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含生草>第162章 炒股之争

话说周琞扬兴致盎然地讲完周瑁远凭借在股市上的运筹帷幄,赚到了亿万身家,这是完全颠覆了林子苏的三观和认知,因而全程都是吃惊,以及对周瑁远五体投地的崇拜和仰慕。

可是这厢老爷子却是见惯不惯,周琞扬讲完了,他就盯了一眼正志得意满的孙子——也只有在他的家人面前,周瑁远才会有这样喜形于色的表情,平常都是一张不苟言笑的黑脸。

老爷子的脸瞬间就拉了下来,沉声道,投机钻营赚来的,有什么好宣扬的?炒股就是赌博,赌博是什么,赢少赔多,赢还是靠运气。

而且,他股市上赚钱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那是建立在无数股民血本无归的基础上,有的股民甚至倾家荡产,他赚的那些钱是带着血的,明白吗?

(炒股=赌博=不光彩=否定周瑁远)

周瑁远撇了一下嘴,颇有些不服气。

没等他开口,老爷子就呵问道,你敢说不是吗?人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他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认知的上限,就是他财富的上限。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就算你是富二代富三代,也一样,你是赚了1个亿,但没到一年,不还是昙花一现,赔光了吗?!

这就说明你的认知配不上你靠运气赚来的那1个亿,你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欠缺。你要不是出生在富裕家庭,就凭你这些年亏的,都够你跳楼自杀十几回了。

你看那些股市上只要有一次赔得倾家荡产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死了,他们可没有像你有翻身重来的机会和资本,只要赔一次,就是死路一条!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股市上赚钱是概率问题,是运气问题,但绝对不是能力实力,把概率和运气赚来的钱当作能力,这就是认知的最大错误。

来钱太快,人会变懒,人一旦懒了,就不会再愿意脚踏实地在实业里赚钱,说白了,这些人和你一样,认知配不上靠运气得来的一时财富,最后的结局注定会赔!

(钱赚得越快,认知跟不上=亏钱=激发人性惰性=恶性循环)

按照爷爷的逻辑,那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不应该是像爷爷这样的人,而是那些专家教授啊,他们的认知是最高的,可现实是,这些专家教授并不富有。

这说明,爷爷的理论也不是都对,知识有知识的运作逻辑,商业有商业的运作逻辑,不应该混为一谈。拥有最高的知识,却不能转化变现,那他学的就是死知识,没用的知识,那样的知识学了还不如不学。

周瑁远还是顶了回去。

(认知高≠会赚钱=知识要变现才有价值)

你这是偷换概念!那国家为什么还要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推行大学高等教育?小林啊,21岁大学毕业,六七岁开始上学,嗯,后来又去读京大的硕士,是3年,花了17年学习知识。

你呢,读硕士,那就是17年,嗯,你比小林更早接受启蒙教育,不到4岁,将近20年,为什么要用人生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时间去读书?

还有那些富豪名门,哪一个不重视子女的教育,让他们尽可能读书,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上最好的大学?

一个没有知识打底的商人,就是个流氓地痞,他能有什么商业逻辑,他的生意也不可能做大做强做长久,杨军就是最好的例子啊!

(认知上限=事业上限)

而且,你怎么知道那些专家教授不富有?你把财富狭义地定义为金钱,那他们肯定没你有钱。但你现在赚的每一分钱,哪一个不是那些专家教授传授给你的?

你上过的学,读过的书,你现在所有的经验,都是他们知识的结晶和传承,这些是无形的财富资产,没法用金钱估量计算。

你的财富,还有周家的财富,全世界富豪的财富加起来,都抵不过这些知识分子的财富。老爷子一顿怒批,周瑁远无言可对。

(人类的知识=无价之宝)

有什么不服气的?炒股,跟赌博一样,都是零和博弈的游戏,靠的是运气,靠的是坑蒙拐骗,有什么技术含量,越是没什么文化的人,越是急功近利,越喜欢做一夜暴富的梦。

你去赌场看看,那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这种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几个会去赌的?大到国家,它也是百害无一利。

金融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空想家梦想家,造起梦来口若悬河,把死人都能说活,却干不出一个响当当的实业品牌!

