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可靠的人送信出去, 白曦便绝了这样的心思,专注于洛阳城内的风声。城中的百姓不多,真的需要注意的也就只有刘协身边的人,董承一脉的心思摸透了, 剩下的在刘协耳边也鼓吹不了什么。

  这么想, 一边注意着朝廷中那些大臣的动向,一边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贾诩的去向。

  白曦到的时候, 郭汜与李傕刚刚撤离还没有几日, 他们在洛阳城中驻扎了有两年多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里贾诩定然是有自己固定的住处。只是白曦走街串巷, 愣是没有发现一个像样的, 适合居住的地方。

  房顶都有漏洞与布丁, 院子里皆是杂乱无章,门不带锁墙带漏洞, 除却皇宫的城墙是经过紧急修缮的, 其他的地方都是破败之色。朝臣们早就入住了皇宫,贾诩的身份还有他一贯的低调,是不可能藏在皇宫之中的。

  他将整个城翻了个天找了一遍,也愣是没有找到一个符合形象的人。他没有见过贾诩, 只是从他人口中听到过对贾诩的描述,这就让搜寻变得更加困难。只是白曦同样也坚信贾诩没有离开洛阳,因为外面不安全。

  贾诩这个人,郭嘉曾经于他分析过。他有才华却没有想要将其展露于世人的心, 他聪明并且很会审时度势,他没有一般文人所有的傲骨与底线, 天下风云变化于他来说大概还不如一局棋来的更有意思。

  郭嘉对这个人很感兴趣, 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人一定是个浪子, 肆意洒脱和他一样。

  对于郭嘉自恋的话白曦并不打算有什么表情,他只是冷漠的看着郭嘉在那里手舞足蹈,将所有美好的评价套在自己的身上,然后顺带提上那么一两局贾诩可能也是如此。仿若两个人神交已久,是很好的朋友。

  对于没能和贾诩交手,郭嘉还是有几分遗憾的,他说贾诩这个人的性格和才华当世罕见。与其说董卓是那个点燃烽火的引子,倒不如说一只藏在背后的董卓才是那个摧毁这满目疮痍王朝的人。

  白曦一点儿都不觉得郭嘉会与贾诩成为好朋友,郭嘉虽然行事肆意放荡,可是他还有底线,还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可做。他对这个王朝不满却不会亲手推动他的毁灭,他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不过有一点贾诩倒是与郭嘉颇为相似,便是与他们来说,礼乐崩坏。

  贾诩,他眼中没有权势,没有信仰,不会对谁产生真正的感情。他像是个旁人,冷眼看着这天下的风云变幻。他在董卓手下做过,世人却只注意到了李儒的狠辣,殊不知在李儒提出火烧洛阳之后,投下决定性话语的便是贾诩。

  董卓死后王允专权,他上台便杀死了蔡邕而放过了董卓旧部李傕和郭汜。这条只诛首领而放部下的建议,也是贾诩暗中推动的,为的不过是抱住这两人性命,好让他有依靠之所。于是世人只知王司徒,不知贾诩。

  而这样的建议让李傕与郭汜对贾诩毕恭毕敬,他对着这两人表示了脱离的意愿。他建议两人弃了长安与洛阳西行,回到他们最初的根基凉州,收兵拢权为董卓报仇。一方面因为如今的长安与洛阳再无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所谓的大义。

  于是李傕与郭汜这么做了,他们顶着骂名洗劫了洛阳,却放过了大汉最后的代表。他们在所有人都没能反应过来之前撤离了,抛却了烫手山药从一片混乱中,站住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兵与底盘。

  这样的一个人,白曦很清楚他最珍惜的便是自己的性命。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遇上兵便是真的有理也说不清,所以他如果想要走,不是跟着李傕与郭汜,便是等到曹操到来之后,无声无息的顺着大军来的方向走。

  前者因为李傕与郭汜撤离时大规模搜寻过他而被摒弃,若是后者,白曦怎么都想不明白,贾诩到底去了哪里,为何如何都找不见他。

  白曦抬眼看着站在门口的王越,忽然就意识到了不对的地方。王越哪怕再怎么没有武人的风骨,再怎么为了做官而痴迷疯狂,能够推动他的除却官职,便是金钱。可是这小小的店面,怎么看都没有这样的条件。

  如果说真的有那里没有翻找,那边是这家店了:“王越,”看着背对自己的人,“有兴趣说一说为什么这小小的店面里,有你这么一尊不得了的武将么?”抓着手中的剑,白曦放缓了自己的声音,“这客栈内,莫不是藏了什么宝贝吧?”

  王越靠着门没有动,他背对着白曦所以看不见表情,不过白曦知道他猜对了。虽然他对所谓剑客之间的惺惺相惜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杀意他还是很清楚的:“看起来猜对了?那再随意猜想一下,怕不是一个人吧?”

