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离经叛道小穿女>第316章 组团放屁

挖出的红薯一筐筐一篓篓的过完秤后分类,个头大的堆在一起,个头中等和小的,堆在一起。很快,空地上的红薯就堆成了两座小山,一座大块头的红薯山,一座小块头的红薯山。

黄台吉特别注意红薯重量,所以他就一眼不眨的盯着秤杆,盯着记账的官员。

随着记账官员噼噼啪啪的算盘声停止,刘奕杰看着账本上记录的数据,将账本捧到黄台吉面前,小声禀报,一百亩地,合计挖了六十六万斤!黄台吉瞪大眼睛看着账本上一笔笔的记录,又看看地上堆成小山样的红薯,他突然感到热泪盈眶,激动呀!太激动了,他亲眼看见红薯从地里被挖出来,亲眼看见一筐筐一篓篓红薯过秤,眼见为实,没有谁作弊,也没有谁质疑,一百亩地,果真挖了六十六万斤红薯,平均一亩地达到六千六百斤!

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真人真事!

黄台吉现在的心情比打了一个大胜仗还激动,他叫李公公将最大的几个红薯拿走,再笑盈盈的看看现场的几个官员,挥挥手,走了。

见黄台吉的马车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几个官员这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着黄台吉远去的方向磕头,人们这才知道,走的人是当今圣上黄台吉!

人们也激动起来,随着下跪的官员也呼啦啦的全都跪倒在地,嘴里高呼着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月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哭笑不得,她虽然鹤立鸡群般的站着,心里却在腹诽,你们怎么向皇上下跪呢?种红薯是我的功劳,你们应该向我下跪才是正确的姿势!

红薯挖完了,皇上走了,村民们陆陆续续散去。福临来到几个大臣面前,见刘奕杰车克和杜文都喜笑颜开,大家都为今天的红薯大丰收兴奋不已。福临得意的说,我说的没错吧,亩产至少六千斤。

户部尚书车克赶紧点头,向福临竖起大拇指,说九皇子真了不起,你在刘家村种的红薯真的亩产了六千斤。

礼部尚书杜文也向福临作揖表示祝贺。福临脸上得意的神情更是表露无遗,向他们伸出手,说你们输了,明天拿钱给我。

车克和杜文一听,一头雾水,车克问,拿什么钱?福临收敛住脸上的笑容,说你们不能耍赖,我们打赌不是说好的,我输了,拿二百两银子给你们,你们输了,各拿一百两银子给我。他认真观察一下车克的表情,又看看杜文的脸,疑惑的问,你们都忘了?

车克和杜文脸色悠忽一变,车克赶紧说,朝堂之上,怎么能用打赌的方式解决问题?这话不是车克说的,是黄台吉说的,车克说这话的意思是,皇上已经否决了他们之间打赌的事。

福临一听这话,也懵逼了,是呀,这是父皇当着群臣的面呵斥他们的话,打赌被呵斥,就是皇上对打赌一事的否定,福临不敢反驳父皇,得意的脸色也突然间变得苍白起来,原本以为二百两银子唾手可得,没想到煮熟的鸭子飞了?

他们之间的打赌不关刘奕杰的事,刘奕杰今天到现场,是皇上安排他来记账和监督亩产的。听见三人的对话,自感情势不妙,刘奕杰叫上随他来的都察院人员,溜之大吉。走之前还不忘向林月道别,但四下看看,没见到林月,就只好先走了。

车克和杜文见刘奕杰走了,担心再待下去,福临会变成幺蛾子,趁福临懵逼的时候,赶紧叫上户部和礼部的人,坐马车逃也似的走了。

福临站在原地懵了,伸手向别人要钱?小丑是我自己?

黄台吉回到乾清宫,他的案桌上放着从刘家村带回来的几个最大的红薯,他在看着红薯发呆,眼前不断浮现出刘家村挖红薯的壮观场面,绿油油的藤蔓,一筐筐过秤的红薯,还有民众欣喜若狂的笑脸,下跪磕头的民众,那一声声出自肺腑的山呼万岁,以及堆成小山样的红薯,那红薯像一个个闪着金光的硕大元宝,不对,红薯比元宝更加金贵,因为再大的金元宝饿极了的时候不能吃,红薯则能救命。

想到红薯,黄台吉又想到儿子福临,福临这个小子居然会种地?红薯哪里来的?他怎么会想到种红薯的?要是让全国农民都种红薯,人们饿肚子的问题就会缓解大半,解决了粮食问题,就解决了人们的生存困境,解决了人们的生存困境,就解决了爱新觉罗稳固王朝的根本....。

黄台吉不禁感叹,是自己的儿子福临解决了几千年来最难以解决的生存困境,也为我朝奠定了稳固的根本,黄台吉对自己拥有如此优秀的儿子深感自豪,居然不自觉的感到两眼湿润起来。

林月将中等偏小的红薯连根带须的储存到了刘思旺家的地窖里,准备下一季育苗。红薯不像土豆,土豆可以切块育苗,但红薯只能整个埋在土里,所以,个头大的红薯用作种薯就是浪费。林月将中等和大个的红薯分成几堆,分别送给了御膳房,福临和刘奕杰车克杜文姜祖飞刘思旺等人,为了推广红薯种植,林月还给刘家村的村民分了一些,当然,留给自己的也没有忘记。

林月前世并不喜欢吃红薯,因为那个时候食物充足,红薯只是粗粮,吃一点换换口味而已。但这一世看着红薯,林月却对红薯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缺粮的时代,红薯是真的能够救命!

