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知晓你竟是窦家的人呢?”

  魏攸抬眼看了看这漫天的云,若有所思的:“你当日为何会独自住在客栈中?若是外出,身边也不该连个丫头仆妇都没带......”

  这话问到了要命处,窦姀一绷,不知该如何作答。

  不过他看上去倒也没强求她说,因为窦姀沉默没多久,他便轻轻笑了笑,放低了声量自说自话起来:

  “上回在窦府见到你,他们说你是寄养在家的表姑娘,回去后我便对初遇你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找人打听了下,才知道前不久窦家闹出过人命案子,好像是府上的姨娘杀了人,官府都查到头上了。因令尊是知州大人,此事还是衙门的县太爷陈康借着拜访的缘由亲自上门......”

  话到此处倏然一停,“你知晓那姨娘背负的是哪条人命么?”

  窦姀汗毛竖起,强忍着镇定摇头。

  “是县太爷的宝贝外甥。”

  “后来,听说那姨娘逃了,还挟着女儿逃命。可惜她女儿便是逃命时掉江里淹死的。”魏攸忽然开始打量起她,半猜半问:“小娘子是否就是他们口中...掉江溺亡的窦四姑娘?我们初见那日,正巧是事发的隔日......”

  窦姀脸色微凝,堪堪往后退了两步,立即否认道:“我不是,你以为的错了。”

  她不欲跟魏攸再说这些。

  这些本不足为外人道也,若暴露也不知会不会惹祸上身。

  窦姀刚转身要走,忽然衣袖被人一拉。她转头瞪去,那人立马愧疚松了手,轻道一声“冒犯了”。他似乎不想她走,又迅速说道:“小娘子!你手里既已有我的身世,也便知拿捏了我的软肋,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往外说的!我求你、信我。”

  窦姀说“好”,仍旧往回走。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你不信我么?”

  她脚步顿住,缓缓转身,终于看向他:“我信。”

  其实他还有些知晓的事并没有说出来,譬如那姨娘是因何缘由杀了人,以及明明有一双儿女,逃命为何只带走了女儿。

  这些他都知晓,也是这一刻他才突然明白过来,先前她那句“我们其实是一样的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相近的身世,相近地被人抛弃。

  只见魏攸松口气,跟了上来,维持着两人不远不近的距离。

  他没有再说别的,而是问道:“这些时日你在家中过得好么?”

  窦姀说还好,“以前怎么过的,如今依旧怎么过。”

  魏攸却不信,下人仆婢都是看上头那位的脸色,怎么可能还回到从前呢。像他这种身世不为外人知情的,旁人只知道他爹把他赶出去,却不知为的什么,至少他还是魏氏一族的儿郎。而她却大大不同......

  风,从桃心湖拂过,拂起了圈圈涟漪,拂起了岸堤白沙...林木窸窣,犹见夏末最后一点蝉鸣。二人话到尽头,皆是一时无言,就这么静默而立,听着秋风凉爽的飒气。

  窦姀垂下了眼眸,指尖圈着衣角,还在想如何告辞既不突兀,又能显得和平友善。忽然他先开了口:“你要不要,嫁给我?”

  窦姀被这话给吓着了,下意识地后退。胸口骇浪下只觉得荒唐不已,蹙眉看去。

  他们才认识多久?加上今日,拢共也才见过三回。他为何会这样说......?

  “我知这话突然,吓着小娘子了。”魏攸致歉地笑笑,“其实我有这般念头,也不是此时突然冒出的。在上一回我到贵府做客,见过窦三姑娘后,便知她与我不是脾性相投之人。若来日结为夫妇,恐也龃龉不少。想必小娘子远比我更清楚,她性情......”他稍顿了下,“略为急躁。”

  “这话魏郎还是勿要再说了。即便不是云筝,我也不合适。”

  窦姀眉头仍是凝着,匆匆别开了眼,转过身不再看他。

  心潮难平,她能听见自己轰轰的心声。其实也不是讨厌魏攸,他高大英俊,举止有礼,与她又是如此相似的身世,自有一股天涯沦落的熟悉感。她只是觉得太奇怪了,家中的亲事怎能是他想定就定,想退便退的呢?

  魏攸似乎知晓她在忧虑什么,摸了摸耳朵,连忙道:“我也不是要你现在想好!我只是想告诉你,大小定还未过,这门亲事算不得议好......我爹想与你们家定亲,你只需知晓,比起三姑娘,我想那人是你会好些。我硬骨,若坚定不肯娶窦三,我爹也强来不了,况且,他现在也怕了我。至于这其中迂回如何,你便不用操心了——”

  窦姀听他一口气地说完,还没来得及细想,手心忽然多了只玉佩,是他塞来的。他只留下一句话就走了。

  ......

  宴散后,窦姀坐在回程的马车上,不断想过魏攸最后的那句话——“你若对我也有意,下回再相见时告诉我就是...”

  下回。

  还能下回再见到么?

