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第358章 贺寿典礼(肆)

一出《明月几时有》,缓歌缦舞,礼乐悠扬,总算有了几分熟悉的味道。

下层的官员们大多津津有味地对台上评头论足,说什么舞得有仙气,配得上《明月几时有》这首绝世好词。

只有真正懂行的才知道,最不显山不露水的乐,才是配得真的好,是这配乐将《明月几时有》的仙气和豪气双重挖掘出来了,相得益彰,缠缠绵绵,浑然天成。

李龟寿绝对是不世出的大家,只先前皇帝不爱排场,是以露脸的机会不多。

半刻钟的歌舞放松过后,主持人上台报幕。

“再来一个相声!”

下层有人进入状态了,有点放飞自我,竟敢主动提要求。

上层,姜云逸看到,赵博文不着痕迹地对角落里待命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立刻颠儿颠儿跑下去了。

姜云逸脸上微笑不减,心中却暗暗叹息,这是要加快进度,皇帝已经倦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男主持人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朗诵,看得姜云逸唇角抽了抽,两位主持本来有一个共同朗诵的。

结果遇到变故,男主持人直接自己先来了一段。

台下观众有些惊异,这词好像还可以,只是结构有点怪异,不甚工整。

主要目的,拖时间!

原本预定的其他节目全都拿下,直接上压轴。

“大周帝国,六百年风华正茂,只赖明主初心不改、夙夜在公,以有今日繁华盛景。

请欣赏《初心不改》,表演者:皇家歌舞团!”

深红的幕布缓缓拉开,观众们这才注意到,这次报幕有点久,但也并未太过在意。

四盏大油灯缓缓垂下,把舞台徐徐照亮。

“哇!”

一些人露出了惊呼,舞台上,五十名全副武装的禁卫军整齐地列在高低台上。

“难道要武戈?”

啷!啷啷啷!

激昂的音乐倏忽响起,只这一声,就仿佛揪住了许多人的心。

激昂的前奏过后,音乐又倏忽柔和下来。

“沿着江山起起伏 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 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 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 金色的华年;”

柔情似水的音乐,配上刚柔并济的歌词,彰显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姬无殇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搭在椅子扶手上的右手,随着旋律开始有节奏地敲打起来。

高官们起初还没觉得,但随着有人的视线看向皇帝,也都陆续看向皇帝。

但见皇帝这副沉迷的样子,众人这才意识到,这姜氏小儿果真是最懂皇帝心思的。

只有赵博文心思最复杂,他又是高兴,又是自怨自艾。

若是明相肯进宫,怕是就没他这个大长秋什么事儿了,绝对是一代权阉、太监神话!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 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 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 安得太平美满,

这是我永恒不变的初心!”

短暂的深情过后,乐曲开始蓄势,迅速高昂起来,直至炸裂。

听到这里,所有人脑海中就只剩下四个字:

大气磅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 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 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 安得太平美满,

这是我永恒不变的初心!

这是我永恒不变的初心!”

一曲奏罢,人人心中都燃起了澎湃的热血。

咔咔!

五十名禁卫干净利索地单膝跪地行军礼:

“恭祝吾皇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军士的呼喊果真不同凡响,整座皇家大剧院尽皆震动不已。

姬无殇霍然起身,走到二楼围栏前,挥挥手:“众将士平身,再来一曲!”

所有人尽皆愕然。

但出自禁卫军的将士还是干脆利索地重新站好。

激昂的音乐再次响起。

皇帝独自凭栏,闭上了眼睛,竟跟着曲调哼了起来。

除了豪迈的唱腔和曲调,皇家大剧院中万籁俱寂,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生怕打搅了皇帝的雅兴。

只有姜云逸放飞了思绪,原曲已经是巅峰之作,李龟寿那个强迫症微调后,更加登峰造极。

因为这个时代,是真正有皇帝的,真正金戈铁马的皇帝!

因为这个时代,大周是真正泱泱大国、天朝上邦!

数千年文明积累的豪气还没有被列强打散。

也正是因为这种极度自信的豪气,广陵事件后,大周一片哗然;钱塘口血战后,更是群情激奋。

要不是舆论的阵地全部掌握在内阁手里,洛都的读书人也都被套上了马鞍,要化解这波舆论潮绝对不容易的。

所以,朝廷要办水师,对荷兰实施全面贸易禁运,在天下舆论眼中,也有些保守了。

只有那些东南沿海的买办,因为海贸吃得脑满肠肥,才会对朝廷的强硬政策颇多腹议。

国家如何、社稷如何,从来都不在他们眼中。

能满足他们利益的朝廷也只是凑合,只有被他们掌握的朝廷,才是“真正的”好朝廷。

只有姜云逸心里最清楚,革新不是革命,哪怕有些人死有余辜,也不能过于激烈。

革命的阶段一定要杀彻底,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革新的阶段一定要慎杀,没有共识就没有共同发展。

一个社会不可能总是靠暴力革命推动发展。

当然,他对此也没有太大压力。

相较于新中国内忧外患的七十多年,这个时代,外敌对大周还构不成生死存亡威胁,革新的压力主要来自内部。

买办集团也只在东南沿海,还没有渗透进朝廷各个角落。

各方利益集团的结构还比较原始,以地域为主要分布范围,并没有明显的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就给朝廷分而治之提供了条件。

江东的问题,一定要速战速决,展现朝廷刮骨疗毒的魄力和能力,剩下的地方再刚柔并济地厉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