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第150章 研究院

  叶如尘快乐的渡过了一个月休假, 期间也并未完全放飞自我。

  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未来的日子,叶如尘还是觉得干老本行自在,背靠国家, 经费全包, 时间自由, 吃喝不愁。

  虽然这个世界目前并没有他的老本行, 条件极度欠缺,但他可以往目标方向争取一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虽说不能一步跨越时代。但他相信,只要有国家的支持, 社会的推动,在有生之年, 一定能看到个全新多彩的世界。

  说干就干,叶如尘连夜写了三千字的职业规划。

  这日,在路人诧异又新奇的目光下, 他骑着特制的木自行车,入宫面圣。

  皇宫的侍卫看着他的自行车, 犹犹豫豫纠结道:“大人,车马均要停在东华门外,不可入内。”

  叶如尘笑道:“这是专门带来给圣上看的,麻烦通融一下。”

  侍卫大抵是信了的,毕竟这么奇怪的东西是第一次见,虽是代步却不同于寻常车马,可这么大个东西真的能入宫吗?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好决定, 这是恰好侍卫长过来,听完之后将自行车上下检查了一遍, 确定没有危险后放行了。

  御书房内,皇帝问道:“你可想好要做什么了?”

  叶如尘笑了笑,“陛下,臣做了个东西,就停在殿外,可要一看?”

  “哦?”皇帝来了精神,派人去叫安王也过来,自己兴致勃勃地走出殿外。

  看着阶下那两轮的木制车架,却有点失望,他还以为是像望远镜、烟花那种极特殊的东西。

  “这是什么?”皇帝问道。

  叶如尘介绍,“这叫自行车,无需牲畜拉,自己一个人就能骑上走。”

  叶如尘说着骑上自行车演示了一番,皇帝眼亮了一下,“倒也是新奇。”

  自行车还加了后座,叶如尘邀皇帝身边的元公公过来一试。

  元公公按照叶如尘说的在后面做好,心下颤巍巍,“叶大人,您可小心点,老奴这把骨头真不经摔。”

  “公公放心,抓紧了。”叶如尘勾起嘴角,眼底夹着几分狡黠,骑上车在殿前转了一圈又一圈,每次转小弯的时候都把元公公吓得哎呦哎呦直叫。

  “不错不错。”皇帝看得有意思,笑出了声,安王此时也来了,叶如尘停下,将元公公扶下车,笑眯眯问:“如何?”

  元公公捂着心口,“初时有些惊恐,生怕摔了,但叶大人骑得很稳,丝毫不颠簸,而且速度轻快。”

  叶如尘这才慢慢的说起了关于自行车的想法。

  牲畜拉车太贵,尤其是马,一般人根本买不起,且还需照看牲畜,喂养饲料等等,寻常百姓根本养不起,若是出门要么走路要么租车,极为不便,而且畜生受惊失控的事情常有发生。

  “臣认为,若是能造出不需人力牲畜拉车,骑上就能自己走,主动权控制在骑车人手中的代步工具的话,会带来极大的便利。”

  养牛马驴的人家还是少的,当有了更便利实惠的代步工具,出行方便了,人与人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往来沟通就会增加,有助于共同发展促进。

  “往近了说,官员们上朝、应卯,并不是每个人都坐马车,若能有一辆自行车,骑上就能走,想去哪里去哪里,岂不快捷。”

  要知道在城内行走,人流涌动,马车禁止疾行,速度不比自行车快,停车还要找专门的地方,防止马被人偷了。

  叶如尘几句话就说动了皇帝和安王殿下,转而又道:“但目前,这车无法正常投入使用。”

  “为什么?”安王问道。

  “这辆只是臣临时想办法做出来展示用的,看似无碍,但问题甚多。”

