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第397章 皇帝的庙号

姬无殇显然没心情和他讨论具体政务,直接道:“你政治悟性可谓前无古人,执政思路、政治手腕连朕都叹为观止,但对朕对社稷来说,有些事你还是悟得太晚了。

从朕北伐归来后,你才隐隐有了点掌舵人的魄力,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没有朕压着以后,绝对不够震慑宵小。”

姜云逸并未反驳,这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你不能期待现代思维和古代帝王三观完全一致。

他已经尽可能去适应皇帝的思维了,但还是不能叫皇帝满意。

“陛下,太子殿下到了。”

赵博文在外面轻轻提醒了一声,姬无殇无力地抬抬手:“朕以为,与你不需要额外交代更多了,先下去吧。”

姜云逸再次行礼后退出寝宫。

刚出了门口,正好撞见太子迎面而来,二人相互拱拱手,皆是心情复杂,便错身而过了。

“父皇!”

姬十三匆匆进入寝宫,就快步扑到姬无殇榻前跪地行礼。

姬无殇道:“只你出生时,朕抱过一次,之后便只见过几面。你七岁出宫后更是十年未见。

你母妃郁郁而终,朕有一定责任,但周燕生死相搏,成王败寇罢了,也怨不得谁。

与你的大兄相比,你已是极幸运的。”

听到父皇絮絮叨叨说些私事,姬十三赶紧叩首道:“父皇,儿臣记得清楚,母妃终日郁郁寡欢,以致忧思过度。儿臣绝没有迁怒于任何人的意思。”

姬无殇谈完私事,立刻切入公事:“上次给你蒙混过关,这次朕要问问你,你打算拿什么威服四海?”

姬十三显然早有准备,谨慎地措辞道:“父皇,儿臣会耐心仔细把整个天下看清楚,尽可能厘清明相执政思路,然后顺势而为。”

姬无殇又追问道:“你打算如何维护人君威严?”

拿什么降服姜某人?

“儿臣为什么一定要降服他?”

听到儿子的反问,姬无殇不置可否地道:

“那是你还没有坐上龙椅,待你坐上之后,你今时今日的一切想法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只有坐过龙椅的人才能明白的道理。”

姬十三深吸一口气,道:“父皇,儿臣会与他仔细探讨,皇权与相权的界线应在何处,以为后世垂范。”

姬无殇仍不肯罢休,继续逼问道:“你凭什么?”

姬十三肃然道:“父皇,儿臣以为,没有人能跟上明相的思路,所以宵小之徒才不敢造次。

但儿臣还以为,明相也不可能一直都是天马行空的,那些好的想法政策要落地,总归是要脚踏实地的。

厘清了他的思路后,在具体落实时,儿臣总归是能抓到几分权力的。

儿臣不在天上徒劳无功追逐,只在人间等着便是。”

咳咳咳!

“父皇!”

“御医!”

姬无殇又开始剧烈咳嗽,门外的赵博文推开房门,背着药箱的御医快步进来,就给皇帝喂服了一颗黑色药丸。

好半晌,姬无殇才缓过来,面色愈发苍白:

“朕就是太在意身后事,所以才落得夭寿。朕只与你说一句三十年心得:

人君当有容人之量,方能富有天下,容不下人,便容不下天下。”

姬十三郑重地应道:“父皇教诲,儿臣永世不忘!”

“你也下去,把其他人都叫来吧。”

听到皇帝虚弱的吩咐,赵博文老眼红通通的,一脸的悲伤。

从北伐归来后便几乎不亲自视政的皇帝,忽然半上午召太子和姜云逸进宫,到了正午都不曾出来。

午后,又召见了内阁相国宋九龄、赵广义、李镇元、严东吴,左龙武卫大将军姜久烈,执金吾陈之龙,少府卿文仲谋,潜龙卫都统领黄玉。

所有人都意识到,要出大事了。

镇压大周帝国三十一年的皇帝,怕是走到尽头了。

黄昏,宫里传出一道旨意,东宫率更令、李镇元长孙李温良接掌卫尉,原卫尉北宫越另有任用。

东宫率更令本来就是小卫尉,所以并没有什么意外,只是确证了皇帝真的大限将至了。

自古以来,皇帝驾崩无小事。

兴庆宫旁一处偏殿。

得皇帝召见的重臣们都暂居此处,今晚肯定是不可能回家了。

太监们送来没滋没味的晚饭,重臣们聚在一起吃饭。

姜云逸忽然道:“庙号该定一下子了。”

众人闻言侧目不已,你平时说话没分寸也就算了,皇帝还没死怎么能说这种话?

姜云逸显然没心情开玩笑,自顾自地道:“眼下陛下最在意的也就是这个了。”

皇帝兴许会忍不住开口询问。

众人稍稍愕然,果然还是这小子最懂皇帝心思。

赵广义蹙眉道:“召几位夫子来议一下?”

所有人点头赞许,显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找几个没有政治权力牵扯的读书人头目来就很好。

死皇帝都好说,大臣们商议好直接摁在头上就行,反正死皇帝也不可能把他们怎样。

可既然要犯忌讳先定庙号,那肯定不能太随意。

尤其是大周立国六百年,历经四十四位帝王,好的庙号早就被占光了。

给今上定庙号,的确麻烦。

姜云逸直接道:“诸位以为,神武如何?”

众人再次愕然,宋九龄谨慎地道:“这不合礼制吧?”

姜云逸道:“宋相以为如何是好?”

宋九龄被狠狠噎了一下,没好气地道:“你自己搞出的事,莫要拖累老夫!”

姜云逸环顾众人,道:“既然诸位都不反对,那就这么定了。”

众人再次侧目,什么叫不反对?这谁敢反对?

算了,随他去吧。

这正在这时,太子竟也过来吃饭。

“父皇刚刚服药睡下,孤过来吃口饭。”

太子与众人稍稍见礼后,便坐下吃饭。

“方才父皇问起庙号之事,劳烦诸位股肱议一下吧。”

众人神色诡异,姜云逸道:“殿下,刚才已经议定了,庙号神武。”

姬十三愕然了一下,旋即醒悟过来,诧异地看向姜云逸,这老小子果然最懂父皇心思。

却听姜云逸忽然道:

“殿下,昨夜我姜氏先祖托梦与我,说是正辅佐世祖征伐阴间,殿下知道的吧?”

听到姜云逸忽然开始讲鬼故事,众人皆是诧异不已。

姬十三也卡了一下,却见姜云逸始终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忽地一拍脑袋:

“是了,昨夜世祖托梦于孤,谆谆教诲孤治国当始终以民为本,末了问起庙号之事,孤讷讷不敢言,只说忘了,世祖宽仁,叫我下次一定告知,否则在阴间也无法瞑目。”

偏殿之中,气氛陡然安静下来,众人停箸放杯,一个个目瞪口呆,外焦里嫩,久久无言。

姜云逸淡然地道:“人尽皆知,世祖庙号与世祖功德不匹配,今日便一并拨乱反正吧。”

姬十三十分配合地道:“明相以为,当如何拨乱反正?”

姜云逸肃然道:“于社稷而言,世祖用兵如神、有光复中兴之大功,光武之号,更为妥当。”

姬十三微微颔首,环顾众人,意味深长地问道:“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宋九龄面无表情地道:“老臣以为,甚好!”

赵广义也面无表情地地点点头:“甚好!”

当初世祖强行夺了世家兵权,死后被耿耿于怀的世家集团抓住一些把柄,定了个很微妙的庙号。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姬十三长长松了一口气:“若此,下次与世祖再梦中相见,孤也能理直气壮应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