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宦官有多大的权力。】

【皇帝想要杀宦官是很简单的事情。】

【所以李纯对宦官的态度就是,有能者,该用用。】

【李纯在位期间,减轻赋税和徭役,一边鼓励农民耕田,一边养兵。】

【民心稳了,国库也有银子了。】

【李纯也可以腾出手对付藩王了。】

【从这方面来看的话,唐德宗晚年喜欢敛财,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产。】

【也是这个时候,西川节度使去世。】

【刘辟请求接任。】

【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通知一下朝廷。】

【刘辟扬言只要朝廷不允许,他就要造反。】

【有人估计疑惑了。】

【这刘辟的胆子也太大了点。】

【其实刘辟并不是胆子大,而是他知道,只要朝廷不答应藩王自行委任权力官职,就会触犯到藩王们的利益。】

【到时候他振臂高呼,立马会有藩王呼应。】

【刘辟相信皇帝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唐宪宗李纯并没有允下。】

【并且在刘辟起兵谋反后,派人擒住了刘辟,在长安城公开砍了头。】

【这一举可谓是震住了藩王。】

【原本各地藩王大多不愿意入京朝见,在杀了刘辟之后。】

【有不少藩王开始服软了。】

【刘辟想的其实也没错,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不能败的太快,败的太惨。】

【要不然,其他藩王就算是不满意皇帝李纯的做法。】

【但畏惧朝廷的强大,也不敢做出头鸟。】

【你不敢,我不敢。】

【就会造成这个局面。】

【唐宪宗李纯趁热打铁,诏令让镇海节度使李琦入京朝见。】

【因为这个李琦一直就没入京过。】

【李纯此举就是为了震慑一些和李琦一样从未入京朝见的藩王。】

【李琦称病不愿意听从。】

【宰相主张撤销其官职。】

【李琦索性起兵反了,结果就是被早有防备的朝廷平定,李琦也被送到了长安城被公开的砍了头。】

【当然,唐宪宗并不是一味的对藩王们持强硬态度。】

【有些藩王势力过大,又恰好老死。】

【李纯会采取宰相的意见,进行分化瓦解,让他们内部乱起来。】

【这样一来,就可以兵不血刃除掉一个藩王。】

【还可以多一个为朝廷效力的势力。】

后世实时弹幕——

“唐宪宗是当之无愧的中晚唐第一帝!”

“元和中兴!”

“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了,能力也很强。”

“李纯成功的压制住了藩镇的势大。”

“唐宪宗李纯已经算是明君了,把各地藩王镇压,杀的杀,服的服。”

“怎么说呢,李纯削藩的策略很聪明。”

“要是唐宪宗能善终,功绩确实不错,可惜了。”

“宪宗属于中兴之主,就是结局太潦草了。”

“在唐宪宗时期朝廷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小李杜、元稹、柳宗元、武元衡、刘禹锡等人。”

“宪宗比德宗可强多了。”

“回复楼上:也不能这么说吧,德宗还是给后面的皇帝留下了财产。”

“宪宗前期不错,可惜后期觉得自身有功绩有些骄傲自满了。

还沉迷丹药之术。

搞的性格也大变。

最终被宦官毒死,可惜了。”

“冷知识:李纯贬了不少诗人。”

“回复楼上:活该,那几位整日就会骂骂咧咧。”

“回复楼上:武元衡被刺杀,刘禹锡还写诗阳阳怪气,一点大局观都没有,活该被贬!”

“回复楼上:确实有些小家子气,有能耐的文人,可以治国可以带兵打仗,有很好的大局观,而有些自诩有能耐的文人,只是坐井观天。

且心胸极为狭隘。

幼稚。”

“可惜了,要是唐宪宗李纯后期没有沉迷丹药,励精图治,也许大唐还能中兴!”

“回复楼上:已经为大唐续命了。”

“开创了元和中兴,还让藩王臣服,算是有功绩的皇帝了。”

秦朝。

始皇嬴政频频点头道:“这个唐宪宗削藩很有手段。”

“一番下来。”

“各地的藩王就算是不满,也不敢发作。”

“可比唐德宗削藩,削的天下大乱,要强上不知多少。”

公子扶苏叹息道:“只是可惜,看天幕的披露的来看,唐宪宗的下场好像并不是很好。”

帝王空间。

唐德宗和唐顺宗走出了金门。

李世民没有理会唐顺宗,劈头盖脸打了唐德宗。

虽然他有想到唐德宗后期的敛财,可能是为了后面的皇帝削藩做准备。

但是李世民一想到唐德宗削藩带来的天下大乱,就忍不住火气乱冒。

“太好了!”

李渊激动的挥舞着拳头。

天幕披露的唐宪宗李纯削藩进展顺利,后世的弹幕也对其夸赞有加。

不过很快李渊就看到了弹幕上关于李纯后期沉迷丹药。

李世民揍完唐德宗,还不出气,又去揍了一顿唐玄宗李隆基这个罪魁祸首。

【唐宪宗李纯的削藩进展的很顺利。】

【但是各地的藩王却是心生怨气和恐慌。】

【其中有一个叫李师道的节度使,他让人伪装成强盗烧杀抢掠。】

【想要制造混乱的局面,方便他浑水摸鱼。】

【还秘密让死士去长安城刺杀要削藩的朝廷命官。】

【铁血宰相武元衡被刺杀身亡。】

【裴度也差点没有身死。】

【这一举动,并没有吓退势要削藩的宪宗和大臣们。】

【公元814年。】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

【其子吴元济隐瞒不报。】

【自作主张掌控兵权。】

【唐宪宗大为不满,想要派兵收复淮西。】

【吴元济也不愿意妥协。】

【战事一触即发。】

【不过这一次战事,唐廷的军队镇压的并不顺利。】

【而军事方面一不顺利,那些个藩王就向宪宗为吴元济求情,也有不少人想要让宪宗息兵。】

【这些人可不是为了吴元济。】

【而是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宪宗自然是不愿意如此,要是息兵,削藩定会功亏一篑。】

【被刺杀的裴度大难不死。】

【主动请求前往战场督战。】

【势要拿下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