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开局斩杀刘备!>第116章 玄衣卫之威,诸葛谋士的揣测

\"子房道友,你的玄衣卫弟子们,确是实力非凡啊。\"

诸葛亮望着张良,不禁由衷地赞叹道。

众所周知,周叶自开创基业以来,几乎是赤手空拳打下了江山,而这玄衣卫众人,尽管诸葛亮不知其具体创立时日,料想绝不会太长久。然而就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张良竟已打造出一支如此强大的玄衣卫队伍,实属非同小可!

要知道,玄衣卫所肩负的使命,并非寻常之事,未经磨砺之人很难胜任,稍有不慎便会被各方势力察觉。如今,玄衣卫已成为世间闻名的隐秘力量,这既是张良的失策——毕竟隐蔽的毒蝎不应为人所熟知;但同时也是他的智谋所在——在他麾下,即便是江东匪徒绑架蔡琰一案,也能迅速寻踪而去,震惊四方。

当今周叶声名赫赫,除了倚仗大秦锐士与大汉铁骑浴血拼杀之外,便是这神秘莫测的玄衣卫带来的威慑。纵使张良已将玄衣卫示于天下,群雄仍无法预知这支利刃何时便会刺入自身。

\"孔明贤弟过誉了,此乃主公之英明决策所致,与我无甚关联。\"

张良却淡然一笑,摇头否认。当初周叶将玄衣卫交付给他之际,这些弟子已是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老手,他只需从宏观角度为玄衣卫指引方向,其余事务皆由玄衣卫自行妥善处理。

诸葛亮亦报以微笑,但他并未深信张良之言,只当他是在谦逊。在诸葛亮看来,张良如今的地位实在是危机四伏,如同烈火烹油般光彩夺目,却又握有如玄衣卫这般强大的力量,难免会引起周叶对其的猜忌与戒备。即便张良表明并无篡权之意,周叶只怕亦难尽释疑虑。

且不论张良是否已在玄衣卫内部培植亲信,单论玄衣卫这样的组织若不能彻底归属周叶,未来必会引发一番动荡。

周叶望向面带笑意的诸葛亮,点头示意,全然未觉察到诸葛亮心中的种种考量。倘若他知道诸葛亮所思所虑,怕是要啼笑皆非吧。

毕竟,这些玄衣卫弟子对他周叶可是忠心耿耿,毫无叛逆之意。至于张良等人,周叶更是深信不疑,因为他们绝对不可能背离他。

在周叶帐下,能有这般忧虑的,除诸葛亮外,再无人矣。

赵云,一位修炼有成的战仙,对于这类世俗之事并未过多思虑,并且他深信周叶,身为修为高深的道友,绝不会对自己出手,至于其他人,更是不足挂齿。

“在这片浩渺战场之上,灵机情报亦是至关重要之物,倘若子房能确保情报无误,吾便有十足信念,率领大秦修士军团,一举荡涤天下群敌!”

白起起身,身披星辉战甲,充满自信地朝周叶躬身行礼之后,才恭敬地道出此言。

周叶微微颔首,心知大秦修士军团非寻常军队所能比拟,又有白起这般威震八荒的修士将领执掌,放眼天下,谁能挡得住他们前行的步伐?

“主公,末将亦有信念为主公攻占这片天地间的任一修行势力。”

见白起起身表达决心,韩信坐立不安,他深信自身实力并不逊于白起,既然白起能做到,他韩信自然也能,绝不容许白起独占鳌头。

“尔等何须争锋相对?未来征战沙场的机会多得是,只怕届时尔等又不愿出战了。”

周叶瞧见白起与韩信此刻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

白起素来寡言,鲜少表露己意,而韩信则更显从容淡泊,然而两人同处一处时,先前的状态全然消失,皆因二人同为顶尖将领,既是知己,又是竞争对手,若能胜过对方一分,他们必定欣然不已。

诸葛亮目睹这一幕,在他眼中,这便是两位军中重臣貌合神离的表现。若非深知周叶洞悉白起与韩信二人心事,恐怕他也不会对此毫无顾虑。

看着针锋相对的白起和韩信,诸葛亮悄然叹了口气。如今在周叶门下,表面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潮汹涌。

智囊团中,张良地位崇高,权力过大;而房玄龄年岁已高,已不再过问世事。而在军方之内,白起与韩信虽均为领军高手,但已有嫌隙显现,假以时日,一旦周叶未能妥善平衡二人的待遇,其中一人必会愤而出走,另立山头。

“看来周叶的实力,也不过如此,徒有其表罢了。”

深谙周叶麾下人事纠葛的诸葛亮,无奈地叹息一声,回想起周叶曾对自己的那句“我对先生久仰大名”,此刻心中颇感不适。

在翠微峰巅,诸葛亮曾以为这只是周叶习以为常的修道辞令,并未深入内心揣摩,然而直至今日,他才洞悉这一切确乃周叶内心的深切忧虑。此刻,周叶肩负着沉重的修炼重任,当张玄真人传唤诸葛亮前来共商大事时,诸葛亮便悄然运用自身的灵识神通搜集情报,所获信息均指向一个问题——起初,周叶或许并无征战天下的意图,一切因与张玄真人的那次密谈而改变,随后周叶才传召众人共聚一堂。

