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穿书]帝师为后【完结】>第104章 文才和相貌兼备的探花郎

  林母听着周围夫人的你一句我一句,都是围绕着那位举人,心中不可能不起心思。

  她抿了抿红唇,在贴身嬷嬷身边低语了几句,嬷嬷会意,立刻派人去打听了。

  林母是这商贾云集之地,地位最高的,无他,她娘家里面确实是有在官场上的人脉,平日里面夫人们都得多讨好着对方。

  只不过现在林母刚刚从西山寺祈福回来,还不太清楚外面的情况罢了。

  不过这件事情她迟早也会知道,这么大的事情,夫人们哪里瞒得过。

  #

  殿试如火如荼,当天答卷之时,傅萧笙只看了一眼上面的考题,便有了思路。

  魏越西看着这些学子的答卷,微微皱眉,“今年的殿试就这几个录取者吗?前二十甲里面没几个能挑的。”

  底下几个主考官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这场考试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亲信,新的丞相大人监考的。

  出的考题也是一再斟酌,获得魏越西许可,眼下这些答卷,他都看了看,答得的确是略微有些差强人意,但也有几个好的,可能皇上还没有翻阅到。

  见底下其他监考官都当起来缩头乌龟,许丞相只能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答道:“回禀陛下,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学子了,有几个答得不错的,要不然您再往下看看?”

  德云闻言,也打着圆场道:“陛下,历年历代以来,学子总有不同,或好或坏,总归是不一般的,但能够进入殿试的定是佼佼者。”

  魏越西没有再理会他们了,看了看几份答卷。

  其实问题只有一道,也是针对今年国情的,问的是:

  民之于官,有无心论,西北大寒,倘若汝为官,如何治理灾患,为臣之道,如何平衡边疆与内地,请详论。

  他认真看了看,大差不差,少数提到了西北军权和朝廷之间的关联,但大部分都是一而概之,未有详细。

  这些人多的是迂腐的之乎者也,各种问题含糊其辞,擅用孔孟之道各种大道理挤在了试卷上。

  像太傅先生说的,这些人思维僵化,往往缺乏最重要的实事求是,针砭时弊。

  看似一大通大道理,但都没有明确回答最基础的治理方法。

  突然,魏越西看到了一张书写整齐的卷子,总算看到点不一样的,他将这张卷子抽出来,看完之后,又抽出来两张卷子。

  “这些都是回答尚可的,便允他们入宫面见朕吧。”魏越西淡淡说道。

  许丞相微松口气,接过来那三张卷子,至于其他卷子皆由几位主考官评定先后次序了。

  前三甲已经出来。

  接下来便是前三甲面见圣上,由圣上亲自出题,最终确定最后名次。

  傅萧笙被通知之时,并无意外之色。

  他的态度不谦不卑,比较那两个欣喜若狂的举人,倒是令许丞相高看不少。

  “你们三人切记,在陛下面前不可无礼。”许丞相将三人带入内殿,金碧辉煌的殿内,烧着地龙,可比外面暖和不少。

  傅萧笙扫了一眼这里,随后眉眼低垂下来,其余二人将上方皇帝未至,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里。

  他们一辈子也未曾见过如此多的稀世珍宝,皇宫可真是好地方。

  “陛下驾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两道尖细的嗓音响起,周围不少人立刻跪了下来,三人立刻也跟着众人行礼。

  “起身吧。”一道冷冽的语气响起,三人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来。

  傅萧笙看到高位上的男人之人,忍不住瞳孔放大。

  怎么是他?!

  他快速低下头来,不让那人窥见他的失态,幸好不只是他,另外两人目睹到如今圣上的真容,都忍不住长大了嘴巴。

  片刻之后,他们才慢慢调整好表情。

  陛下竟然是如此年轻又俊朗的人?!

  难道不是长相太丑,才娶了个男妻吗?!

  这……

  两人听的都是传闻,未见过其人,一时半会和记忆当中的对不上,魏越西的相貌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不只是他们。

  傅萧笙也是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情绪。

  之前他们在山寨的确起过冲突,但那时候他戴着面具,全身武装,对方也没有完全看见他。

  应该不会认出他的……

  傅萧笙在心里面安慰自己,就是在悬崖之时,对方也仅仅看见了他的背影,世界之大,背影相似的何其多人,对方不可能认出他的……

  他只能够这样想着。

  魏越西的确没有在意他们的神态,只让侍卫们抬进来三筐稻谷。

  这……连在一旁的许丞相都有些打鼓了,好端端的,魏越西怎么突然抬出来这些谷物?和殿试有什么关系?

