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离经叛道小穿女>第410章 道忞和尚说林月与佛有缘

林月瞥眼的功夫,无意中却瞥见广济寺正中殿堂上悬挂的那块匾额,匾额上描金写的是“大雄殿”三个字,没有“宝”字。

林月有些奇怪,前世在她所参观过的所有庙宇中,寺庙里最大的殿堂都是大雄宝殿,广济寺的大雄宝殿怎么是大雄殿而不是大雄宝殿呢?

问站在身边的道忞首座,道忞习惯性的双手合十,念一声阿弥陀佛,说广济寺大雄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的德号就叫“大雄”,所以,广济寺的殿堂就叫大雄殿,至于那个宝字,不是没有,而是宝不在殿外,在殿内。

林月下意识看看大殿正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释迦侔尼脸上的表情永远是慈悲,可千山万水五行三界却逃不过一个空字,那宝是什么?是空吗?宝在殿内不在殿外?什么意思?

林月正待再问道忞,道忞却面向大雄殿另外两尊菩萨施了佛礼,对林月说,施主看见了释迦牟尼佛边上的两尊菩萨吗?

林月顺着道忞手势方向看过去,释迦牟尼佛的左右两边确实还有另外两尊菩萨,道忞说,这两尊菩萨,左边的这尊是日光菩萨,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右边的这尊是月光菩萨,月光菩萨以慈悲普度众生,犹如柔和的月光,普照大地。

道忞向月光菩萨再施佛礼,诸多星宿之光,月光为第一。

林月有些诧异,星宿那么多,为什么月光第一?

道忞双手合十,说月光温和的力量,能将安居用功的心得与能量洒向无边的大众,祈福众生平安吉祥。

道忞满脸的祥和,月亮能指引我们在黑暗中,在烦恼不断的百态人生中,寻找到最圆满的光明....。

听着道忞的讲解,林月心里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悟,感悟了什么?林月没有道行,一时说不清道不明。

林月饶有兴味的观察着日光和月光两位菩萨的形象,只见他们头戴天冠,身披天衣,下着裙裾,环佩飘带,显得雍容华贵而清雅娴静。两个菩萨都手执莲花,日光菩萨的莲花上是日轮,月光菩萨的莲花上是月轮。

道忞说,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所以称为满月,所以,中秋节就是月光菩萨的圣诞日,这天预示着佛陀无边的智慧,清净,明澈,也象征着佛法的圆融,容摄大千芸芸众生。

说罢,道忞虔诚的双手合十,嘴里喃喃祝愿,祈愿月光菩萨,让乾坤清朗百福庄严;祈愿月光菩萨,让五毒息灭还本清净;祈愿月光菩萨,让业障消除福增慧长....。

袁秀英见道忞祈祷,也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林月听着道忞和袁秀英的祈祷,顿时对月光菩萨肃然起敬,也不禁双手合十,向月光菩萨念一声阿弥陀佛。

袁秀英转头向林月笑笑,再向林月双手合十,说你就像月光菩萨,你以慈悲普度众生,迁变众生苦厄。甘露方丈和我都得到过你的帮助,只有内心安静平和的人才有余力帮助别人,所以再次谢过你的大恩!

林月瞪大眼睛,如果自己真的是月光菩萨,一定要多多显灵,造福劳苦大众。

转过大雄殿,经过尼姑庵外面的一座殿堂,这座殿堂比大雄殿的规模小很多,但殿内殿外聚集的善男信女却不少,有人拈香磕头,有人烧纸,有人献瓜果贡品,因为烧纸燃香,殿堂内外纸灰满天飞,如果有风吹过,或人们走动的力道大一些,搅起地上的纸灰香灰就更多。

林月有些好奇,问这些人在这里做什么?

道忞说,这座殿堂里供奉的是药师佛,药师佛有灵丹妙药,能拯救受苦受难被病痛折磨的民众,吃了佛祖赐予的佛药,不管是什么病都会奇迹般的好起来。

林月伸头向殿堂里看看,殿内果真供奉着一尊菩萨,林月的曹家山也有一尊药师佛,不过,那个药师佛是个圆脸,有点胖,广济寺药师佛是个瘦脸,有点瘦,他们的模样完全不像一个娘生的。

袁秀英面向菩萨双手合十,念一句佛语,指指药师佛面前的一个长桌,说桌子上放着的那些红纸,都是善男信女们用来祈药的。

林月这才看见,长桌上放着很多摊开的红纸,这些红纸,都是善男信女们向药师佛求药前放下的,哪张红纸是自己的,哪些红纸是别人的,没人会搞错,因为自己求来的药自己吃,别人不会吃。如果拿错了红纸,回去吃了别人的药,肯定就是吃错药了。

善男信女们都跪在药师佛前嘴里念念有词,或心里默念祈求的各种愿望,一会儿就有人站起身来,拿起一张红纸查看,如果红纸上有东西,就心满意足的离开,如果红纸上是空的,就将红纸放回原处继续跪下祈求。

林月离开殿堂,这才问道忞,红纸里是什么东西?道忞说,如果祈药的人心诚,红纸里就会有东西出现,那些东西就是药师佛赐的药,红纸里如果没有东西,就说明祈药的人心不够诚,需要继续祈求。

林月瞪大眼睛,药师佛真的要给药?

袁秀英见林月很惊奇的样子,眨眨眼,药师佛能赐药你不相信?袁秀英念一声佛语,说只要你诚心祈求,药师佛会给药的。说完,再反问林月一句,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善男信女来求药呢?