制造出那么多金融产品,你以为是干什么,就是不劳而获空手套白狼,就是在割韭菜,割劳动人民的血汗钱,偷窃国家的财富。

股市上造就的富豪,哪一个不是割的股民的血汗钱,所谓的赚钱,赚的都是昧良心的钱。

(金融产品=不劳而获)

有这些所谓的富豪当榜样,下到老百姓,上到商人企业家,都跟着效仿,不再脚踏实地通过工作创造财富,都去金融市场豪掷千金。

老百姓的财富都流进虚幻的股市,导致大批工厂实业倒闭和举步维艰。一场金融危机过来,全部死翘翘,几十年改革成果,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泡沫。

国家需要的是实业、制造业,只有实业才能带动就业,老百姓的腰包才有机会鼓起来,老百姓富了,才能带动内需和消费。

有了消费,才能促进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创造,地方才有更稳定的财政税收,国家才能富强。只有实业,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可是炒股呢,它是在利用人性的缺陷和漏洞,放大贪婪,只会肥了少数几个人的腰包,让绝大多数人赔钱,最后只会拉大贫富差距,让阶层积怨加深,社会更加不安定,引发更大的动荡。

(股票激发人性堕落=祸国殃民)

周瑁远越发不服气了,便反驳道,赔钱这事,在各行各业儿都有,股票投资和别的生意没有区别,不论干什么生意,都会有赚有赔,这世界上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

就像爷爷你投资项目一样,有的项目会赔,有的项目会赚,这是自然规律,不能因为失败了就否定股市、金融业的价值,创业还有失败的呢,为什么要求股市必须只赚不能赔呢?

爷爷你这是道德绑架,财富的分配本来就不是公平的,爷爷一辈子不炒股,不涉足金融,你是靠实业起家,这是不可挑剔的吧?

可最后还不是只有你和崬森的几个股东高层成了富人,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穷人,只能靠给你打工,他们赚的钱也只够养家糊口。物竞天择,这就是社会运作的规律!

而且,那些失败的股民就是无辜的吗?成功是因为贪婪,失败也同样是贪婪,失败的人并不无辜,他们甚至比成功的人更贪婪,才导致的失败。

就像爷爷说的,我的认知欠缺,那他们的认知比我更低下,我有认知,也有资本和底气,可是我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赚钱,那他们怎么可能不赔?

他们也注定要为自己认知不足做的错误决策买单,优胜劣汰,本来就是商业世界的本质和逻辑,不能因为他们失败了,我就得同情他们,我赚了就是不劳而获,是昧良心,对不对?

说到利用人性的缺陷和漏洞,这是所有商业的底层逻辑,不是只有股市。只不过,股市因为财富的高聚集性,才更容易放大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这就像车祸和空难一样,车祸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每天都有因为车祸导致伤亡,但是大家不会刻意去讨论汽车的安全漏洞。

但是只要发生一次空难,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和讨伐,进而引发全世界对航空公司的质疑和谩骂,甚至道德绑架,导致航空公司的股价大跌。

但实际上呢,美国安全委员会在1993~1995年三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研究,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22倍,而且,美国在过去60年里,飞机失事造成的死亡,比有代表性的3个月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还要少。

这可是飞机飞行60年和交通事故3个月的比较,中国的航空事故率也几乎为零。商业和股市,也是同样的逻辑和规则。

而且,我赞成爷爷关于认知和财富是对等的观点,但是爷爷有一点忽略了,你常说一句话,叫什么福,什么祸……

林子苏知道是什么,但是看到老爷子正瞪着他的孙子,在这样一个剑拔弩张的私人争论场合,她绝然不敢出声,还是周琞扬提示了一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对啊,福祸相依,股市里的经验和教训,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人——比如我,善于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和完善技术,总结经验,所以我失败的次数就越来越少。

以前可能投资十次,会赔七八次,但后来慢慢减少到五六次,再后来就是两三次,那现在基本上能一直保持着零风险。

我不害怕失败,因为我会在每一次失败时吸取教训和复盘总结,提升认知,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我可以一次比一次好。

