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重生九零年代末:从初中毕业开始>第147章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钱到账,李红梅等人放心了,有这么一大笔钱在,他们就是干到死,估计公司也倒闭不了。

凌冬却不高兴了,原本借着911事件,收割美丽国股市的计划,有搁浅的风险。虽然澳市栗子基金会的账上有80亿美元,股票账户里也有22亿美元,两者加起来看着不少。

但比起收割计划来,这点钱完全不够塞牙缝的,估计买不了多少股票就得花完。

凌冬把自个儿关在书房里,抱着计算器一通猛摁。即便是按照最低标准,每支股票只收购5%的股份来算,这点钱也只够买三家公司的。

看着收购名单上那一长串的公司名,凌冬越想越不甘心。911事件可说是近百年来,收割美丽国最好的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只能在等七年了。

七年,很长了,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不行,凌冬觉的还得再想想办法,绝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距离911事件,只剩下几个月了,去哪里搞钱好呢?

凌冬揪着头发想了一圈,还是认为股市和期货是首选。这两地方来钱最快,赚的还多。

大脑全力运转,凌冬回忆着前世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到挣钱最快的地方,同时市场的容量还必须要大。

像袋鼠国股市,近期就有两次机会,但是它市场容量小啊,总市值加起来才九百多亿美元。

凌冬若是去薅羊毛,最多薅个二三十亿回来,再多就不行了。

薅多了容易崩盘不说,袋鼠国政府肯定会急眼,到时随便按个罪名,把钱款冻结,那凌冬可就白忙乎了。

欧洲肯定不行,黄金市场刚被美丽国打残了,连带股市也跟着遭了殃,这会子正急眼呢。谁要敢去薅二次羊毛,绝对分分钟弄死他。

美丽国倒是可以,这次在欧洲又赚了不少,他们肯定会把这些钱投到股市里面去,大涨是必然的。

而且美联储已明确表态,会逐渐降息,释放更多流动性,明显要拉升股市得节奏。

问题在于,马上就要发生911了啊,三大股市将被腰斩,现在买的话,基本就是去送温暖。

这波打击过后,美丽国三大股市的绝大部分股票陷入了低迷,只有部分优质股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而这些优质股就是凌冬要下手的目标。

数来数去,凌冬发现只有小日子国的股市值得下手,三月底时,小日子国的日经指数会有一次不同寻常的暴跌和暴涨。

这一看就是它的美丽国爸爸在欧洲没吃饱,又跑到小子日国补充能量来了。哦,对了,顺带着南高丽国也被割了一波,据说光股市就亏损了二百多亿美元。

凌冬盘算了下,觉的可以搞一搞,主攻小日子国,顺带薅一把南高丽国。

同时小日子国的股票市场容量也足够大,截止到2000年底,其股票市值规模为1.7万亿美元,日资金交易量超过八千亿美元,完全够凌冬折腾的了。

再说了,薅小日子国和南高丽国的羊毛,凌冬完全没负担,甚至还有点小期待呢。

给吴志扬打了个电话,让他尽快去趟美丽国,招兵买马,成立栗子基金会美丽国办公室,同时在美丽国提前开一下股票交易账户,方便后期的操作。

吴志扬收到指令,二话不说,带着几个助手直飞美丽国。凌冬为他们提供了一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方便他们尽快把事情搞定。

其实大西洋证券在美丽国和小日子国都有分行,而且凌冬的国际账户,完全可以在美丽国和小日子国的股市上进行操作。

但是考虑到资金安全,凌冬还是决定麻烦些,通过美丽国新注册的交易账户进行操作,披了这层外衣,能省去不少麻烦。

即便小日子国发现异常,也不敢跑到美丽国去调查。至于冻结交易账户上的钱款,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真当美丽国鼓吹的金融自由是闹着玩的?

敢冻结美丽国金融家的账户资金,分分钟叫你知道什么是“世界核平”。

吴志扬的动作很快,不到一周,全部搞定。连栗子基金会美丽国办公室的人员都招齐全了,堪称神速。

“老板,美丽国的事情很简单,只要手里有钱,那帮子律师会帮你搞定一切”,吴志扬如实说道。

“那也是你门路熟。别人去了,估计现在还如无头苍蝇一样乱转呢”

“老板客气了”吴志扬谦虚了下,接着说道:“对了,老板,我无意间听说件事,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你说就是,能让你吴大掌柜提起的事,肯定重要”。凌冬调侃了他一下。

“昨天听同我们合作的一位律师无意间说起,评级公司惠誉的大股东,有意出售该公司股权。据说因为网络股崩盘,这个股东亏了很多,不得不出售旗下股权来弥补亏空。这会子正满世界找下家呢”

凌冬捏着电话,愣住了,还有这好事?前世怎么没听说惠誉股东卖股权的事儿?

犹豫了下,凌冬沉声问道:“你能确定此事是真的?”

吴志扬回忆了下当时的场景,肯定的说道:“应该是真的,当时那位大律师就在我跟前,同另一位律师商量如何起草股权出售公示”

凌冬一听,彻底激动了。赶紧指示吴志扬,将手头的事情立刻交给副手处理,马上联系惠誉的股东确认下,同时询问一下出售价是多少。

挂了电话,凌冬激动的不能自已。心说惠誉啊,这次可不能让你跑了。

做为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在世界经济领域里的影响力,怎么夸张都不过分。

举个例子,80年代初,南美的潘帕斯国靠着养牛养羊,富得流油,让西方国家垂涎欲滴。

为了收割潘帕斯国,西方国家先通过虚假消息,散播该国外债高企,即将破产的新闻。

然后派出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大幅下调了该国的国债信用等级,导致潘帕斯国发行的年利率4.5%的国债,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无人问津,整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开都出现了失衡。

最后,西方财团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表示可以购买该国外债,不过利息嘛,因为你们国家的信用等级太低,利息最少10%起步了。

而且财团还对潘帕斯国说,现在除了我们,世界上没人敢买你的债券,那以后你们国家债务发行业务,是不是让我们接手呢?

最后,为了国家生存下去,潘帕斯国只能接受这些苛刻的条件。

仅仅一个信用评级,西方财团就轻轻松松多获得了5.5%的利润,顺带还控制了该国的外债市场。

这就是评级机构的威力,它们实际上代表的是经济领域的话语权,而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凌冬最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