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女世子【完结】>第101章 皇太子赵旭

  ——坤宁宫——

  皇帝自长春宫离开, 本想回乾清宫,在途径乾清宫之后的坤宁宫时却突然驻足,皇后虽诞有一儿一女, 但因嫡女常住于宫外, 而所出嫡子又为皇太子, 入主东宫, 如今正是经筵讲学之时, 太子不能日日来视膳问安, 坤宁宫便显得格外冷清。

  除了必要场合, 皇后出行从不用仪仗, 宫内连侍奉的内臣也没有留多少,二十余年来,只有随嫁的婢女陪在身侧不离左右,以及一个掌事的老太监, 与几个洒扫的内侍宫人。

  殿外响起了脚步声, 正在打扫院子的内侍赶忙扔下手中的扫帚至一侧跪伏。

  坤宁宫大殿内,李皇后抱着一只海外进贡的狮猫,老太监手里拿着一把厚厚的剪子, 狮猫极为温顺的躺在李皇后怀中,老太监一手捏着它的爪子,将那长而锋利的指甲一一剪下, “殿下养的猫儿温顺, 给它剪爪子连声都不吭的。”

  “想是它于我一样吧,”李皇后抚摸着狮猫, 倍感落寞,“被困在这座小小的城中,就是有再大的脾气, 也都能被岁月磨平。”

  “皇后殿下。”李皇后的贴身婢子走入内,“陛下来了。”

  老太监遂起身退离,婢子走上前,问道:“奴为您重新梳妆?”

  李皇后摇头,“他不喜欢的,是你这个人,就算你打扮的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婢女无奈只得福身退下,没过多久皇帝便步入殿内,李皇后将狮猫轻放于褥子上起身相迎,福身道:“陛下万福。”

  “皇后不必多礼。”皇帝毫不客气的略过皇后一把坐下,望着狮猫问道:“这猫你一直养着?”

  狮猫察觉气息不对,遂从皇帝身侧的褥子上跳下,跑到李皇后腿侧蹭了蹭。

  李皇后亲自斟了一碗茶,弯腰将猫儿抱起放到了殿角的一个篮子里,回道:“这狮猫伴妾身已经多年了,还是陛下御赐之物,妾身岂敢怠慢于它,陛下久不曾来坤宁宫,应是不记得了。”

  皇帝愣了愣,捏着右手抬眼道:“皇后是在怪罪朕冷落了你吗?”

  “妾身不敢。”皇后福身赔罪道,“陛下是天下人的君父,日理万机,内廷诸妃,自是知晓,夫君是天,万事皆以天下为先。”

  皇帝沉下脸色,“皇后若是不满,不妨直言,不必在朕的跟前也装圣贤。”

  “圣贤若是装出来的,那么还可以称之为圣贤吗?”李皇后反问,“妾身自问只做了自己该做之事。”

  皇帝随之一笑,笑得尤为阴森,“皇后小朕十岁有余,为后二十年从未曾出过任何差错,外朝臣子称呼为贤,只要朕一死,这天下就是你母子”

  “陛下的疑心致使内乱不断,如今齐王妃已死,陛下为长子除去了隐患,又借此剔除了一些声望极高的老臣,这难道还不够吗?”李皇后硬气的质问道,“如果李氏是陛下最后的心患,那么妾身请愿改立储君,让太子让位,我母子什么都不求,只要有一块安静地生活就足以。”

  皇帝深皱起眉头,忽然泛起咳嗽,便负手重重咳了几声,颤道:“你终于肯说出来了,你隐忍了二十年,心中所有的不满。”

  李皇后稍压怒火,瞪着皇帝再次道:“陛下要怨恨的人是妾身与那些早已被陛下处置了老臣,与四郎有什么关系呢,稚子无辜,陛下害怕重蹈覆辙,那便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一样也给妾身一杯斟酒,放逐李氏族人,这样就没有人能够威胁你赵氏的江山一分一毫。”

  “你”

  “陛下,皇后殿下。”内侍再一次至殿门口,“太子殿下来了。”

  幼子的到来打断了二人的争吵,尽管皇帝不喜欢皇后所出的嫡子,但对于皇子受教育上,亦不曾偏颇过,就如同最不受宠的楚王,因爱书道,故所请皇子教授都是国朝最善书法的大学士,皇太子之师更是儒学大家。

  门口有人提醒太子皇帝在内,皇太子便恭恭敬敬的等候在门口,直到里面传来宣召的声音他才入内。

  将至十岁的太子已经开始蓄发,戴着一顶爪拉帽,赤色的曳撒用金绦环系着,脚下穿着皁靴。

  “殿下,可以进去了。”出来的内使叉手道。

  皇太子便迈着小心翼翼的步子跨入殿内,转身进入了帝后所在的朵殿,端庄有礼的跪伏道:“皇太子赵旭,给陛下、皇后殿下请安。”

  “起来吧。”皇帝道,又问太子,“今日文华殿不讲学么?”

  明沿宋制,设经筵讲学,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为出阁的太子讲读,今日是双日,太子不敢直言拆皇帝的台,便拐着弯道:“讲学的张先生在翰林院有要事,要明日才来,故而臣得闲来侍奉皇后殿下进膳。”

  经幼子提醒,皇帝这才记起了今天的日子,望着他们母子,便罢了罢手起身,“时候不早了”

  年幼的太子见皇帝举动,连忙问之,“爹爹晚膳不留于坤宁宫中么?”