而有的人,股市稍微有点风声,他就被恐惧支配,承受不住下行的压力,缺乏耐心,立即清仓卖出,结果错失赚钱机会。

一旦赔了钱,又不甘心,又不懂得总结分析、学习改进,一味放纵贪婪,对听到的消息不加分辨研判,就盲目跟风,去下更大的赌注,结果惨赔。

这些人,注定被淘汰、被收割,就算不是在股市,也会在别的方面亏钱。这和工作是一样的,那些不思进取的人,不学习,不提升工作技能,从来不找工作方法……

这些人就是会被像林子苏一样的人取代和淘汰,那爷爷会去同情那些工作中无能的员工,而去责怪林子苏这样的员工太勤奋积极吗?

我想爷爷肯定不会,你对林子苏的欣赏,是很明显的。那同样的逻辑,放在股市上,怎么就不行了呢?难道爷爷你就不是在双标,在固执己见吗?

(成功者≠吸血鬼寄生虫,成功=总结+分析+学习+改进,失败=无能+无知+懒惰)

老爷子横眉怒目,瞪着孙子,却也是哑口无言。

周瑁远趁热打铁,爷爷你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现在带动国家发展的,不是只有实业、制造业,金融业也很重要,金融业越发达开明,越能吸引外资投资,越利好经济发展和实体企业的创新。

爷爷说的那种投机,还是少数。我,就不是投机,是投资,就比如说,我有闲钱,而且有大笔的闲钱,那我可以拿出来放到股市里,购买那些有潜力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并且,长期放在股票账户里,那这些公司就可以拿着我的钱去扩能扩产,吸收和招收更多人才,这也可以帮助企业良性发展。

而我每年赚取红利,实体企业得到发展壮大,同样可以带动更多就业和税收,对国家也有利啊,这不就是我们投资的终极目的吗?

不是说,非得拿着现金在线下找项目找企业,手把手地去审查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投资收益率,才叫投资。

而且,我做投资,又不是搞慈善,我肯定首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回报的稳定性,相比较线下的暗箱投资操作,能上市的公司都是经过了几轮市场的验证,还要经过证监会、银监会等很多三方机构的审查和认证才能入市。

而且,这些上市公司每年、每半年还要公布财报,这些都是公开透明的。爷爷可以说,这些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会作假,但谁又能保证线下的项目和公司就不作假呢?

如果都是作假,那我肯定也是首选上市公司,毕竟线下的项目尤其是创业项目,仅凭夸夸其谈的商业计划书和不知真假的投资收益分析,很难推断它的可靠性,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就像爷爷说的,这才是赌博,能不能收益全凭运气!但投资上市公司就不一样,它也许作假,但是他给的材料并不是独家的,我还可以从其他渠道收集关于它的材料。

在这些材料和报告中进行数据综合比对分析,我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线索,研判出相对客观的结论,指导我的投资决策,这就可以大大降低我的投资风险。

所以,我为什么还要犯傻,非要舍近求远去投线下项目和公司呢?

(股票≠投机=投资=利国利民)

周瑁远看了老爷子一眼,见老爷子终于平缓了怒气,开始耐心地听周瑁远讲话,于是周瑁远话锋一转,又说——

话说回来,企业上市也是一样的道理,上市就是多了一个融资渠道,就像我买股票投资别的公司一样,社会上其他有钱人拿他们的闲钱购买我们公司的股票,对吧?

那我们就拥有了更多的资金,用这些资金去支持企业更好的发展,投资更多有价值的项目,为社会增加更多就业和税收,可以做以前我们不能做、不敢想的事情,这不就是投资的价值和意义吗?!

(暗示崬森上市的好处,试探老爷子口风)

周琞扬听到这个话题,脸都变色了,不无担忧地了看了一下周瑁远。

果然,老爷子本来有所松缓的脸瞬间又沉了下来,周瑁远话音才落,就立即驳斥了回去——

讲这些有什么用?你说说,多少企业上市是为了发展的?哪个不是为了圈钱?哪个不是为了赚快钱?哪个不是想赚昧良心的钱?有几个是真正为了企业发展着想的?