刘家村的村民亲眼见证了挖红薯的场面,又知道了至高无上的皇上亲临现场,那种兴奋比过年还要兴奋,他们将里长分给村民的红薯煮了,蒸了,像吃山珍海味般的细细咀嚼着,小心品着。分到的红薯太少,但能够亲自尝尝红薯的味道就很知足,红薯产量太高,红薯太好吃,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尽快将红薯种进自己的地里。

姜祖飞为了写《红薯传习录》,专门到了林月家,林月已经查阅了《金薯传习录》这本书,将主要目录抄了下来,见到姜祖飞,林月将目录拿给他,再给他讲了一些书里应该写的内容。

姜祖飞不愧是神童,响鼓不用重锤,写书是他的强项,昨天他到了现场,亲眼见到红薯高产的奇迹,现在林月将《红薯传习录》的目录都给自己了,自己一定要努力,写出比《治蝗考》更好的书,姜祖飞预感这次写书又会再立新功,写《红薯传习录》比写《治蝗考》还要重要。

临走的时候,姜祖飞一再表示,他要尽快将这本书写完,前次写《治蝗考》因为没有参与治蝗,所以书中的一些细节就无法描述,这次写《红薯传习录》,因为自己亲眼所见,亲自参与挖红薯,所以书中涉及的所有内容都胸有成竹,写这本书就是为推广红薯种植做贡献,姜祖飞写书的积极性更高。

早朝的时候,群臣进入乾清宫,赫然发现黄台吉御案上摆放着几个硕大的红薯,黄台吉进入大殿就满面笑容,这是在黄台吉脸上很少有过的表情。

黄台吉在龙椅上坐下,看看御案上的红薯,又看看大殿上站着的群臣,他居然先打了几个哈哈,笑完就说,朕到刘家村亲自去看了红薯收获现场。他指指案头的大红薯,这些红薯,就是刘家村地里种出来的,朕亲自监督了红薯的产量,一亩地确实产了六千多斤的量,福临没说假话。

黄台吉说完,看看与群臣站在一起的福临,说福临亲自做农活,收获红薯的时候也是指挥有方,有条不紊,我听见了村民对他的夸赞,也体会到他种红薯的辛苦,福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仅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解决了吃饭问题,人没饭吃就会丧失生命,粮食就是生命的“饭”,是老百姓的命!

说到这里,黄台吉激动得将手一挥,不,比命还重要,是命根子!粮食也是老百姓心里的神,粮食从来都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者,所以,老百姓的饭碗就是我大清的基业。

黄台吉越说越激动,慷慨陈词了老半天,欣慰的看着福临,说福临生产出亩产超六千斤的红薯,功名卓着,功名盖世!朕决定,福临晋升为辅国皇子。待红薯大力推广种植后,再对有功人员一并进行赏赐!

辅国皇子的品级是四品,比以前参政御皇子五品又上了一级。这次大臣们对福临的晋升都心服口服,福临亲自种红薯,红薯亩产六千斤,解决了民众的吃饭问题,福临的功劳确实卓着,确实盖世,比立下的战功还重要,如此功绩不晋升都不行。

黄台吉话锋一转,看看户部尚书车克,又看看礼部尚书杜文,说种红薯增加收入,原本就是户部的事,也是礼部应该大力宣传的事,你们既然都不知道福临在种红薯?福临种出红薯了,还敢当着朕与群臣的面与福临打赌,现在你们赌输了吧!不仅输了银子还输了脸面,这哪里是打赌,这是在当着朕和群臣的面打你们自己的脸!

黄台吉说完,脸色由阴转晴,朕看这种打赌形式就很好嘛!敢打赌就说明打赌的双方有胆量,有担当,对打赌的人既有制约作用,也有激励表彰之用,表彰的钱还不用朝廷支付,打赌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黄台吉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堂下噗噗两声响,这响声不说石破天惊也是穿云裂石,大家都听清楚了,那响声一定是谁在肆无忌惮的放屁!朝堂之上,何等威严的地方,居然有人敢放屁?

黄台吉一愣,立马两眼一瞪,厉声喝问,是谁?

只见杜文慌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嘴里喊着,皇上饶命,微臣没有忍住,不是故意的。

杜文昨天分到一些红薯,红薯实在太好吃了,今天早上就吃了很多,肚子里早就有一股气在串来串去企图冲出来,杜文就拼命的忍着,实在忍不住,屁一旦找到出口,那冲力之大,气味之重,凡是有类似经历的人都感同身受。

杜文感觉自己像掉进了冰窟里,大臣在朝堂上放屁,前所未有,在这个时间段放屁,更加不合时宜,难道你是在故意讽刺皇上刚才说的是屁话?

黄台吉见杜文跪下了,正待发怒,突然又听见几声古怪的屁响,随着响声,一股浓郁的臭味弥漫在乾清宫,大臣们全都不由自主的用衣袖捂着口鼻,实在太臭!不等黄台吉怒喝,户部尚书车克和左都御史刘奕杰两人也齐齐跪下。

大臣们全都懵逼了,什么情况?组团放屁?场面太尴尬,所有大臣噤若寒蝉不敢弄出声响。

黄台吉气得指着跪在地上的三个大臣怒喝,你们胆敢在朝堂放臭气?....,黄台吉突然闭嘴,咬牙切齿捂着肚子,表情怪异,脸色一下就变得十分难看。所有人都紧张起来,皇上这是怎么啦?出什么问题了吗?事发突然,不容耽搁,李公公赶紧喊着,传太医!快传太医!朝堂里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