  叶如尘将车推到两人面前,仔细介绍分析各个部位。

  车架是木头做得的,虽然能用,但沉重易变形,容易损坏,并不耐用。

  最麻烦的部分是传动链条和轴承。

  叶如尘这辆车相似不同于现代自行车,他想了替代装置,设计将脚踏与后轮连接传动,虽然能骑动,但远远比不上现代自行车。

  而现代链条目前还做不出来,虽然大燕朝已经能练钢了,但要造几百个一模一样的小钢片一时半会还是很难的。

  再者“路”也是个大问题,燕京城天子脚下,路自然修得好,皇宫之内更是光滑平整。

  可乡野地方、城郊小路,都是土路坎坷难行的,一场雨后更是泥泞不堪,自行车根本不好走,况且还是没有橡胶的木制车轮。

  问题环环相扣,不是轻易能解决的。

  所以这辆自行车目前来说根本无法大规模生产,成本高实用性低,没有性价比可言。

  皇帝问道:“既如此,叶卿为何还要提出来?”

  叶如尘回答:“陛下,问题虽多,但不是不能解决,只要将技术一点点提上来,总有一天可以实现。”

  回到御书房,叶如尘拿出图纸展开,上面赫然是自行车各个部件详细图样,往后翻,还有可以拉货载人的三轮自行车,幼儿学步的儿童自行车。

  “技术可以提升,问题可以攻克,只要敢想敢做便,上天入地也不是不可能。”叶如尘说道。

  还有路的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这一点叶如尘在当年殿试时就提起过。

  如今水泥已经有不少地方使用,水利、建筑、国防均有涉足,但还远远不够,范围还能再进一步,普及水泥路,让大燕道路真正做到四通八达。

  叶如尘带自行车来并不是要现在推行自行车,而是以它为开端,说出自己的目的想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纵观人类千年发展史,每一次大跨步都离不开技术的革新。”

  “如栽培粮食、制作农具、驯化牲畜;再往后,纺织术、造纸术、印刷术、烧瓷制铜铸铁炼钢等等。”

  叶如尘道:“其实我们一直在不停的发明创造,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只是太慢了,我们被时间推着行走,数十年上百年才迈出重要的一步。”

  “如果有相关的人才汇聚一起,潜心研究,便能加快社会发展进程,

  造福百姓,迎来盛世王朝。”

  皇帝和安王都知道,叶如尘说得这些不是空话,只要有计划,他真能做到。

  陇州区区三年,这人就搞出来了一系列新事物,并且真正做到了普及;再往前还有硝石制冰,蜂窝煤,每一样看似不起眼,但都特别实用让人离不开,这些一点一滴汇集,也让大燕综合实力挺高了不少。

  还有那望远镜,因为材料稀缺只做出来三个,但玻璃的制作方法叶如尘有,虽然在陇州不能批量生产,可诺大的燕国能做到!

  【开拓新思维,开创新时代】

  前景展望的很美好,总要有个落脚地。

  叶如尘拿出他的职业规划。

  绕了一大圈,终于说出了切实想法,“臣想成立一个研究院,招揽人才,搞发明创造。”

  搞科研,一个人再聪明也是能力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不可小觑。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么说教育也需要改革,不过动作太大不能着急,须得循序渐进,慢慢渗透。

  皇帝面色凝重,仔细读了读他的职业规划,然后递给元公公,“安王也看看。”

  历史上每一次变革都是血雨腥风,因为新政策的出现往往以冲撞旧派利益划分为代价。

  但叶如尘此法却并不不妥,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有利的。

  虽说是耗了些人力财力,可除了户部会对新增固定支出皱眉外,对别的人来说并无干紧。

  安王表示支持赞赏,若是旁人提出,他只会觉得想法很好但难以实施,可叶如尘种种先例在前,令人信服!

