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女世子【完结】>第179章 强者的应对

  刚拉开弓弦,提着一口气,盯着一支摇摆的杨柳与后方的靶心,有着不小的距离偏差,同时感受着风的力度,与先前观摩的揣测,赵希言准备射出第一箭。

  但就在松手的瞬间,塔于弦上的箭突然裂开,而箭已经射出。

  裂开的残木飞向赵希言白皙干净的脸,随后划出了一道小小的伤痕。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吓了一番,尤其是准备弓箭的官吏与太监。

  那支裂开的箭已经失重,飞出去后仅中了杨柳,但也只是擦过,并未射断,随后脱靶。

  “殿下!”官吏与太监们慌张失措的跑上前,跪在赵希言跟前磕头认罪,“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赵希言摸了摸脸上的血迹,随后又检查了另外几只箭。

  台上的皇帝正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切,然却无动于衷,只有一旁的贤嫔担忧道:“陛下,要不要让太医过去……”

  “一点儿小伤而已,何须如此紧张,朕昔日在战场上受伤的可比这个厉害得多。”皇帝极为淡然的说道。

  左右两侧的文武大臣也都在议论纷纷,而亲王帐内,适才那镇定自若的晋阳公主也稍稍紧了紧眉头。

  见燕王不说话,官吏连忙又道:“下官去给殿下重新换十支箭来。”

  赵希言抬手道:“不必了,我既然已经射出了这一箭,那么就还剩九箭。”

  “爷。”在晋阳公主的授意下,明章进入比试的场地,拿来一块干净的帕子,“公主差小人给您的。”

  赵希言俯身接过,明章看着她脸上的小伤口,忍不住破口大骂道:“你们是怎么办事的……”

  “公公饶命,公公饶命。”官吏们连连磕头。

  “不要为难他们,与他们没关系的。”赵希言道。

  明章又看着赵希言,“可是爷的脸,这要是留下个疤痕,可如何是好。”

  赵希言自己是不在意的,架着马转身,重新回到赛场,“不过是一副皮囊罢了。”

  在赵希言的示意下,裁判大声喊道:“比试继续!”

  “燕王殿下这是要用剩下的九箭吗?”大臣们惊道。

  “小周将军可是十箭十柳七靶,九箭如何赢啊?”

  “是啊,为何不更换这只断箭。”

  “谁知道殿下怎么想的呢,莫不是觉得反正赢不了,多一箭少一箭也无区别。”

  因为赵希言的举动,使得场上的议论声更多了,有些大臣相互打赌,便很不理解赵希言为何不更换断箭,一支损坏了的箭,即使重换也并不会有人说什么,连裁判与太监都说要更换,可赵希言却偏偏不换。

  自信还是彻底放弃,一时间众说纷纭。

  “是因为太久没有战事,连这些箭都已经存放得开始腐朽吗,还是这箭……”

  赵希言拿着几支三簇羽箭细细端详,剩下箭都是完好,唯独第一箭。

  赵希言呼了一口气迫使自己镇定,随后往一旁的帐中看去,恰好看到了一双注视的目光,四目相对,感受到了彼此间的信任后,她不由得紧了紧手中的弓,感受着盛夏的风从耳边略过,随后俯身抽出三支羽箭。

  从取箭开弓到放出,仅用了片刻的时间,便听见几声箭响,三支羽箭分别朝三根柳枝飞去,只见摇曳不止的杨柳,被切断三支,往下飘落,三支羽箭最终定在了三个草靶的靶心上。

  切断的杨柳还在往下掉落,只见三支箭飞快射出之后不到片刻便又再次响起箭响声,又是三支羽箭,紧跟其后,然这次三箭的箭头所射的方向并非旁侧悬挂的完整柳枝,而是射断落下的断枝。

  断开的下半柳枝被强劲的利刃再一次射断,三枝柳条变成六段,紧接着又变成了九段,十二段,而箭靶靶心上的三支羽箭每次刚刚落定,就被后来的箭从箭尾竹心上破开,与之重叠再中靶心。

  九支箭被赵希言分做三次,射向相同的三条折柳与三只箭靶,当九箭齐中三只靶心,毫无偏差时,赵希言的箭法无不令人震惊。

  “燕王殿下的箭法,怕是比之当年的陛下,也毫不逊色了吧,大明朝后继有人了。”

  “是啊,想当年,陛下在殿下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曾于端午时在武宗皇帝跟前夺了射柳的头魁,要知道,武宗朝的将军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神箭手。”

