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第386章 黄九北上

二月的大周,已经被姜某人撵得一片鸡飞狗跳。

二月的大燕,也在冰天雪地中鬼哭狼嚎。

燕国的君相很头疼,不仅是南边的小动作,搞得大燕疲于应付,那个狼子野心的姜氏小贼,竟敢明目张胆勾引燕国士子,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大周日报早就禁了,只要无法批量入关,问题暂时不大。

眼下最紧迫的,还是今冬的雪极大,许多地区受灾严重,燕东之地得赈灾。

但燕西之地尚处于野生状态,今冬连续几场暴雪,冻死了无数牛羊。

一般这个时候,就该南下打草谷了。

可是去岁秋冬刚刚血战一场,燕西各部本就损失惨重,此刻光是应付东匈奴的侵攻就已极为吃力。

这是草原的常态。

吃不上饭的时候,就抢,南下抢,互相抢,甚至往东劫掠燕东耕农也是有的。

这是游牧民族的天性,活不下去的时候,还讲个锤子道德,肯定先讲锤子!

是故,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燕国徒河城。

葫芦口一失,徒河城便成了前线要塞。

但三十年来,这里始终是周燕商贾汇集之地,所求更多的燕国,当然不敢禁了。

是以,雪稍稍化开一些,道路勉强能行,大周的商贾便纷纷北上了。

二月二十这天,徒河城南来了好大一支马队,自北向南,足足绵延出去二里地,少说也有二百头膘肥体壮的好马。

“竟然劳烦丘大人和丘小姐亲自出城相迎,黄某惶恐至极!”

带队的黄九快步上前,笑着躬身一礼。

丘太泉拱拱手还礼,惊道:“老黄,你这好大的阵仗呐?我当了十年徒河城主,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马队,你这都是好马吧?”

黄九直起身,呵呵笑道:“丘大人过誉了,这不是不打仗了么?

军中战马裁汰了许多,就托了关系,买了二百来匹肯拉货的。

性子烈的,都被世家公子哥儿买去浪了。”

丘太泉一听大喜:“不打仗好,不打仗好,周燕本是兄弟之邦,这么些年下来,谁也吃不下谁,何必打来打去?”

黄九拱手再次一礼:“丘大人仁德。”

丘太泉又是好奇又是期待地问道:“这么大的马队,拉的货不少吧?”

黄九似浑不在意地淡然道:“都是寻常货物罢了。”

说完,从袖里取出一张清单,递过去。

丘太泉接过货品清单,登时眼珠子圆瞪:

“汝窑青瓷二百一十一件?!”

黄九淡然解释道:“哦,去冬大周与红毛夷之荷兰国发生些摩擦,是以内阁决定减少对外海贸易的依赖。

不仅削减了汝窑的三成产量,新收归公有的景窑也一并削减三成产量。

三成供给佛郎机人,四成大周内部消化,我索性置办了少许,北上试试水。”

丘太泉迫不及待就去翻汝窑青瓷。

黄九快步跟上,解释道:“丘大人,这二百多件汝窑青瓷,只一件绝品,十件上品,二百件中品。”

吩咐人拿来一个精美木盒,两个人小心地托着,仔细打开来。

丘太泉当然是懂行的,知道出货前不能拿手碰,甚至不敢凑得太近,怕呵上水汽,只稍稍抵近些,便挪不开眼。

“我勒个乖乖,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等绝品好物,我敢保证,整个襄都都没得这等绝品!”

黄九笑道:“丘大人,这绝品好瓷,需得天时地利人和全都齐备,才有可能偶得,去岁汝窑运道极好,一共出了三件。

这次好容易弄了一件来,不为赚钱,只为能把这生意做长久些。”

丘太泉又去扒拉货箱,翻出一件中品青瓷,这回终于敢上手,一边端详,一边虎摸:

“特么的,闹了这么些年,我家那两尊所谓汝窑上品青瓷,竟只是中品中成色稍好些的?岂有此理!”

丘书珍也忍不住笑道:“这不放在一起比较,果真看不出来差别到底在哪里。”

黄九微微低头,不敢与对方那辣人的眼神对视。

“敢问先生,听闻汝窑砸碎的瓷器都比出窑的多,这是何故?这中品青瓷在我燕国几乎都能当上品卖,便是稍微差些,也定是畅销的吧?”

黄九低眉顺眼解释道:“小姐有所不知,这汝窑瓷器出窑时,需得三名大匠轮番点验,但有一人看不顺眼,必须砸碎。

汝窑旁边的瓷山已经堆了好几座了,只为保障口碑。

数十年前,汝窑私卖次品案,两千石的高官都被免了三位,斩首者百余众!”

丘书珍微微颔首:“奴家只以为打仗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想到这瓷器竟也是如此路数。砸碎千件次品,只为叫那一件好的卖出万倍的好价。”

黄九轻轻赞了一句:“小姐好见识,巾帼不让须眉。”

丘书珍指着货箱里的报纸,道:“贵国的纸便如此糟践么?”

黄九小心解释道:“都是些无用的旧报纸,包裹瓷器刚刚好。”

丘书珍却不信他,小心剥下一张,正反两面扫了一眼,不由戏谑地笑了起来。

天寒地冻的,黄九竟是惊出一身冷汗。

初见时,就觉这女人不同寻常,如今再看,招子竟然如此毒辣。

黄九躬身一揖,讨了个饶,赶紧又去开了一箱上品好茶,给丘太泉掌眼,登时又引得一阵赞叹。

一个时辰后,丘太泉带队,引着商队浩浩荡荡进了徒河城,守门士兵仔细检查了没有违禁品后,就放行了。

这个细节,自然逃不过黄九的眼睛。

入了城,丘太泉竟然还住在闺女置办的小宅,显见眼下仍然窘迫,大概也是指着这生意翻身呢。

“冒昧问一句,如今这徒河城,何人做主?”

丘太泉一听就神色臭臭地道:“我家那畜生老三,罢了城主之后,改任了徒河郡守,但城中地位最高的还是禁卫南军副元帅高河。

只军政分家,互不干涉,战时才会有元帅过来统揽全局。”

黄九又道:“不知燕国大致有多少读书人?此次带了许多书籍,千万莫要砸在手里。”

丘太泉哈哈一笑:“放心好了,贵国的连环画在我大燕可是抢手货,我家那畜生老三竟然还派人仿印,印出来的画却一直是糊的。”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丘太泉就迫不及待起身,道:“老黄你先在家歇息片刻,我这便去找高河来。”

黄九心下了然,一无所有的丘太泉,当然不可能仅凭一张嘴就说动燕国权贵合伙。如今他办了许多货,才好说话。

只是,黄九很快就顾不上胡思乱想,眼前有更大的危机要度过。

丘书珍就站在旁边,意味深长地问道:“敢问先生,到底是何来头?来我大燕,所图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