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第367章 袁绍占豫州,韩猛失爱子

却说袁绍,当日被廖化击败,无奈逃离冀州后,在兖州济北国休整一段时间,实际上是观望廖化与黄巾军张饶的战况,看是否能够渔翁得利。没想到廖化迫降张饶,尽纳黄巾军。

听闻此信,袁绍几乎一夜白头——感叹“上天对我何其薄焉!”

随后袁绍见无机可乘,果断带人撤走,过沛国,谯郡,来到汝南。

豫州牧孙贲(袁术表奏),也被袁绍轰走。

汝南乃是袁家祖地,虽然袁术带走了袁家大部分资源,但是袁家在汝南树大根深,影响力非凡。孙贲在豫州无有根基,只是挂个空名州牧,实则没有什么权力。

控制住豫州治所汝南平舆县后,袁绍四处活动,利用袁家余荫,及自己讨董盟主的影响力,先后从颖川等地招来大量贤才,如荀表、陈忠、郭翰等。

随后袁绍又文武并用,逐步控制了豫州一地,只是还有一些土匪占山为王,如何仪、何曼、刘辟、龚都等,由于进攻不易,袁绍当前没有余力剿灭,也看不上这些土匪,遂听之任之。

在豫州,袁绍一改往日做派,而是兢兢业业,每件事情皆亲自过问,加上属下都是大才,豫州政事清明,不少黄巾军士兵、军属下上投靠。更有不少豫州大族献出粮食、金钱,支持袁绍。

一时之间,黄巾肆虐,政务疲敝的豫州,竟然有繁荣的迹象。

“正南(审配),各地情况如何?”

“将军,各地已经稳定,诸事顺利,只是黄巾之乱肆虐多年,人口减少。加之各地大族聚集人口。又有不少黄巾余部裹挟民众,占山为王,从农百姓过少,致使各地发展缓慢。”审配道。

“唉!若是富庶,公路(袁术)早就占了,他又怎么会去扬州?那依正南之意,该如何应对?”

“将军不必气馁,豫州并不像表面那么贫困,特别是颖川,本来富庶,只是因为黄巾之乱才逐渐荒废。许县四周都有良田。”

“若想恢复豫州,属下有四策可同时实行:

一是轻徭薄赋,养民力;鼓励生育,增人口。

二是在轻徭薄赋的基础上,给予土地,吸引四方难民,流民,如果政策合适,可快速增加人口。

三是进攻黄巾余孽,释放其裹挟的人口,预计能增加五万人。

四是……可以让各大族释放人口……”

“将军,各大族贡献粮食、钱财资助将军,若是强逼他们释放人口,恐怕……不合适呀!”

审配尚未说完,颖川大族郭家郭翰说道。

“郭从事之言有理,确实不可做此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事,诸位,那就用其他三策如何?”袁绍道。

“若是从四方吸纳人口,必会与四方产生摩擦、矛盾,还请将军提前准备。”陈忠道。

“我方自可安我方需要制订政策,若是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不若……唉!”荀表急道。

“荀先生之言有理,若是我等连个吸引流民的政策都不敢制定,干脆我等找一人投降算了!”袁绍道。

“正南只管做,有事我们共担!另外,命文丑训练大军,择日攻伐黄巾余孽!”

却说文丑作为袁绍首席大将,所领兵马乃是最精锐兵马。接到袁绍命令,随即派韩猛为先锋,带领三千兵马征讨黄巾刘辟,自己带领一万大军以为后援。

却说刘辟盘踞在汝南遂县,有五千余战兵,三万余军属,嵖山是其大本营。

附近黄巾军余部龚都,盘踞岈山,有三千战兵,两万军属。

两部互为犄角,共同抵御官军进攻,只是近几年来,官府自顾不暇,少有进剿。两部一度攻陷遂县,却不敢长期占据,抢劫一番,又退回山上。

后期的黄巾军能够坚持多年,都是运用此法,不与官军硬拼,而是占据险要且易守难攻之地,阻挡官兵,甚至运用游击战,与官兵周旋。他们不再一味抢劫,而是在盘踞之地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一部分,加上抢劫的财物粮食,便可长期坚持。

在思想上,他们也不再贯彻张角的主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更是成了昨日黄花。他们更重视发展生产,更重视自身实力的提升。

却说刘辟布置的暗线,得知汝南大军开拔,遂飞报刘辟,刘辟赶紧请来龚都商议。

“龚老弟,这次官军来者不善呀!听说仅仅先锋就有三千人马!”刘辟道。

“刘大哥怕什么!你我兄弟联手,来再多官军也没用!”

龚都虽然吃惊,没想到官军先锋就有这么多的兵马,却也不怕,略一迟疑,遂自信的说道。

“有龚老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喝酒,今天不醉不归!”

两人尽欢而散,各自回去整军备战。

再说韩猛乃是冀州大族韩家族长,其人好武,一手韩家枪法闻名冀州,家有四子:韩大虎、韩二虎、韩三虎、韩四虎,其中老大最为勇猛,老四最为狡诈。

这一日韩猛携四子,带领先锋大军来到嵖山,在山脚扎下营寨。

韩大虎道:“父亲暂且歇息,我去打探一二。”

韩猛看天热尚早,遂道:“也好,只是山里情况不明,地形不熟,还需小心谨慎!”

“些许毛贼,何足挂齿!若敢出来,杀他个片甲不留。”

“我儿还需小心谨慎,刘辟几千人马,难道没有些许有本领之人?大意不得呀。”

“是父亲。”韩大虎郑重道。

看到大虎神情郑重,韩猛满意的点了点头。

却不知韩大虎根本没有听取老父意见,只是做做样子。原来这韩大虎确实有几分本事,几个兄弟之中,就属他武艺最好,平时又受三位弟弟敬重,渐渐目中无人。之前在冀州对阵廖化,韩猛身受重伤,韩大虎深恨自己当初不再战场,否则焉能让老父受伤?甚至还幻想能够斩杀廖化,为父报仇!

韩大虎带领百余名士卒,搜索进山,刚走进半里,突然“嗖嗖嗖”数十支箭射来,众人迅速躲避,未曾想箭矢软绵绵的落到跟前,根本没有杀伤力。

“哈哈哈!”

众士卒大笑起来。

若是别人,士兵的哄笑很正常,根本不会在意,但是韩大虎心高气傲,对黄巾军更是不屑一顾,这些笑声在韩大虎听来,却像是讽刺自己无能一般。

“冲上去!杀光黄巾贼!”韩大虎怒道。

可是这几十名黄巾军,七拐八拐,一会儿现身,一会儿隐藏,不知不觉跑了里许。

“大公子,将军让我们谨慎,这几十个黄巾贼好似引诱我们一般,恐怕有诈呀!”随军屯将说道。

“气死我也!也好,先饶他们一命!”

“哈哈哈!”

“哈哈哈!”

这时,山梁上黄巾军大笑起来!

“追!”

韩大虎一声令下,当先打马冲去,手下士卒不敢怠慢,立即跟着冲上前去。

只是众人未冲出三丈,一阵箭雨从左,右,前方,山梁上,四个方向射来。

韩大虎挥刀左劈右砍,击落七八支箭矢,却也被五六支箭矢射中,韩大虎大叫一声,跌落马下。

众士卒冒着箭雨,拼死抢回韩大虎,狼狈逃回韩猛营寨。

当晚韩大虎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