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第99章 水泥厂

  由于几十户人家都需要租房, 为了杜绝城内有人恶意抬高价格,衙门专门出面联系牙行,替拆迁户们找了一批房子。

  有独户小屋, 也有可供几家人合租的院子, 虽然拘束了些, 但也只用委屈几个月。

  最主要的是价格很低, 发放给大家的安置费完全够用,甚至有的人家省省还能余出不少。

  牙行也不会吃亏,虽然价钱低,但成交量大, 而且都是短期租户,影响不大, 能赶在年前小挣一下。

  除了部分在村里还有老房子的拆迁户,大多数人家都选择了衙门为他们联系好的地方。

  工房上下忙碌了起来,施工人手紧缺, 城中开始大批量招工。

  秉着扶贫精神,招工名额分了大半给城外十八村。

  一天三十文管饭, 后期建了临时宿舍后还包吃住,各村村长接到消息激动不已,立马将消息传给各家各户。

  拆迁户中不少青壮年也都报了名,既能挣钱又能亲手建造自家未来的房子,这好事上哪里找。

  这么庞大的施工队,由衙门统一管理,但还缺一位现场施工负责人。

  工房一位书吏大胆举手,“大人, 小的有推荐人选。”

  叶如尘示意他说,那人讲道:“我们村林正可以一试。”

  “林正家祖传木匠, 结果那小子好样的,年纪轻轻就去外面闯荡,见多识广学了一身本领,他干过很多大工程,还修过阳关城墙呢。”

  “去年林正爹突然死了,老娘一病不起,媳妇一人带着三个瓜娃子,还有几亩地要收拾,他无奈之下就回来了,组了十几个人在城里到处给人家修修补补。”

  “他们十几个人现在都报名加入施工队了,大人您看,要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可以让他试试。”

  “他这一年多在城里还混出了点名头呢,给不少人干过活,又会来事儿又老实。”

  叶如尘一听觉得不错,“能让他下午过来一趟吗?”

  书吏一口答应:“没问题!”

  中午放衙后,那名书吏赶紧回了村直奔林正家。

  “正子!正子!”

  “咋了,大亮,吃了没啊?”

  一个汉子听到喊声端着碗就走了出来,打开木栅栏让书吏进院子。

  “吃啥,我家都没回就过来你这儿了。”

  林亮用手背拍拍林正肩膀,“来给你送好消息呢。正子,兄弟惦记着你,机会帮你挣来了,你可得长长脸啊!”

  “啥消息,啥机会,你到说啊...”林正满脸疑惑。

  林亮一脸自豪,“施工队还需要个头儿,要会盖房修路,还要能指挥安排人干活,我向知州大人推荐了你,大人下午要见见你。”

  林正目瞪口呆,紧接着五官缓缓移动,堆起笑容满面,拉起林亮就往屋里走。

  “来来来,饿了吧,快吃点儿。”

  没有意外,见过面后,林正顺利成为了负责人。

  人员被分成了两批,一批开始拆房,平整土地,另一批则在城郊建水泥厂和砖窑。

  砖窑以烧制青砖为主,青砖相对红砖来说工艺复杂了些,价格也更高,但它寿命长,并且美观,叶如尘宁愿多花点钱,也要用好的。

  但最开始他们砖窑刚投产,速度不快产量不高,跟不上基建速度,于是先从其他地方购进了一批青砖。

  这次修路准备用水泥混凝土,盖房则是青砖木料,用水泥砌筑。

  制作水泥说着简单,真要动起手来可不容易。

  工匠们对此并不熟悉,叶如尘自己设计改造了一系列设备装置,规划了厂区布局,再由工匠们带头建造。

  这水泥厂归属于衙门,以后是要长期投产的,还会招收众多工人,自然不能像砖窑那般建的随意,众人废了极大力气,建的有模有样。

  虽然比叶如尘预期中差了点,但也还行,毕竟是刚开始,差不多能用就行,主要先满足他们新区建设的需求。

  购进了大批量建设用料后,施工如荼如火的开始了。

  关于房屋建设,自然不会只盖几十家拆迁户的,多盖一些都是官府的,以后卖房出租也能给衙门多添一笔进项。

  叶如尘分别规划了三个主要住房区,分布在商业区周边,房屋样式也设计了好几种。

  有四合院,有现代风的几室几厅两层青砖楼房,还有传统样式的双层精致小木楼,商业街两侧多是这种。

  叶如尘虽然只会画图不会盖,但他召集了城中好几位工匠。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视,哪怕没有钢筋,他们盖出的房子也能百年不倒。

  几位工匠凑到一起讨论了半天,很快就定下房屋结构。

  施工地点建了临时宿舍和食堂,大家吃住都在工地,谁有事可以请假回家。

  当然家就在城中离得近的,晚上若是不想住工地也可自行回家,但第二日要早早赶过来。

  工人们被分成了几班,合理分工,有序开展作业。

  这边地基刚打好,第一批水泥也跟着生产出来。

  一袋袋水泥粉从城外运送到工地上,眼见水泥砂浆凝固后变得坚不可摧,大家都惊呆了。

  没想到这东西如此好用,怪不得知州大人非这般力气也要弄出来。

  于是修路也迅速提上了日程,路修好了,运送沙石才更方便。

  修路用的水泥混凝土是用水泥和石、沙等粗细骨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而成。

  先将要修的道路铲平,道路两侧用木条做挡板。

  新鲜的混凝土流动性极好,将其倒在路上,众人用耙子将其铺匀,然后用专业器具将其抹平。

  几日后,地面彻底硬化,一条崭新又平整的道路就修好了。

  大家兴奋地踩在路上,仿佛看到了这条路未来车水马龙的场景。

  一名工人说:“这绝对是陇州城内最好的一条路了!”

  林东哈哈一笑:“不,接下来还要修很多路呢,会比它更好更平更宽敞。”

  “对!”

  十月中旬,京里来了一队人,正是叶如尘心心念念已久的施工款。

  圣上不仅给他送来了钱,还送来了人。

  两个工部官员,过来看看水泥和新区的建设。

  叶如尘直接将人带去了施工现场,看看他们新修的条条大路。

  虽然京城的路不比这水泥路差,但两人并没有因此轻视,尤其是听到修路的过程和速度后两人都吃了一惊,这样现场搅拌好直接浇筑简直太方便了,省时省力。

  两人迫不及待想看水泥的生产,叶如尘又带他们来到城郊水泥厂,两人拿出纸笔将生产过程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晚上两位大人被安排在衙门后宅,也就是叶如尘的知州私宅。

  自叶如尘夫夫过来以后,宅子第一次有外人入住。

  当两位大人得知这里只有叶如尘夫夫两个人时惊呆了,偌大的知州宅,没一个下人?!

  甚至叶如尘身为知州连个长随都没有,这合理吗?!

  叶如尘夫夫在厨房做饭,两位大人在客厅等饭,一人伸手为自己倒了杯茶,凉的

  。

  吃饭时两位大人想和叶如尘聊聊他来陇州的诸多感想和水泥问题,但叶如尘直言休息时间不谈公事。

  看着小夫夫甜甜蜜蜜,不断相互夹菜,两位大人感觉很饱,不约而同的在想谢同知哪里有没有空房可以住?

  饭后,一位大人掏出了一封信递给叶如尘,是徐时年等人写给他的。

  第二日,叶如尘明显不太高兴,衙门众人不明所以,路过他时都专门放轻了脚步。

  在堂内坐了片刻,处理完公事,叶如尘径直去了户房找到林东,“圣上拨款已入库,本官的两千银可以取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