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我与那位尚书大人>第71章 万寿寺

永靖十九年十二月初四辛亥,顺天府,西山。

时过冬月,北地已经接连下了好几日大雪,直到这一日才放了晴。

群山覆雪,天地一白。

半山腰石阶小道旁,魏谦正弯腰扶着一株雪松,口中喘着粗气,连声叫苦道:“哎……不行了,我得歇会。”

走在前头的赵崇明此时也是吁吁小喘,呵气成霜。听到了魏谦的叫苦,赵崇明回过身来,笑着说道:“道济兄,前头就是万寿寺了。”

魏谦放眼望去,却只看见遍山的皓雪青松,哪里能看到什么寺庙的影子。

赵崇明抬手指了指:“在那!”

魏谦定睛再看,原来不远处的山头上,有几抹朱檐碧瓦在满山的玉簇银妆间突兀地长了出来,想来哪一处就是万寿寺所在了。

魏谦搓了搓有些发冷的手,嘟囔道:“哎……早知道万寿寺的山门这么高,今个就不来了。”

赵崇明倒是从善如流,点头应道:“也好,那咱们这就折回去吧。”

魏谦也只是随口发发牢骚,赶忙改口道:“呵呵,这来都来了,要是不去庙里上一炷香,只怕反倒会被菩萨怪罪。”

赵崇明自然是都听魏谦的,只笑着问了一句:“道济兄不是向来都不信这些求神拜佛的事吗?”

魏谦嘴硬道:“不管信与不信,去拜上一拜,总归不是什么坏事。而且我前几日就打听过了,这遍京城的大小寺庙里,还就属这个万寿寺求功名,最是灵验。”

赵崇明笑着附和道:“是了,仲礼兄也是这么说的。”

一听赵崇明提起“仲礼兄”三个字,魏谦的脸顿时就垮了下来。

赵崇明口中的这位“仲礼兄”,正是两个月前,两人在卫河上遇见的那位王仲礼。

当时在驿船上魏谦就觉得王仲礼对小胖子别有居心,所以等到了临清关后,魏谦就带着赵崇明早早下了船。

可不曾想到底是冤家路窄,最后还是在京城里又撞见了。

更可恨的是,王仲礼竟然还特意搬到了同一家客栈住下。魏谦就算是用屁股都猜到这姓王的打什么主意了。

这头,魏谦酸溜溜地问道:“他还同你说什么了?”

赵崇明并没有察觉到魏谦的异样,仔细想了想,回答道:“仲礼兄还说,西山相传是燕云之地王气所在,因此文运昌盛。历科都有不少取中的进士来万寿寺里烧香拜佛。尤其是春闱前后,寺里往往是一炷香火都难求。”

魏谦冷哼了一声,道:“这些都是他昨天跟你说的?”

赵崇明这下就算是再迟钝,也听出来魏谦话里的酸意了,而赵崇明很快便也猜到了原委,问道:

“道济兄可是为了昨日的事而生我的气?”

赵崇明不挑明也就罢了,一提起“昨日的事”,魏谦就更来气了。

原来昨天魏谦出去打听明年春闱主考官的消息,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赵崇明不在客栈,可把魏谦给吓着了。

好在赵崇明托人留了份口信,说是和王仲礼出去买些往年的程文。

赵崇明和王仲礼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魏谦倒不担心王仲礼会在光天化日下行不轨之事。但只要一想到小胖子和别人孤男寡男地在外头厮混,魏谦就是满肚子的气,气得昨晚大半夜都没睡,现在想想还气得肝疼。

不过魏谦再怎么生气,也不会和赵崇明置气,只闷闷地说道:“我没生你的气。”

魏谦的心思一向是弯弯绕绕的,但好在赵崇明如今已经多少能领会几分了:既然没生自己的气,那就是生那“仲礼兄”的气了。

赵崇明连忙说道:“那……道济兄若是不喜欢的话,我以后不与仲……不与他来往便是了。”

听小胖子紧张地哄自己,魏谦心里一面窃喜不已,一面又生出些自责来,于是赶忙合上了自己的醋坛子,换上一副笑脸,好言好语道:

“我真没有生气,你也不用刻意与那姓王的疏远。我不过是想着京城里鱼龙混杂的,你若是想要出门,也该带上我,也省得我为你担心。”

赵崇明听了这话,顿时也是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此时群山回响,一阵山风袭来,吹得满山的雪松簌簌作声。

而在树下歇脚的魏谦正好被摇落的雪块当头浇下,一下子就被灌了满身满脸的积雪,连头顶的圆帽都被砸歪了。

魏谦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后颈先传来了一阵寒冷刺骨的凉意,顿时把魏谦冻得直跳脚。