  她此刻仍觉得东园中那一切如梦似幻,好不真切。一个救过却认识不久的人忽然说,想娶自己。而上一刻,他还是要跟云筝议亲之人。

  后来整个游宴中,魏攸就再没出现过。魏氏的人为了寻他,就差把东园翻了遍。也不知他不出现,这亲事是定下没定?

  马车到家时天已经很黑了,约莫至少也是亥正了。

  窦姀随着众人进府,迈过垂花门之时,听到大娘子正打发一个小丫头,去看看宴哥儿的身子如何了。她这才想起自己忘了——昨儿明明答应过弟弟,今日还会来看他的。

  不知现在去还来不来得及。

  窦姀没有立马回梨香院,而是绕了道,跟在那小丫头身后进了玉京园。

  她在屋外等了会儿,等到小丫头从弟弟屋里一离开,立马闪身进去。

  比起昨儿,今日屋里的药味已经淡了许多,屋里也点了烛火。窦姀进来时,窦平宴早已醒来,正坐着翻看书卷,认真而专注。听到有人进屋时,眼皮轻轻一抬,见着是她,方才笑了笑:“阿姐怎么现在才来。”

  话音里有轻怨,却不重,被他温缓如流水的声音盖住了,“阿姐今日是去魏家的摆宴了吗?”

  窦姀说是,顺势在他榻边的木凳坐下,绝口不提自己忘记的事。但这小心眼似乎被他摸透一般,只见窦平宴轻声笑了笑,“忘了便忘了罢,我又不会怪阿姐的。”

  “真不怪我么?”窦姀倒是起了戏弄之心,偏头,手指忽然轻轻戳向他的胸口,一字一句笑道:“那我坦言了,我是真给忘了。”

  她笑着笑着,却见他似乎气息一滞,怔怔地看向自己。嘴张了张,好像欲言又止。

  那目光自然而然地垂下,轻飘飘落到她的手指上。须臾之后,他已经握住手腕拿开。窦平宴倏而望过来,眼色有些怪异:“你...”

  “怎么了?”

  窦姀抽回了手,重新坐回去。

  “没什么。”他别开眼,忽然不经意地问道:“今日三姐的亲事定了吗?”

  定,又好像没定。窦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略微思索了下,告诉他今日宴上魏攸就没出现在众人跟前过。怕弟弟不解,又补充了句,他似是不满意这桩亲事,也不打算成。

  窦平宴听完嗤笑了:“阿姐又不是他肚里的蛔虫,人家满不满意你又如何知晓呢。我倒是能瞧出,魏氏极力想促成这门亲事。虽说他们家拿的是嫡长子来配,可母亲膝下没有女儿,魏氏是新起之秀,官儿又小父亲一筹。若论门楣,还是他们高攀三姐了。不过父亲似是颇为看中那魏郎的品学才貌。”

  窦云筝性子强些,从小便争强好胜。先前还说了,自个儿日后要嫁的郎君至少得是大姐夫家那等世家。

  而魏氏显然是要逊些的。

  窦平宴虽没怎么近看过魏攸,但他不用想想便知晓,像云筝这样重家世之人,竟然都十分在意魏氏这桩亲事,可见魏郎的相貌必定十分俊气。

  “你今日的病可好些了?”窦姀看前面那小方桌上还有一碗药,起身过去,用手隔了隔,竟还是温热的。转头便看向弟弟:“你这药总不吃尽,难怪好得不快。”

  她端到他跟前,“还热着,先吃了吧。”

  “若病好了,你就会日日来看我么。”

  他却别开头,不伸手也不肯接过,“我平日在家时,也不见你来过几趟。若非我回回自个儿找上门,恐怕你都想跟我生疏了,是也不是?”

  这话属实戳进了窦姀肺管子。

  是了,她有一段时日是这样想过。那时候她刚从乡下庄子回来,老太太便病逝没几日。别人私下都说她不详,只有弟弟不一样。

  她回来后在窦家顺顺遂遂这么些年,多半是有他在。窦姀有时想,自己和弟弟真是天壤之别,弟弟始终都在帮她,可她却帮不上一点,以后会不会还拖累了他?

  这话她没跟窦平宴讲过,只在自己心头想过。没想到他却一直清楚,今日就这样道破了。

  窦姀手一抖,碗里的药汁却不慎往被褥上洒了些。她放下,弯着腰,急忙地抽出手帕擦拭。忽然,他的手覆了来,热烫地包裹着,“阿姐,我们多少年的情分,你别抛下我好么?”

  窦姀没有抬头,却能感觉一道炽热的目光在头顶。

  她堪堪且迅速地应了声好,想起身抽走手,却没成功,仍被他覆着按在被褥上。窦姀又使劲了下,忽然,一枚玉佩从她袖口滑出……

  糟了。

  窦姀眼一瞪,再想拿回玉佩时,它已经到了弟弟的手上。

  只见窦平宴把玩着看两眼,盯上玉佩的竹纹与暗色流苏,忽然看向她:“这东西的样式,似是男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