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林晓寒他们也回到家中, 晚饭的时候,陆秋成便对他说道:“今日那一番见识,别说我那些同窗们, 就是我自己也是很想在庄子里住上几日的。”

  林晓寒闻言便笑笑道:“那也得等庄子全部修好了才行, 急不得的。”

  陆秋成道:“再过半月,我便要上京,若是过了殿试, 说不准就要留在京中,这庄子怕是没机会住了。”

  他这话说得倒是实话, 林晓寒听了, 便想了想道:“若是你喜欢这庄子。等我们留了京, 就在京郊也修一个差不多的!到时候你休沐之时我们就去住, 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陆秋成听了有些吃惊,开口说道:“此事想想便好!京中房子田产可是天价!不似府城里这般!”

  府城里的房价和田产已经很贵, 比陆家村里贵上很多倍!但京城里还要比府城贵上三四倍有余!

  他之前听书院里的先生议论, 京城里的八、九品的官衔。若非祖上富裕, 自力更生大半辈子也就能买下一间两进的宅子。还不得什么好位子,只能与普通百姓们挤在一处。

  而五品以上的官、便有朝廷封的宅子。不过那些宅子许多都十分老旧了, 里面有些还死过人。

  翻修也是很贵, 没有几千两银子拿不下。

  许多京官不愿意把一辈子的俸禄都填进去翻修宅子, 便全家凑合着住住。留了银两回老家置田置屋, 待年纪大了,便告老还乡, 带一家人回老家去养老。

  如林晓寒他们现在在府城里的宅子, 在京中少说也要翻个三倍以上, 两万两银子都未必能拿下,就更莫说京郊的田产和庄子了。

  陆秋成知道林晓寒写书赚了不少钱, 但却并没有去关注具体的数目。

  上次上公堂的时候,他知道林晓寒买下府城的宅子就花了六千多两。

  这么多的银子,便引得林家眼红成这样。后面林晓寒又买了田庄还花钱翻修,想必赚来的银子也用的差不多了。

  实际上自写了《藏龙寻仙》以后,林晓寒每个月稳定收入四千六百两银子,八十万字的稿子总共要出二十册书。便是不算那画集之类的分成,林晓寒也能到手九万二千两银子!

  不过陆秋成把管家大权教给林晓寒后,就不再多过问银钱之事。林晓寒也懒得对陆秋成解释太多,只笑笑道:“怕什么,到时候我自是有办法赚到。”

  陆秋成闻言,便也没再多说什么。他知道林晓寒赚钱的能力很强,至少比自己要强得多。

  到时候自己多努力一些,早日升到五品以上,便能住上朝廷封的宅子,也能省下一大笔银子了。

  快要进京之前,林晓寒又去了一趟墨香阁,结了《藏龙寻仙》第六册 的稿酬。

  他把第七册 稿子交给了崔管事后,便对他说道:“再过十日,我夫君便要上京殿试,到时候怕是会留在京中,也不知日后这《藏龙寻仙》的稿子怎么交接才好?”

  林晓寒知道墨香阁在府城中只是分店,京城中才是它的总部。自己虽陆秋成去京中,应当不影响稿件的交接才是。

  他原本以为崔管事会给自己写一份证明身份的书信什么的。

  没想到崔管事却对他笑道:“林哥儿你无需担心此事。京中那位早就知道这边的情况,已经提前做了安排。”

  “这个月底,京中已经派了新的管事过来府城交接。我与你们已经熟悉了,上面的意思是让我跟着你们一起进京,以后还是由我负责接收细雨斜风先生的稿件。”

  “啊?”林晓寒吃了一惊,没想到墨香阁竟已为细雨斜风先生考虑到了这般地步。他转而说道:“如此一来,自是更加方便了。以后也还请崔管事你多家关照!”

  崔管事此时便笑眯眯的说道:“此事我还要谢你,托了细雨斜风先生的福,我到了京城总店做管事,也算是高升了!”

  “对了,吴长兴先生也要一同进京,说是方便跟进《藏龙寻仙》的插画。细雨斜风先生与吴先生的住处,墨香阁已经全部安排好了,你们无需担忧,到时候只管去京中的墨香阁,自有人带你们去落脚。”

  林晓寒:“……”

  没想到墨香阁竟然连他们在京中的住处都安排了,实在是考量的十分周到。

  虽然林晓寒肯定还是要在京中购置房产,但既然有了免费的地方,先去落脚也是不错!也免得他们刚去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只能在客栈里暂住。

  七月上旬,林晓寒将城北的庄子正式交给了小周氏看管,又与小周氏说了许多话,交代了自己后续的安排。

  汪娘子自是不必说,思考以后,他又将陆瑶与唐适留下了,让他们一个监督庄子的运营,一个帮忙培训庄子里的人才!

