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十三年,二月二,龙抬头。

天气已经回暖,但是宫门前的官员,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这次严松的案子,牵连到的人,数以万计。

锦衣卫在全国各地抓人,只要是牵连到长寿宴一案的。

直接满门抄斩。

而和严府有关系的,直接流放岭南。

其府上女眷充入教司坊,男丁贬为奴籍。

一时间,京城所有的官员,都有些惶惶不安。

要不是御史大夫尹大人,上书陈表,说再杀下去,朝廷就没人可用,恐怕现在这场大案,还会牵连更多人。

所以这一次的大朝会,文武百官都格外重视。

不仅是因为,严松一脉官员被杀,出现的官位空缺,他们想让自己人坐上去。

更是因为可以见到,那位传说中的神仙弟子,安平侯李长安。

这位新晋的侯爷,刚来京城没几天,就把一手遮天的严家给推倒了。

而且还能让建元帝,礼贤下士到送玉玺的地步。

他们都很想见识一下,这位侯爷是什么模样,有什么爱好,看能不能顺其所好,看能不能攀上一点关系。

文武百官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形成泾渭分明的几个团体。

张甲第四周的,是儒家一脉的官员。

这次严府倒台,儒家得益最多。

很多被建元帝故意不给职位的儒家弟子,都因为张甲第这位儒家代掌门,都安排上了官位。

而一些勋贵公爵,也是都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才能和这位新晋的安平侯,和谐相处。

而一群人高马大的武将,则是在最角落里面,一个个不声不响的。

因为大明重文轻武,所以他们也没多少话语权,也没什么官员,愿意和他们这群大老粗相处。

而大的一伙人,还是那群文官。

他们闹哄哄的一片,有人说严松老贼死的好,也有人说这次的案子杀气太重。

有些人罪不至死,没必要满门抄斩。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文武百官开始纳闷起来。

这大朝会,不是早就应该开始了吗。

怎么现在都快正午了,这宫门还没有开。

等了一会,一辆马车才姗姗来迟。

看见那辆马车,宫门缓缓打开。

文武百官看见,建元帝的贴身太监,东厂提督曹正淳,拿着一张圣旨走到了马车面前。

“圣旨到!”

文武百官跪倒在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他们就看见,曹正淳跪在马车面前,开口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安平侯查抄严家有功,为大明百姓除害,赐御驾上朝!”

说完,一队太监走了出来,抬着一个轿子,走到了马车旁边。

曹正淳跪在地上,把圣旨举到头顶。

这是皇上亲自交待的,以后给这位侯爷传旨,必须跪着说。

雨化田对于这件事情,举着双手赞同,然后他就让曹正淳去宣布圣旨了。

李长安刚从马车出来,就听到了这句话,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求生欲太强了,以后不好杀啊!

他走下马车,吩咐洛阳她们在门口等自己,就对着曹正淳说道:“平身吧!”

文官御史,哗然一片。

这安平侯,未免太狂了吧。

没想到曹正淳反而笑盈盈的起来了,扶着李长安就坐上了皇上才能用的御驾。

然后朝着宫里面走去。

有官员跟在后面,也想进宫,反而被拦了下来。

“安平侯还没到太和殿,所有官员不准入内!”

文武百官:……

勋贵公爵:……

他们抬头看着宫门,只觉得严松走了,但是这大明,恐怕又来了一个,比严松权势更大的人物啊。

御驾一路来到太和殿,李长安才发现,建元帝正站在门口等他。

“爱卿可算是来了!”

这些天,建元帝也不知道怎么去和这位神仙弟子相处。

毕竟严松的案子,查抄了数亿的白银出来,让大明的财政,狠狠地缓了一口气。

周超也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比加税,更容易赚钱的法子。

一时间,他杀的有些上头。

建元帝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再多杀一点,国库里的银子,就能再多一点。

要不是御史大夫,上书说杀的太多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官员了。

建元帝甚至还想在杀上一批。

他知道严松贪,但是他不知道,严松竟然这么贪。

严松的手下,更是贪的让他有些害怕。

数亿两白银啊。

大明一年的税收,才两千万两银子。

这相当于大明十年的税收了。

可想而知,严松一伙人,到底有多压榨百姓,才能敛如此之巨财。

周超害怕了,这是他当皇帝以来,第一次这么害怕。

怪不得泥菩萨给大明的预言,是不过百年。

他现在对李长安,是又怕又喜欢。

怕的是,大明被人家取而代之。

喜欢的是,只要拉拢了这位神仙弟子。

那大明就有救了。

送子丹他已经吃下去了,效果卓越。

皇后公孙丽的惨叫声,都快传到宫外了。

这让建元帝,内心甚么满足。

他现在觉得,哪怕是让出半壁江山,也要拉拢这位神通广大的长安侯。

李长安走了下来,对着建元帝拱了拱手。

“陛下如此待我,臣愧不敢当啊!”

“有爱卿相助,我大明才能光复山河,才能千秋万代啊,只要爱卿开口,哪怕是要半壁江山,朕也心甘情愿送给你。”

看着建元帝真诚的表情,李长安怔了一下。

不过随即他就笑了起来:“陛下言重了,我李某不在乎这些东西。”

“皇位和江山,对我来说,不重要!”

“天下百姓,对我来说才重要!”

周超看着他,心里有些感动。

这才是他心中,来拯救大明的神仙啊。

这为国为民的态度,让他心里舒服了很多。

进入太和殿,建元帝让人搬了一张椅子放在龙椅下方,然后让李长安坐了下去。

“爱卿,这以后就是你的位置,和我平起平坐,以后这大明,有我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说完,他就坐在龙椅上,让人打开宫门。

随着文武百官,陆陆续续走了进来。

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朝会,才正式开始。

无数的官员,看着坐在龙椅下首的李长安,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