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房车环游记>第196章 路遇德昂族果农

这一绕行,差不多有十几公里,都是蜿蜒崎岖的小路。路上还遇到一队持枪巡逻的警察。

虎永刚两人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这里毗邻世界主要毒品毒源地“金三角”,警察和边防军巡逻,应该是常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虽然是网络上的流行语,但此刻的虎永刚觉得,正好用在这群“山河中坚守、刀尖上起舞”的警察身上。

回到231省道后,没走多远,就看到前方有个小镇,导航也恢复了正常,显示那是勐捧镇。

虎永刚有些尿意,就停车放水。无意中,他看到半山腰有一处瀑布,忙把宁静叫下车来一起欣赏。

只见那瀑布水流清澈、水势奔涌,顺着山坡一泻而下,形成了无数个台阶状的叠瀑。远远望去,气势磅礴,如一条白色的绸巾悬挂在山间,蔚为壮观。

宁静问,这瀑布叫什么名字?

虎永刚说,无名的野瀑布吧。如果一定要给它取个名字,导航上显示,这里是勐捧镇的白水村,这座山叫白水山,瀑布就叫它“白水瀑布”吧。

宁静一边上车,一边叹息道:“真是可惜了,这么美的瀑布却很少人知道。我看它比庐山瀑布还要漂亮,再不开发,那就真叫‘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虎永刚却慢条斯理地来了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大笑道:“你这是什么跟什么啊?”

虎永刚却很认真地说:“我可不是瞎说啊。你看这瀑布,现在没开发,叫做‘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旦开发了,游人趋之若鹜,那可不就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了吗?”

宁静眨巴眨巴眼睛:“这样说,好像也可以哦。”

虎永刚又说:“其实这‘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句百搭诗,不管它和任何七言诗词,都毫无违和之感!”

宁静不信:“怎么可能?”

虎永刚:“那就试试呗!”

宁静:“好!两个黄鹂鸣翠柳。”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两岸猿声啼不住。”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身无彩凤双飞翼。”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两情若是久长时。”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千呼万唤始出来。”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不行,我这上句是有数字的,你当然可以对得上啦。”

虎永刚笑道:“那你就用不带数字的试试!”

宁静说:“试试就试试,莫愁前路无知己。”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庭院深深深几许。”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我自横刀向天笑。”

虎永刚:“一枝红杏出墙来。”

宁静“哈哈”大笑:“好像真的可以呢。”

虎永刚也笑:“就是这么神奇!”

这经过勐捧镇的一段路,让他们看到了之前没见过的东西:

比如,路边割去树皮正在滴着胶汁的橡胶树;

再比如,山间村民家四方盖子的蓄水池;

还有,门上依然贴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影星年画的民居……

夫妻俩感到新奇,又有些无语!

快到流水村时,路边山体上又看到一处瀑布。抬头仰望,只见有两条瀑布依附在同一座山上,水流急喷而下,重重地砸在下面水沟内的石头上,“轰轰”直响。水花四溅,形成细密的水雾,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生出彩虹般的七彩光环。

据路人讲,这可不是野瀑布,而是当地有名的“雌雄瀑布”。又因为那两条瀑布宛若鸳鸯戏水,也就有人叫它“鸳鸯瀑布”。

流水村边有座果园,有人在路边出售现摘的水果。

宁静忙让虎永刚停车,她想要去买那奇怪的水果。

开始说它奇怪,只是看到它挂在果树上的样子,像枇杷或百香果,个头却比它们大;像橙子,表皮却又比它光滑。

下车一问,果然是很奇怪的水果。那名字就很奇怪,居然是叫热情果。

它的来历也奇怪,据那村民说,这热情果的原产地为哥伦比亚。

它的生长条件就更奇怪了。这热情果对气候、地域有着严格的要求,它既要晒太阳、又喜欢凉爽,就像是在冰箱里晒太阳。

那村民很自豪地说,符合热情果生长条件的,云南也只有他们这里,而他家是本地唯一一家引进种植的。

一问价格,40元一斤。虎永刚习惯了云南人的公斤计量,觉得这样神奇的水果,卖这个价格一点也不贵。

宁静说,没吃过,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先买一个尝尝再说。

在他们两人看来,20元一斤这个价格的水果,在云南这里算是高价了,所以也不好意思让人家免费试吃。

等到称好付钱时,才知道此地又不是公斤制了,40块钱是一市斤。

不过也无所谓了,深圳比这个价格高的水果很常见,尝过好吃就买呗。

这热情果,看起来皮很坚硬,掰起来却很脆,如同掰泡沫:果肉晶莹剔透,雾状白肉包裹着黑籽。

吃到嘴里很甜,水分充足,一点也不酸。

虎永刚感觉是桃子+菠萝+哈密瓜的混合味道;宁静却认为是芒果+蓝莓+百香果的结合品。

总之,两人都觉得值40元一斤的价格,就买了十个,并对那村民夸赞一番。

那村民很自豪:“你们别看我们这里偏僻,好东西可不少。就我们村里,有种核桃的、咖啡的、亚热带党参的,还有和我一样引进了澳洲坚果种植的呢!”

虎永刚对他一竖大拇指:“真不错!幸福的生活在向你们招手!”

说话间果园里走出一个少数民族妇女,只见她头缠黑布,上身穿一件黑白相间的短袖,下身穿一条长及脚踝、点缀着各种颜色珠子的黑色筒裙,斜挎一个满是流苏的布包,眉目清秀,但皮肤黝黑。

奇怪的是,她的腰间佩戴着几十个黑白分明的腰箍,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做成的,也看不出她是什么民族。

那村民介绍说:“这是我的老婆,我们是德昂族。”

当宁静好奇地摸着那妇女身上的腰箍,问是用什么做的、又为何要戴这么多时,那妇女很腼腆地看着自己的男人,意思让他说。

那村民一看就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点起虎永刚递过去的烟,侃侃而谈:

戴腰箍是我们德昂人的习俗,每个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少则几个,多的有几十个。

这些腰箍大多是用藤蔑编成的,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有的还在上面刻各种花纹图案或者包上银皮、铝皮。

这个习俗,是我们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作为装饰,从唐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有没有什么说法?当然有了,有关它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据老一辈人讲,我们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而女人却到处乱飞。

后来,天神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编成圈将她们套住,女人们再也飞不走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现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时的篾圈发展而来的。

当然,那只是神话传说,现在我们德昂族男人也不可能靠腰箍来拴住女人,这腰箍也只是女人们展示美的装饰品。

为什么要戴这么多?

那是这样的,我们德昂族人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就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

因此,成年妇女都佩戴腰箍为美,并以戴的多为荣。

还有,我们德昂族的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小伙子为了博得姑娘的欢心,也常常会费尽心机,精心制作各种漂亮的腰箍,送给自己心仪的姑娘。

未婚姑娘戴的腰箍越多,也说明她的追求者越多……

虎永刚和宁静心意相通地相视一笑:怎么好像所有的少数民族,对谈恋爱这件事,都是如此张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