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华夏万界为尊>第144章 崇祯皇帝被打晕在仙唐

说完,朱元璋就举起皮鞭朝着朱由检一阵招呼,朱由检只能趴在地上蜷缩着身子,嘴里连呻吟声都不敢发出。

朱元璋打了一会停下后,喘着粗气又道:“你才登上皇位区区不到十七年,光是内阁大学士就已经换了五十多人之多!要知道整个大明建国以来总共也才赐封了不过一百六十名内阁大学士啊!

像你这样频繁地更换这些内阁成员,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熟悉手头上的工作,就被你撤职了,这样下去怎么可能让大明繁荣昌盛起来呢?你倒是给咱解释解释啊!”

朱由检害怕得不敢大声说话,只能在低声的嘀咕道:“那些所谓的大学士徒有其表罢了,一个个都是些没用的酒囊饭袋而已。”

然而,他的小声嘀咕却没能逃过朱元璋敏锐的耳朵。

朱元璋听到朱由检竟然还在为自己寻找借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扬起手中的鞭子又是一顿猛抽。

可朱由检倒也是硬骨头,尽管被打得皮开肉绽,却愣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昭仁公主小声对身旁的李治求道:“仙师!请救救我父皇吧!”

李治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没事,只是一点皮肉之苦罢了,祖宗打后辈,孤也不好上前劝说啊!”

昭仁公主只能默默的看着,又不好自己上前劝说去,毕竟她如今在仙唐还没有名份,还只是贴身丫鬟的身份哦!

至于身份,不过想来也快了。

一旁的朱棣看着朱由检这般不知悔改,还在拼命为自己辩解,心中无奈至极,忍不住扶额叹息,暗自思忖道:

朱由检这个煞笔啊!真是无药可救了!估计父皇这次非得把他打得半死不可了。

朱元璋停下了鞭笞,再次怒声质问:“你在这短短十七年间,罢免或者抓捕了数百名朝廷重臣,如此频繁地更换朝廷大员,导致下面的官员连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谁都不认识,那朝廷的政令又该如何顺利传达到底层去呢?嗯!”

这次崇祯倒是没有反驳,当初朱棣在他们那个位面就因为这个说教了他,另外就是朱由检真的有点扛不住了,真他妈的太特么痛了啊!

朱元璋有道:“好不容易有个能打的袁崇焕,还被你杀了,一大堆有能耐的文官武将,你也放着不用,去用那些真正人面兽心的贪官污吏,你真是该死啊!”

朱由检虽有人仙的修为,但朱元璋可是地仙修为,对于这个朱由检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所以最终直到朱由检晕死过去才算了事。

朱元璋都感觉还没有打尽兴呢!发现朱由检已经晕倒,只能算了,对着王承恩道:“去服侍你的主子吧!跟着他你也是辛苦了。”

旁边的大明官员看到了腿肚子都打颤,孙承宗、孙传庭,陈新甲等官员只能低着头对着自己的脚尖行着注目礼,一动都不敢动的。

还是朱棣连忙对大明的官员道:“那是你们大明的开国老祖,咱的父皇,只是教育教育不肖子孙罢了,你们不用害怕。”

昭仁公主看到自己的父皇晕倒,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李治安慰道:“没事的,过两天你就可以去找你父皇了。”

昭仁公主才心有不舍的随着李治离开。

随后主动将大明的官员介绍给仙唐的众人认识,大明的官员也是参拜了李渊、李世民、李治等仙唐皇室的众人,并和仙唐的官员彼此招呼着,毕竟以后还要跨位面合作嘛。

李世民看到热闹结束了后,只和朱元璋知会了一声,就返回皇宫里去了,毕竟还要批奏折和修炼。

朱由检醒过来时,朱元璋却守在他的床前,朱由检一惊,随后哭道:“太祖,都是后辈无能,后辈不孝啊!求您别再打了。”

朱元璋此时却老泪纵横,心有不舍得道:“欲戴王冠、必受其重,你虽不是亡国之君,但大明却是因你而亡啊!以后有老祖宗们照着你,不用害怕了。唉……也是委屈你了,摊上那么多无用奇葩的先辈。”

朱由检终于听到明太祖为自己说上这么一句话了,立马哭得就如孙子似的(本来也是孙子嘛,只不过却是十七世孙而已)。

由于已经有了仙明,所以李世民就和朱元璋商议道:“老朱啊!朕看你后辈的大明国号前面就不加仙字了,直接“大明”好了,要么就要改一下国号。你看如何?”

朱元璋想了想道:“不用改了,就依唐皇的就行,咱没意见!”

半个月后,大明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总算回去自己的位面了,并且终于大致弄清楚了为什么老祖宗们为何都还在人世,原因就是因为仙师,仙师为何如此神通那就不得而知了。

至此大明这个国号也算是彻底定了下来。

来到仙夏位面,仙夏不愧是基建狂魔,三个月不到,竟然就将传送广场保质按时完成了。

李治连通了仙夏传送阵后,总统先生也是迅速带着国会的几十位官员前来大唐参观学习。

等到了仙唐后,众人眼前出现的景象让他们惊叹不已。

只见空中成队的巡逻军御剑飞行,漫天都是奇形怪状的飞行器疾驰而过、忙碌异常。

再看到长安城的繁华,更是超出了他们这行人的认知范围。

这里有用阵法加持建造成的空中花园,美轮美奂;

有悬浮于天际的整栋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在里面没有转基因、没有氢化油、没有农药过量等等危害普通人健康的食品,就连保鲜都是用阵法加持;

还有悬空流过长安城的河流,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还能看到鱼儿在里面自由自在的嬉戏着;

更有小型的传送阵,可以通往这个位面的各个地方……种种奇妙的景象,不胜枚举。

只要你能想象得到的,在仙唐或许都能见到。

他们对这次的参观学习感慨万分。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仙夏与仙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于是,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决定借鉴大唐的先进经验,努力发展自己的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