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花花走到几人身前,然后摊开右手,露出手心中雕刻着霜花纹饰的储物戒指,“师尊的储物戒指,在我这儿。”

  当初,大师兄在雁荡山废墟中,不眠不休挖了十天寻找师尊的遗骸时,她也没有闲着。

  大师兄找到了师尊的鹤唳琴,她找到了师尊的储物戒指。

  “师尊,拿好你的戒指,可别再丢下了。”肖花花对着玄臻扬起一抹微笑,随即将储物戒指交到玄臻手里。

  待玄臻对自己前世的储物戒指滴血认主后,便用神识寻到放在储物戒指内的龙鳞匕首,将之取了出来。

  “多谢师尊,多谢大师兄,多谢师妹......”

  闻尘连连行礼道谢,随即又抱着烛鳞,眼巴巴的看向顾云岚。

  “给我看看。”

  顾云岚上前,从玄臻手中接过龙鳞匕首,拿在手中一阵打量之后,脸上的肃色被喜意取代。

  “这把匕首由五爪金龙的逆鳞锻造而成,无坚不摧,无防不破......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闻道友,这小蛇有救了。”

  所有龙族都是一家,有着相同的龙族本源,更别提五爪金龙和烛龙同为上古神兽,这龙鳞匕首不仅可以修复烛鳞的本源,还能让烛鳞的修为更进一步。

  闻尘闻言大喜,随即对着顾云岚行了一大礼:“还望顾前辈,能够出手相助。”

  即便他们拿到了龙鳞匕首,也不知道怎么用这把匕首为烛鳞修复烛龙本源,这件事只有看顾云岚前辈的了。

  “无须多礼,顾某尽力为之。”

  顾云岚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闻尘问道,“闻道友,这小蛇是你的契约兽吧?”

  闻尘点了点头,看着怀中小蛇的目光更加柔和。

  “若是这样,还需要你这个契主的帮忙。”顾云岚看向四周的花海,随即又道,“这附近,有没有比较安静一点的地方?”

  “有,跟我来吧。”

  闻尘带着顾云岚和方长,去了自己所住的山洞,玄臻和林修砚等人,则留下来安抚各大宗门的长老弟子。

  “这是哪儿啊?”众人神色不安的环顾着四周。

  不过,很快就有高阶修士,使用罗盘算出所在之地,随即变得惊恐失色:“死灵渊,我们在南疆的死灵渊!”

  “不会是,那个活物不存活人不进,尸祖闻尘的老巢死灵渊吧.......”

  “不然呢,还能有第二个死灵渊?”

  “天哪,我们怎么会到这里来了,我是不是被阴煞之气侵蚀得快要死了......”

  一听在死灵渊内,一众修士惊慌失色开始四处逃窜,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肖烨君逢等人连忙阻止这些人的行为。

  “各位稍安勿躁,安心待在死灵渊内,不会有危险的。”

  一道低沉的男音响起,身着一袭灰色长衫,面色苍白如纸的赤枫,不知从何处走了出来。

  他停下脚步,看向众人继续道:“死灵渊内的阴煞之气与死沉之气,因这些曼珠沙华的生长需求,早已被吸收了八九成,不会对修士产生任何威胁。”

  ------题外话------

  花熙微当初用的龙鳞匕首,能伤到有天机镜防护的林修砚,这本身就是一个坑。

  龙鳞匕首由神龙逆鳞锻造,逆鳞是龙身上最重要的鳞片,其中蕴含着无限的龙族本源之力。

  这两章,我填了很多坑哦,有那些曼珠沙华勾起死者前世记忆的作用,龙鳞匕首的来历和作用,还有烛鳞这个角色的用处。

  对了,再说一下,并非这些曼珠沙华真有特殊的魔力,神乎其神能勾起亡者前世的记忆,而是因为这些曼珠沙华的火红色彩,使玄臻受到刺激才想起前尘往事。

  写到曼珠沙华勾起亡者前世记忆的传说,只是起到隐喻作用。

  卷2:第四百零八章 来自师尊的训诫

  “此人是,尸祖手下第一尸将赤枫?!”

  “他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世人都知死灵渊活物不存生灵不进,让我们留在这煞气森然的死灵渊内,是安的什么心!”

  “修魔道的都是一路货色,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用花言巧语哄骗我们......让我们留在这里,借助那些煞气除掉我们这些正道修士,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即便他说的话是真的,强龙不压地头蛇,让我们留在南疆,是想联手魔道之人将我们一窝端了么......”

  一群修士叽叽喳喳的吵了起来,所讨论妄测的内容,越来越向魔道阴谋论靠拢。

  赤枫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人,眼中尽是冰冷之意。

  “若是真想杀你们,你们几个杂鱼还能蹦跶到现在,在这里胡言乱语?

  按你们所说的,我主若真是图谋不轨,就应该让那些妖修将你们一网打尽,又何必拼死拼活将你们救出来?”

  赤枫的话,让所有议论声偃旗息鼓,整个死灵渊安静了不少。

  “若是想走,尽管离开便是,死灵渊不欢迎你们。”赤枫冷哼一声,随即甩袖离开,走到玄臻等人身边。

  “赤枫,好久不见。”玄臻对着赤枫扬起一抹微笑。

  “玄臻长老,宗主。”赤枫对着玄臻和肖烨行了一礼,随即又道,“今日发生之事我也略有耳闻,妖族此般行为并非一时兴起,定然是图谋已久,说不定外面很多地方已经乱套了。

  还请宗主和玄臻长老,让紫霄弟子暂且留居在这死灵渊内,待打听完外面的情况,再另做去留决定。”

  肖烨看着赤枫良久,随即点了点头:“我意亦是如此,先派人回去打听打听,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