  皇帝侧头瞧着幼子眼里的期盼,李皇后也消了适才二人争吵时的怒火,随着皇帝起身道:“坤宁宫的晚膳此刻应该好了。”

  “罢了。”皇帝便顺着-->>

  幼子的意坐下,李皇后旋即福身,“妾去差人传膳。”

  皇帝朝皇太子招了招手,太子见之遂跑到父亲跟前,皇帝吃力的将其抱于膝上,擦着额头轻呼了一口气,“四郎重了许多,爹爹都快抱不动了。”

  皇太子坐在父亲的腿上,“爹爹许久没有考过儿子的功课了。”

  听明白太子的意思,皇帝笑道:“好,那为父便考考你,新派入东宫的庶吉士,都教了些什么给你?”

  “张先生讲的最多的是荀子,”皇太子回道,“王道、霸道、劝学、修身、成相,儿最喜欢的是成相中的一句。”

  “哦?”皇帝惊疑,“四郎喜欢哪一句,背来给爹爹听听。”

  皇太子楞楞的看着已经两鬓全是白发的父亲,“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皇帝眉头稍皱,问道:“何意?”

  皇太子回道:“若不知警惕,就会重蹈覆辙犯下与先前同样的错误,若犯错之后明知是错还依旧坚持如此,不听别人的劝导,那么就会被奸佞之人的谗言所蒙骗。”

  “儿觉得,百姓犯错还可以改正,位卑者因身份微贱力量薄弱所影响的不过是周围之人,可若掌握着天下苍生的君王犯错,那么受影响的便是整个天下,因而要更加的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要向唐太宗一样善于纳谏,而令自己少犯错误。”太子又道。

  皇帝静看着坐在自己怀里的幼子,浑然不知自己放任不管的几年里,初有大人的模样了,“最近天灾不断,有司已开始筹备今年冬至的祭祀了,你自入东宫起,因年幼,故亚献都是你的兄长代替,今年便随朕一同去吧,你是皇太子,也该让国朝的百姓见见储君的风范了。”

  太子听后瞪起小眼睛连忙从父亲膝上下去,退后一步屈膝跪伏道:“谢陛下隆恩。”

  ----------------------------------

  成德十三年深秋,因水灾,朝廷开仓赈粮,又派工匠修理河渠,灾情得以控制,为祈福,遂启冬至祭祀,诏书下达,有司开始筹备祭天事宜。

  ——晋阳公主府——

  赵希言趴在亭子的栏杆上,手中握着一把鱼食,正一点一点洒向河池,红白鲤鱼们为争夺这一点点食物,争相跃出水面,为争食,竟连亭子里传出的琴弦声都不惧了,要知道平日这池中的鱼一听到动静便会逃窜远离。

  “是姐姐的琴声好听呢,还是我手中的鱼食诱人,这些鱼儿竟然也不怕的。”赵希言碎碎念道。

  修长白皙的五指轻按琴弦,起身随坐于赵希言身侧,伸手将她褶皱的衣裳轻轻拉好,“世子不知道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便会连曾经最惧怕的东西都忘了么?”

  赵希言知道晋阳公主意有所指,便将手中的鱼食全部抛出,轻轻拍了拍手掌,“先前筹备的皇子婚礼,加上中秋宴,与几度三司会审以及大九卿圆审,再加上我的冠礼,我竟然不知国朝竟如此有钱,赈灾之后,今年冬至陛下还要亲临去祭祀。”

  “户部的支出早已是赤字了,”晋阳公主道,“是陛下要执意祭祀,户部又能如何,如今朝中,无人敢进言,唯怕惹怒陛下不快,丢了前程不说,恐连性命也保不住。”

  “今年户部支出之大,又逢天灾多难,府库亏空,陛下为何还要执意祭天呢?”赵希言摸着光滑的下巴思索道,“《春秋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来天子都将祭祀作为国家最重之礼,陛下选在这种天灾人祸并行之时,难道真的是为天下苍生乞求安宁与求风调雨顺么?”

  赵希言又自顾自的摇头,“统治者将皇权与神权集合,将自己视为天之子,北方诸胡称天为长生天,亦是最高神,然中原的天,亦是,百姓们无不畏惧就处在头顶的神明,儒家将此纳入统治者思想之列,意在维护皇权,与三纲五常,教化万民实则是控制万民之思想,愚昧百姓,皇帝要祭天,以示自己的正统,同时”

  赵希言忽然阴森下眉眼,犹豫的问道晋阳公主,“我听闻太医院院使每过几日就会至乾清宫为陛下视诊,而视诊后的脉案皆会封存起,除了陛下与院使之外,无第三人知晓,陛下的身体”

  “是,”晋阳公主回道,“陛下身体近些年来每况愈下,如今只是看着精神,全靠太医院的汤药强撑着。”

  “公主的父亲,还真是贪恋权势啊。”赵希言道,“怪不得我父王常说这天下最最自私之人就是皇帝了。”

  “礼部有消息,”晋阳公主提醒道,“今年冬至祭天陛下亲临登坛首献,而亚献是太子,终献为代王。”

  赵希言楞住,晋阳公主便又道,“往年祭天,亚献都是齐王,而终献皆是朝廷的栋梁之才,或是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亲王,而今年”

  赵希言侧下身子,就着晋阳公主在身侧,毫无顾忌的躺了下来,头枕在她的腿上,“啧啧啧,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作者有话要说:  赵希言:“真香?”

  晋阳公主:“滚!”感谢在2021-09-04 14:50:32~2021-09-05 14:30: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愚生未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你芜湖 30瓶;日月当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