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第106章 沈安定的选择

几天后,皇宫里又迎来一件喜事,太子沈安定四岁的生日就要到了,宫里正在加急筹备。

沈安定生日这天,沈光在政务殿抱着他,低声开心的询问道:“安定啊,今年四岁了,告诉父皇,四岁的生日礼物想要什么?”

四岁的沈安定像个糯米团子一样,在沈光身上蹭来蹭去的,搞得沈光痒痒的。

他望着沈光书桌上的东西,然后指着正中央那个黑色的四方盒子,软乎乎的说道:“父皇,我想要那个。”

沈光满眼含笑的看向他手指的方向,但当他看清楚儿子指的是什么东西时,居然一时沉默了。

一旁的凌梦雪更是吓到了,直接把安定抱到自己怀里,责怪道:“安定,不许胡说!”

然后凌梦雪弯下腰鞠躬赔罪:“陛下恕罪,童言无忌,安定他不是那个意思!”

为什么沈光和凌梦雪的反应会是这样呢,因为安定指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装着玉玺的盒子。

沈光神情僵硬了一会,但很快又恢复了笑意:“阿雪,朕恕什么罪啊!这很好啊,我儿从小就有大志向,为父很欣慰啊。”

接着,他又重新把安定从凌梦雪怀里抱了回来:“儿啊,你现在还小,这样东西太沉,你现在还拿不动,父皇再替你拿上二三十年,等将来你长大了,父皇就把它给你,好不好?”

沈安定天真的伸出小拇指:“那父皇,咱们一言为定,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沈光把小拇指伸过去和他拉勾。

看着父子两人没有因此产生隔阂,凌梦雪总算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她是真的害怕沈光会因此发怒。

但沈光没有起疑心,不代表别人不会借机生事。

玉庆宫。

德妃叶艺青从宫里的眼线那里得知沈安定选取的生日礼物是玉玺之后,不免有些高兴。

她对着两岁的儿子沈伦自言自语道:“儿啊,这可是个好机会。”

三十七岁的沈光已经当了十一年的皇帝了,膝下却只有两个儿子,所以只要叶艺青把太子沈安定拉下马,她的儿子就是板上钉钉的新太子了。

于是第二天,宫中就流言四起。

大致就是以下内容:

太子小小年纪就想要玉玺,那也就是觊觎皇位,这将来长大了还怎么得了?怕不是会等不及逼沈光下台自己登基吧!

一开始,这种流言还只是在宫里传播,后来不少大臣也知道了此事,开始议论纷纷。

几天后的早朝,沈光正在询问前线攻倭的进展。

结果右丞相吴国刚却表示:“陛下,成亲王和叶将军在前线一切顺利,但臣最近听到宫中有一则流言,不知是真是假,还请陛下告知。”

沈光抿了抿嘴唇:“什么流言在丞相心里比前线的战事还重要?”

吴国刚:“陛下,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若我大乾宫中出了问题,又何谈前线战事?”

沈光有些不高兴:“那你倒是说啊,什么流言?”

吴国刚语气有些轻佻:“陛下难道真的不知道?”

沈光这下火了:“放肆!朕每天忙于政务,哪有闲情逸致去听宫里那些八卦流言!”

吴国刚只好请罪:“陛下,是臣言辞不当。望陛下恕罪。”

“行了,快说!”

“臣听闻,太子殿下四岁生辰那天,陛下问太子殿下想要什么礼物,太子殿下居然向陛下索要玉玺,此事可是真的?”

沈光都不耐烦了:“是又怎样?这点小事也劳丞相费心?”

这下,还没等吴国刚开口,其他大臣先开始跳脚了。

礼部尚书严子良第一个出来:“陛下,这可不是小事,而是影响国运的大事!太子殿下年仅四岁,就觊觎皇权,足见其心术不正啊!”

礼部侍郎刘蒙:“陛下,况且一个四岁的孩子,如何懂得玉玺是何物,这显然是有人事先教导啊!”

沈光眯了眯眼睛:“那爱卿觉得是何人教导啊!”

刘蒙:“臣以为,太子殿下一直都是皇后亲自抚养的,因而……”

沈光直接暴喝打断:“住口!你身为臣子,居然污蔑皇后和太子,该当何罪!来人,押他去大理寺!”

两名神策军上殿把刘蒙拖了出去。

“陛下,你不能这样,陛下!”

左丞相刘敏中也站出来了:“陛下恕罪,刘大人也是一片忠心啊!”

沈光却是直接从龙椅上站起来:“朕告诉你们,别说安定现在只有四岁,说要玉玺不过是童言无忌,就算他真的想要皇位那又怎样!他是朕的太子,朕的江山本就是要交给他的,你们谁要是再敢因为这件事情在朕面前搬弄是非,斩!”

说完,沈光连退朝都没说,就气得拂袖而去。

这下,百官心里倒是有底了。

出去后又是交头接耳。

“看来陛下对太子,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了。”

“陛下今年都三十七了,膝下却只有两个皇子三个公主,他能不宠着自己的嫡长子吗!”

“也怪咱们当时没想到这一点,直接撞陛下枪口上去了。”

“就是可怜了刘大人啊,当了我等的替死鬼,我估摸着是悬了。看陛下今天这个态度,轻则贬职,重则罢官啊。”

“就陛下这个脾气,刘大人能保住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要不怎么说伴君如伴虎呢,刘大人被贬职外放的时候,我等一定要去送送他,毕竟他是一个人替我们顶雷啊。”

“陈大人,这让陛下知道,会不高兴的吧?”

“岂有此理,张大人,你这说的什么话?我等都是读书人,岂能连这点情谊都不讲!陛下就算生气了,顶多罚我等几年俸禄,刘大人这份情,我陈某是一定要还的!”

“没错,陈大人说的有道理,刘大人一个人替我等挡下了处罚,我们连送都不送他一程,那还是人吗?”

“没错。”

“没错。”

“说得对。”

“大不了就让陛下以官员私交过密为由罚我等几年俸禄,少那几年俸禄又饿不死。”

不到半个月,刘蒙的判决结果就下来了,大理寺官员商议后拟定,刘蒙妄议皇后和太子,贬到北边的同州做通判。

这个判决结果沈光和百官都还算满意。

至少都没有超出双方的心理底线。

但当沈光得知刘蒙离京那天,有近一半五品以上的官员,无论文武都去送行的时候,他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了。

“看样子,朕这次一意孤行,百官们很不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