魏谦赶忙就想掏出后领里的碎雪,可这一动作,反而钻到更里头去了。

也顾不得外头正天寒地冻,魏谦匆匆解下了外衣,在赵崇明的帮忙下,好不容易才把后背里的雪掏了出来。

赵崇明帮魏谦穿好外衣,整理着发髻,见魏谦模样狼狈,浑身还冷不丁地打着哆嗦,不禁低下头去。

魏谦牙齿都冻得上下打颤了,没好气道:“你可就……就……偷笑吧。”

被魏谦这么一揭穿,又听到魏谦话都说不囫囵了,赵崇明到底还是没憋住,轻笑出声来。

魏谦嘴上哼哼唧唧地,其实心里还挺享受被小胖子这么“服侍”的感觉。

赵崇明扶正魏谦的圆帽,又见魏谦嘴唇都冻得有些发白了,于是征询道:“道济兄,要不我们还是下山吧?”

魏谦又打了个寒颤,却是连连摇头,道:“不成,要就这么回去,今儿这罪可不就白受了。”

“可是……万一着了风寒就不好了。”

魏谦眼珠一转,只片刻间,心里就想出了坏主意。

魏谦双臂一摊,故作正经道:“我倒有个法子。我曾经听一位得道高僧说过,人身之上有三团阳火,你只要抱着我,就能帮我驱除寒气了。”

赵崇明虽然将信将疑,还是依着魏谦的话,贴身环抱住了魏谦。

“这样吗?”赵崇明伏在魏谦的肩头问道。

魏谦暗中偷笑不止,一边摩挲着小胖子的鬓角,口头还不忘记指使道:“唔……再抱紧一点。”

也不知让小胖子这么“驱寒”过了多久,魏谦心里正美不胜收,耳边听赵崇明问道:“道济兄,你还冷吗?”

虽然心有不舍,但魏谦觉着这么骗小胖子总归不太好,容易露馅,便干咳了一声,回道:“嗯,好多了。看来这法子果然有效。”

赵崇明慢慢松开魏谦,低头理了理自己的襟袖,低声说道:“其实……道济兄不用寻这些由头的。”

“哈?”魏谦还在啧啧回味刚刚的滋味,小胖子这冷不丁的话让魏谦竟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方才说什么来着?”

“没什么……”赵崇明连连摇头,赶忙改口道:“我是说咱们还是快些上山才好,免得误了时辰。”

魏谦玩味地盯着小胖子,看得赵崇明更是心虚赧然,脸上渐渐泛了红色。

远近群山呜咽,山风又来。

魏谦嘿嘿一笑,只觉真好似春风拂面。

===================================================================

万寿寺大雄宝殿内,香火袅袅,经幡摇荡。

赵崇明刚在殿门口的香炉前供奉完一柱香,转头就被魏谦拉着,直寻了大殿正中的蒲团坐下。

魏谦屁股都没落定,便得意地邀功道:“你瞧,得亏我挑了好日子来,这万寿寺可是难得有这么清净的时候。”

赵崇明环视四周,宽阔的大殿之中除了几个诵经的和尚外,就只有寥寥三四位香客。

“还是道济兄想得周全。”赵崇明笑着说道。

听小胖子这么一夸,魏谦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催促道:“别傻笑了,赶紧许愿吧。”

赵崇明点了点头,然后神色一正,端正身姿,双手合十,闭目在佛前默默许起愿来。

魏谦对佛祖是没什么诚心的,一双眼睛全落在赵崇明身上,眼见赵崇明伏身叩拜,魏谦便也有模有样地跟着拜了起来。

两人如此拜了三次后,赵崇明却没有立即起身,而是依旧紧闭着双眼,口唇微动,似乎心中还有没能许完的愿望。

魏谦见赵崇明神情肃穆,模样虔诚,便也没有出声打扰,索性抬头打量起头顶的这尊如来金身来。

只见佛像巍巍,高不见顶。世尊如来手捏无畏法印,宝相庄严,不见悲喜,只在至高处静静俯视着低处的芸芸众生。

四面木鱼声声,飘忽的诵经声在耳畔缭绕往复,但魏谦却感觉整个世界都沉寂了下来,独留下了自己与头顶的佛像。

而在这高大无俦的如来金身跟前,魏谦突然发觉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而脑海中走马灯似地回想起了许多事来。

有许多后世的记忆与悲欢,但大都已经淡漠地记不清晰了。

而更多的是赴京路上的种种经历与见闻。

这一路上,他看过了漕运上下那浸入骨髓里的阴暗与腐朽,他也看见了无数民众在官府盘剥下的挣扎与绝望。但魏谦一直都不为所动,因为他本就自私自利,他知道自己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也更知道自己根本无力去改变。