就如你所说,你的初心是为了给公司融资,扩大产能,可是你敢保证自己永葆初心吗?公司一旦上市,就由不得你了!

你身边那些蠢蠢欲动的贪婪人性,股市反复无常的涨跌,国内外政治政策的波动,都不是你说了算的,各种利益、各种声音倒逼你、裹挟你,最后就是你不想干也得干。

(上市≠企业发展机会=人性不可控=你身不由己)

你说上市是为了融资,我就不说上市了,你现在看看那些没上市的公司,哪一个没有向银行和民间借贷的,本身就已经是在高杠杆运作、债台高筑,还想着上市融资,岂不是更加重企业的杠杆?

挖东墙补西墙,这是绝大多数企业上市的动机和目的。我告诉你,这不是融资,这是自掘坟墓,最后只会助长企业管理层的惰性思维。

他们一有难处,不是想着引进更好的设备和技术,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而是只想着向外融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此以往,只能靠借钱度日,苟延残喘。

股市是无情的,也是短视的,而企业发展又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一你哪个项目出了问题,股市上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抛售你的股票。

那些股民不会想你过去盈利多么好,也不会想未来长期预期多么好,你信赖的杠杆制衡最后演变成套牢自己的枷锁,企业还谈什么发展?

(上市=加重企业杠杆)

崬森为什么要搞雨过天青项目的样板房交付工程,就是为了去杠杆化,如果实验失败,我都准备砍掉房地产板块,断臂求生。

我一直都不看好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是高杠杆运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金量,完全没有门槛,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搅乱市场,迟早会出事会崩盘。

崬森借了那么多银行的贷款,自身的杠杆都还没有消除,你还想通过股市融资扩大杠杆,这不是乱搞吗!

(崬森减负去杠杆,坚决不上市)

我说过很多次,你不上市,企业的掌控权就在你手上,至少大家不会为了赚快钱,而不顾企业的死活,也不会被外人玩死。

可是,你上市了,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让别人来掌控企业的生死,说不好听的,钱是别人给的,说收回就收回。

到时候,你为了保持企业的股价不跌,就不得不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操盘控盘,甚至走上其他旁门左道,那时你还有心思关心企业的发展吗?你就是想关心,到时候也由不得你了!

如果来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投资机构或投资大鳄,直接买断你公司的股票,成了大股东,然后他要换管理层,还要把你也换了,你还有资格敢说半个不字吗?

(上市=失去企业控制权)

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股权和管理权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会建立完善的风控——

周瑁远还想解释,可老爷子根本不容他再说,只听到啪的一声,老爷子手中的餐巾已经拍在了餐桌上,斥道:

什么不能混为一谈,现在你是总裁,我还是董事长,虽然是经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合法选举和授权,但你敢说这不是因为我们是第一大股东的原因吗?

规则是用来约束外人和下面人的,内部的运作往往都是反规则、反常识的,你做总裁这么多年了,这一点,还需要我重复吗?

如果抢夺你第一大股东位置的,是一个大型的跨国风投或基金集团,你觉得你能抗衡得了他们吗?周家是很厉害,很有钱,但也绝对不是万能的,在资本和权力面前,它脆弱得像根草。

(真理永远站在强者这边)

别的不说,就说九几年万客的股权保卫战,你以为万客没有风控吗,野蛮人还不是说抄家就抄家?!是,你想说他们最后还是把野蛮人赶走了,

但是万客也遭受了重创,管理层人心惶惶,那段时间企业一直在亏血,发展停滞,营收断崖式下跌,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平息风波。

你以为它的仗打赢了吗?你很清楚的啊,万客担心野蛮人再度发难恶意收购,最后被迫引进实力雄厚的国企长风集团,自己让出第一大股东位置,才顶住了野蛮人的抄家。

从万客应战开始,它就输了!(人性面前,风控就是p)

你也许可以做到自律和节制,在这个股市上进退有度,但是不代表每一个人都有你这样的自律。万客事件,就是一个警钟。

我可以预见,这绝对不是结束,你就看吧,万客还会重蹈覆辙。一个企业,这样的危机,隔几年就发生一次,循环往复,那对企业来说,就是严重的内耗。

地下人心惶惶,高层管理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这些危机,怎么搞生产,怎么搞发展?万客那年的营收严重受创,这是事实。

本来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就因为上市,成了无法避免的恶性循环。万客这样的好企业大企业都尚且不可避免,崬森一个民营企业,它几斤几两,你几斤几两,会比万客的风控做得更好?