  “此话怎讲?”白曦看着王越回身,将手背在身后朝他走来。

  挑眉打量着王越:“那些人本嘲你一心求官,为了功名已经抛弃了自己的尊严,本来还是不赞同的。世人皆有追求,你想要做官并无不可,旁人哪来的因由置会于你,对着你的生活指手画脚。”

  “可如今来看,你莫要说是底线,就连做人的根本都抛的一干二净。”贾诩是什么人啊,王越也有胆子和他一起谋划,若没有绝对的利益,他是不会动起来的,“瞧瞧郭汜和李傕的下场,你便知道了。”

  “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身后传来了问句,白曦的手指猛然抓紧侧放着的剑,然后松开手指站起转身,一个穿着暗色学士袍的中年男人正缓缓走下楼梯,他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面色红润健康。

  和这片贫瘠的徒弟与废弃的国都,格格不入。

  这便是贾诩了吧,同那些人所形容的一样,第一眼看见他并不觉得这人有什么厉害,可是仔细看去便会发觉他身上一丝不苟,像极了死读书的书生:“他们会怎么样,你不是知道的最清楚么?”

  除却郭嘉以外的人,白曦并不觉得有什么尊敬的必要。

  贾诩的脚落在了地上,他对于白曦近乎嘲讽的话并不反驳也没有接茬,只是对着白曦身后的人点了点头,尔后反客为主的坐在了白曦之前所坐椅子的对面:“诩倒是好奇,阁下是如何知道诩的?”

  “你不问我为何而来?”

  “为了害命,又或者是替你主招募诩。”这个问题贾诩倒是回答了,“左右不过是这两个选项,你既然能够猜到诩在这客栈之中,想必后者的可能比前者大。”端茶倒水,完全不像个外人。

  白曦注意到史阿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王越身旁,站在门口像是两尊门神:“倒是更好奇,你做了什么让他们替你买命。”贾诩不可能许给王越金钱地位,他没有这样的资本也不会做这样让人容易策反的事情。

  “现在看起来,害命的可能更大了。”贾诩不慌不满,像是在说笑话。

  的确是个笑话:“原本是想要替曹公说话的,但是现在发觉似乎你死了,更省事。”白曦瞧着镇定的贾诩,又去看因为他一句话拔剑的史阿,“空口无凭能够说动两个顶尖剑客,孙武在世不过如此了吧。”

  对于夸奖,贾诩看起来并不想接受:“诩可比不得孙子。”至于是真心还是假意,那就真的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就这么说出你主的名字,看起来公子对于曹孟德,也并非那么的信服啊。”

  冷眼瞧着贾诩,白曦就不信贾诩什么都不知道:“便如你所言,依你所想吧。”

  白曦不傻,贾诩也不傻,两个聪明人凑在一起,除却互相绕圈子看谁先被绊倒之外,便是摊开了来说。只是于此刻,先摊开牌子的人便是输掉的那一个,所以也只能绕着了:“未曾听过公子大名,却是诩孤陋寡闻了。”

  “不才听从先生之名,却是从吕奉先之嘴。”

  这就像是一击炮弹,炸开了贾诩平静的表面。他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近乎失礼的表情,上下打量着白曦:“你是吕布的人?”这么说着,又自己否决了自己,重新饶了回去,“不,你的确是曹操的人。”

  “可你见过吕布,和他说过话,甚至能够从他的嘴里听见将军之名。”

  白曦敏锐的注意到贾诩对董卓的称呼与他人不同,不是焚烧洛阳的董贼,也不是废除少帝的贼子,而是将军。那是董卓进京之前的称呼,凉州太史,但是他更喜欢别人管他叫做将军,因为他多年征战,抵抗鲜卑。

  的确,仔细想来,贾诩与董卓,同出凉州。

  “你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惊讶,”贾诩失了阵脚,冷静下来之后反道而行,“所以你果然同吕布的关系很好呢,看起来他给你讲了不少事情,甚至连诩的事情也都告诉了你。”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白曦,想要从他身上看出点儿什么。

  贾诩和郭嘉真的不是一类人,郭嘉用笑容掩盖自己的心事,而贾诩则是面无表情:“微有渊源,”具体就不再多说,“如今天下群雄纷争割据,战乱四起,你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令人好奇。”

  好奇的话语,白曦的口气却是平铺直叙:“无论你投靠谁,只要知道了你这些过往,怕都不会对你产生信任吧。从董卓到王允,再到郭汜李傕,如今董承身边,也有你的影子吧。”细想来看,董承对刘协说的没有问题。

  可偏生这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谁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多于他人的利益。哪怕是这些忠诚的老臣,无论他们再怎么忠于大汉,都不会拿自己的子孙后代做这个赌局,这一点从这几个星期来不断消失在洛阳的朝臣便可窥得一二。

  然而董承却和他们都不一样,他好像完全没有自己的私心一般,全心全意的都在为刘协考虑,他分析的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却唯独没有说起若是跟着曹操走,他的女儿很可能不再是皇帝唯一的一个女人了。

  可见一直以来同他商讨问题的那人,才是他这么多劝服陛下理由的真正源头。而正是因为那人说的太过全面,让他才起了疑心。

  对于白曦的话,贾诩脸上终于露出了见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你的主子,还好么?”

  看着被问及的人没有回答的意图,贾诩不紧不慢的掀开了自己的第一张底牌:“郭祭酒可知,他不过是让你探一下帝王的深浅,你却自作主张的找到了诩的身上?”

  【作者有话说】

  明天入V,请大家支持正版么么啾~