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位于塞纳河畔,祁麟和紫菁驾车从比利时北部低平的弗兰德平原进入这座古老的欧陆中心城市。

布鲁塞尔拥有全欧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馆,现代的摩天大楼跟中世纪古建筑在这座城市中也相得益彰。

整座城市以皇宫为中心,沿“小环”而建,分为上城区和下城区,开车游览会绕开很多古建和景点,所以祁麟把车停在布鲁塞尔最豪华的歇特兰酒店,酒店工作人员主动帮忙把行李在房间里放好之后两人直接就转身去citywalk。

布鲁塞尔是一个双语城市,通用法语和荷兰语,法语使用者占较多数。另外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言也被布鲁塞尔的穆斯林广泛使用。祁麟目前西语和德语都能达到母语者c1水平,但是法语和荷兰语她是真的懒得学,系统也没说奖励给他,

唯一好的一点就是这边很多人都能轻松听懂英语,而祁麟的隐形耳机联网天启,可以实现实时翻译,于是两人基本就是英语外加比比划划的表达方式,加上无障碍理解本地人,也不影响旅行体验,

首先来到离的近的上城区,这里依坡而建,主要为行政区,名胜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风格的王宫、皇家广场、埃格蒙宫、国家宫、皇家图书馆、现代古代艺术博物馆。

经济方面:银行、保险公司、及各种国际性工商业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其中祁麟比较感兴趣的是优时比制药公司。

此外在政治方面,在欧盟的四个主要机构中,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三个都位于布鲁塞尔,总部不在这里的欧洲议会在布鲁塞尔也有分部(全体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所以布鲁塞尔也有“欧洲首都”的美誉。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二战结束之后德国被分裂,法国英国大大削弱,西班牙没有参战,意大利全程拉稀,为了相互制衡彼此都不占据有利政治地位,比利时这个夹在法国、联邦德国、英国、荷兰中间的小国家就很适合当一个政治中心。

而经过了上城区之后,下城区作为布鲁塞尔的商业区,这里商店鳞次栉比,热闹非常,唯一不好就是经常游行示威或者恐怖袭击,反正祁麟当年在荷兰上学的时候周末来这里玩,就遇见了市中心的恐怖袭击,

别的地方在手机地图上的突发事件可能顶多就是交通堵塞或者道路施工之类的提醒,当时祁麟在手机上看到红红的四个大字“恐怖袭击”的时候也是被白左很很震惊,

在一国之都这种地方能亮着恐袭这样的标识,提醒行人绕道,只能说这很难评,

不过今天祁麟带着紫菁来这里倒是没有遇见什么作妖的,

首先来到市中心的“大广场”,宽阔的古老广场周围屹立着许多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以市政厅最为壮观。

可能是因为历史悠久的原因,附近还有历史博物馆、马克思当年常去的天鹅咖啡馆以及1830年比利时革命的发祥地金融街剧场,也正是在1830年之后比利时才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那之前比利时先是由公元前凯尔特族的比利其人在此居住。

公元前57年起长期为罗马人、高卢人、日耳曼人分割统治。

9-14世纪的黑暗中世纪时期被各诸侯国割据,可以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样也是战火席卷中心。

14-15世纪建立了勃艮第公国的后世遗民建立了勃艮第王朝,确认了现今法国东北部、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大部分区域为“低地国”,也就是尼德兰联邦王国的前身,

只不过这里随后又陆续为西班牙、奥地利、法国所统治。

终于在1815年拿破仑战败之后,维也纳会议上,强国决定将比利时并入荷兰,只不过并入荷兰之后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信仰区别和文化差异导致比利时人不愿郁郁久居人下。

于是在1830年10月4日又从荷兰独立。

回忆完历史之后,祁麟拉着紫菁的手站在布鲁塞尔郊外的王宫附近,看着眼前原子结构形的建筑,这里名叫原子球,又称原子博物馆。

是为纪念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而兴建的。

它一共有9个球构成,每个球直径达18米,最高的球离地102米,球与球之间有管道相通,有些管道里还安装有电动扶梯,祁麟拉着紫菁体验了一把,感觉很是新奇。

一天的最后两人来到布鲁塞尔的南郊,这里有一片起伏的开阔地,是着名的滑铁卢古战场,也就是181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战败的地方。

如今,在一座高约50米的圆丘上,屹立着一头铁铸雄狮,是用当年遗留在战场上的枪炮铸成的。

狮子山脚下,有一个滑铁卢古战役展览厅,那里陈列着法国着名画家杜默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幅长达110米,高约12米的环形壁画,描绘了在这场震撼世界的战争中两军激战、以及拿破仑骑兵溃败的场面。

这里有点类似华胥国内古时候的徐州地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承载无数战史讴歌的根基下,埋葬着无数尸骨和血泪。

祁麟是不喜欢在这里的,毕竟这里发生的历史跟自己又没有关系,只是触景生情想起华胥自古以来的战争史,不由得深陷进去,

战争,苦的永远是百姓。。。

欧洲这里的贵族王室、世家豪门、教派神棍他们打来打去,死的也都是穷苦百姓的子弟,王室血脉绵延千年,蜉蝣苦民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