  经过一整天的探讨,最终皇帝批示成立研究院。

  研究院无实权不掺政事,刚好国子监地广房屋教舍众多,便直接从其中划出一块先用着,后续根据需要再扩建。

  研究院设在国子监,但高于国子监。

  研究院可以有好几个院种,研究方向可以很广,不拘于某一项,就看招来的人才们想象力有多丰富。

  由于现今科技水平的局限,无论他人思想发散到何种地步,叶如尘作为总院长,以他的博识,都能给出合适的研究意见。

  只是成立初期,尚不能清晰的划分院中,还需慢慢发展。

  不过后续又叫来顾父,都是搞研究的,商讨后皇帝将农科府也并入研究院了,作为院种之一,改名农科院。

  至于人手,成立初期,先从新科进士中挑挑看,或有民间特殊人才也可被举荐入研究院。

  后期计划在国子监新增相关学科,带领更多年轻人走向科学研究,因为在这个时代无法细分物理、化学、生物等,所以直接称为“自然学”。

  届时国子监的学生除了可以科考入朝为官,感兴趣的也可直接考入研究院。

  翌日朝会,众人议论纷纷,论其合理性,虽有部分大臣觉得不妥,说像是在闹着玩一样的,但没有强烈反对。

  总来来说,并未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还能分流人才。

  只有户部,意料之中,每每有要多花钱的地方,总会把那套旧说辞变着花样来一遍。

  好在国库并非真的空虚,皇帝坚持决定,户部也不再说什么。

  研究院成立一事定下,叶如尘心情颇好,买了顾青辰爱吃的糕点,悠哉悠哉回了家。

  走到门口,正见到顾青辰身边的嬷嬷带着一名郎中往府里走。

  叶如尘皱眉,快步追上叫住赵嬷嬷问道:“阿辰怎么了?”

  这两日,顾青辰有些乏力,叶如尘察觉他食欲也有些下降,就要找大夫上门看看。可顾青辰感觉自己没什么问题,想着秋日困乏,倒也正常。

  “叫了大夫,无事也得开服药调理,我不要喝。”顾青辰拒绝道,便没有找大夫。

  赵嬷嬷如实道:“主君午饭没吃两口就吐了,还有些犯晕恶心,老奴这便叫来郎中一瞧。”

  一听这话,叶如尘忙道:“那快些进去。”随后长腿一迈,快步向里走去。

  赵嬷嬷也不敢耽搁,带着郎中匆匆跟上。

  厅堂内,顾青辰面容略显苍白的坐着,掀开衣袖让大夫把脉。

  “如何?着凉了?或是饮食有问题?”等大夫收回手,叶如尘连声问道。

  “都不是。”大夫摇头,笑呵呵道:“恭喜大人和主君,是有喜了!”

  “什么!”

  叶如尘错愕,顾青辰更晕乎了,“我,怀孕了?”

  两人都有些惊讶,元宵出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把叶如尘心疼坏了,直说以后再以不生了。

  而后一段时间两人行房也很注意,好在哥儿本身就比女子难孕,自生下元宵后,多年再未有过动静,所以两人早就不想了,平日行事也难免放纵。

  岂料,这...竟是怀了?

  难怪顾青辰自入京后就时常觉得疲劳,他还以为是这些年养得娇气,突然赶远路太累了。

  时隔多年,叶如尘再一次感觉到当初那种欣喜震惊又茫然无措的情绪。

  “赏!有赏,传令下去,府中上下多发三个月赏银!”

  回过神来,叶如尘握着顾青辰的手,转头吩咐道:“赵嬷嬷,派人去顾家报喜!”

  “是是是,这就去!”赵嬷嬷喜笑颜开,郎中也开心地领了红包,为顾青辰开了安胎药。

  元宵从外面回来,还没进门就蹦着喊道:“我有小宝宝了,太好了!我有小宝宝了!”

  “哎呦,小主子你可慢点!”旁边跟着的小厮忙护着,又笑着纠正道:“是主君有小宝宝了,你有弟弟了!”

  家有喜事,众人都格外兴奋!但胎儿月份太小,不宜宣扬,这事也就专门通知了顾父顾母,和忠武侯府。

  顾母收到消息,即刻赶了过来,翌日更是直接收拾东西搬进了叶府,还带了一堆补品。

  顾青辰哭笑不得,“没这么要紧。”

  “谁说的!”顾母严肃道:“女子哥儿生产本就是大事,不可因为生过就掉以轻心。”

  “娘说得对。”叶如尘特别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