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完了魏费尔这位费耶诺德的当家球星,接下来祁麟又开始分析奥赖利。

奥赖利:身高187厘米(比魏费尔低1厘米),体重77千克(比魏费尔轻一公斤),年龄24岁(他的生日是2000年11月21日,魏费尔是1999年11月16日,奥莱利几乎比魏费尔整整小一岁。),惯用脚:左脚。

光从身体基本信息就能看出,奥赖利和魏费尔真的可以说是极其相似了,可能其中区别就是奥赖利更年轻一些,以及奥赖利主要用左脚,魏费尔反之。

毕竟身高上的一厘米和体重上的一公斤真的可以说是毫无差别!

那么祁麟要怎样能分辨谁才是马竞想要打的变形541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呢?

就要从奥赖利的各项能力值详细分析:

速度68(平衡81),【魏费尔70】;

力量75(耐力85),【魏费尔80】;

防守66,【魏费尔74!】;

盘带75,【魏费尔74】;

传球77(视野81),【魏费尔73】;

射门77(射门力量80),【魏费尔64...】;

主打中前卫(评分79),也可以客串前腰(评分79),以及后腰(评分76)。

另一边魏费尔则是主打后腰(评分79),也可以客串中后卫(评分78),以及中前卫(评分74)。

所以看这些数据这样一对比,很容易就能发现在盘带、传球、射门这三方面,奥赖利要优于魏费尔,尤其是射门!

但是呢,在防守、速度以及力量这三方面,魏费尔则是要更胜一筹!尤其是防守!

而且位置方面,奥莱利的位置要更靠前一些,距离球门更近,这肯定是因为他在进攻方面的特长所致!

那么相对而言呢,魏费尔的位置就显得很靠后,主要活动区间大概就是防守时禁区弧顶附近,进攻时中圈附近,

这当然是因为魏费尔的防守能力更加出色!

那么祁麟会选择这两位中的哪一位呢?

这就要从祁麟和西蒙尼最新研究的变形5-4-1阵型说起了,当然这个阵型可以看作防守时5-2-2-1,进攻时4-1-4-1的阵型!

相较于传统变阵中永恒不变的后防线,这套打法最为创新的就是后防线三中卫与四中卫之间的相互变换,

当然这种变换中后卫数量的打法并不是祁麟和西蒙尼的首创,

曼城,瓜帅亲率的蓝月军团,

早在22~23赛季就创造了四后卫和三后卫之间的相互转换战术,

最具代表性的球员当属斯通斯!

在进攻时,斯通斯会前提到后腰位置,作为一个拖后性组织中场进行策应,

本来是4141的阵型,但是进攻的时候,左中卫斯通斯会前提到罗德里身旁,与之组成双后腰。

斯通斯出色的传球能力,完美补足了罗德里的短板,

增加参与进攻球员数量的同时,也分担了罗德里的串联责任,

让罗德里能够更加专注进行拦截和压迫。

同时防守时斯通斯也会迅速落位左中卫,这么一来,防守时瞬间回归四后卫。

在2022~2023赛季,曼城凭借着这样的战术革新,以及魔人布欧出色的进球效率,成功夺取三冠王!捧起了蓝月军团队史第一座大耳朵杯!

而在欧冠决赛中,斯通斯更是全场打后腰,有着89%的传球成功率和7次成功过人,队内最高!

这无疑说明了这样的战术革新不光可行,而且还很成功!

现在说回祁麟,西帅和库索三人最新研究的这么一种战术:

这套战术并不是要求中后卫去参与进攻,去增加进攻人数,

而是中场的后腰适时进行回撤,补充后防线人数,

这样做不会导致进攻人数减少的原因也是因为马竞现在的战术,

当前主打的五后卫体系中,两边翼卫基本上是攻上去不怎么回来的,

而且利诺和莫利纳都属于攻强守弱的那类边卫。

所以干脆,再往前提提,直接打成边路b2b球员,

也就是当年还在打442的时候,略伦特数据高达双15的时候,所打的位置,

边前卫!

但是莉诺和莫利纳与当年略伦特和卡拉斯科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莉诺和茉莉更年轻,体能更加充沛,

所以改为进攻型边翼卫,兼任边后卫,边前卫,以及边锋的职责,

利诺是下底突破型,茉莉是内切型。

再加上两个前腰,一个前压的后腰,一个中锋,进攻时一共有6名球员接近敌方球门,

同时科斯蒂斯和许柏斯司职的边中卫也会适当前压,和拖后后腰形成双后腰站位,

后场再留两名后卫,

这样在保留前场策应点的同时,不光没少增加进攻人数,还能有效防止敌方反击,

进攻时视情况在3-1-5-1和2-2-4-2(或2-2-5-1)之间切换,(这几个数字分别是后场的球员数量-中后场的球员数量-中前场的球员数量-前场的球员数量)

这样的战术设计不光改善了马竞阵型纵深不够的缺点:那就是进攻只能打反击,中场厚度接近于无,非常不利于拦截,

还进一步发扬了阵型宽度的优势:将之前过多参与防守的边翼卫进一步解放,同时边中卫前提至边后腰,增加了中后场和边路的配合能力,

而这套全新战术的阵眼,就是这位双后腰中拖后的拦截型后腰,

就是和费尔梅伦搭档第二条拦截线的那位后腰,

这个位置需要有更出色的防守能力,拦截能力,受压迫出球能力,以及大范围跑动能力,

本方禁区到中线都是他的覆盖范围,这位后腰需要用跑动及时前压拦截或是支援边路,

不同于传统的拖后型组织中场,这类球员的代表有魔笛,德荣,克罗斯,

这类传统的组织中场更多的职责是带球,推进,然后传球,

但是在马竞这里,这位拖后型中场更多的职责是短传之余用跑动拦截,防守,

至于出球和推进的人选,除了和他搭档的费尔梅伦,还有身后的边中卫,

当费尔梅伦带球推进,这位拖后后腰就要成为对方断球反击可能性的第一道大闸,即时压迫反抢;

当身后边中卫带球前压或者支援接应中前场的时候,这位拖后后腰就要及时补位,补齐最后一道后卫线,

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际临场发挥还需要西帅更多调教,

总之这套阵容的意义就是在后场只留两名中卫的情况下,解放其余所有人,

这位拖后后腰则是后场自由人,后腰,中前卫,边后腰,中后卫,边后卫全都是他的职责范围!

那么该选谁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