪天趁春纤不注意的时候再悄悄放回去。

  这到是跟春纤想到了一块去了,春纤的意思竟然也是随时注意这个匣子的情况,别叫匣子空了。

  柳湘莲离开后,春纤先是很没形象的伸了个懒腰,然后才去厨房准备煮茶味蛋。

  茶味蛋是做熟了的,一会儿的功夫春纤就端出一小锅鸡蛋放到了小碳炉上。

  这边煮着茶叶蛋,那边也开始煮米饭。

  春纤来了这几年煮米饭的时候总是掌握不好火候,所以已经放弃了这个时代直接将米到进锅里的煮米饭方法了。

  人家煮出一锅米饭,不但米饭好吃,锅巴也焦焦的一点不糊。可她呢,不是糊得呛人,就是各种水多水少夹生饭。

  唉,都欺负她这个电饭煲小能手。

  在锅里加上水,然后在水上放一个v型叉。如果非要形容这种v型叉子是什么东西,那春纤只能说它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蒸屉。

  将洗好的米倒在一个铝盆里,根据经验,铝盆里只要放上一点比米高一些的水就好。

  等锅里的水开了,就将铝盆放到v型叉上,之后隔上锅盖大火蒸去。差不多听到锅里没有水的咕嘟声了,这盆米饭也就熟了。

  当茶叶蛋被悉数敲碎蛋皮放到一边的浸泡,当春纤掀开锅盖往锅里倒了半勺水,顺便用勺子挖了一点米饭尝软硬时,柳湘莲拎着几样菜和一条活鱼回来了。

  “怎么买鱼了?我不会收拾呀。”

  春纤一见到那条鱼,就一脸为难的看向柳湘莲。而柳湘莲则瞪大了眼睛一时间有些不可置信。

  什么都会,心思别样奇巧的人竟然不会收拾鱼?

  春纤重重的点头,“真不会。”鱼什么的,她倒是能糊弄熟,但鱼必须都是去过鳞,清理过内脏,并且是百度上可以查到做法的那种。

  这下柳湘莲为难了,看看鱼,再看看春纤,只能一脸讪讪的决定,“要不…先养两天。”等那个洗衣服的婆子过来帮忙收拾得了。

  “我看行。等一下,我拿个桶。”回身去厨房拿了个桶,叫将柳湘莲将鱼丢进去。

  柳湘莲接过装鱼的桶去井边打水,春纤则接过柳湘莲买回来的菜准备做饭。

  先将五花肉洗干净,将皮也处理得没有一根猪毛,就直接丢在大锅里煮了起来。

  煮肉的时候,春纤开始处理另外的食材……

  春纤不是最勤快的,干活也不是最利索的,但她干活却是最知道怎么偷懒的。

  怎么省事,怎么轻便怎么来,所以从开始做饭到吃上饭,春纤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弄出了荤素搭配的四道菜出来。

  这个时节的洛阳,天气不冷不热,坐在院子里吃饭也因着没有风,而异常的舒服自在。

  柳湘莲将昨儿春纤买的酒开了一坛,只闻那酒香便道了一声好酒。

  春纤闻言眼睛弯了弯,她还担心打折的酒味道也打折呢。

  回头多买一些存在交易系统里,然后带回现代给她家老爷子喝。

  绝对没有化学勾兑的酒,喝起来绝对健康。

  ……

  下晌,各自回房午睡。等春纤睡醒了,柳湘莲已经不在小院了。春纤先是去那间卫浴间解决了一回排泄问题,然后便回到房间去练字了。

  临窗练字时,春纤不由玩心大起的重新拿了一张纸将小院里的情形画了下来。

  院墙处的马车,墙下亲昵的两匹马,对面的厨房和卫浴室以及那张放了食盒的圆桌。

  画功不是很好,也就勉强能看吧。不过黛玉是知道她的,所以也不怕她笑话自己。

  春纤会在离开洛阳前将给黛玉的信和东西托镖局送到京城,所以离开洛阳前的日子,春纤有的是时间再添点什么。

  或是一书,或是一信,或是一画,或是这洛阳城的牡丹茶,若不是怕路上麻烦以及镖师不会侍弄花草,春纤都想买两盆牡丹给黛玉送回去了。

  春纤在想着黛玉,黛玉也在想着她的同时,也开始为换季做着各种安排。

  管家多时的黛玉如今做起这些事情来已经是得心应手了,除了今年比往年要多注意一下两个弟弟的情况,黛玉忙的更多的还是各府的应酬往来。

  二月里她生辰的时候,好多新认识的姐妹都送了生辰礼过来,不拘针线还是字画,难得的是那份被人惦记的心。

  生辰是和林如海以及两个已经养的更皮实的小屁孩过的,一家人在一起也不拘礼,有说有笑,自在亲近。

  两个弟弟还不会说话,但尖叫的声音却能穿透云霄,时常吵的黛玉头疼不已。

  转过天来,黛玉亲自下帖子请了那些出孝后认识的小姑娘和荣国府三春以及薛家的宝钗到林府赏花。

  三月份的京城,树才刚刚绿,花园子里的花更是没一朵是开着的。不过黛玉请人赏花,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天领着人在外面闲逛着。

