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重生九零年代末:从初中毕业开始>第125章 出人意料的轰动

胡闰没有想到,自己凭着兴趣爱好编写的排行榜竟然火了。

一夜之间,华夏的报纸,电台,电视媒体,甚至刚兴起的网络媒体上,都是“胡闰富豪榜”的消息。

就连他工作的信达安审计事务所的大老板,都专门给他打电话,表示了祝贺。

因为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为事务所在华夏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同时也带来了海量的业务。

升职暂时无望,不过加薪是肯定的了,下个月起,他的薪资将会调整到A级水准,每月薪水保守估计8000欧元,翻了近八倍。

同时,许多国外着名的专业财经媒体,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能获得独家授权,以便能转载这份排行榜和里面的专访。

这些年,华夏经济逐步崛起,正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所关注。但是因为华夏市场的相对封闭性,使得外界对其知之甚少。

除了一些勇于冒险的企业外,很少有国外的大型企业进入华夏。

尽管华夏政府一再保证,他们将遵循开放和市场经济为主的原则,但国外的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观望的情绪很浓厚。

胡闰富豪榜的发布,将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华夏财富观念展示在了外国人面前。

让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原来华夏国内有如此 多的富豪。他们

通过合法途径,同样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并且得到了华夏政府的承认和保护。

《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商业周刊》,《福布斯》等一批专业财经媒体,都发来传真,希望能拿到国外的独家发布权。

胡闰的办公室已经换成了更大的一间,公司还给他配了专门的助手,帮他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不过胡闰最信任的还是凌凌,做为新晋榜单的女富婆,她也获得了一份信达安的实习合同,尽管才大二,但她的能力却得到了事务所的肯定。

何况她还是一位身家近亿的华夏富豪,提前拉到事务所来,百利而无一害。

“目前有三十多家各国媒体,发来了合作申请,都获得榜单和专访的转发权”

“他们给的稿费都很丰厚,其中《福布斯》给的条件最优厚。而且他们也有一个类似的富豪榜”

胡闰点点头,“记得当初咱们拉过赞助,除去打广告的费用,咱们还剩多少”

凌凌打开记录本,查了下,回复道:“还剩一百七十二万”

“嗯,不少了,想好这笔钱怎么处理么?”

凌凌摇摇头,表示没想好。

因为这笔钱是打着赞助的名义,向沪市各位富豪募捐的,结果钱没花完,富豪榜就在华夏热了起来。

胡闰建议道:“我有一个提议,希望你能理解”

凌凌面色不变,静静地坐在他对面,没有出声。

“我打算用这笔钱,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室,继续编辑新的榜单”

“但我暂时没有时间来管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让你把工作室的担子挑起来”

“我只是个大二的学生,恐怕很难支撑起一个工作室”

“不,我认为你行,而且没有人比你更熟悉这份工作了”

“好吧,我可以答应,但是我能得到什么?”

胡闰听罢,展颜一笑,说道:“工作室35%的股份,外加一份正式的合同以及管理权”

凌凌考虑了下,回道:“40%的股份,正式的合同和管理权”

“成交,不过以后榜单的名字必须冠名胡闰二字”

“好的,老板,合作愉快!”,凌凌起身同胡闰握了下,表示接受。

搞定合作的方式,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操作。

在凌凌的交涉下,约翰国的《金融时报》和美丽国的《福布斯》杂志,以十五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欧洲区和美洲区的转载权。

让外国人第一次领略了上榜女富豪的行事风格,《福布斯》杂志甚至在她的专访内容前,特意加了编者按评语,称她为华夏新时代杰出女性代表。

两家媒体的转载,将华夏富豪的热潮引向了舆论的高潮。

不光欧美的各大媒体纷纷加入讨论,就连隔壁小日子国和南高丽国的媒体,都受到了影响,也纷纷发文,加入了探讨的行列。

以至于连相隔万里的桑巴国,都对此事有所耳闻,当地的一些纸质媒体,也发表了不少文章介绍此事。

无形中,给正处于改革困境中老蔡,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原本淡水河谷哦的一些部门,对华夏人任职cEo很不满意,但看了报道后,心中的抵触情绪小了很多,也算是意外之喜。

京城,不起眼的四合院里,一个老人正静静地看着文件。

当看到一份内参时,老人愣了一下,按照常规安排,除非特别重要的内容,秘书是不会把内参和文件一起送给他审阅的。

放下手中的红色铅笔,老人拿起内参仔细读了起来,前后不过千把字,他却看了足足四五遍。

越读越高兴,以至于不自觉的笑出了声。在隔壁秘书听了,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小周啊,你过来一下”,老人招呼了秘书一声。

“领导,您有什么吩咐?”

老人浓密的眉毛挑了挑,将内参递给了秘书小周,”把这个给几位领导传阅下,我给了建议,想让日报那边发一下,您帮我征询下大家都意见”

秘书赶紧接过,看了一下批示的内容,便赶紧去办了。

看着秘书出去,老人起身活动了下身子,然后才抓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出去。

2000年,6月6号,《华夏日报》在头条刊登了署名文章,题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家致富》。

并在第二页原封不动的刊登了胡润富豪榜的名单,第三页和第四页则是一字不改的刊登了排行榜上的四篇专访文章。

瞬间引爆了华夏国内的舆论,仿佛一夜之间,华夏百姓不再羞于谈钱了,富豪们对于自己的财产,也不用再遮遮掩掩了。

大家在讨论财富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讨论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发家致富,如何赚取更多利润,如何把公司做的更好。

原本一度陷入沉寂的民营经济,再次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开工厂,办企业,搞商业,下海创业等潮流,成了大家追求财富的法宝。

登上胡闰富豪排行榜,也成了各地富豪心心念念的事儿。

凌冬听完老姐的话,哈哈一笑,看来,她也找到自己未来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