  魏越西抿了抿薄唇,那双黑眸沉沉,“能够进前三甲之列,想必三位皆为佼佼者,而今天这考题不在天上,取之地下。”

  三人看着侍卫将那三箩筐稻谷抬到他们的面前,面露疑惑。

  魏越西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是前三年前的贡粮,保存极好,几乎没有变化,你们上前看看,要区别出这些谷子的分量、成色、产地和优劣。”

  这场科举考试一下子难坏了三名考生,连傅萧笙都皱起眉头。

  其他两位考生更是富家子弟,自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知道什么稻谷?

  他们面露难色,却又不得不上前查看。

  一番各自观察之后,一名身着绛蓝色衣袍的中年举人缓缓开口:

  “第一筐稻谷来自扬州太湖一带,是陛下最新培育推广的杂交稻,颗粒饱满,相较于其他两筐,明显这一筐麦穗更加长。”

  这一位是夏举人的回答。

  魏越西微微点头,给他加了一分,“那另外两筐呢。”

  夏举人还算诚实,“草民也就读了些农学杂书,认不得太多,实在无法知晓了。”

  真是运气好,要不是他在家里面吃过这种好吃的大米,妻子跟他多提过两句,他其实也是一种都认不出来的。

  “那么其余两人呢?”魏越西又问。

  傅萧笙仔仔细细观察了好一会儿,又拿起来攥在手心一下,这才起身回答道:

  “第二筐稻谷来自太仓,颗粒呈暗色;第三筐稻谷则是来自西北,多产于边疆地带,谷物极小,多呈滚圆,且空壳过多,不若其他两筐的重量和质量。”

  傅萧笙之所以认得出来,是因为他深入过贫困,也走过不少地方,见多识广。

  魏越西微微勾唇,高看了傅萧笙一眼,继而又问道:“那你们可知晓,为何谷物会如此不同吗?”

  第三位总算是能够有说话的,立刻抢答道:“草民知道,这些地域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以便有不同的谷物情况。”

  “除了这个呢?”魏越西问的可不是这么简单。

  还有什么?

  三人见状,互相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那三箩筐的谷物,沉默下来。

  反倒是傅萧笙看出了端倪,他的眼眸转了转,联想到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开了口。

  “是人。”

  “说来听听。”魏越西抬眸看向了他。

  傅萧笙抿了抿薄唇,“第一筐稻谷背后是个忠臣,推广杂交稻于两广之间,其实这杂交稻在太仓也能种植,但太仓没有推广,反而……”

  男人的话语一顿,随后又继续说道:“第二筐稻谷背后则是个庸臣,他管理不善,致粮食发霉变成暗色,宛如陈年稻谷。第三筐稻谷背后则是个逆臣,西北边疆谷物虽少,但因只种一季,实际不会和其他地区产生太大差别,只是稻谷略微小罢了。”

  “可这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贡粮多空壳,分明不敬陛下。”

  魏越西瞧着有点意思,“那你们知道这三人的下场吗?”

  底下三人皆摇了摇头。

  魏越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忠臣自然是朕的左膀右臂,朝廷不养庸臣,朕摘了他的乌纱帽,至于逆臣……”

  “贪污受贿,意图不轨,主犯抄斩,五马分尸,其余家属全部流放,九代不得为官。”

  随后,他黑眸沉沉看向底下的人,“今天朕教给你们的第一课,便是在其位谋其职,否则过去的他们就是将来的你们——”

  闻言,众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许丞相没想到这考题,竟然这般深奥,连下马威都有了。

  “你很不错,不过……”魏越西想给傅萧笙状元,但看了看他的面孔,又与其他两位相比较,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还是探花吧。”

  许丞相也看了看傅萧笙的面孔,这探花确实是名至实归。

  状元虽为第一,但是探花不仅要有才,更要俊美,这三人当中,傅萧笙文才和样貌兼备,自然是最合适的。

  ……

  殿试结束。

  宫门外挤满了不少人,几乎是官兵一出来张贴红榜名单,下面的人就忍不住挤过去看了。

  “公子,您位列第五!”

  “老爷,您位列十一名!”

  “哎呀!第四名!就差一名便能面见圣上了!”

  ……

  萧大柄从镖局出来,就看见了不少人挤在那里看榜,他大哥今天考完就回家了,他现在也没瞧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