(你做得好≠别人能做好)

我一直都说,企业要想发展,一定要学会韬光养晦,低调做事,低调赚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或打击。

可你只要上市,就是昭告天下你要赚钱,而且是赚大钱,你的野心昭然若揭。谁不是见钱眼开,股市里的那些人都是什么啊?

他们都是狼啊,你丢一块肉进去,这不是给人朝死里咬你的机会吗?为什么要拿自己去喂贪婪的人性,去自投罗网自掘坟墓呢?

你天天在研究上市公司财报,你自己也知道,那些上市公司没有几家财报是过硬的。真要都是过硬的,股市天天都是牛市,人人都赚大钱了!

他们为了赢得投资人和股民的青睐,财报作假,虚报瞒报,瞒天过海,甚至有的公司利用内线哄抬炒作股价,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做好产品,营收怎么可能好,怎么可能让股民赚钱?

(上市=招人眼红堵杀=坑蒙拐骗)

如果上市真如你想得那么好,这些企业为什么还要做假账?既然有这么好的融资渠道,他们的产能、营收不早该翻几倍了吗?

不要以为爷爷老了,就不知道这里面什么门道,商业的模式可以是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商业的“宗”是什么,是人性啊。

人性的劣根性,亘古不变,你看不清楚人性,就算你现在手眼通天,迟早也会栽跟头。

(懂人性>能力)。

你的成功,你的自省,你的自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反人性的,是个例,不具有普适性。就拿你刚才说的,你投资了那家很有潜力的上市公司,还准备长期持有他家的股票,这是股市的本来逻辑。

但是赚快钱才是人性使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长期持有一家企业的股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预判未来的能力,也不是谁都有你这样的社会人脉和资源,普通人甚至连企业的财报都看不懂,更不要说去研判企业经营的能力了。

什么少数人,股市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投机,他们不会尊重商业,不会尊重企业,也不会在乎企业有什么理念有什么价值观。

他们只在乎落袋为安,这样的股民又怎么可能会愿意陪伴企业成长?像你这样境界的人,股市上又有几个?所以,为什么要去犯一个明知有风险的错误?这不是勇敢,也不是冒险,这是糊涂,是自投罗网。

(长期持股助力企业(股市本质)≠人人都有这境界)

瑁儿,你不要以为爷爷不炒股,不看基金,不理金融,就什么都不懂。你想讲的,你没有讲的,我都知道,这和思想老套不老套没有关系,而是在于你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

这种理念,亘古不变,不是说你进入到21世纪,企业进入到金融的秩序,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不是根本,否则怎么解释那些没有上市,但营收照样出色的公司?

股市上每天多少股票下跌,多少企业黯然退市?融资渠道的宽与窄,融资多与寡,都不是重点,重点在自己,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来自外部。

我为什么欣赏小林,这个丫头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她非常自省,做策划时她会关注销售,做销售时又懂得把策划和销售归为一体,这就是她个人的内在驱动力。

这不是别人给她的,就算再多的资源倾向她,她自己没有内在驱动力也是浪费,俞琳徽就是这样啊!

那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别被外界花里胡哨的东西迷乱了眼睛,忘记了初心!

(自我的驱动力>外部资源支持)

周瑁远还想争辩万客因为上市和外部资源包括国内外的业务链接明显增多,这是那些非上市公司所不能企及的,万客的扩能增效是非常明显的,可是细想了爷爷后面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企业的内在驱动力才是发展的王道,他助不如自助!

老爷子看到周瑁远欲言又止的样子,便毫不客气撂下狠话:我今天还是那句话,我绝对不允许崬森上市,这是我的底线,谁也不准碰,谁碰,我就撤谁,你也不例外!

