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第209章 升官的吕本

听着徐妙云的话,杨鸣思忖了片刻,摇了摇头。

“经过今晚的事,承运侯府肯定被围得苍蝇都飞不进去。”

“她们身份本就特殊,现在哪怕我已经离开了三年之久,怕是身边也少不了无数的眼睛与探子。”

“现在还不是时候。”

徐妙云点了点头轻叹道,

“唉,只是委屈了她们姐妹两人了。”

杨鸣微微一笑,“放心吧,大瑶小蔓这些年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不会让她们姐妹一直等待侯府内的。”

良久,才转头看向徐妙云,伸手揽住了她盈盈一握的纤腰,

“时候不早了,夫人,我们歇着去吧。”

徐妙云脸颊一红,低着头说道,

“夫,夫君你你还没洗澡呢。”

杨鸣翻了翻白眼,

“没洗澡怕什么,大不了一起便是!”

徐妙云还在疑惑中,却是被杨鸣上前一把拦腰抱起。

惊得徐妙云连连惊呼,脸颊红扑扑的,小手也是无处安放。

“夫君,不要……”

承运侯府。

正在睡梦中的绿瑶,

忽然听到窗户外传来一阵有序的敲击声。

于是侧身看了一眼还在睡梦中的妹妹绿蔓,轻轻的从一旁拿过衣衫,在穿好之后缓慢慢的下了床,走出了屋子。

来到内苑一处墙角边。

外面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上面让我来问问你,最近,承运侯可曾回府?”

“不曾!”绿瑶直截了当的说道。

“那你可曾见过承运侯?或者得知什么消息?”

绿瑶手紧紧捏了捏袖子里的一块玉佩,咬了咬牙说道,

“亦不曾。”

“若是有消息传来,立即向我禀报。”

绿瑶咬着牙沉默起来,眼眶内泪花在打转。

未得到回复,墙外那道低沉的声音催促起来。

“听清楚了吗?”

绿瑶神色悲愤的对着墙外说道,

“公子已经不要我们了,三年来他从来没有给过我们任何消息,他对我们那么好,我们却……”

“我,我真的不想再做下去了……”

墙角外那道低沉的声音愤怒起来。

“告诉你,一日是锦衣卫,终身是锦衣卫,你何何曾见过锦衣卫有活着的人退出?”

“而且你不过只是一个身份卑贱的蝼蚁罢了,承运侯是何等样的人物?”

“你不过一个命如草芥卑贱的奴婢罢了,竟然还妄想其他?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若非是承运侯的缘故,你以为你和你妹妹能够活到现在吗?”

“这是我作为上官,最后一次警告你,若你下次再敢当着我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就等着和昔日的小林子一个下场吧。”

“记住!你只是一个卑贱的蝼蚁!”

院墙外面一阵脚步声逐渐远去。

月光下的绿瑶缓缓的蹲下身子,双手捂住脸颊,眼泪止不住的落下,在月光月光下格外晶莹。

“呜呜呜,为什么?为什么?”

“我只是想做一个普通人,却是这么的难?”

“我只是想和公子在一起,做一个婢女默默的伺候着他而已,为什么?为什么这么难?”

……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被黑暗中一个蒙着面的人默默看在眼里。

并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了下来。

……

第二日,礼部署衙内。

一身官袍的易全,一如往日一般在家门口正了正自己的衣冠,然后缓缓走入自己的板房内。

然而却被在进入之后,在班房门口被小吏拦住。

“易大人,你的班房上级已不在这里了。”

“什么?这是什么情况?”易全惊讶问道。

那小吏答道,“尚书大人传话,说是宫中有是有旨意。”

易全正准备跪地接旨,却是被小吏阻拦。

“易大人,尚书大人说了,这道旨意不用您跪。”

“哦!多,多谢!”易全拱了拱手。

小吏笑着继续道,

“命您仍以礼部右侍郎的身份,前往东征大军新民伯麾下待命,协助新民伯进行东征友相关事宜。”

“什么?新民伯?”易全闻言脸色顿时大惊。

本以为大不了就是个告老还乡,虽然他还年轻,但这几年下来,他也早已看清了官场是非。

若是能早些回乡也好!

大明如今,可不是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君不见,山东某位九十六岁的大儒,前几日都被皇上请出山了么?

只是万万没想到,皇上竟是让他前往新民伯那里做事。

新民伯是谁,他哪里会不知?甚至好几次做噩梦,梦里都梦到了他。

当初若非那小子突然出现,只怕他如今说不得,早就已经入宫伺候皇上去了。

饶是如此,易全心中也并未对那位新民伯没有丝毫感激之情。

无他,因为当日他被那几个太监强行喂蛋黄,也是他的安排。

再后来每每动刀的时候,他还总会让他在一旁观摩记录。

到了后来,甚至还逼着他动手。

直到那批猪测的出来之后,他才被放回了礼部。

天知道那段日子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本以为苟且的过了三年,此事自己也是早已淡忘,没有了丝毫恐惧。

哪知却在今日竟是又有了如此这般的旨意,这才蓦然发现。

原来淡忘的并不是恐惧,而是时间。

在听到这个旨意的时候,易全身子踉踉跄跄的不由倒退了两步,差点儿跌倒在地。

……

与易全不同的是,在礼部办理官员升迁手续的班房内。

前来赴任领取告身的吕本,却是满面红光,笑呵呵的对着周围一众向他道贺的官员回礼。

明明已是须发白的年纪,却是乐的后槽牙都露都露了出来。

整个人也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一些前来吏部办事的官员,皆是好奇地向着周围的人询问。

得知这老小子竟然是生了官儿了,不禁议论纷纷。

“吕本当真是命好啊!这把年纪了,竟还能得到皇上能得重用!”

“可不咋滴!”

“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女儿呢?”

顿时仿佛是引开了某个八卦开关一般,引得无数人围了上来。

“快快!细说细说!”

“借一部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