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第243章 昏庸李隆基

完了完了!

这该死的天幕怎么突然披露这个。

早知道他安禄山早造反好了。

【安禄山举兵造反了!】

【造反一般都要打一个旗号。】

【证明自己是正义之师。】

【这样才能让人信服,或加入起义军,或让人不与其为难。】

【而安禄山打的旗号是诛杀奸臣杨国忠。】

【说杨国忠挟持了玄宗,他是奉命去讨贼的。】

【杨国忠的名声并不好。】

【安禄山打着这个旗号,像是军中的汉人或者沿途的人们都很信服。】

【又认为安禄山和玄宗的关系好。】

【所以都相信安禄山说的话。】

【安禄山的二十万大军,很快攻占了洛阳。】

【甚至在756年正月初一,登基称帝。】

【国号大燕。】

【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你安禄山明明打的旗号是诛杀杨国忠,还说杨国忠挟持玄宗。】

【转头来就自己称帝。】

【这对于那些生活在唐朝的人们来看,就是谋反。】

【是反贼。】

【人人得而诛之!】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安禄山就是有点小聪明。】

【之所以让他成功了。】

【唐玄宗李隆基是要深刻反思的。】

【安禄山一称帝,再加上唐玄宗李隆基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平叛并昭告天下,河北和唐朝的将士纷纷起兵反安禄山。】

【安禄山无奈,只能一边让手下人平乱,一边想要让手下长驱直入长安城。】

【想要攻入长安城。】

【安禄山需要面临一个难题。】

【那就是要攻破一个险地——潼关,而唐玄宗早知道安禄山会攻长安。】

【于是特意让哥舒翰镇守此地。】

【唐玄宗本该无忧的。】

【安禄山想要快速攻破潼关千难万难,此地易守难攻。】

【而只要进入持久战,安禄山之乱必会被平定。】

【可是却因为唐玄宗和杨国忠这两人,导致了潼关被破。】

【具体就是哥舒翰的军中有一个将领。】

【提出意见。】

【说安禄山打的旗号是灭杀杨国忠。】

【直接率军回长安城杀了杨国忠,安禄山不攻而破。】

【哥舒翰认为这位将领的提议有些幼稚。】

【安禄山想要造反,杀了杨国忠与否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并没有理会。】

【反倒杨国忠不知道从哪里听到这种话。】

【开始针对起了哥舒翰。】

【而这个时候的形势越发对安禄山不利。】

【于是安禄山使出一计,他觉得唐玄宗好糊弄。】

【于是让人放出一些自己兵力不足,军心不稳的情报。】

【唐玄宗得知这一情报之后,大喜,立马让哥舒翰出兵灭了安禄山。】

【哥舒翰上奏认为现在只需镇守潼关,安禄山自会败。】

【根本没有必要出兵主动出击。】

【唐玄宗看到奏疏犹豫了起来,杨国忠却再三劝说,这个时候正是灭了安禄山的好机会,而哥舒翰这个胡人将军,不知在想什么。】

【唐玄宗一听这话。】

【派出使者,手持诏令。】

【强行让哥舒翰出兵。】

【明明镇守住潼关,安禄山之乱就会被平定。】

【而潼关又是易守难攻之处。】

【明明一切都是那么的容易。】

【可是因为唐玄宗和杨国忠的掺和,导致了哥舒翰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有句话说的好。】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哥舒翰本该稳操胜券,却因为上面三次诏令下达。】

【逼得哥舒翰只能出兵。】

【哪怕哥舒翰身子正,也不敢一而再的违背军令。】

【这也导致了唐军近二十万大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而本就因为有伤病的哥舒翰无法带兵出击只能镇守潼关,所以也无法识破陷阱,而手下的将士们也是得了皇帝的死命令去攻安禄山。】

【一来二去,也让安禄山的计谋得逞。】

【哥舒翰最后也被部下绑了,送去安禄山那里。】

【哥舒翰最后投降了安禄山。】

【安禄山让哥舒翰写书信劝一些部将投降,但是没有人理会。】

【见哥舒翰没有用了,于是囚禁不久杀了。】

【还有一种说法,哥舒翰并没有投降,要不然也不会被杀。】

【而且他还是被部下绑去安禄山的。】

【而且哥舒翰死了后,唐朝廷还追封他为太尉,谥号武愍。】

后世实时弹幕——

“我认为哥舒翰是炸降,能不顾生死救王忠嗣性命的人,不可能为了活命而投降吧。”

“回复楼上:当年年轻气盛,一心报知遇之恩。

等到后来,王忠嗣还有原太子都被杀。

高仙芝封常清也不逊色自己,也是被杀。

自己中风不便,英雄气概已消磨殆尽。”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的死都是李隆基一手造成的。”

“这确实是李隆基逼出来的结果,哥舒翰的结局也是一场悲剧了。”

“哥舒翰功大于过,他投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回复楼上:你看历史,关于哥舒翰,没有人责备他的过错,大家都认同哥舒翰的丰功伟绩。”

“回复楼上:哥舒翰已经病的不行了,还被李隆基拉出来镇守潼关。

可是李隆基还不满意守住潼关。

还让哥舒翰出兵,而且是三次下诏。”

“回复楼上:没有办法,本该是封常清和高仙芝镇守潼关的。

可是因为之前不可避免的战败。

唐玄宗下令杀了这两个大将。

只能硬拖出伤病已久的哥舒翰了”

“3个名将皆死于唐玄宗之手,而唐玄宗却没有死!”

“一代名将令人唏嘘,如此下场玄宗难辞其咎。”

“李隆基真的该死!强攻石堡城把士兵不当性命,又瞎指挥杀主将,害得几十万士兵被敌人斩杀。”

“哥舒翰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很有可能叛军污蔑诋毁了哥舒翰。”

“冷知识:之前哥舒翰就和安禄山不和。”

“李隆基对大唐伤害太大了,不可饶恕,害死了太多人了!”

“一个小小的安史之乱,还影响不了这盛唐,但架不住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昏君的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