(禁止崬森上市)

餐桌上的气氛突然就凝滞下来,大家都大气不敢出,周瑁远却是口服心不服,他对股市金融的积极作用一直持乐观心态。

爷孙俩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最后老爷子只能祭出杀威棒,压制住了孙子的“不服气”。

周瑁远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老爷子这么倔,只能来日方长,细水长流了!

林子苏也觉察出了端倪,感觉这应该不是他们的第一次争锋和较量了,爷孙俩关于股票、投资和上市的看法大相径庭。

尤其是老爷子态度决绝,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周瑁远为没有说服老爷子而有些灰心,却还是不得不恭敬地回应了一句“明白爷爷”。

林子苏也听出了他的不甘心,莫名地心疼,可老爷子这一刻的淫威没人敢顶撞。

老爷子瞪了一眼周瑁远,这才起身离开。

老爷子消失在餐厅,周琞扬才长吁一口气,看向有些气馁的周瑁远,便安慰说:

老爷子到这个年纪了,有些观念很难改变,万客的事件给老爷子的影响太大了,一时之间没法改变。你也别着急,慢慢来啊,从长计议。好了,好了,吃饭,子苏还在呢,这饭吃的,又聊工作,把子苏也晾一边!

周琞扬压低了声音,对林子苏说,子苏,你别在意啊,那就是个麻缠又固执的老头!

林子苏微微一笑,周瑁远看到她笑,也算得到点慰藉,这才又恢复了远先生的迷人微笑。

没有了威严的老爷子,三人的聊天就轻松了起来,周琞扬又把周瑁远的投资光荣历史讲了一遍,话又回到了他26岁时投资的事情。

林子苏这才知道,那套公寓已经翻了几百倍了,现在已经市值几千万了,简直就是躺着赚钱。

这还不是令人称奇的,据周琞扬的说法,周瑁远在大学时期就开始研究和学习投资,不过都是瞒着老爷子的,所以也是积累了很多实战的经验。

确实如他刚才所说,赚了赔,赔了赚,30岁前都是赔多赚少,不过他相对保守一些,所以虽然赔的次数多,但总体加起来还是赚的。

他第一次赚一个亿时,在第三年就全赔进去了,他不敢跟老爷子说,就从周琞扬那里借钱,凭借周琞扬的资助,又东山再起。

他吸取教训,后来就钻研出一套自己的股票投资方法论,渐渐地就赔少赚多。这些年在股市累计赚的有几百亿。

30岁以后每次在股市赚的钱,都会拿出一半存入家族信托,另一部分继续投入股市让钱生钱,在圈内也打出了名堂,颇有名气。

但老爷子有家规,要求家族成员必须低调行事,不允许在媒体露脸,所以瑁远也就只在圈子里的极少数人中闻名。

之前还会替人操盘债券和基金,后来接手家族事业后,就没再操盘,而是把自己操盘的基金交给了百大,让高瓴欧和王起用帮忙运作,当然也是在他的指导下,而他自己现在仍然还独自运作着自己的股票投资事业。

中间周瑁远出去接电话,林子苏忍不住好奇,就偷偷问周琞扬,老爷子对赌输了,后来俞琳徽和安娜怎么样了?

林子苏之所以好奇,主要是想起了两年前在上京遇到安娜,她曾亲口说过周瑁远的爷爷很喜欢她,希望她和周瑁远结婚,当时还以为是安娜为了过嘴瘾,没想到是真的。

只是,刚才爷孙俩一直在争论股票投资的话题,才岔开了周琞扬的话。

周琞扬不屑一笑,说,安娜是爷爷的朋友介绍的,家境不错,她父母也是新港有头有脸的人,他爸爸是知名律师,本来呢,她爸爸想培养安娜也做律师。

但安娜对律师并不感兴趣,虽然读了法律专业,但并没有去做法律的工作,她一心想进军娱乐圈,还在读大学时就去参加新港小姐比赛,但没有拿什么名次。

后来,她就一直在他爸爸的律所做助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后来和我们认识了,才知道她还是瑁远的大学学妹,被家人当公主一样宠着。

老爷子一直有个念想,就是不希望孙媳妇太强势,只要家世好,乖巧懂事,能帮助瑁远照顾好大后方,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最好不要有事业心。