  赏花不过是设宴的由头罢了。

  准备了几盆养在室内的花,又准备了各家姑娘爱吃的菜和点心果子,叫了两个说书的女先,或是说书,或是唱两段小曲也就是了。

  荣国府的三春自小就是被圈养的,黛玉下帖子请她们来时,都高兴极了。宝玉听说了,非要跟来,但替黛玉送帖子的媳妇却不卑不亢的当着贾母等人的面笑着拒绝了。

  “我们姑娘请了不少世家贵女,到底不是咱们家的姐妹,不好见外男。宝二爷不妨改日再去吧。”

  宝玉一听这话,当场就变了脸。很没规矩的指着黛玉派来的媳妇一通好骂。可惜那婆子早就得了黛玉的话,并不怵这位太妃胞弟。

  行呀,到底是自家亲戚,宝二爷若决定要去了,我们姑娘就只能跟那些姑娘小姐们提前说一声了,至于人家还来不来府里赏花赴宴…总要看各家的规矩了。

  这话一出,别说宝玉了,就是贾母的脸色都不怎么好了。

  把她的宝玉当成什么,这般嫌弃?

  既然嫌弃,那我们也不登这个门讨人嫌。

  于是贾母直接当着一屋子太太奶奶和三春的面拒绝了黛玉的邀请,理由竟然是太妃娘娘省亲在即,姑娘们要在家里学觐见的规矩。“……林丫头是娘娘嫡亲表妹,若有心,不妨也过府跟着姐妹们学些子去,虽不知省亲时娘娘是否会宣召。若娘娘赏脸,也是她的体面。”

  贾母这话一出,林家的媳妇当场就变了脸,而和她一样变脸的还有三春。

  就因为宝玉,她们都去不了了。再被老太太这么一说,就以林妹妹/姐姐的性子,怕是以后都不会再给她们下帖子了。

  “到底是老太太深明大义,送了娘娘进宫这才有了阖府的荣耀,让人都不知道怎么羡慕好了。哪像我们老爷就舍不得我们姑娘。”那林家媳妇一脸羡慕又无奈,“我们老爷就是太疼我们姑娘了,就连我们府上的两个小爷,也天天被老爷耳提面命的说着要争气,要给姐姐撑腰,不要给姐姐丢脸。您老说说,我们家的小爷今年才多大呀,能知道个什么。”

  黛玉在荣国府住了一阵子,然后经历了王嬷嬷和其他卑劣下人的各种洗礼后,对下人的要求别提多高了。

  春纤知道黛玉有些小洁癖,但没想到黛玉的洁癖还能在这上面体现。

  什么主辱仆死,什么一荣俱荣,什么一损俱损,什么忠心不二等等,等等的想法都被黛玉以编教案的方案编了个洗na课程。

  跟个传xia头子似的。

  不过也正是这般,林家下人的忠心和凝聚力都是无可挑剔的。就说今天来荣国府的这个媳妇吧。在贾母意有所指抬高身份贬低黛玉的时候,直接炸毛了。

  主辱仆死的哇~

  虽然不知道这位林家媳妇是不是因为口齿伶俐被黛玉重用的,但此时她却真的口舌如刀的将贾母的话给撅了回去。

  见天的说心疼这个,心疼那个,真心疼你那大孙女你咋还特么无理取闹的将她嫁给个糟老头子?

  哼!

  黛玉过生辰的时候,荣国府没半个人记得她的生辰。若不是有些同情荣国府的三春身不由已,她才不会给三春下帖子呢。

  本来是想叫三春出来散散,也认识些别家姑娘,积些人脉。但她也想到了宝玉如今不上学,见天在家里混日子,说不定听说了也要来凑热闹。

  宝玉今年十岁,于她来说就已经算是半个外男了,那于别家姑娘来说,岂不更是外男?只要想到宝玉见到漂亮姑娘就双眼发直迈不动步的样子,黛玉心里就嫌弃的不要不要的。

  对了,他还喜欢往姑娘们身边凑,像个登徒子似的献殷勤。

  想到这里,黛玉是绝不肯叫宝玉来林家的。

  将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想了一遍,然后黛玉才叫了个说话办事都得她心的媳妇去荣国府送帖子。

  并且告诉他,别惯着宝玉那臭毛病。若是外祖母拿身份辈份压人,也别怵,大不了她就挨家再送个致歉函。

  上面就说荣国府老太君非要让她年满十岁的孙子参加姑娘们的赏花宴,自古男女有别,七岁不同席,为了不叫姑娘们的受委屈,这个赏花宴就只能取消了。

  春纤告诉过黛玉,穿鞋的怕光脚的,只要你豁出去了,就会有人豁不出去。

  黛玉那些年没少被春纤影响,当初能想到让人去冒充各府衙门的主意,就可以知道看起来仍旧文静可爱的黛玉,芯子早就受‘污染’了。

  跟她比混?哼,那就来吧。

  派人去荣国府送帖子后,黛玉因想到了宝玉以及可能发生的后续事件,心情就明显睛转多云,眼瞧着就要阴转雷阵雨了。

  于是就在春纤走田园种田风时,黛玉又干了件绝对叫春纤拍岸叫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