林月仍然不可置信,看看漫天飞舞的纸灰香灰,心里悠忽明白,那么多的纸灰香灰满天飞,总有一些会掉落在红纸上,只要掉落在红纸上了,那纸灰香灰就成了药师佛给的佛药,你虔诚的将这些纸灰香灰吃了,心理上的病痛自然就会好很多。

那药吃了真的有效?袁秀英见林月继续质疑药师菩萨,赶紧再念一声佛语,善男信女向药师佛祈到的药是佛药,无论什么病患,吃了佛药就能包治百病。

包治百病?林月调侃一句,人老了都得死,是不是一种病?我想长生不老,有治这种病的佛药吗?

林月以为袁秀英会恼,没想到她脸上的表情波澜不惊。道忞接过林月的问话,说药师佛是有长生不老药的。

这次是林月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道忞,真的?

道忞合十,说药师佛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世佛,三世佛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又分为空间“横三世佛”和时间“纵三世佛”。

林月一听,瞪大眼睛,她第一次听说三世佛不仅可以治病,还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混淆的,怎么个混淆法?

道忞笑笑解释,三世佛认为时间并不存在。他指指阳光照映着的一处树荫,你看现在的阳光,阳光照在这个位置,我们就知道现在是申时,如果没有阳光或其他用来表述时间,时间就不存在。而且,不能因为我们这里的时间现在是申时,其他地方也是申时。

道忞微笑,就像我们的肉体,来自于存在,存在来自于哪里?来自与我们的感知,我们感知不了的东西很多,你只要对自己的肉体没有了感知,你就长生不老了。

还有这种解释?林月愕然,混淆了时间和空间,时间就不存在?感知不到自己的肉体,自己就长生不老?那不是自欺欺人吗?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可能感知不到自己的肉体,除非那人死了,死了就长生不老?肉体没有了,但精神长在?好像也对,如果那人没死就感知不到自己的肉体,那不是行尸走肉吗?

林月瞪大眼睛,对道忞的佛说感到不可理解,但看着道忞那坚信不疑的表情,不由得心里腹诽,你不愧在寺院里混过多年,对佛学有如此深奥玄乎的理解,如果你也像袁秀英那样还俗,岂不是佛界的巨大损失?唉!这样的人才,千年才出一个,你不当和尚可惜了。

道忞不理睬林月看他时那不怀好意的眼神,向林月笑笑,说可惜很多人对佛学不感兴趣,其实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佛法中的智慧,去解决世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舒缓压力,帮助度过情感危机,化解家庭社会矛盾,让生活更和谐更称心如意,这就是佛法的最大价值所在。

道忞说完,再看看林月,那眼神好像在说她不学佛,不相信前生今世,不信因果,所以肆无忌惮。

林月脸上有些发烧,在日常生活里,虽然她并没有对佛有多无理,但在菩萨面前不跪拜,就是对佛的不尊重。自己在菩萨面前的表现瞒不过得道高僧,其实道忞说得好,佛法的最大价值,就是人们自觉运用佛法中的智慧,解决世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林月想想,嗯,比如对长生不死的理解。

林月向道忞和尚施礼,嘴里说着,谢谢大师指点!

三人信步走到另一座殿宇前。这个大殿供奉的菩萨,林月知道是“自在观音”,自在观音和其他寺庙供奉的观音不一样,其他寺庙的观音,都是站着或盘腿打坐,很庄严肃穆的造型,但广济寺的自在观音,却非常随意的坐在一个像莲蓬样的底座上,面部表情和姿势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林月最喜欢自在观音,每次到广济寺,都要到这个大殿,面向自在观音拜一拜。自在观音和善美丽,身姿自由自在,是林月最大的慰藉。这次见到自在观音,林月照常在菩萨面前,双手合十,主动向观音施了佛礼。

道忞和袁秀英见林月施了佛礼,都有点诧异,林月在其他殿,见到其他菩萨,只是敷衍性的拜一拜,但在自在观音面前,林月是虔诚的真拜。

只听道忞说,观音的心自在,观音的身才会自在,造型才会如此逍遥。“自在”就是解脱,观自在,观自在,静观自在,心就会慢慢静下来,内心就没有阻碍。就像《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真正心无挂碍,何必执着追求?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佛学太深奥,林月并没有明了真谛,但看着“自在观音”优美无碍的神态,她记住了道忞说的最后那句话,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林月感悟,自己没有百年,只有十年,十年过后,无论是民女的林月还是做了皇后的林月,都不过是一捧黄沙。

冬日斜阳倾洒在屋顶上,广济寺像被镀了一层金粉熠熠生辉,逆光看去梦幻迷离,如同佛经里的西天圣地。自在观音殿后面就是诵经堂,正是和尚们诵经的时候,广济寺上空响起和尚们诵经发出的嘤嘤嗡嗡如天籁般的声音,这声音令林月震撼,心灵所背负的杂念瞬间释怀。

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道忞和尚向林月施礼,说黄台吉驾崩后,皇宫里的法事不断,他是诸多法事的主持人,要做的事很多,先告辞了。

道忞和尚说完,又意味深长的看看林月,说施主与广济寺有缘,贫僧先别过,我们后会有期。说完再向林月施一礼,念一声阿弥陀佛,飘然走出寺院。

林月愣了愣,前次甘露说她与寺院有缘,她拜了甘露为师父,现在道忞说自己与寺院有缘,难道自己要做广济寺的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