换句话说,这次出征之举,似乎并非出于周叶的本愿,而是张玄真人背后的推动!这也解释了为何周叶召唤众人,却由张玄真人来安排具体的修炼任务。

念及此处,诸葛亮的眼眸也微微收缩,暗自思量:张玄真人果真是个深藏不露的人物,看来这天地之间的大道归属,未必就能轻易落入某一位修士手中。

自从见识过周叶门下弟子的修为底蕴之后,原本坚信周叶定能轻易夺得大道主宰权的诸葛亮,此刻心中亦不免产生疑虑。倘若没有张玄真人存在,或许周叶早已毫无争议地坐拥大道主宰之位;但现在张玄真人已能对周叶构成威胁,若他说对此大道主宰之位无意,诸葛亮绝不会信以为真。毕竟眼前这一众修士的修行事宜,皆由张玄真人一手策划运作,他又怎会是个安守本分的角色?诸葛亮不禁懊悔自己从前竟未能认清张玄真人的真面目。

回想起初次加入周叶门下时,他与张玄真人的对话场景,诸葛亮不禁背脊生凉。彼时张玄真人便已表露出他的雄心壮志,只是诸葛亮当时并未察觉,从而做出误判。

初入周叶门墙之时,诸葛亮只求能在其中平安度日,而张玄真人显然并无此打算,他并无自污之意,反而暗藏夺取周叶脚下那至高无上宝座之心。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若是易地而处,张良又怎会与此走狗良弓无关?

想到此处,诸葛亮不禁抬头看向张玄真人,这位看似人畜无害的修者,谁能料到他竟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野心?

而张玄真人也感受到了视线的投射,第一时间朝来源望去,却发现注视他之人正是诸葛亮!自从诸葛亮第一天加入周叶门下时闹出风波以来,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始终未曾改善,始终保持着一种冷淡的距离感。

看着诸葛亮的眼神,张玄真人虽未能从中看出端倪,但他总觉得诸葛亮似乎对他有着某种误解……

\"岂非近期内与幽冥卫频繁交往,竟使吾染上了这般的疑惧心境?\" 张良暗自摇头,试图驱散脑际萦绕的忧虑。

\"子房道友,可觉察体内有何异常?\" 见张良这般模样,周叶亦不禁流露出关切之情,向其询问道。

须知,目前所有备战计划皆由张良一人独自拟定完毕,周叶麾下周遭之人,全仰仗于张良运筹帷幄。

在让张良长时间劳累地思考这些军国大事之后,周叶对他难免生出一丝怜悯之心。毕竟,张良是为了辅佐他出谋划策,然而他这位幕后主宰者却似乎并无太多长远布局。

\"子房并无大碍,想必定无大忧。\" 听到周叶的关怀询问,张良淡然一笑,朝周叶恭谨地施了一礼后回答道。

既然张良亲口如是说,周叶便不再过多追问,只是微微点头,又重新倚回椅中,默不作声。

一旁目睹全程的诸葛亮则静默无言,同样倚在椅背上,并无意发表意见。只有诸葛亮自己深知当前局势的严峻性:张良身为周叶旗下权势最大者,对于周叶的地位早已觊觎已久,加之周叶未察觉张良有何异样,竟还将神秘强大的幽冥卫交付于他治理,实在让人费解周叶此举何意。

\"或许主公亦有难言之隐吧,否则怎会任由张良如此壮大权势。\" 诸葛亮的目光在周叶与张良之间流转数次,轻声叹息。

早在诸葛亮投效周叶门下之际,虽心存一丝私欲,但他已坚定将周叶视为尊主。然而此刻面对张良这个复杂人物,局势显然并不乐观。

\"主公勿虑,只需暂时隐忍,待烽火连天之日,便是亮展露修为之时,纵使张良再足智多谋,亮也定保不让其夺走应属于主公的一切。\"

诸葛亮注视着周叶,在心中默默立下誓言。

感受到诸葛亮目光久久落在自己身上,周叶不免对此产生好奇。

察觉到周叶唤其名,诸葛亮并未显现出丝毫慌乱,先是向周叶恭敬地施了一礼,而后方开口道:\"恳请主公宽恕,属下方才加入主公麾下不久,尚未能深入了解主公旗下各大势力之详情。\"

诸葛青云异常委婉地对周羽言道,尽管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初入新环境的拘谨与不安,但周羽又怎会轻易信以为真?

毕竟,在周羽心中,他对诸葛青云的理解程度,早已超越了诸葛青云本人对自己的认知。

此刻,立于修行界巅峰的周羽,俯瞰万物,洞悉历史脉络,面对当前的局面并无过多忧虑。因为他身边辅佐着诸如诸葛青云、张子房以及房若渊这般深谙机谋的仙道智囊,此类事务自然无需他亲自出手干预。

“既如此,青云你便暂居子房之侧,作为其副手一职吧。”

见诸葛青云表露此般神情,周羽思忖片刻,遂对张子房与诸葛青云如是说道。

张子房自是淡然处之,朝周羽拱手行礼之后,便未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