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两朝帝王的宠妃>第269章 帝后赐宴(二)

(一)

“好了,皇后娘娘,你可以睁眼看镜子,可还满意?”

“哎呀,我的脸小了,嘴巴也小啦,眼睛大了,夫人,你的手这么巧,这个妆好,我都认不出自己来了,皇上也认不出我吧?”皇后一高兴,双手去捧自己的脸颊,被费真拦住。

“不可,娘娘,莫要弄花了。”

“你看我高兴得,额头上不贴花钿吗?”皇后左看右看,问费真。

“一般化浓妆才会贴花钿”。

“你这妆化的,一点不露痕迹,莲儿,快赏夫人”。

“娘娘本就天然出芙蓉的华贵,我就是把你的长处突出来了,若是衣衫颜色搭配好,更显高贵。”

“那我的礼服和妆容搭配吗?”皇后问。

“我是按照礼服的颜色,给你描的妆容。”

皇后赏了她一对金耳环,费真拜谢后,前者让她日后常来殿里坐,教教她穿衣化妆。

“噫,早上刘公公不是说你生病了吗?”皇后突然想起,问道。

“早上起床,咳嗽,以为是偶然风寒,怕过病气给娘娘,所以让刘公公来告假。”

“娘娘,真儿有一事想求娘娘。”费真跪下说。

“有事?说吧。”皇后语气不快,心想跑来给我化妆,是有事求我,否则不会来吧?

“我能单独给你说吗?”

皇后遂费真的意,把莲儿她们支出去。

“起来说吧”,皇后的高兴劲还没过,那一丝不爽,也在眨眼之间就忘了。

(二)

“谢皇后娘娘”,费真站起来,说:“我知道提这种要求很过分,可想到娘娘心善,刚才见你高兴,说不准,你就允了呢,又冒失生出这种想法。”

“说了这许久,到底何事?”

“皇后娘娘,今晚去参加国宴,听说秦国公会来,能否把我带去?”费真说。

“你怎么去?宫里20多个嫔妃,只有本宫有资格参加。”皇后摇手说。

“真儿知道,娘娘你能出席,你的丫头要在身边服侍你……”

“你是说让你装成丫鬟,跟在我身后,可是皇上认识你呀!”

“我能化妆,再换上丫鬟的衣服,皇上就认不出我来了,我给你保证,绝不乱说乱动,牵连皇后娘娘。”

“你们昨日方才分开,就这么想见秦国公?”

“嗯,皇后娘娘不知,我们在路上二月,说话不到十句,尝尽咫尺天涯的味道。”

“本宫很是好奇,都说你善妒,秦国公的后宫只有你一位,这话当真?”

“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后娘娘若是信我,我日后慢慢说与你听,今日怕是来不及了。”

皇后正要拒绝,转念一想,费真与秦国公感情纠缠越深,皇上越不喜欢她,自己少了一个劲敌,何乐而不为?

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了,让费真在自己房里化妆,并让莲儿找出衣衫,让费真换上。

皇后娘娘坐在费真身旁,看费真快速地,把一张白皙的脸庞变成一张焦黄干枯的脸,一对秋水般的媚眼,化成黯然无神的眼睛……。

(三)

“费夫人,真是服了你,你这双手是怎么长的?白嫩细腻,就像神仙一样,大笔一挥就变了样。”皇后一把抓过她的手,叹道:“难怪秦国公对你忠贞不贰,我若是男人,我也会与你海枯石烂。”

“皇后娘娘,若你不弃,日后我教你怎样化妆,怎样抓住男人的心,可好?”

“真的?”

“真的,真儿说话从来算数,路遥知马力呀”。费真笑道。

“日久见人心,”皇后接道,她把先前一刹那间萌生的,让皇上知道费真的真实意图,抛出脑海。

等到红日西沉,金公公来通报皇后,皇上在庆和殿等她。

她带上莲儿和费真几个丫鬟,出了门,公公们给她去打着华盖,费真给她扇风,太阳的余威尚在,等到彻底凉快,还须到夜幕完全降临。

皇后她们匆匆赶到庆和殿,她和莲儿两人进了大殿,费真和公公们则站在门外,宫里有规矩,唯有贴身丫头才能进大殿,刚好减少费真暴露的风险。

去晚宴现场还要等半个时辰,皇上正在看书,皇后走过去,故意咳嗽一声,屈膝道:“臣妾给皇上请安。”

“这么快,你?”皇上瞟她一眼,突然发现,皇后何时变得秀丽端庄了?

“怎么了?皇上,脸上脏了?”皇后见皇上直直盯着她,知道今日的变装,让皇上惊讶,故意问道。

“不是,朕从未发现,皇后你也天生丽质呢。”皇上说。

“臣妾一直是这样的,只是皇上的眼睛,都没仔细落在臣妾的身上。”

(四)

“是朕疏忽了,你现在这样,让朕想起刚认识你那会儿,你就是这么妩媚动人。”

“谢皇上夸奖”,皇后满心欢喜地说。

两人在庆和殿用了一些点心,见时间快到了,便携手去明德殿。

明德殿里,今日的主宾秦国公和孟瑞,朝中的重臣,皇上的弟弟们,自动献上国土的楚侯和吴侯,全都提前到来。

见皇上和皇后娘娘手牵手进了大殿上座,所有人都纳头叩拜,山呼万岁。

“秦国公、楚侯、吴侯、各位爱卿赐座。”皇上大手一挥,哈哈一笑,说道。

等大家落了座,皇上问秦国公,“可还住得舒心?吃得习惯?”

“谢皇上隆恩,我吃得好,睡得好。”丹珠站起来,抱拳说。

“那就好,不必多礼,这是朕给你专门设的欢迎宴,你要吃好喝好,各位爱卿,一定要陪好秦国公。”

“谢主隆恩”,这一次,身旁的孟瑞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袖,两人起身来到殿中,再行叩拜礼。

“这位是秦国公的公子吧?”皇上指着孟瑞问。

“正是犬子”。

“清秀儒雅的身板,这样,朕让他去密州任知州,赵相记住了,明日下旨。”

“皇上,微臣记得,白日您就吩咐过的。”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大臣,站起来说。

“微臣叩谢皇上”,孟瑞和丹珠再次跪拜,孟瑞从心里感谢当今皇上,原以为来到开封,只有一条死路,如今给他一方大员的职务,即便远了一点,也无所谓,比寄人篱下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