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第269章 核下之战

后世实时弹幕——

“面对刘邦的56万联军,兵家四圣来了都得跪,项羽率3万大军就敢突袭。”

“项羽年少成名,死的时候也不过30岁。

几乎所有牛逼的事,都是20多岁时干的。”

“回复楼上:死的时候27。”

“面对面硬拼,历朝历代都没有人比项羽更牛了。”

“项羽打仗猛,这是没有疑义的事情。

他的败,有一大半是形势造成的。”

“战略方面的原因,刘邦可以败很多次,而项羽只要输一次就没了。”

“主要是诸侯都被打怕了,万夫不敌之勇,战战兢兢匍匐而行,吓破了胆。

但就是这样他还是输在了人性上。

最后输了江山。

故而称为霸王,而非帝才。”

“回复楼上:刘邦先跑的!诸侯随后跑的。”

“我有点纳闷,为什么项羽不直接称帝。”

“这有啥纳闷的?名不正言不顺呗。

在陈胜吴广身死之后。

项梁和项羽认为这两人没有成事,就是因为威望不够。

所以找了楚怀王的后人拥戴为楚王。

楚王后来被尊奉为义帝。

项羽怎么称帝。

后来哪怕杀了义帝,天下不服者比比皆是。

称帝和不称帝有什么不同?”

“项羽败在了政治能力太差,怎么总有人觉得他败,是因为打仗不行?

华夏历史上在某种程度比他能打的。

没有。”

“换个一个角度,要是项羽带着56万大军在鹏城,你问问刘邦和韩信,敢不敢以3万发起突袭?”

秦朝。

始皇嬴政神色淡淡。

内心诧异无比。

他已经尽可能把项羽想的举世无双了。

但是没有想到,项羽竟然以3万大军,击败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

哪怕诸侯联军的溃败有一定原因。

但是光项羽敢去突袭,这份英勇和胆识,就远远不是寻常将领敢做的事情。

楚汉时期。

鹏城。

“不堪一击!好!”

项羽仰头大笑道:“我还以为刘邦多有能耐。”

“敢来攻打我都城。”

“所谓的56万诸侯联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汉朝。

已经须发皆白的刘邦露出回忆之色,苦笑一叹,看向四周的侍卫,笑道:

“你们估计都觉得朕无能。”

“拥有56万大军,怎么会败给西楚霸王项羽的3万大军。”

“一路上狼狈逃窜。”

“家人还被俘虏了。”

“朕给你们说啊,那可是西楚霸王项羽啊。”

“他的勇猛……哈哈哈……是真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鹏城之战,那些诸侯们一个个没见项羽的时候,对其口诛笔伐。”

“然而,还没见项羽。”

“光是听到风声就望风而逃了。”

“朕哪怕想要和他一较高下,但没有办法组织有效的兵力反抗,只能也跑了。”

【比较遗憾的是。】

【当时的韩信不在鹏城。】

【要是在的话。】

【也不知西楚霸王项羽还能否胜。】

【在鹏城之战后,诸侯王纷纷投靠了项羽。】

【刘邦则是分出两批人马,一批由自己领导牵制项羽。】

【另一批则由韩信率领去北方抢夺地盘。】

【韩信也不辱使命,相继攻下了魏、代、赵、燕等地。】

【并且像历史有名的背水一战。】

【也是在攻赵地时韩信用出来的。】

【韩信用兵如神,但是也做过一件蠢事。】

【刘邦派使者劝降齐。】

【齐答应了。】

【韩信却是趁机突袭齐国,这导致了齐国和项羽的楚军结成了联盟。】

【让韩信费了不少手脚,这才平定齐国。】

【对此史书上记载,是韩信听了谋士的话,贪功所致。】

【而且在占领了齐地后。】

【韩信还邀功讨封为齐王。】

【为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

【这种事情放在韩信身上,可信度很大,因为他打仗确实厉害,但是人情处事方面却非常的不足。】

【另一边的刘邦对上项羽,屡战屡败。】

【可也成功拖住了项羽的主力。】

【韩信那边打的这么顺利,也是有这一方面原因。】

【当然刘邦这边打不过,坚守还是可以做到的。】

【项羽就扬言要把刘邦的父亲煮了。】

【刘邦一点不在意,说以前和项羽情同手足,煮了他的父亲,就是煮了项羽的父亲。】

【最终项羽被项伯劝下。】

【不久,韩信灭了齐之后,从项羽的背后杀来。】

【刘邦又抛出议和约定。】

【项羽见形势不利,只能同意。】

【两人平分天下。】

【东归楚,西归汉。】

【项羽这才归还了刘邦的家人,打算撤军。】

【刘邦占据优势,哪里会就这么轻易放弃,他率军追击,韩信等人也汇合而来。】

【于是就有了核下之战。】

后世实时弹幕——

“脸皮厚,吃个够。“

“前脚签了议和,后脚就追了上去,这也太真实了一点。”

“刘邦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怎么可能愿意签什么议和。

之所以议和能达成。

是因为刘邦想要回家人。

项羽也是,签就签了,刘邦的家人不放回去就是了。

这下放回去了,再也不能牵制刘邦。”

“羽善战,却不擅权谋,也确实只适合王,不适合当皇帝。”

“只懂武力,却不懂如何平天下和守天下。”

“晚年的刘邦评价自己是个无赖,而西楚霸王项羽是个英雄,他也一直想不通,为什么项羽宁愿自刎乌江,而不愿过江。”

“刘邦确实打算履行议和,但是被手下人劝了,改变了主意。”

“后人称赞刘邦,是因为其建立了汉朝。

让天下百姓过上了和平的生活几百年。

后人称赞项羽,则是因为其富有个人英雄色彩。

也有很大的人格魅力。

两个都喜欢,这是不冲突的。”

“项羽中了离间计,逼走了范增,要不然不至于败这么惨。

本来身边就没有多少谋将。

这下更没有了。

遇到事情连个讨论的人都没有。”

“胜者英雄败者寇,项羽不算。”

“项羽对于华夏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先不说生前的种种,光是自刎乌江不肯过江东,就让后世的一些人深刻明白了,死于泰山,是一种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