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第126章 新的想法

  “对了!”

  顾青辰突然转过身, “夫君,不如你来起名吧?”

  叶如尘深思道:“那我要好好想想...”

  咚咚咚~

  府里新来的小厮轻声叩响房门,“老爷、主君, 顾老爷与顾老夫人等人均已回来, 是否现在用膳?”

  “都回来了?那开饭吧!”

  “是。”

  饭香阵阵, 夫夫两人踏入厅堂就见元宵坐着专用高椅, 趴在桌上直勾勾盯着面前的烧鸡。

  叶如尘嗤笑,伸出一指戳了戳元宵肩膀,“口水都流地上了。”

  “啊?”

  元宵快速抬头看向叶如尘,圆溜溜的眼睛清澈明亮带着一丝疑惑。

  随即连忙用小手捂住嘴一抹, “呀!”

  “骗人,爹爹骗我, 哼~”

  顾青辰拍了叶如尘一掌,笑骂道:“坏死了。”

  “我们元宵才不会流口水呢,对不对呀?”

  元宵坚定点头道:“对!”

  “是是是。”

  叶如尘笑着附和, “就算面对糖葫芦,水果酪, 酥菜饼,糖焖莲子小螃蟹,油泼粉皮儿红烧肉,八宝酱肘黄花鱼,都不会流

  口水对不对?”

  顾青辰:......

  元宵捂着嘴小小咽了下口水,软软坚持道:“对,好宝宝都不流口水。是吧,团子哥哥?”

  团子瞥了他一眼, 明显不想回这么愚蠢的话。

  叶如尘每次看见团子板着的小脸就忍不住捏一把。

  抬手的一瞬间,团子如条件反射般向后一仰。

  “呵, 小屁孩。”

  叶如尘凑上去用力揉了揉他的脑袋,团子脸更黑了。

  真幼稚,顾青辰忍不住优雅地翻了个白眼。

  顾母走进来,“行了,别闹了...都是称老爷的人了,天天跟个小孩儿似得。”

  “都洗手了吗?”

  “洗过了!”几人异口同声。

  叶如尘无奈:“是您老总拿我们当小孩儿。”

  顾母大事不插手,小事事事操心,自从当了班主任后,更是变本加厉。

  饭桌上,顾父突然说道:“明日我和小天准备去各县转转,瞧瞧田地。除棉花和土豆,如尘不是还准备引进其他作物吗,我想去地方上看看,短则四五日,长则八九天。”

  “这么久?”

  顾母盛汤的手一顿,转头问道:“各县耕地在州衙不都有记载吗?耕地之外,也该有土质册、地形图等相关记录吧,何必跑那么远?”

  顾父:“你说的那些,我随如尘都去翻阅过了,记录不够详尽,更不知精准与否,还是要实地考察一番。如尘,你去吗?”

  未待叶如尘回答,顾母叹道:“偏就赶在明日~”

  她放下汤碗看向大家,“我瞧明儿个天不错,如尘平日事务忙,这好不容易休沐,正巧我与辰儿也不去学院,不若我们一家踏青去可好?”

  又问顾父:“你那事儿不着急吧?便往后推两日罢了。”

  “嘿,怎么不急?!”

  顾父连声反驳,“春播正是时候,现在种什么都还没确定,农户也还没联系,这时间可够紧了,再耽搁是要等到明年去吗?”

  顾青辰遗憾道:“这半年多实在忙碌,夫君衙门事务繁多,此事只能暂且搁置。”

  “事有轻重缓急,什么都是循序渐进一步步来的。”顾父点点头表示理解。

  “如尘已经做得很好了,短短时日便有此功绩,放眼大燕也找不出几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正如我一向言道,如尘有经国之大才。”

  叶如尘笑着,“爹你谬赞了,再这么说我出门都分不清南北了。”

  说到此顾母白了顾父一眼,“你一向言什么了,我怎没听过?”

  “辰儿两口子走后,也不知谁天天在家叹气,忧心他俩怕是要在这地方混吃一辈子了,还说早知不参加乡试留在家种地呢。”

  顾母轻哼一声,“儿行千里母担忧,某人倒好,天冷了甚至都不惦记孩子衣暖。”

  “嘿~莫要胡言,我何时讲过那话?”

  “再者说了。”顾父指着叶如尘,“有他在呢,过个冬有什么可担心的。如尘你说,下雪的时候你俩都干什么了?是进山打兔子了还是去河里敲冰逮鱼了?”

  叶如尘勾了勾唇,摇了摇头缓缓道:“哎呦,那爹您是不知道啊,这里不比咱家,刚入冬时,我与阿辰窝在房里都冻成狗了,那有心思出去跑。”

  顾青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低着头悠悠扒拉着碗里的饭。

  叶如尘瞥他一眼,“阿辰都哭着要回家了呢。”

  “嗯?”顾青辰一愣,眼刀蹭蹭射了过来,放屁,瞎说什么!

  “哎呦,怎会如此?”顾母心疼坏了,“怎么不多添几床被子,多买些炭火呀!”

  “添了添了。”叶如尘连道:“后来都添了,娘不必忧心,我们不是好着的嘛。”

  顾父实在看不下去去,被两人气坏了,“这话你也信!”

  “爹,我明日不同你去看地了。”

  眼看顾父顾母即将开大,叶如尘及时止损,转移了话题。

  叶如尘看向顾青辰,“我也正想说,明日我计划与阿辰去永川府转转。”

  顾青辰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听叶如尘继续道:

  “爹,地里种什么的问题我也想了许久,现下有一主意,种药,您觉得如何?”

  “草药?”顾父一愣。

  “对。”

  叶如尘道:“药草属经济作物,但凡能种成并且保证销货渠道,便只赚不赔。先前我巡视各县,虽未见大片种植药草的,但却瞧见不少人家会在院里种上几株,长成之后或拿去药铺换钱,或留作家用,这说明此地土壤种药是可行的。”

  顾父想了想,“草药有专门的种植方法,需要经验与技术,一般农户不会大面积种植。且不说他们能否种成,即便成功,若无法在最佳时间采摘、处理,并卖出去也是不行的。”

  叶如尘点头,“没错,种植是一道槛,售卖又是一道槛。”

  “县里的药铺需求不大,往远卖的话储存又是大问题。不提前处理的话,进城都焉了,自己处理的话,一个弄不好药效砍半。所以这种草药好是好,但成本太大,风险过高,一旦卖不出去砸手里了,百姓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

  李沧海听此疑惑道:“既然如此,大人为什么还想种草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