  三箭齐发,无疑给自己增加了难度,而断开的柳枝,没了绳的束缚,只会被风吹得更加无法判定规律。

  不仅文武大臣惊艳,还有女眷外命妇们,尤其是还未出阁的年轻少女。

  “今日看殿下,就像谪居世间的仙人一般,为何从前不觉得。”

  “三娘,从前大家看殿下都以纨绔论道,谁又会将纨绔与谪仙联系在一起。”身着命妇服的妇人说道自己的女儿。

  “听闻燕王殿下及冠多年还未纳妃。”有极少迈出家门的年轻女子不解道,“殿下长得这般好看,为何还不娶妻?”

  “咱们殿下要娶的妻子,定然也是这世间最优秀的女子。”

  “殿下是陛下的嫡长子,又是独子,将来的燕王妃日后也会做皇后吧,不知谁家的女儿,会有如此好命。”

  “谁家?”议论之中,她们不约而同的看向一处黄色绸布搭建的帐篷,“可惜,人尽皆知的事,还能是谁家呢。”

  裁判跑到场上,将地上落下的九条断柳拾起,又命人将三个射中的草靶拔出,同时奉上御前。

  众人看着靶子上的成绩,无不对燕王称颂与赞叹,九箭损坏了六箭,皆是从中破开,精准的定在了靶心上。

  就连皇帝也是眼前一惊,贤嫔看着,更是向赵希言投去了钦佩的目光。

  赵希言下马同裁判一道走至御前,贤嫔望着靠近了的赵希言,身着曳撒,网巾裹着齐整的青丝,身上散发着年轻人的朝气,精神、清爽,又极为干净白皙。

  裁判不知如何裁决赵希言的箭,故而将它们一一呈给皇帝,“燕王殿下箭法如神,臣不敢裁决,请陛下定夺。”

  皇帝看向适才宣布规定的王彦,王彦于是上前查看靶子与断柳,仔细说道:“若按规定,十支箭当射十条柳,十只靶,然殿下第一箭未断柳也未能定靶,后九箭虽皆中,但只有三只靶子上有箭,场上也只有三条折柳是断的,若按规矩,殿下只可算三箭。”

  王彦的话,若是按照规矩,则赵希言只有三箭可算数,这样的成绩,就连前十都入不了,更何况拿头筹。

  “燕王,你怎么老看?”皇帝问向赵希言。

  “臣,听从规矩。”赵希言回道。

  “那么说来,此次射柳的魁首,是周康了?”皇帝看着赵希言说道。

  “规矩是人定的,燕王殿下的箭术有目共睹,陛下……”一旁的贤嫔觉得有失公允,便站出来说话道,“妾身想,以殿下如此精妙的箭术,若重新再射十箭,定然是十箭皆中的,射柳比的是箭术,若一味按照规矩,而忽略了箭术本身,这岂不是违背了射柳的真正用意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妾身以为,燕王殿下才是此次射柳的魁首。”

  贤嫔帮忙说话的同时,一起参赛的众多勋爵子弟也纷纷附和,“陛下,殿下的箭术远超臣等,理应夺得此次端午射柳的头筹。”

  原先得了第一的周康也上前说话,于御前单膝跪道:“陛下,臣的箭术远不如燕王殿下,不敢位居魁首,侵占殿下的名次。”

  参与比赛的年轻一辈,皆倾向于帮扶赵希言,而两侧文武大臣,尤其是武将们,通过这一次射柳,心中也有了定论。

  皇帝拍了拍扶手,“既然他们都为你说话,连贤嫔都护着你,那么这次射柳的魁首,你就担着吧。”

  “是。”赵希言回答的十分爽快,没有半分的推诿。

  “但规矩还是要遵守的。”皇帝冷下双眼,盯着赵希言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军中,不听规矩,一味争强好胜,就算再强,也会被舍弃。”

  赵希言并没有被皇帝的话吓到,反而拱手回道:“臣分得清时候。”

  随后直起腰身,眼里丝毫没有惧怕,“第一箭之后,臣只剩九箭,此前已有中十箭者,因而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凭借九箭夺魁,这样的情况下,为何不拼死一搏呢?”

