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眉上烟火>第201章

  直到此时,柴睢脑子里再纷乱,也该从李清赏那些话里,听出不同寻常些甚么来,她倏地站起身,惊诧万分:“你难道是想状告在殿天子?”

  李清赏此刻生气的,是柴睢事事都要特意把她摘出去,并不觉得状告天子有何大惊小怪:“我为臣民,本不欲捅上廷,奈何国主不肯给我安稳日子过,律法从来非是为给死人讨公道,公道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把戏,既然活人就要活不下去,那么这公道,便是时候要讨一讨了。”

  柴睢脑子被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如同台巨大而精密的仪器,朝中百事京中万人在里面有条不紊运转着,条理清晰,轻重各得;而另一半脑子里面,只装有一个李清赏,遇事本该更清楚才对,此刻却被搅弄得天翻地覆。

  她抬起手,掌根重重搓眉心,连月来处理诸事积攒的疲惫,仿佛在这瞬间齐齐爆发出来,何等趁人之危。

  “你兄长的事,”沉默须臾,柴睢试图做出解释和劝阻,“待到时机成熟,必然会真相大白,你没必要把自己搅和进去,清赏,倘这一步走出去,你要昊儿怎么办?他已经没爹没娘,不能连唯一的姑姑也弃他而去。”

  李清赏却道:“若是真到那一步,我为助你而死,北山行宫定会看在你的面子上,容给昊儿方栖身之地。”

  末了,她补充道:“我说了要和你一起面对。”

  平静的,下定决心的。

  “没这个必要,清赏,”柴睢执意不想把李清赏牵扯进来,“我与柴篌的矛盾,必将压在大内之中,不会牵扯外廷和朝臣过多。”

  皇帝篌忌惮他老丈人刘庭凑,本该最信任的翁婿,硬生被柴篌的多疑和自作聪明,隔出嫌隙,此时翁婿没有爆发矛盾,可谓全赖刘庭凑心胸宽广,柴睢同柴篌斗法,只会趁机将所有情况只压在大内,压在柴氏皇族里。

  柴篌不配柴睢顶着动摇民本的风险,拿出朝堂争斗和政治谋略所需要用到的手段,如是而已。

  李清赏不同意她的说法:“你是不欲牵扯外臣过多,可刘庭凑和刘毕阮就领着内阁站在那里随时准备响应皇帝,你呢?内阁易首,旧臣四散,你拿甚么和皇帝斗,拿你那八千上御卫性命,还是拿谢嗣爵与舒督总等谋臣家士的大好人生?”

  一朝禅让九鼎,至今权力更迭,你拿甚么去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斗!

  “三司不会接你的状纸,状告天子看似惊天动地,实则没人敢碰此事分毫,便是仁宗朝铁判官铁弥在世,他也未必敢接你诉状。”

  柴睢生长在宫廷官门,对许多事实在是知根知底,无情指出道:“通过状告天子与我里应外合,虽算得上计策一条,实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到头来未必能达到目的。”

  届时三司里随便出来几个差役,随便寻个甚么借口,把李清赏往监里那么一关,这出事便一了百了,于想要李清赏性命的人而言,李清赏此举简直是自投罗网。

  李清赏道:“若是我目的不在告状,只是想让天下百姓,尽知皇帝真实嘴脸呢?若我不去三司鸣冤,而去大明门外敲通天鼓呢?”

  大望朝改革旧弊,赵长源撤告御状制而设通天鼓,一朝通天鼓响,六部公卿必须升堂断明案,被告者上起天子皇亲,下至庶民百姓,尽数要至大明门受天下公审。

  通天鼓注定不会轻易被敲响,可煌煌柴周,更不会叫人连最后一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你是想趁机,直接把柴篌拉下皇帝位?”柴睢万般不可思议,可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她会立马开始顺着李清赏的意图考虑,“若是如此,我需联系谢知方和封宝,去找三大营冯凭,还要尽快去拜访赵大爷郁阁老等老辈子,与此同时,刘文襄也必须先全权接手内阁事宜。”

  “所以你看,”李清赏看着柴睢,神色再平静不过,“你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把事做绝。”

  接触这些时日以来,李清赏终于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了柴睢当年禅位的真正原因,这人心地善良,不适合当皇帝。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柴睢做国主,远不如其母望帝功高绩厚,远不如仁宗慈良悲悯,亦未能像太·祖开疆拓土、像太·宗威震八荒,可千秋万代,再也没哪个皇帝,比柴睢更纯粹。

  【作者有话说】

  谢阅

  快完结了

  【1】再作冯妇:重操旧业

68 第六十八章

  ◎风起大内◎

  七月冠州龙津府工民罢业之事,莫名不好处理,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都察院大理寺并刑部三司,把事情从冠州直提进汴京,依律需要刘庭凑刘毕阮父子二人避嫌,刘庭凑就任首都后,把刘文襄重新提回内阁二把手,三司就此事有关进展,一应报在刘文襄处,除此之外,内阁运作别无异常。

  转眼至八月上旬,各地学庠先后复课,李昊要返课堂念书,柴睢也到启程回京时。

  “真不打算把李小娘子留这里?”厉百程亲自送柴睢到山下,顺手将个红绸包裹的小东西给过来,“汴城到底不比这里让人放心。”

  柴睢接下红绸装进袖兜:“年内母亲打算去趟西南,约莫过了仲秋会动身,届时还得劳您和姨母多多上心。”

  初秋已现天地间,今日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厉百程眯起眼,视线越过太上仪仗眺向大路远方:“说甚么外气话,都是应该的,只是本以为你们会在这里过了中秋节再走,忘记还有小孩要复课,不若下年中秋,你们来北山过节罢。”

  好像人稍微上点年纪,就开始变得喜欢热闹,尤其喜欢看小辈在跟前嬉闹。

  柴睢点头:“知了,明岁中秋我回来,新年也回来如何?”

  厉百程琢磨道:“西南山高路远,过年我们不一定能赶回来。”说罢补充问,“你关起来的那个娃娃,后续打算如何处理?日前她送去聿川老家的信,半道为他人所截,她似乎还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