  陆瑶是十分舍不得离开林晓寒的,但林晓寒决议已定,她虽哭了一夜,但也只能留下。

  唐适则不知到底想些什么,之前倒是没说什么,待林晓寒临走的前一日,他才主动去找了林晓寒,让他自放心去京里。府城的产业,他都会帮忙好好看着。

  林晓寒闻言笑笑道:“你与陆瑶,本非池中物。我也不拿你们当作下人看待。”

  “你们只管好好干着,帮我照看着长斐和嫂嫂。等圣上大赦天下了,我便将身契还了你们。至于这府城里的产业,我已经与嫂嫂说过了。若是做的好了,我可以给你们分干股。到时候你们也算一个股东,赚的都是自己的,日后也算是有了着落。”

  唐适大惊,万没想到林晓寒竟还有这般打算。

  他有些浑浑噩噩的回了房去,将此事告知了陆瑶,陆瑶又是哭了一场。

  第二日,林晓寒与陆秋成上京,陆瑶送走他们离开以后,便搬去了庄子。

  此后她日日监督着庄子上的进展,格外认真,倒是帮小周氏省了不少心,这又是后话了。

  此次进京殿试,府城中一共有三十五人。其中三十人都是麓山书院的同窗,众人便相约着一起北上。

  其中有一名乙等十名的雷姓考生家中是做生意的,有很大的商船。

  那雷家为了让儿子与同窗们拉拢关系,便做主提供了这艘商船,让大家都坐这商船沿着运河进京。

  林晓寒与陆秋成上船后,被那雷家的家丁安排到了船头一处十分明亮的船舱里住下。

  其他考生们若是带了书童的,便单独一间,若是一个人去的,便两人一间,也全都被安置了下来。

  从府城到京城,快马加鞭也要两日多,走运河则要整整六日。

  林晓寒上了这商船后,吃喝住宿便全在船上。商船每到一处港口,便要停下半天,补充净水与食物。

  这商船比一般的船要大,在运河上行驶风平浪静,不容易让人晕船。但船上的都是平日里不怎么坐船的人,时间久了,难免还是有些恶心。

  林晓寒便索性到了一个港口,便与陆秋成下了船去逛,也好缓解一下在船上的眩晕感。

  整整六日时间,从南到北,每一处港口,他们路上所见的风景都大不相同。

  有的港口富裕,往来商人颇多,街边都是售卖吃食的,人人穿得也整洁干净。

  有的港口则十分破败,街边生意萧条,百姓们也穿得简陋,各个一脸菜色。

  又经过一处港口的时候,林晓寒见码头边有许多讨饭的孩子,饿的瘦骨嶙峋。便买了一沓饼子给他们,又撒了一吊钱在岸边,很快就被附近的孩子们抢光了。

  “这些港口之间有的就差不过百里,差异却如此之大。与当地的地方官的手段脱不了关系。”陆秋成一路过来,看到这里的景象时,终于忍不住感叹道。

  林晓寒看他一眼,见他一眼忧虑之色,不禁握住他的手道:“大晋这么大,有多少知府州县,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官员治理,自是有所不同。”

  “这官员治理地区的能力,便于你们考试一样,自是有好有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日后只管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便是!”

  第六日上午,他们终于来到了京城附近。

  运河一进入京郊,沿途的景色眼瞧着都繁华起来。

  进入京城以后,沿途便可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民房还有路边沿途的小店铺。

  考生们也纷纷从船舱里走上了甲板,观赏起岸边的风景,议论纷纷。

  “这京城果然是京城,看起来竟比府城还要繁华。”

  “这是自然,京城乃天子脚下,一等一的好地方!要不然为什么大家都想留京呢?”

  “说到留京,也不知我们这次能不能顺利通过殿试留京!若是分到地方去做个八,九品的小官儿,怕是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还是留在京中才能晋升,日后升到六品以上,就有上朝面圣的机会!说不定还能位及人臣,青史留名!”

  ……

  刚刚过了春试的考生们,基本都还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一个个野心勃勃,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

  李枫看着京城两岸的景色,也是十分感慨,对陆秋成道:“陆兄!此次我定要留在京中!光耀门楣!日后与你同朝为官,我们可要互相扶持,共同进退!”

  陆秋成闻言便点点头道:“我们只须谨记先生说过的话,为国为民,做个清正的表率!日后定能有所施展!当今陛下乃是难得的明君,此乃天下读书人的幸事。”

  商船到了一处很大的码头停下。靠岸后,考生们纷纷从船上下来。

  此时便有那雷家在京中的管事接应,要领着他们一起去客栈里住下。

  京中客栈繁多,但准备殿试的考生们大多都住在内城朝阳门附近。

  主要是那朝阳门附近不远处便是京中有名的皇家书院。不少皇亲贵胄们都在那里念书。这次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过了春试,准备殿试。同时京城中的书店与文具店铺也大多聚集在此处。

  那雷家人就早早的在附近预定了一间客栈,包下了所有客房,等着府城来的学子们到了以后,都入住在此处。

  此时离殿试还有近一个月,考生们还要在这里温温书,住在朝阳门附近,买些书籍纸笔的也更方便一些。

  林晓寒下船以后便于那雷家的管事打听过了,知道京中的墨香阁也刚好就在朝阳门的附近,于是便随着他们一起过去了。

  到了朝阳门以后,他们觉得客栈环境嘈杂,不想入住,便直接去了墨香阁。准备去找崔管事,住在墨香阁给他们安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