然而,此时此刻,匍匐于慈悲之下,魏谦心底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虚无感,幻灭而又疑惑。

天地浩瀚,生死恐怖,世道只如桎梏,福祸皆作无常,而自己却好似一尾陡然被投入时光长河中的游鱼,只能随波浮沉,既不知为何而来,也不知何所而去。

魏谦偏过头去,怔怔凝望着小胖子的侧脸,心中欢喜悲戚,纷分难明。

赵崇明睁开眼时,一转头就看见魏谦正牢牢盯着自己,目不转睛,眸光幽幽,显然是出了神。

赵崇明拉了拉魏谦的手,唤了一声:“道济兄。”

魏谦这才渐渐回过神来。

赵崇明笑着问道:“道济兄在想什么呢,竟这般出神?”

魏谦甩去心头的胡思乱想,反手握住赵崇明的手,调笑着反问道:

“我只是在想……你说咱俩像不像在拜堂成亲?”

赵崇明闻言先是一愣,然后两眼一眯,笑着回答道:

“只可惜我未曾定下三书六礼,更没能备上八抬大轿,实在是委屈了道济兄。”

魏谦很是得意:“你知道也好,日后该好好补偿我才是。”

这话方一出口,魏谦立马就意识到了不对。

魏谦连忙想要改口,想要纠正一下,重振“夫纲”。但魏谦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又有什么脸说要迎娶小胖子呢?。

而赵崇明这头自然是连连点头应下。

魏谦也只能吃下这个“闷亏”。他也是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会被小胖子在口头上占去便宜。

就在魏谦正暗自郁闷的时候,赵崇明又开口问道:“对了,道济兄,你方才向佛祖许了什么愿?”

魏谦总不好说自己光顾着看小胖子去了,便随口搪塞道:

“你没听人说过吗?愿望若是讲出来,那就不灵了。”

赵崇明便也没有再问,只笑着说道:“道济兄一定会得偿所愿的。”

魏谦看着小胖子那一双笑眼,心想着:要真说自己有什么愿望,也大抵不过是如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了。

当然,魏谦觉得有些话是可不能由他来说的,不然多没面子。

魏谦于是问道:“那慎行你许了什么愿呢?”

赵崇明笑着反问道:“道济兄方才不还说,愿望讲出来就不灵了吗?”

魏谦自然是早就想好了说辞:“那也得看你是与谁说了。你且想想,你许的愿是不是和我有关?”

赵崇明点了点头。

魏谦再问道:“那你向佛祖许愿,也一定是为了我好,是也不是?”

赵崇明又点了点头。

魏谦嘿嘿一笑,继续循循善诱道:“你若真想要待一个人好,就该让那人知道,好叫他明白你的心意。”

赵崇明被魏谦拿话这么一绕,果然就又被说迷糊了。

魏谦见状,连哄带骗道:“不打紧的,慎行你只要不与旁人说起就好了。”

赵崇明想了想,觉得魏谦说得也有道理,便老老实实回答道:

“我方才向佛祖许个两个愿望,一是希望佛祖能护佑道济兄洗雪冤屈,从此不再为罪名所拖累。”

魏谦愣了一愣,赵崇明这个心愿显然不在他的预想之中。

这上京来伸冤的事情魏谦早就抛诸脑后了,要不是小胖子这时候提起,可能就连魏谦自己都已经忘了。

魏谦又问道:“那第二个愿望呢?”

“二来是盼着道济兄来日也能发解中举,金榜题名。”

虽说科举及第,金榜题名的确是无数读书人的毕生所愿,却也并不是魏谦所想。

魏谦继续追问道:“只是如此吗?”

赵崇明脸上笑意越深,眼中更是生了光亮,回答道:

“自然不止如此,等道济兄你考取功名后,就能衣锦还乡,从此以后不用再对那些举子们低声下气,你的族人也再不敢欺负你了。”

魏谦心中虽有感动,但终究是失望更多。可魏谦偏还不死心地再问道:“那……就再没有许别的心愿了吗?”

赵崇明脸上笑意一滞,有些迟疑地摇了摇头,最后又补上一句道:

“我听人说许愿的时候不能太贪心,不然天上的神仙真人会怪罪的。”

魏谦干巴巴地笑了两声,也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暗搓搓地想着:这小胖子平时挺聪明的,可偏偏在关键时候这么不上道。

魏谦两手撑起身子就要从蒲团上起来。

这时赵崇明拉了拉魏谦的袖角,小声说道:

“道济兄,可我到底还是有些贪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