  “圣人无常,强者也会失误,关键在于失误之后是否能够补救,而不是认命,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的应对。”赵希言又道。

  皇帝被赵希言的话惊住,同时也惊吓住了众人,“敢如此回怼当今天子的,恐怕只有燕王殿下了吧。”

  “谁让殿下是仁孝先皇后所出,嫡子独子,谁能动摇这样的地位呢。”

  与群臣猜想的一致,皇帝并没有动怒,反而赞赏有加,“王彦,将头魁的赏赐给她。”

  “是。”

  “谢陛下。”

  赵希言得了赐服退下,刚到帐前便被一众年轻人围住。

  “殿下可要请我们去醉仙楼吃酒。”

  “一定一定。”赵希言笑道。

  “这场射柳是殿下赢了,下一场击球,我们一定扳回来。”被激起斗志的周康说道。

  周康之父,左军左都督周士弘,为皇帝起兵时的得力大将,功勋位列众臣之首,获封公略,兼领军中要职,虎父无犬子,其嫡长子周康,天生神力,少年成名,只因周士弘害怕父子同朝,会引皇帝的猜忌,便未让其过早步入仕途。

  赵希言拍了拍周康的肩膀,“那咱们打个赌如何?”

  “赌?”周康望着赵希言,“兄长想赌什么。”

  “赌球,若你赢了,我许你一个承诺。反之,则你许我一个承诺,如何?”赵希言道。

  “好。”周康一口应下。

  “好了,帐中还有人等着咱们殿下呢,就不要在这儿瞎起哄了。”人群里稍年长的勋爵之子说道,“咱们就等着晚上,殿下请咱们去醉仙楼吃酒。”

  “对对对。”

  于是众人知趣的放赵希言离去,等候着下一场的击球比赛。

  赵希言高兴回到亲王帐内,“姐姐,我赢了第一次射柳。”

  晋阳公主坐在帐内,将事先备好的药酒拿出,只是安静的替赵希言处理脸上的伤口,只字未言。

  “我赢了比赛,姐姐难道不高兴?”赵希言问道。

  晋阳公主摇头,“殿下赢了,我自然是高兴的,适才,殿下不但赢了射箭,还俘获了不少人心呢。”

  赵希言愣住,适才御前,贤嫔的求情,她定然也是听到了的,“这不都是姐姐教我的吗,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那个贤嫔,不知是真单纯还是假单纯,总之殿下不要与她靠的太近了,没有分寸,便容易遭人话柄,她是内命妇,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晋阳公主提醒道。

  “我不管什么贤嫔呢,反正我没有做什么亏心事。”赵希言道。

  “还疼吗?”晋阳公主问道。

  赵希言摇头,“一点小擦伤而已。”

  射柳之后,皇帝赐下御酒,休息片刻后,有禁军与官员入内开始重新布置场地,皁靴踩踏着茂盛的青草,撤下草靶与折柳,在草场南北两端各设一个球门,禁军拿着梯子与锤子,将球门底下的两个脚深深垂入地下。

  太监们将用作得筹的青红两色旗挪至东西两侧,红蓝方每进一球则得一筹,便于御前的台下插旗一面。

  先行上场的是军中的队伍,作为击球表演,献与皇帝及众臣观看,而后才是年轻子弟们的比试。

  一阵激烈的鼓声停止后,皇帝下发赏赐予得胜的队伍及队长,王彦再次上前,“请参赛的子弟上前抽签,两两一组。”

  王彦话出后,赵希言放下手中的杯子,牵着晋阳公主的手起身。

  “殿下要做什么?”晋阳公主抬头问道。

  “击鞠呀。”赵希言回答道。

  赵希言走出大帐,捧箱子的太监见之,识趣的上前弓腰道:“殿下,签儿。”

  “兄长。”周康唤道,“康可是与乾哥哥抽到了一组。”

  新城侯张弼之子,河间王张武嫡长孙张乾,与周康在适才的射柳上分别位二三名次,可谓强强组合。

  “殿下可要小心。”张乾说道,“乾可不会因为殿下年纪小就谦让的。”

  赵希言低头笑了笑,随后从抽签的太监身侧略过,径直走到御前,跪伏道:“陛下,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哦?”皇帝正襟危坐于台上,“燕王有何请求。”

  “要先请陛下应允。”赵希言卖关子道。

  皇帝听后,朝众臣大笑道:“瞧瞧,这小子还挺精明,说吧,你想要什么?”

  “臣要晋阳公主。”赵希言抬头直言道。

  【作话】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晋阳教的哦。

  世子没有降智,只是皇帝是她的父亲,她有亲情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