因为将来瑁远肯定是要继承家族事业,所有的重担都在他身上,那他的大后方就不能有事。如果他的太太太强势,两个人都强势,谁也不让谁,只会两败俱伤。

瑁远的婚姻已经失败过一次了,老爷子不希望瑁远再受到伤害,那对家族事业也不利。所以,老爷子见安娜第一面,就十分中意安娜,瑁远起初拗不过爷爷——

因为安娜的父母都是律师,在新港都有头有脸,瑁远也不想爷爷为难,就试着和安娜开始交往,最开始两人还很好,

爷爷都准备商量两人订婚的事,连婚戒都说爷爷亲自给安娜挑选的,爷爷是想用订婚让瑁远安定下来,开始慢慢接手家族的事业。

就在我们都以为好事临近时,安娜却突然跑来说不结婚了,原因就是瑁远在外面“有人”了,其实就是俞琳徽。

瑁远同意和安娜交往,但并没有和俞琳徽断,他们背着爷爷还在暗中交往。安娜原本就任性,知道后更是刁蛮,想用断交要挟爷爷,让爷爷教训瑁远,并斩断瑁远和俞琳徽彻底断交。

但是,没想到,瑁远一口就答应了,因为他觉得安娜根本不适合做周家的媳妇,她太刁蛮任性,情绪也不稳定,在这之前她就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每次都是瑁远哄着她。

可能就是有俞琳徽这个参照,有了比较,那时候的俞琳徽温柔体贴懂事,对他也十分依赖,比起安娜更懂事,所以让对安娜越来越厌烦的瑁远终于有了脱身的借口。

原本爷爷是非常喜欢安娜的,但是直到看到了安娜的任性做派后,也直摇头。但老爷子要面子,并没有直接答应,就有了后来的那个对赌约定。

可能老爷子早就预料到瑁远能做到,果不其然,瑁远确实做到了,还超额完成。最后老爷子就顺水推舟,加上凤姨的劝说,便随了瑁远的意。

本来老爷子准备不干涉瑁远和俞琳徽的交往了,可惜啊,俞琳徽不懂珍惜,慢慢地,后面就恃宠而骄,要不是她——

周琞扬说到这里时,周瑁远回来了,林子苏因背对着周瑁远看不到他,但周琞扬和他的方向正对,听到她说到这里,他的脸就黑了下来。

甚至还给了她一个警告的眼神,也没有立即落座,而是悄悄靠在墙上,抱臂在怀,看着这边。

周琞扬顿了一下——她以为这个弟弟早就和林子苏摊牌了,但看这情形,林子苏对他这段情事恐怕也是一知半解。

周琞扬只得改口道,要不是她自己作死,惹恼爷爷,让瑁远失望,也许她和瑁远就不会是现在的结局。

嗯,瑁远呢,虽然有时候胡闹,但他不像那些富二代,他喜欢的人,只要对方不胡闹,进退有分寸,他就不会始乱终弃。他不喜欢的呢,也不会越雷池一步。

俞琳徽也好,安娜也好,现在都不重要了。你能陪着瑁远走到今天,说老实话,我挺意外的。你不知道,我们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瑁远的女朋友,给予统一的接纳和喜欢。

子苏,我希望你不要像俞琳徽、安娜那样,开头美好解决潦倒。看得出来,瑁远这一次是动了真心的,十年了,这还是第一次,你一定要珍惜啊,不要再让他受伤了!周琞扬语重心长说道。

放心,琞扬姐!林子苏笃定地看向周琞扬,这个女生从来没有这样严肃过,也足见她对自己这个弟弟有多么爱护和疼爱!

林子苏一转头,刚好看到周瑁远走过来落座,顺手就握住了林子苏的手,二人的眼神爱意满满,相视而笑。

这时,顾原来告诉周瑁远,说老爷子想和林小姐单独说会儿话。

周瑁远看了她一眼,颇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老爷子又要耍什么花招!

林子苏也紧张地看了他一眼,周瑁远温柔地拍了拍她的肩,说了声“去吧”。

看到顾原在请,林子苏这才起身跟着进去……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